诸葛亮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了智葱的化身。但我小时读《三国演义》,总觉得这位羽扇纶巾的老先生,有一种神秘色彩;年岁渐增时重读《三国》,也只是对他的足智多谋加深印象而已。只是近来在《诸葛亮集》中,读到他的一些论述,如“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等等,才注意到诸葛亮在立志和修养等方面,也是很有见地的。特别是,他认为“志当存高远”的见解更是非常精辟。我想,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有大智惫的人物,和他未出茅庐便有高远之志,恐怕是有很重要的关系的。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志”有所不同。但高远之志,能使人精神奋扬,胸袱开阔,念志坚强,从而增长智慧,使事业卓然有成,则是古今相同的。
远的不说,“五一”节时曾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座谈会的韦怪同志的事迹,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她不仅有为国攻关之志,而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她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不高,而专注于学习和科研,经过顽强的努力,终于成为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她说:“祖国,是我理想之本,想为国家多干点事,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的。”这些朴素的语言,内玻着多么高尚的志趣和情感啊!
立志、理想,并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但这些,在某些人心目中,似乎已过时了,因而有“老调重弹”的必要。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与高尚的志趣背道而驰的东西是不少的。份如说,“人无横财术富,马无夜草不肥”,这是人们早已唾弃的陈腐意识,但如今却被有些人奉为金科玉律、处世旅育;见利忘义的行径,是人所不齿的,但如今却甚嚣尘上。“势利眼”渗人原来较为朴实的人与人关系,原则可以用来做交易。从打个人小算盘,为个人“实京”而奋斗发展到蝇营狗荀,甚至贪污受赔,走私诈抽……这些,追本溯源,无不同志趣的低下有关。由此可见,虽然讲道理,讲志向,对某些人来说,已是“对牛弹琴”,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防腐化变质的要义。
不仅如此。更宜要的是立志高远,方能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离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宾理。这样一个真理也为我们队伍中的许多同志的实践所证明。无论是奋不顾身为四化的先进人物,还是智舅双全斗那恶的舅者,无一不是志向离远,情操离尚的。很难想象,庸俗卑娜,只看到自己鼻尖底下利益的人,会有什么出息!
当然,说要志存高远,并不是提倡做什么强人,而是提倡傲有理想,有事业心的人。鲁迅在1934年5月致杨霁云的信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自间致十年来,予自己保存之外,也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点微力却可以自白的。”真是文如其人。高尚而质朴,目光远大而脚助实地。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