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牛之气”,语出《尸子》:
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巳有食牛之气。
《尸子》这部书早已失传,据说宋代还有部分传本,宋以后,到元、明就全失了。作者尸子,名佼,战国时鲁人,或谓楚人。秦相商鞅曾向他求学,他在当时想必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人物。他所说的上面那句话的意思是:
虎豹是凶猛的野兽。小虎、幼豹,虽然身上的斑纹还没有长成,但是看上去就很威武,已经具有吞得下一头牛的那种气概了。
形容虽然幼小而气概不凡,就叫“食牛之气”,或“吞牛之气”,也叫“食牛气”。
唐代诗人杜甫的《徐卿二子歌》中写道:“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徐卿,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他的名字,大概是杜甫的朋友,杜甫的这首诗是称赞这位朋友的两个儿子的,说那个小的才五岁,而已有“食牛之气”。
宋代名僧惠洪的《石门题跋》中说:“虎生三日,其气食牛。”宋代诗人陆游有诗道:“三日於菟〔wū-tú〕气食牛。”都是一样的意思。(於菟,老虎的别名。)
对此,我和几个同学展开过一场讨论。那是一次活动课上,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同学们正在做功课,也有几个在看书。这时,我的好友苏艺突然我:“你喜欢林黛玉吗?’’我愣了一下,随即道:“不喜欢。”“我也不喜欢。”爱凑热闹的王英也答道。……然而,作者立即意识到这样写下去,是难以完篇的。于是,她放彝了原来的构思,改成“用设小标题的方法。有些“小修小补”的工作,做些“锦上添花”的工作。
因此,成文后的修改应当从小处着手。如果是胸有成竹地删削枝蔓,幅度即使大一点,占用的时间还不会太多。此外,切忌大增大改大换,以免因“大动千戈”而贻误成篇。换句话说,现场作文成文后的即刻修改,除了可以靠删削来调整布局上的不当或比例上的失误,一般只宜于作些词语、文字、标点上的修正。语言上的修改,要强调一个题,即只有借助于较强的语感,才可能修改得比较地快一些和好一些。所谓“语感”,无非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所积累起来的对语言文字在使用上和辨析上所具有的敏感与能力。这种平时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语感,在临场修改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一等奖获得者郎弘的《放我出窝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嘿,走着瞧吧,今后我一定要做出大人的样子让你们看看。我暗暗发了誓。(第二天一放学,就听到)“砰砰砰”(的敲小板凳的声音),不好,楼上一家又“开火”了。……这个例子中,加括号的话,是作者在成文后的修改中添加上去的。这样一改,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休时间,也点明了“砰砰砰”这个声音的来源。这样的修改,明显地得益于作者的语感。在李朝晖写的《生活告诉我……》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作者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发生在英语课上的令人十分感动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