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琅小耳花猪远近驰名,但未能形成产业优势。为此,刘华汉决定对小耳花猪进行保种选育。1988年,刘华汉看准小耳花猪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筹资建起了生猪配种场,饲养公猪60头,负责全镇母猪配种工作。为了保持小耳猪的优良性能,他同站里的职工一起,跑遍了全镇360多条自然村,对所有母猪进行普查登记,评定等级,选优去劣,提纯复壮。同时,在全镇设置了8个配种点,实行上门包配种、包防疫、包对小公猪阉割、包销售、包对猪仔进行调配。目前,全镇形成了养殖小耳花猪专业村220条,专业户8780多户。去年,存栏母猪3万多头,产小耳花猪60多万头,产值1.2亿元,纯利9000多万元。小耳花猪销往广西、海南及港澳等地,年销售量21.2万多头,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
弹指一挥间,35年过去了,刘华汉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家乡,把半生心血奉献给自己钟爱的畜牧兽医业,把精湛的技术奉献给广大群众,为沙琅镇的畜牧兽医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由于长年累月吃无定时,还得了胃病。当有人问他是否觉得后悔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无怨无悔。
他还告诉我们,70年代末80年代初,兽医站的业务徘徊不前,因而有人转了行,有人下了海。当时,正是茂名石化公司最“吃香”的时期,他在石化公司当处长的堂兄,准备帮助他调回公司工作,为后半生找个好归宿。
刘华汉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这时,很多亲朋好友纷纷规劝他,趁年纪还不算大,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回城,不然将后悔莫及。何去何从?刘华汉辗转反侧,有两件事不断在他的脑海浮现:一次,出诊途中,为了闪避一条毒蛇,他不慎跌伤了脚。群众见状,立即搀扶他回到兽医站,及时为他采药、敷药,后来还轮流接送他到医院治疗,使他很快康复。他有胃病,每次出诊到群众家里,主人都特意为他熬上“老火白粥”和适合的菜肴—群众的关心、爱护使他感受殊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能一事当前,总想着个人的得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刘华汉心中的天平倾斜了:家乡需要他,群众需要他,他也离不开与他结下深情厚意的群众。刘华汉发自肺腑地对我们说:他决心将自己的一生交给家乡,交给群众,交给永无止境的兽医事业。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坚持扎根山区,一心一意服务群众的“兽医佬”。他连年被电白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和畜牧兽医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年,当选为电白县人大代表;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他的事迹被收人《全国推广农业技术精英》和《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最近,刘华汉还被指定参加了“茂名市优秀党员事迹报告团”,到全市各地作巡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