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网络上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白头翁的故事》,文章虽然很短,但是我反复地看了几遍,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只小鸟想学一套本领。它先跟喜鹊学盖房子。因为要不停地衔树枝,它觉得辛苦,坚持不来,就放弃了。后来它又跟黄莺学唱歌,但学不了几天,它觉得太难受,又飞走了。后来它还学飞行、学打猎……但它都是虎头蛇尾,直到老了还是一无所成。后来它吸取教训,将一头白发传给子孙,人们就管它叫“白头翁”。
“白头翁”之所以学不到本领,是因为它学习上没有做到持之以恒。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的这一件事:去年暑假,我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开始学习骑自行车。那天一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苦练了半个钟头,感觉有点上手了。于是就双手紧握羊头,挺直身体,眼望前方,双脚用力地向前蹬去。突然,车子撞上了一块石头,我连人带车摔了下来。膝盖可痛了。我连忙将裤脚绾起,只见膝盖上的皮擦破了,一道十厘米长的伤口正不停地向外渗着血呢。真要了我的老命,痛死我了,不学了!
我跑回家里上药,之后就睡在床上休息。这时,妈妈走过来,扯掉我的被子问我:“真不学了?没用的家伙!”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马上爬起来,又推上自行车出去练习了。因为我坚持练习,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终于将骑自行车学会了。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我像“白头翁”一样,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那又怎能学会骑车呢?所以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才能将事情做好。若是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
《白头翁的故事》是一位同学的习作。这篇文章是小作者在用心听讲故事,用心记住故事内容,用心观察图画,用心想象故事情节一系列思维活动以后,又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先把故事内容讲清笼,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写得生动、形象、鲜明、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作者在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非常用心。他不仅注意到故事主要讲了“小鸟跟喜鸽学造房子”卜鸟跟黄莺学唱歌” 这两件事,而且还牢牢记住了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怎样开头和结尾的,哪些地方是详细描述的,哪些地方是简咯概括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怎样运用语言等等方面。
在此墓础上,又认典细致地观察了两幅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在做些什么,动作、神态怎样,根据图象加进了自己合理想象。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小乌怎样跟喜鸽学造房子、跟黄莺学唱歌的画面就描绘于脑际。所以小作者在运起笔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它们的形象、语言、动作和神态就活灵活现、丰满厚实地跃然纸上。最后以问句作结尾,意扰未毛发人深忍,给人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