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战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9:24:43
  •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论文》
  •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论文

    中医学是我国在生命科学中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近些年来,中医学出现了服务领域缩小,优势特色淡化,本体传承危机等倾向和问题。对此,国家提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方向,而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升华以便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因此,中医学所面临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首先是薪火相传的问题,即要解决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医学的现代传承。

    1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提出的背景

    1.1继承是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医药学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认知方法、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界和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并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的研究中来,这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医药只是略知皮毛或仅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之上,就简单联系仓促创新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代发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论文】

  • 《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浅议论文》
  • 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浅议论文

    关键词: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竞争优势

    摘要: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为了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其组织结构,大中华区战略应运而生。这种战略增强了跨国公司相对竞争优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最大的生产国、最大的出口国,是跨国公司最具潜力的销售市场。据科尔尼公司对全球10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的年度调查显示,中国2002年以来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外商直接投资首选地,且在投资者信心方面对美国及世界其它地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另据中美商会发表的《2003年白皮书——美国企业在中国》显示,过去四年内,与被调查企业全球利润率相比,各企业在华业务利润率大幅提高,约有42%的企业2003年在华利润率超过了全球利润率。[1]近年中国高速增长的市场已经给了跨国公司巨大回报,这种巨大回报又进一步刺激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要。

    一、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日趋成型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资源还没有办法自由流动;三地市场的现状也不一样,大陆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必须借助香港税务、资金流的优势和台湾营销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因此造就了跨国公司全球区域市场中最具特色的组织架构,即按照中国区(内地)、香港区、台湾区分别设置组织架构,三个市场相互独立运作,三套班子,各自为政,从属于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或北亚、东亚总部。后来,跨国公司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内地的潜力和业绩远非香港、台湾市场所能比拟,而香港、台湾等市场的成熟管理经验和资源,也将对内地市场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基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走势和区域市场考虑,内地、香港、台湾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类似的消费习惯,政治上的统一也是迟早的事,中国区(仅含中国内地市场)已经不合时宜,而设置大中华区是大势所趋。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必须从本质上改变跨国公司的全球架构图,做出实施大中华区战略的决策,使大中华区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架构中新的一支,并直接向全球总公司汇报。实施大中华区战略就是在统领中国区(内地)、香港区、台湾区的基础上,保证区域市场的统一,集中管理权于区域总部,而不再三套班子、各自为政,为在大中华区开展经营活动创造制度保证。

    在实施大中华区战略的同时,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大中华区总部设在内地,或把原大中华区总部从香港及海外迁到内地,原来处于依附地位的中国区逐渐演变成大中华区的核心,这是一种赢得大中华区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上海、北京已成为跨国公司设立大中华区总部的首选。截至2004年,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已达到69家,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从香港、新加坡迁至北京、上海。[2]

    二、跨国公司实施大中华区战略将形成竞争优势

    (一)有利于实现大中华区资源整合

    跨国公司大中华区的架构将充分整合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的各种资源,使得优势互补,有利于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整合众多资源(包括投资、人力资源、研发、制造、信息等因素)基础上,跨国公司得以面向大中华区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资源调配系统。面对由三个区域市场组成的大中华区市场,实现本土制造和本土采购显得至关重要。现在,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众多500强跨国巨头都已经在内地建立了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不仅满足了大中华区市场的巨大需求,更为其全球供应战略提供了支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国际采购中心设在内地,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瓶颈,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大中华区战略的重要支撑。

    (二)有利于大中华区人才共享

    在实施大中华区战略的跨国公司里,是香港人、台湾人还是内地人担任大中华区CEO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把内地、香港、台湾等整个大中华区的人力资源看作统一的整体。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和发展上遵照统一的战略来实施,这将节约大量成本,更能实现内地、香港、台湾各地人力资源的自由交流。港台经理人比较训练有素,既具备运作跨国公司的技能,也了解大中华区文化,他们显然是潜力巨大、高速增长的内地市场所急需的成熟人才。而成长中的内地人才对于设在内地的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更具备成本优势,更熟悉市场实际情况。

    (三)有利于实施大中华区统一的市场战略

    跨国公司实施大中华区战略,也是实施统一的市场战略的必然要求。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区文化基本相似,消费种类基本相同,消费者的特点和心理也有很多相同点。基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以前很多跨国公司都是以分开的形式经营内地和港台市场,每一个市场都要设置独立的营销机构,建立单独的营销网络,制定独立的营销战略,必然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实施大中华区战略后,合并几个地区的市场,设置统一的营销机构,制定统一的营销战略,互相利用营销网络和渠道,将极大地促进优势互补。

    (四)有利于节约成本

    实施大中华区战略后,机构的整合、统一,营销网络和渠道的优化,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将大大节约各种经营成本,包括沟通成本、决策成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比如阿迪达斯全球设计总部设在德国,在设立大中华区总部之前,内地、香港、台湾市场每年都要分别派人到德国总部选择下一季度产品;而设立了大中华区之后,阿迪达斯每年只要派一批人就可以了,直接节省了各种成本。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设立大中华区架构的跨国公司从中节约了大量费用,提高了收益率。

    (五)有利于增强地区竞争力

    大中华区战略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整个大中华区业务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份额,增强大中华区的竞争力,优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结构。现在,那些多元化、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大都采取了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经营方式,既按照产品线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事业部,也按照财务、市场、服务等分为不同职能部门,同时还按照区域分为欧洲、亚洲等区域市场。而大中华区战略的实施,无疑增强了区域市场的竞争力。采取大中华区战略的跨国公司,得以将公司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研发力量和制造能力集中在中国市场,使原有资源的竞争力呈现出增势。由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等地组成的大中华区市场在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内地区与大中华区争权夺利现象频繁

    由于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市场巨大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各跨国公司在内地市场的进展都比较快,中国市场对于他们的未来战略至关重要。在大中华区的管辖范围内,中国内地区的光芒已经比香港区、台湾区耀眼得多。谁能掌控中国内地区,便在总部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机会;谁抓住了中国内地市场,也就抓住了业绩提升的机会。如果大中华区和中国内地区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定义,就有可能导致大中华区高层主管和中国内地区的高层主管都不放过中国市场,互相争权夺利,严重影响企业的业绩、形象和整体战略。大中华区的'高层政治,是所有跨国公司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微软和甲骨文大中华区高层不断发生的人事变动就是这种权利之争的明显体现。

    (二)来自港台、海外的管理层对内地管理层和顾客存在歧视

    要赢得跨国公司总部的理解和支持,拥有娴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深谙西方管理文化的港台、海外经理人更具优势和竞争力,因此他们往往在大中华区管理层占据重要职位,在内地经理人面前表现得相当傲慢。另外,大中华区管理层中的海外和港台

    经理人还流露出视中国消费者为低等顾客的歧视。近年来发生的“东芝笔记本事件”、“息斯敏事件”等都暴露出这一问题,他们一边要赚取暴利,一边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可以随便应付,而无视中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甚至生命健康。被内地管理者重视的服务质量问题,竟然被以新加坡经理人为核心的管理层轻视。种种傲慢和歧视直接导致了港台、海外管理层与内地管理者的分歧,成为引发高层管理者矛盾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尽管内地、香港和台湾三个区域市场有很多相似点,但三地的市场文化还是有很大不同,市场化程度也不一样,台湾和香港市场化程度走在大陆之前,相伴而生的商务环境也完全不一样。一方面,内地还是一个转型市场,很多方面还不规范,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在香港先收钱后发货是规矩,而在内地往往存在客户拖延付款或找理由拒付的情况;内地商业信誉相对要差一些,违约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很多跨国公司都有借助香港金融和税务的经验、借助台湾经营和技术上的经验来做大陆业务的考虑。另一方面,在跨国公司大中华区的管理层里,虽然内地人、港台人、新加坡人等可能都说汉语,但他们的文化意识却有很大差异。由于历史传统有一些差别,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完全一样,所受到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决策、经营行为模式也存在差别。语言的相同并不能掩盖这些差异,这也往往是管理层矛盾的深层根源。

    参考文献

    [1]王万军.从中国区到大中华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30(11).

    [2]IT市场情报中心.2004年外企中国战略升级[N].赛迪网,2004,2,20.

    【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战略浅议论文】

  • 《从赵括“纸上谈兵”说起》
  •     早在春秋战略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叫作赵括。他读了大量的兵书、战策,说起排兵布阵,头头是道。一次,秦国前来侵略,赵王派赵括率四十万大军迎敌,但他没有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所以中了埋伏,结果一败涂地。这说明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实践很重要。 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动手能力,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学习中的漏洞。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实践很重要。” 有一件事,深深教育了我,促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是一节化学实验课。内容是制氢气并观察其可燃性,还原氧化铜。我早已把这个实验看过多遍,虽说不上例背如流,也称得上滚瓜烂熟。我与A君是一组。老师刚下令动手,我就对A君说:“这个实验我包了!”“好!”A君说。我三下五除几把各项大器具安好。可是导管和橡皮管却连不上了,我使劲把份i'}'f1:橡皮竹中插,可它们像在同我较量,我虽急出了一身人汗,也无济J飞事、A君说:“让我来吧!”他把导管用水湿厂湿,插便进去r。我恍然大悟,这个方法以前讲过,由于我没有动手,便早已淡忘了。还算顺利,锌粒与盐酸反应了。我在导管口部点燃了产生的氢气,随即把它熄灭。刚要进行下一项实验,一动导管,只听见“砰”的一声,半截导管飞上了天空,半截导管连着橡皮管,在不住地“哆嗦”,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回事。老师闻讯赶来,检查了试验装置,告诉我爆炸是因为只熄灭了明火,而暗火没有灭,导管口朝下,引起内部氢气自燃,发生爆炸。于是乎导管断为两截,身首异处了。

        老师说:“以后多动动手,干事前想一想.就不会发生这类事情了。” 打那以后,我对动手实践重视起来,因为,我已经懂得了实践的重要。 纵观古今中外,徐霞客著游记,李时珍写《本纲目》,居里夫人发现镭,迪生的数千项发明……无一不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包括研究,查找,探测,访问)才成功的。 实践是成功之父。 只有实践,我们才能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只有实践,我们的科学才有衡量的标准;只有实践,我们才能掌握真理……实践是人类活动中最基础的活动,它本身就是知识的一部分。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成功,我们除厂实践以外,再没有别的道路了。” 现在已经是电子时代,赵括’fl.就成为门))史的话题,但是“纸上谈兵”的故事至今还有肴很深的含义,不是吗?

  • 《企业经典语录励志》
  • ·企业根本是战略,战略本质是文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 ——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

    ·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

    ·员工始终是可口可乐的心脏与灵魂。 ——可口可乐HR总监

    ·高层管理不等于高高在上。管理就是立榜样,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没思路的领导不想互动,没控制力的领导不敢互动。

    ·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员工齐心,管理用心,对用户真心。 ——海尔集团前CEO张瑞敏

    ·相人、尊重人;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公司的成功靠大家的力量完成,并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不断地创新、要有灵活性。 ——惠普企业文化(HPWay)五个核心价值观

    ·公司不同,文化也不同。但不管你的企业文化是软性的、还是硬性的,重要的在于你的员工是否相信、认同你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你的企业文化能否凝聚员工的向心力。

    ·忠于自己的专业要比对公司的忠心更为重要。公司选择员工,同时要让员工自己选择未来。

    ·一家企业没有可信的文化氛围正如一个人没有思想中心,会很难获得成功。身为企业领导人要非常相信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以身作则,同时有相应的执行力度。 ——惠普中国区前任总裁陈翼良

  • 《存大略小》
  •     存大略小,举重明轻是时代派生的人生战略,这无论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抑或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都是同时适用的。如以精神生活的幸福追求为例,假设我们时时处处总是希望我们处在所谓幸福的位工,被赞奖的对象,被爱者的幸运,被沮情脉脉笼罩的宠儿,那么,我们就难免要犯大小颇倒、轻重失衡的毛病。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自己有一颐光明磊落的心,拥有攀爱他人的伦理情感,从而对人际,对环境,对事业,对未来追求进取,追求真诚,追求美丽,那么,我们就是抓住了人生审度、体脸、分辨、转化幸福与痛苦的要害,这时,如若我们遇到的是理解,是赞赏,是爱戴,我们能够不致浮躁自恃,继续保持心灵的宁静。如若我们遭遇的是误解,是攻击,是损害,因为我们不曾失却为人的理智,做人的根本,故尔我们自然也不会陷入无望的悲哀……

        现实生活中,或者由于情感依托的因素,或者由于生活素质的差异,或者由于性格上的矛盾,或者由于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高低,使之对同一尺度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在履行的程度上呈现着千差万别的情况,这时,人们常取一个难以定性和完美描述的中间值,即履行得尽管不太理想,但还算可以过得去的“标准”来加以观察和对待。因为,如果一定要以履行得“最为标准”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们,不仅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而且结果依然会事与愿违。因此,在我们一方面大力倡导提高生存智慧和生活素质的同时,又不得不做出某些合理“迁就”的姿态,使暂时无大害于自身和社会的情状,得到某种适宜的宽慰和生存条件,以便有利于使之向有益于自身和社会的情状转化。

        从生存智慈的角度来看,模糊和精确皆为治理人生的法宝。人生不可能对任何事都睁大了眼睛盯着。于人生关系重大的事,如事业,如品德,如个性,如情感的质量和为人的态度,应该要求尽可能“精确”、“明晰”、“得当”;而对于人生无关紧要的和难以一时判明是非、衡查优劣的事,就不必过于认真计较,非弄清楚不可。这时,就不妨模糊一些为好,或待到事物的面目自行披露,或就“由他去吧!”落得一些清闲。

        朦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距离。替如“人约黄昏后”式的爱的朦胧,常会拉近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生理距离。朦脱似乎有一种撮合的神力,使恋人战胜“神态定势”,跨越爱的界河。夜的朦胧,则把恋人之间心灵撞击的火花,强调得像礼花一样五彩缤纷,足以使人销魂。

        膝胧一点待人处事,使人能感触到一种可信的宽容,可亲的憨厚。这是朦胧所派生的另一种改善人际关系的推送力。

        我们对人对事该朦胧一点儿,是因为我们很需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有一点儿胶胧,不希望过分较真。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自己身后之物}}蒙田语)。别人要是看法上少有膝胧,总是一副火眼金睛,那么恐怕我们难得有一天的快活。

        人生在世,历经沧桑,谁个没有不宜公开的情感经历?谁个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具有现代素质的生存格调,是允许人们有点“隐私”的。现代人对他人的“隐私”不感兴趣,对自身的“隐私”善于珍藏,只是注意不使其形成有碍现实生活的精神负担,不致重新酸造诸般不幸或事端就是了。

        因此,有些见识高超的人们,在择友时,常把是否善于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作为彼此衡最人生格调的重要表现之一。热衷于揭示他人“隐私”的人,如非狠裘势利的小人。至少也属于喜欢搬弄是非、无聊争斗之辈。同这种人交友,大约相当于误钻“智慈搅拌机”,非把你的聪明才智“搅成”无谓争斗的“佐料”,是不会罢休的。世间也不知有几多人才受其伤害而不得自省!

        尊重“隐私权”,是国人减少智力内耗的重要方面之一。有这点功夫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干这种庸俗、低级的勾当干嘛?!承认人们的“隐私权”,对人家,可使其减少被无由攻汗的痛苦;对自己,可以提高人生的格调,邀来别人的尊重,真是一举两得的明智。

        从“极值原理,看来,简约是事物至美的普遍形态,是智慧美的基本线条。一个人无论是为人处事,抑或是从事思维、创造,均以“简约”为上。它通常是思维精练、人生历练、情感提炼、行为简练的表现。

        化繁为简,弃滋从约,如若缺乏成熟的智慧品质。饱含艺术精灵的科学素质,高尚朴质的审美情趣是难以做到的。简约的情感智慧美,像唐诗,能给人以沉稳、明快、含蓄的感觉,少有唠唠叨叨的令人厌烦,简约的生活智慧美,像精于调动空间视觉的设计师,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形态的线条晓畅优关,少有拖泥带水的繁冗感。简约的创新智慧,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手段,用最简练、最明晰的方式容纳最深刻的规律和最生动的形象,达到“高效低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