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陈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5:45:34
  • 《严厉的老师》
  • 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姓陈,所以同学们都叫她“陈皮”老师。“陈皮”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可是稍有一点常识的都知道,陈皮功效了不得。“陈皮”老师跟其她科任老师比起来,严厉多了,但是除了严厉,她还善解人意,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好老师。

    陈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每次上英语课之前,她都会让我们默写昨天学过的几个单词、句子或者听写。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考试的时候,我忽然忘记了老师怎样用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方法来完成最后两道附加题,怎么办?我心里酸得像刚吃了酸柠檬似的。我竭力搜索脑子里的“知识库”,可大脑一片空白。突然一个念头浮现,对,我可以偷偷查书!我望着四周,发现没有人留意我,于是我偷偷地将手伸到书包里,想拿出英语书,可没想到被老师发现了,下课被她叫到了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我以为老师要严肃地责骂我,可没想到她却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小红,你作为咱们班的班长,你要做其他同学的榜样,上节课考试你为什么要作弊呀?”我吞吞吐吐地回答:“因为我……我忘记了您上课教给……给我的方法,所以我想到了抄书!”

    “小红,你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考试时就明白怎样写,好了,你先回去吧,下次考试不要作弊了。”老师温柔地说。“好的,谢谢老师!”我坚定地点点头。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她的包容让我既感动又佩服,从此,只要是陈老师的课,我都认真听讲,不停下学习的脚步。我喜欢这样尽职又善解人意的“陈皮”老师。

  • 《新会柑·陈皮情》
  • 我们家门前有一片柑园,一棵棵柑树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扇子。

    柑树开花的时候可好看了!白色的花儿,黄色的花芯,在深绿色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美丽。微风吹来,一阵阵清香扑鼻。

    秋天,柑果成熟了。那沉甸甸的柑果,把树都压弯了。远远看去,仿佛来到了一个挂满小灯笼的世界。

    在美丽的秋天,父亲母亲总会带我去摘柑果。他们负责摘,我就负责用大箩筐接着。摘完后,我们就一起把一箩箩“重如泰山”的柑果搬到院子里,父亲母亲总喜欢搭把椅子,蹲坐在大门口,对柑果抽丝剥壳,这一剥就是一整天。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问父亲母亲,为什么要干这些劳累的苦活,父亲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激动而又自豪地说:“不要小看这些柑皮,晒干后,它的用处多得很,估计以后会畅销国内外。”我不知道它的用处如何,只知道,有几次晚风袭来,爱感冒的我又开始咳嗽了。这时,母亲就会拿上几块晒干的柑皮去厨房忙碌一阵子,然后笑眯眯地捧着一碗熬制的陈皮茶出来,“良药来了!”那陈皮茶黄澄澄的,淡淡的香气,表面还漂浮着几缕陈皮丝,油润光泽,柑香淡雅,喝完后心爽眉舒神清气爽,回味无穷。这一喝就是五年。现在,我们离开了家乡, 我再没喝过那么甘甜的陈皮茶了,即使有外面的优质柑普茶,也远远比不上那家乡的味道。

    几个星期前,父亲母亲带我去了陈皮村,那是新会新建的景点。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一座标志塔,颇有特色。标志塔连着一条风情长廊,两边有各式各样的陈皮文化介绍。这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父亲以前的那份自豪!我望着柑皮的制作过程,眼前又浮现了我们一起摘柑果,剥柑皮,晒陈皮,喝陈皮茶的情景……

    走进陈皮的世界,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怀念过往的点点滴滴,家乡的味道总是涩中带甜。陈皮,家乡的特产,在我记忆中,它的味道,那种甘甜清香,从不曾淡去。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九年级学生)

    后 记

    现在,新会的陈皮可以说是闻名各地了,作为新会人的我们无比自豪!

    家长感言

    没想到孩子会一直记着小时候我们晒柑皮的这段经历,或者这就是最好言传身教,教会孩子热爱家乡。

    教师赏析

    新会柑、陈皮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新会人的成长,这是属于新会人的自豪。小作者以朴实的笔墨描绘了心中的思乡之情,令人回味。(杨妙玲)

  • 《新会民俗掇拾》
  • 煮一壶陈皮茶,待香溢了满屋,指间萦绕着浓浓的陈皮香。眺望远方被青苔爬满了身子的开平碉楼,还未叹道岁月匆匆,只叫屋后聒噪声勾了神,原是到了天后诞的日子,便是到了抢花炮的日子。首炮意为“发财炮”,二则为“添丁炮”,末的唤“如意炮”。有些镇还留有天后庙,过去每逢天后神诞,都要演大戏和烧花炮,今仅剩后者了。只见各村参加者双掌分别染成绿、红诸色,好不热闹。

    若逢庆典,总有戏班子舞狮。家家户户便叫自家小孩上前去牵狮尾,追狮头。老人说,古代有奇兽,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须得通过舞狮吓跑它。那时恰逢除夕,是个良辰,后来便个个好日子都舞一次,象征着吉祥哩!小孩若是摸到了狮头,长大后便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茶盏再续,已是大年初二。小贩叫唤着“好生鲤,大生鲤,金银鲤……”待好一番焚香烧烛,还得携着活生生的鱼儿往驿前桥、募前桥的河边埠头,将其放生。其间趣味不大,孩子们也只跟着拱手,遂大人的愿儿祈神,求个平平安安,乖乖巧巧即可,心里眼里盼的都是放了鱼儿后的炒米、糖跟粉印饼。

    与这如出一辙的是二月二那天,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若是道放生鲤,孩子们还有个零嘴儿当盼头,这天便是要死要活咯,因着老人道,这天得剪头发,将去年的不顺利通通赶跑,大人剪了心想事成,小孩剪了乖巧懂事。女娃娃则不乐意,这天便哭着闹着,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茶凉之时,却已到了端午。老人家坐在河边,洗涤着手中的粽叶,嘴碎念念尽是些神神鬼鬼,“地母娘娘,龙母娘娘,保佑……”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粽子常是咸口的,轻咬一口已满是咸猪肉的香。再是端午糕,虽是为了祭祖用,却终入了小孩的口,松松甜甜,唇齿留香。

    侨乡新会,一个经得住品味的地方。还是那座庙,那条河,时代变了,人变了,可那些民俗仍在传承呐!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每每步入侨乡带着烟火气的那些地方,就好似回到过去。寻一个天晴的日子,带一泡陈皮茶,着一袭汉服去看放生鲤。只一回眸,便望尽了数百年的沧海变迁。

    家长感言

    这些民风民俗都是由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正所谓入乡随俗。因此我们也会一代传一代,将这些风俗传承下去……

    教师赏析

    小作者用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一杯柑普茶,一口糯米香,这就是小作者心中的家乡,笔下记录的点点美好,都是家乡的自豪。(吴锦桃)

  • 《陈皮香》
  • 一片陈皮,收尽了一城的烟火,晕满了十月的光。

    每年的十月,我都坐在板凳前,迎着日光,望着外公在门前剥柑子。那长满老茧,如枯树皮般的手,灵活地挥动着乌黑的小刀,一刀、两刀,一个绿中带黄的新会柑被切开。

    外公切柑的手法很特别,与我们平时切橙子、橘子不一样,不分四瓣,而是一刀小半圆,在垂直半圆中线再一刀,就完成了。我疑惑地问:“外公,为什么是这样切的?”外公笑呵呵地告诉我,“这个是新会特有的切法,只要是新会人都会的!”外公熟练地剥着柑子,不让果汁沾染到果皮上。满院子都弥漫着新会陈皮独特的香味,它们躺在阳光下,尽情地吮吸着阳光的精华,等待着岁月给予洗礼。记得小时候,我总会在那堆晶莹剔透的果肉堆里,细细挑上一块果肉,放入口中,任凭酸涩的果汁熏朦了眼,外公也总是乐呵呵地看着我呆萌的糗样。

    再过一些时日,古老的冈州城里便是遍院子的柑皮了。待邻里也晒上了柑皮,几家老人便聚在一起,嗅着喜爱的陈皮香,下棋,织工艺品,泡一杯陈皮茶,聊一聊今年的收成,说一说陈皮的故事。偶然之间,老人家们看看地上正晒着的柑皮,相视而笑,或是摆弄摆弄,或是翻一下新晒的柑皮。那时,我总能赶在太阳西落之前回到家,我最喜欢站在阳光下,看着黄透的柑皮折射出温润的光,晃在眼里,净了一身的恼。然后,跟在外公的身后,把那如艺术品般的三瓣柑皮叠成一叠,好不欢快。

    十月的花,谢了,迎来了四月的春。十月的叶,枯了,迎来了六月的夏。光变成了细碎的流砂,隐在高楼间,斑影错落。

    屋里添新皮了,母亲便在柜子的深处翻出了一袋一袋的陈皮。褐黄色的陈皮拥挤在密封袋里。里头碎了些粉末,却也到看得清切——三瓣的皮,褐黄的色调。妈妈一打开封口,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我细细地端详着那些陈放已久的陈皮,有些仍然舒展着自信,撑开那如小兔子头般的三瓣,像似调皮地和我说:“你又来看我了!”有些蜷缩了那两个兔子耳朵,肚子那层白色也已经褪去,透出柑皮上点点圆,慵懒地等待着,等待着温暖的阳光,等待着看看新增加的小伙伴。

    窗外有光越入,萦绕在指尖,落入泛旧的密封袋上,折透出素朴的彩。母亲望了望窗外,似自言自语:“十月了呀,也该把陈皮拿到屋外晒晒了……”“小妞,快拿去院子里晒一下,这可是你的嫁妆!”我每一年都听到这话,却不明所以,只会乐呵呵地抱着妈妈的宝贝们出去了。

    虽是满满的一袋陈皮,却是很轻,掂在手里,几乎没有什么分量。我从墙上取下竹匾,搁到地上,把陈皮净数倒下。迎着光,有粉尘飞扬,落入鼻腔里,是数不尽的陈香。和着光,忽而发现——

    昔日温黄色的柑皮也褪去了青涩的妆,被阳光赋予十四亿中华儿女共有的黄皮肤,斑驳间,有中华儿女的骄傲。它们被风雨赋予了黄河同有的色彩,脉络间,似有滚滚黄河水向东奔流,又或傲然于云层之上,萦照东方。

    昔日初享暖阳,黄袍加身,今日历尽朝阳,芳香四溢。陈醇的色泽,似透过了世间浮华,氤氲入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不记得过了多久了,整整一下午,我都是倚坐在墙根处,望着片片陈皮和满了光,鼻尖氤满了香,偶然写些字,如十年前在外公身边下着棋般有趣。往年的场景历历在目,年年如此,却又如此让人眷恋。

    傍晚,外公卷着书进了屋。兴是早些天有些凉,饭席间,外公不住地咳嗽,“近些时候,喉咙总卡着痰,也真的是难受的。”说着,又不住地咳了几声。

    听罢,我笑着指了指竹匾里的陈皮:“巧了,今天我把妈妈的宝贝都晒上了,外公,我们正好可以拿些煮茶来喝......”

    “这陈皮,倒也有些年头了吧!你看,这个有10年了,这一些,都比你大了……寻个时候,叫上陈老他们,去晒晒陈皮,叙叙旧.......”外公望着一匾的陈皮,笑着说。

    夜里,星子亮了光,家里煮了陈皮茶,满屋子飘香。我也端了一杯,细细地尝着,入口,清香四溢,齿舌间,蕴缭着陈皮独有的醇香,茶杯外,沾着外公手上那清新的柑味。

    我想,每一年,煮一杯陈皮茶,在举杯之间,指尖萦绕着浓浓的陈皮香,收尽了一城的灯火珊斓,晃亮了一世的芳华,人生得以如此,夫复何求!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九年级学生)

    后 记

    我最喜欢新会街巷之间萦绕着的独特的陈皮香,那是一个个美好瞬间的汇集,也是一代代新会人勤劳、质朴的味道。

    家长感言

    新会陈皮是家乡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向全国、全世界传递我们家乡的文化信息,作为家长,一定要把优秀的传统习俗告诉孩子,才能一代一代传承。

    教师赏析

    在小作者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里,细细地记录了她对当地文化的感悟。小小的陈皮,阵阵陈香,是每一位新会人心中的一抹涟漪,那优雅的水圈只会越来越大,不会消失,那就是陈皮香的魅力。(张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