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音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0 20:07:10
  • 《《渡汉江》宋之问原文和翻译》
  •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706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春.意》
  • 江南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见文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题记。

    秋,宁静平淡。叶,无声落下;风,默默吹过;就连应是最富生气的阳光,都变得寡淡而平和。

    我沉默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寻常的放学。正值此际,一摞绿色打破了沉寂——那是一摞绿色封面的书,是这次雅礼集团首届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我欣喜地接过书,手随手翻至一页,仔细看时,却整个人都蓦地一震,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吓着了旁边注意到我的几个同学。

    那上面是她的名字。

    那熟悉而又有些生疏了的三个字,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紧闭已久的记忆的匣门。

    记得在那个草长莺飞的江南二月,我和她成了同桌。她那时是我们的班长,说话总是不疾不徐,却又掷地有声,乖巧听话,又成绩优良,是所有人眼中“好学生”该有的样子。我则被视为是成绩尚好,但极爱笑,有些“怪僻”的“偏才”。我对跟班长做同桌是有些压力的——怕她容不下我的“自由散漫”。但事实证明,我们相处得极好。我喜欢看着她的脸——她有着任何人都无比艳羡的眉眼。眼如水杏,含着如湖水般的澄澈和深邃;“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丹”;还有那不知哪双巧手雕出的鼻梁和下颚线,都无一不给人以美的震撼。我尤其喜欢看她笑的时候,她也是为数不多能理解我的笑的人。每次我大声地、爽朗地笑,她总会同我一起会心的微笑,仿佛她能听懂我笑中的所喜或所乐之事。我们喜欢一起笑,笑得爽朗,欢快,仿佛笑是我们之间的秘密语言。她喜欢读金庸,我喜欢听她讲金庸。她喜欢《神雕侠侣》、喜欢《射雕英雄传》。每至课余,她或一个人在旁边品读,或跟我“眉飞色舞”地讲金庸小说里的故事,讲杨过,讲黄药师。阳光这时总会很轻很轻地从教室的窗棂爬进来,落在她的眼角眉梢。

    时光荏苒,到了仲春的四月。我和她梦想上同一所初中。我和她都参加了艺术特长生的考试,我以小提琴作为特长报考,她则以主持的身份参加。没想到的是我考上了,而她落选了。她不敢将希望寄托于微机派位,因为我们小学派位名额中有几所中学实在太差。无奈之下,她去考了我们梦想上的初中的另一分校。

    她的母亲不让她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因此,毕业那天,她没电话号码,没QQ,没微信,什么联系方式都没留下。我只是很担心、很担心她,担心她被小升初的挫折给击得一蹶不振,更担心,她会在那所并不那么理想的初中里,受其他某些人的影响而日渐沉沦。

    这一担心,就是两年。两年多了,音讯全无。

    我的目光又落在了面前的那本书上,看着她文章的标题和署名,我心里已然欣喜万分,却又有一丝不忍读下去的胆怯,我“痴痴”地等候了两年多的她的消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告诉我。

    我于是很慎重又小心翼翼地往下读,心紧绷着,似能听见自己突突的心跳声。我终于读到了,她在文章里写道:

    “春,何解?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可否具体?

    振奋昂扬,起而行之。

    终是不解。

    追求。”

    我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谈笑风生,双眸清亮如水的女孩。

    我似乎,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于是我知道,我不必为她担忧,她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在奋斗,她在以笔为戎,以墨为马,要书写出中考路上最动人的华章。

    我又久久地怀想着这个女孩,这本作文集上也有我的文章,她会看到吗?如果看到了,会同我一样为之一震,还是压根就淡忘了我?她是否记得我,早已无所谓,只要我记得她,只要她初升高大捷,便已是美好之极。

    我不知道,这本题为《春意》的获奖作品集,为别人带去了什么,我只知道,它在这个平淡的秋日,为我带来了融融的春意。

    老师点评:

    张译丹的这篇文章,构思非常巧妙,一语双关,春.意,不仅是雅礼集团首届《春.意》获奖作品集,更是看到曾经的好同桌,好伙伴的名字,想起曾经的一切,给自己内心带来的融融春意。这真的是这本书意想不到的妙处,一次作文竞赛,一个作品集,为两个小伙伴的友情,牵了线搭了桥。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写作表达油然而生。

    其次,张译丹同学,善于运用插叙的方法,回忆与那位班长相处的过程,回忆班长的音容笑貌,听班长说金庸等细节,都非常自然动人。

    至于文中巧妙化用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都是善于积累应用的好方法,文中的环境烘托心情,开头设置悬念,运用自如。

    有情有义聪明的女孩,希望你的心事友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