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嘶啦!”“哧啦!”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声音从毛老师家传了出来,大家在干什么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老师神神秘秘地拿出一叠纸,对大家说:“我们现在来破坏它!”大家一脸疑惑,头顶像挂着几个问号。只见她拎起纸的一边,用力一拉——“ 嘶啦”一声,纸就变成了两半,紧接着,纸继续变小变小再变小……在一阵阵解压的声音中,一张纸变成了纸渣渣 。
有意思!大家个个摩拳擦掌,开始精心“创作”自己的纸片图案。一会儿工夫,桌上已经成了“纸海”,大家的手中都有了自己的作品: 有的撕了几座绵绵起伏的山峰,有的撕了几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还有的撕了几头正儿八经的小猪……一张没有生气的纸,竟让大家心灵手巧地变成了许多精美的图案,真有创意!
毛老师拿出一支塑料壳的笔,在衣服和头发上奋力摩擦。她的速度越来越快,一张脸都憋红了。紧接着,她拿起笔快速凑近小纸片——奇迹出现了!小纸片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跃而上,牢牢地贴在了笔杆上。太神奇了吧 ?大家你看着我 ,我看着你,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我拿出我的“天宫二号 ”,用笔在头发上使劲摩擦,头皮上发出“哗哗哗”的声音,头发直接炸开了。直到手都酸了,我赶紧把笔靠近“火箭”,看哪,它就像打了好几支兴奋剂“嗖”的一声站了起来,又原地转了半圈 ,颤颤巍巍的,感觉马上就要倒下似的。我动了动笔杆,“火箭”摇晃着又跟了过来。我又抖了抖,“火箭 ”跟着蹦了蹦,这简直像是在玩皮影戏,太有趣了!
我玩性大发,赶紧再来一次。这次,我摩擦得更久,也更卖力,电量也就越足了。当我再次把笔靠近,“火箭”不像刚刚那样只是站立着, 而是纵身一跃离开桌面,跟着笔一起飞起来,我把笔抬高,轻轻甩甩,“火箭”纹丝不动,依然紧紧地巴在笔杆上。哈哈,想必这就是中国航天的质量吧!
再看看周围的同学,童兄的“肥猪”变“飞猪”了,傅语桐的大公鸡也完成了它的飞天梦,祝梓怡的头盔也奇迹般地飞起来了。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啊!
奇迹的背后,其实是静电在帮忙。 生活处处有科学,还有许多现象等着我们去探究呢!
“叮叮当当”“哧啦哧啦”……我家院子里发出了各种声音。别人听了可能会心烦,可我却高兴得要飞起来了。
因为疫情,爸爸妈妈只允许我在家里活动,不能出大门半步。时间久了,我闷得慌,寻思着搞点东西玩玩。可是,做些什么呢?我左顾右盼,这才发现家里有许多木料,脑海中浮现出高尔基为自己做的小茅屋,我也可以做一个小木屋呀。
说干就干,我挑了四根差不多高的木桩,准备把它们竖起来当支柱。但干活和说话可不一样,要把这些底部凹凸不平的柱子竖起来谈何容易?我忙活了不知多久才把它们都竖起来。我又找来一块大纸板,小心翼翼地搭在四根木桩上,还好这次没出什么差错。我像中了大奖一样,围着“小屋”手舞足蹈,那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可是,不知是哪路神仙与我作对,我家的小花狗在我身旁蹦来蹦去 ,把我的“小屋”给碰倒了。我的心情顿时180°大转弯,又生气又伤心。妈妈看我这样,给我搬来了救兵——姥爷和爸爸。
爸爸找来了铁钉、锤子、锯子,还有卷尺。我们爷儿仨商量好屋子的形状和尺寸,重新开工了。爸爸先把木料截成需要的长度,然后我们一起动手,把每两个木桩之间用细木条连接起来,这样,一个长方体木框就出来了。接下来该做屋顶了,我们采用姥爷的办法,用铁丝把方木扎成三角形,再搭上一根木棍作房梁,屋顶就这样做好了。我们把它抬起来,放在木框上,用钉子钉在一起。我把纸板再次盖在屋顶上,一座小屋就这样诞生啦!我十分高兴,立刻钻了进去,摇了摇木桩,感觉比我想象中的坚固多了。妈妈还为我找来了一块绿色防水布盖在纸板上,这样,小屋不但不怕雨淋,还漂亮了一些呢。
(小作者是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原本以为做房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真的动手去做了,才知道不那么容易。
家长感言
这次疫情使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制作小房子的过程,也让孩子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教师赏析
有想法,就去做,这座小木屋是作者智慧的火花,是长辈们满满的爱,奏出的是和谐的乐章。(高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