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分铜钱名人故事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包拯分铜钱名人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包拯分铜钱
一天中午,包拯吃完饭,刚想休息片刻,衙门外就传来击鼓声。包拯以为又有案件发生,立刻升堂。
“威武……”
包拯来到大堂,只见跪着一胖一瘦两个农夫打扮的人,问道:“下跪者何人?有何冤情速速报来!”
只见瘦农夫说道:“包大人,我们今天就想请你给我们评评理,重新分一下铜钱。”
包大人眉头一皱,说道:“什么钱这么难分,要闹到衙门来?”
瘦农夫特别委屈道:“今天我们两人在田地干活,我带了3个馒头、胖子带了5个馒头当午餐。正当我们准备吃饭时,有一个商人经过,想让我们分一些食物给他,并答应给我们钱。”
包拯问道:“是不是商人吃了馒头没付钱?”
胖子接过话说道:“我们三人把8个馒头平均分成了三份,每人吃了一份,那个商人吃完后留下8个铜钱就走了。”
瘦农夫连忙说:“对,可是8个铜钱,你不应该只给我3个,你拿5个啊,应该平均分!”
胖农夫反驳道:“可我拿出来的馒头比你多,所以应该多分一些。”
包拯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对瘦农夫说:“你拿3个铜钱不满意是吗?”
瘦农夫点点头说:“是的,分钱应该公平合理。”
包拯走下大堂,说:“把铜钱给我,我重新公平合理地分一下。”
包拯取出1个铜钱给瘦农夫,7个铜钱给胖农夫,笑道:“现在公平了!”
“啊,怎么这样?包大人,你怎么向着胖子?”瘦农夫更不满意了。
包拯惊堂木一拍,说道:“本大人的分法公平合理,8个馒头分三份,每份个,商人付了8个铜钱,也就是说个馒头值1个铜钱,瘦子你拿出3个馒头,自己吃了个,也就是说你只给商人个馒头,当然只能拿1个铜钱了,而胖农夫却拿出了个馒头,所以应得7个铜钱。”
瘦农夫听完后暗暗后悔,可也无话可说。
“退堂……”瘦农夫灰溜溜地走了。
【包拯分铜钱名人故事】
北宋名臣包拯曾在天长县任县令,彼时一上任就碰到两桩牛案。
这天,包拯刚进县衙,就听到两名男子在监狱里对骂。包拯觉得奇怪,吩咐把对骂的两人提上公堂。
这是东村两个农民,一个叫王某,一个叫张某。他们告诉包拯,前两天,两人一同在田里耕地,累了就坐在田头闲聊,并让各自的牛在坡上吃草。不想两头牛吃着吃着就用角抵斗起来,王某和张某没当一回事,继续聊他们的。谁知最后,王某的牛把张某的牛抵死了。张某觉得吃了亏,让王某赔牛;王某说这是牛与牛之间的争斗,赖不到他头上。两人互不相让,最后闹到县衙。可是前任白县令不知该如何判这案,就把两人收在监里。今天两人一言不合,又吵起来,刚好被包拯听见了。
包拯听他俩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他说:“你们俩住同一个村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却因为两头牛打架伤了和气,真是不应该。不如这样,你俩把死去的牛剥皮卖了,卖的钱平分;而活牛就归你们共有,轮流饲养、耕地,怎么样?”
王某和张某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谁知两人刚走,又来一人报案。那是西村农民刘全。今天早晨刘全正要牵牛下地干活,突然发现他家的牛被人割了舌头。牛没了舌头自然活不了,刘全心疼极了,便心急火燎赶来报案。
包拯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于是对刘全说:“你的牛是活不了了,你把它杀了卖钱吧!我资助你一些钱,再买头牛。”刘全感激地走了。
刘全刚走,包拯就命人贴出一张告示:为确保春耕春种,保护好耕牛,严禁私自杀牛。如有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包拯想,刘全的仇人见刘全杀了牛,肯定又会上县衙来告状。果然过了一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擅自宰杀耕牛。包拯怒目圆睁:“李安,你老实承认,刘全家牛的舌头是不是你割的?”
李安看包拯断案如神,吓得双腿直打战,老实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记忆巩固
1. 包拯是_____名臣。
2. 包拯让人贴出告示:“为确保春耕春种,保护好耕牛,严禁私自杀牛。如有违者,一律严惩不贷!”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开封府知府。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
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
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传说里管地狱的神。)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尤图阁学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包拯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两个朝代。真宗时代(999-1022),是包拯青少年时代,居庐州乡下读书。以后从政时间处于仁宗时代(1022-1063)天圣五年(1027),二十九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授知建昌县。以后包拯官越做越大。包拯最后由三司使进拜枢密副使,主持全国军政,宋代枢密使的设立,既是内忧外患的需要,又是削弱宰相权力、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包拯能任此职,说明皇帝对他极度信任。他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宋仁宗时期,是北宋最为繁华的时期。
包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清官,无疑名列榜首,在民间的传说里,包青天“日审阳间,夜审阴间”,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铡美案’、‘斩包勉’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故事只是故事,传说终归传说。真实的历史:陈世美是清初进士,更像一场关公战秦琼的戏码。至于包拯斩包勉更是无稽之谈。按照宋朝法律规定,法官与被告人是亲属,或者很近的姻亲关系的,都必须回避,即“诉讼回避”。包拯和包勉为叔侄关系,正在五服内之亲,如果包拯大义灭亲,则触动宋朝刑律,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包拯知法犯法,又怎能“官清如水”?“诉讼回避”,在古代称为“换推制”,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回避制度的国家之一,草创于西汉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以其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敏锐地意识到异地为官对维护中央集权,对防止裙带关系滋生,抑制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的重要意义。首见于《唐六典》:“凡鞠狱管与被鞠狱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其中的‘亲’指负责办案的官员与被告有五服内之亲,大功以上姻亲或者被告授业师长。至宋代诉讼回避范围更广、更细,至南宋时,法律对于应回避情形而未回避者,要科以杖一百的处罚。
长嫂如母
合肥地区,敬重嫂子比敬重姐姐还讲究,说句把怠慢姐姐的话,还可以原谅;要是说了怠慢嫂子的话,那可是捅了马蜂窝,不能善罢甘休的。人们常说:“长嫂如母”。老到白胡子的翁,小到穿开裆裤的娃,都晓得这是因为清官包公的缘故。
那还是宋朝,庐州府出了个清官包拯。这年,包拯巡按到赤桑镇。嗬,在赤桑镇,包拯遇到了“咬手”的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哭奔衙门,状告包拯侄儿包勉,打死她儿子,摔死她孙子,强奸她儿媳妇,致死人命三条。包拯准了状,发签拿人,一连数日,缉拿不到凶犯。包拯为这事,吃不香,睡不稳,显得更黑更瘦了。
这天,包拯坐衙,仍旧拿不到凶犯。散衙后,他满脸愁闷地回到家。他妻子——李夫人却手拿一只拨浪鼓迎上来,一本正经地说;
“相公,这玩艺是清东西时翻出来的,年深日久也坏了,要这玩艺干啥?放着还占地场,我看,不如扔掉了吧!”
包拯从夫人手里接过拨浪鼓,郑重地说:
“这,这哪行!”
说罢,端详着拨浪鼓,那么凝神,象是看一件罕见稀奇的珍宝。包拯为啥这么喜爱这件玩具呢?这里有包拯孩提时的故事。
原来,包拯是老罕(指最小的儿女)儿子,母亲生他时已上了年纪,年老体衰,加上产后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在包拯未满月时就死了。嫂嫂怜爱这个未满月就失去母亲的小叔子,就把包拯抱回自己房里,放在比他小日分的儿子包勉——包拯的侄儿——的摇篮里抚养。嫂嫂心地善良,为人朴实,喂奶先尽小叔子吃,剩多剩少才是自己儿子的。一人奶,两人吃,自然不够。“奶不够,粥来凑”。包勉可是吃米粥长大的。
包拯两岁时,哥哥从集上买了一只拨浪鼓回来,拿给包勉玩。小孩家爱新奇玩艺儿。包拯一看到,就要;包勉不给,包拯就哭着要。嫂子看到这情况,一面责备丈夫不该只实一只,分配不均,一面从包勉手里夺下拨浪鼓给了包拯。包拯止住哭了,但她自己的儿子却哭个不住。一看,才知道刚才因为用力过猛,拨浪鼓的蔑把子把包勉的小嫩手拉破了,血糊淋拉的。爷爷心疼大孙子,又要从老罕儿子手里拿过拨浪鼓,让嫂嫂拦住了。
“爹,没娘的阿叔可怜。包勉哭两声有啥呢?老辈常说:‘葫芦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就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还年轻力壮嘛!”
嫂嫂一席话,感动得公公说不出话来,也就没有从包拯手里再拿回拨浪鼓。嫂嫂转身就从书案的香炉里,抓了一把香灰,捻在包勉的伤口上,止住血。从那儿,包勉的手上就留下一条显眼的疤痕。直到包拯十岁,他父亲临死前,把拨浪鼓交给他,把这件事讲述了三遍,让包拯记住。他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之后,包拯就一直把拨浪鼓带在身边。
李夫人看着包拯拿着拨浪鼓这样动感情,又进一步地说:
“相公,这玩艺儿又破又旧,不金不银的,实是没有留头。”
“呸!”包拯动气了,说:“娘子,你马不知脸长,怎么就忘了?从你过门那天起,我就不止一次给你讲了嫂子那颗无私的心,和她金子般的语言。这只拨浪鼓是嫂嫂亲手给我的,它比金比银还贵重咧!”
李夫人并不是忘了这件事,而是故意要引起包拯回忆起这事的。原来,包勉知道外面告了他,包拯准了状。老叔这个人一向铁面无私,他害怕了,就躲到老婶身边,求老婶给他讲情。李夫人自然就答应了。可是,她熟知包拯禀性刚直,怕一时不容情,就想点子来打动包拯的心。
这时,她觉得有门了,就说:
“好吧!拨浪鼓我来好好收藏!相公——”
包拯急躁了,说:
“夫人,有话,你就脆崩点说吧!”
“相公,嫂子就只有包勉这点骨血,念嫂子抚养之恩,赦了包勉吧!让他改邪归正,服侍嫂嫂晚年。”
“啊!”
包拯一惊,明白事故点儿出在家里。李氏拿出拨浪鼓原是为了给包勉讲情的,包勉缉拿不到,是“家鬼害家人”。这怎么能行呢?岂能因包庇自己的骨肉,坏了国法呢?本来,包拯想发怒的,但一想这样会让事情更麻烦。于是来了个“老鸭浮水——表面不动”,说:
“这……这……这事,往后再说吧!”
李夫人以为包拯动情了,为包勉担忧的心也松了点。
当天下午,包拯带着李夫人登衙升堂。让王朝、马汉把白发大娘请上堂。包拯说:
“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说出来,我与你做主。”
白发大娘忍着悲痛,说:
“我叫肖刘氏,赤桑镇人。包勉为强奸我儿媳妇,杀害了我一家三口,请大人为我做主伸冤。”
“肖刘氏,你可看清了,不是坏人冒充包勉的吗?”
“大人呵,贼子行凶时,我在场。我亲耳听他说,‘我是包大人的侄儿,状子是告不透的。’他杀我儿子时,我亲眼看到他左手心中有条又粗又大的疤痕。连我那哭着要娘的两岁小孙孙,他也不放过,伸出疤痕的左手夺了小嫩手中的拨浪鼓,又伸出右手抓起小孙孙,摔死在地上。儿媳妇被抢走,抵死不从,也被杀死。惨呀,大人啊!”
李夫人听了,也气得脸儿发青;包拯听了,心似刀绞。可他故意说:
“肖刘氏,包勉是我的侄儿,你就原谅点,我给你三百两俸银,给你安排好晚年生活。”
好似一声霹雳,肖刘氏一怔,眼里泪水没有了,圆睁着眼,怒斥道:
“呸!我不要你的臭钱,你也甭为我这孤老婆子操心。常言说:‘屈死不告状’,原来你包大人也是‘官官相护亲为亲’,枉有清官的好名声!”
包拯并不动气,转脸对李夫人说;
“娘子,你看这事如何处理?”
李夫人咬着牙,说:
“相公,你照国法发落吧!包勉藏在我后花园。”
“砰”的一声。包拯一拍惊堂木,叫道;
“带凶犯!”
“喳!”
声音一落,包勉就给带上了大堂。咋会恁快呢?原来,包拯把李夫人带上街,就命令张龙、赵虎搜查自己的家,没有李夫人的阻拦,包勉自然被捉拿归案。包拯计策用得好啊!李夫人想通了,自然交出凶犯;李夫人想不通,也照捉凶犯。
包勉一带上堂,肖刘氏就叫道:
“正是这贼子,大人你与我做主,替小人儿媳报仇。”
包勉晓得事情不好,哭着向李夫人说:
“老婶,你答应替侄儿讨情的;老婶,你快向老叔说说吧!”
李夫人掩着脸,哭着说:
“包勉,你的罪孽太重了,老婶救不了你呀!你不要怨怪老婶,老婶给你备了纸钱。”
包勉贼人也有贼智,看看求李夫人不行,就伸出有疤痕的手,只是摇着,想打动包拯。包拯一看,胡子直抖,便毅然画下“斩”字,说:
“包勉,你妈留给你的是只‘无私’手,你怎么用这手做歹事呢!国法无情,只有斩了你,才能对得起一世无私的嫂嫂。”
说罢,扔了笔,吩咐行刑。
“喳!”
张龙、赵虎把包勉推出大堂。
包拯对肖刘氏说:
“肖刘氏,斩了包勉,替你那惨死的儿子媳妇伸了冤,只是人死不能复生,本官念你孤苦无依,生活无着,仍将三百两俸银给你去安排晚年吧!”
“谢包大人。”
一会,斩了包勉,张龙、赵虎呈上一颗血头,包拯一见,一改他往日那种刚硬的性子,放声呼陶大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还在饮泣的李夫人,止住了悲伤,说:
“相公,包勉已正法了,你还哭什么呢?”
老包说:
“包勉被正法,他是罪有应得。我哭,是对不起嫂子呵!嫂子不仅用乳汁把我喂大,而且也给了我一颗无私的心。我光知道报嫂子恩情,对侄儿一味宠爱,没有教育好侄子,以至使他犯下大罪。我对不起嫂嫂呵!”
说着,又哭;越哭,越伤心。李夫人只得劝说:
“相公,你要以身体为重。嫂嫂深明大义,她也不会怪罪你的。我们还是多想想嫂嫂的晚年吧,一个人够凄苦的。”
包拯停住了哭泣,说:
“啊,这你就把心放到肚里吧。我早考虑好了。嫂嫂,我来供养。‘长—一嫂——如——母’,‘敬—一嫂—一似—一母’,往后,你也得记住。”
“是!”
自那,“长嫂如母”的话头,就流传下来了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1、有一次,有两个妇人为一个小孩而闹上公堂,包拯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妇人含着泪,先放了手,于是包拯把孩子判给了这个妇人.包拯说:"没有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于是把孩子给了这位妇人 《合同文字记》
这是现存的宋人创作的两种包公断案话本之一,收录在《清平山堂平话》里。话本讲述的是宋朝庆历年间的事:汴梁(即今之开封)农民刘添祥的妻子王氏,为了谋占家产,编造许多荒唐的故事,千方百计阻挠侄儿刘世安认祖归宗。包拯在审案时,破除种种虚假的证词,查明此案的真相,终于使刘添祥的妻子王氏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理屈词穷,最终,刘世安不仅得以和家人团聚,而且分到了属于他的那份家产。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这也是现存的宋人包公案话本之一。奉符县押司孙文某日半夜突然狂奔入河,自尽而死,不久孙妻改嫁,嫁给丈夫同事小押司。之后,使女迎儿三次遇到孙文阴魂现身,嘱告她为他申冤,并留下谜诗一首。包公出任知县后,解开谜诗,审明冤情:原来是小押司先前十分落魄,冻昏在雪地里,被孙文救活带回家,并介绍他也做了押司。不料他恩将仇报,与孙文老婆通奸,又设计将孙文害死。「包爷初任,因断了这件公事,名闻天下,至今人说包龙图日间断人,夜间断鬼」,后世很多包公故事都是据此而来。
历史上的包公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他在位几十年并没有因为刚直不阿而遭到大灾难?现在让我们轻轻揭开历史帷幕,看一看真实人物的面貌。
大奸必摧反贪官、除恶霸,是包拯一生中最为突出、最为后人称道的业绩。在历史上曾留下许多有名的包公戏。在戏里面不仅塑造了清官包拯,还塑造了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这一帮人马团结一心,神通广大,铡贵戚、铡国舅、铡一切贪官污吏,包公手握尚方宝剑,甚至连皇帝的圣旨也可以对抗。什么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什么阴阳镜,连阎王老子也要退让三分,什么妖魔鬼怪也都不在话下。这些带有神奇的情节,是人民创造的,人们看了心情舒畅,扬眉吐气,贪官污吏看了胆颤心惊。这些神奇的情节并不完全是事实,这是被夸大了的艺术形象,真实的包拯既无这么大的权力,也无这么大的神通。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应该说,这一切艺术创造又都是有其历史事实做根据的。在包拯30多年任职期间,在他的弹劾之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是亘古少见的!为了一个人,一个案件,包拯往往奏上三本、五本、七本,甚至连奏多本,像连珠炮,火力十分集中,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这些被弹劾者,都是有权有势有后台的人,是活老虎。其中有些人比包拯的官职还要高,权能通天,雄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包公敢于据理力争,不畏权势,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出类拔萃、望尘莫及的。如6次弹劾张尧佐,弹劾宰相宋庠,7次弹劾王逵,都是震动全国的大案。其中特别是弹劾张尧佐,是很典型、很有代表性的。
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原来在基层任推官、知县、知州等小官。张贵妃得势以后,他进入京城,很快就当上了三司户部判官,户部副使。不久,他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管理官员的任用),又晋升为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刚加上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又晋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正式担任三司使。这种扶摇直上、一年之内晋升4次,简直是坐飞机式的升任,使许多人感到吃惊。
三司使是户部副使的顶头上司,包公任户部副使时,亲眼目睹了张尧佐的为人。当包拯踏入谏院,便着手整顿纲纪,端正朝风,和谏官陈旭、吴奎等人对张尧佐提出弹劾,展开抨击,指出张尧佐是个庸才,建议仁宗皇帝把他调离三司,降职使用改授其他闲散职务。
过了月余,张尧佐不但没有贬低,反而提升为比三司使还要高的宣徽南院使,并同时兼任另外三项重要任务,这次弹劾的结果,张尧佐的势力更大了。很明显,仁宗皇帝有意要顿挫台谏官的锋芒。
皇帝的任命一出,群臣议论纷纷。包公在3天内又上了第二个奏章,更尖锐地指出张尧佐是窃踞高位,不知羞愧,是盛世的渣滓,白昼的魔鬼!其用词已经达到异常的尖锐。
过了几天,未见动静,包公又趁热打铁,发动第三次弹劾,指出张尧佐一日而授四使,比之过去,史无前例,访之今日,人心不安,这不仅破坏了章典,损害皇上的威信,也损害了国家社稷的利益,是万万使不得的。
仁宗皇帝仍听不进这些意见。
这时不仅唐介、张择行、吴奎群起参加弹劾,连平时很和气的御史中丞王举正也挺身而出,批评张尧佐恩宠过甚,使忠臣齿冷,义士心寒;如不采纳,请罢御史中丞之职。
台谏已经发展到大臣要掼乌纱帽了,仁宗仍然下不了决心。
王举正不得已亮出最后一张王牌,要求廷辩。也就是与仁宗当面诤谏。在这次廷辩当中,包公作了长篇发言,措词激烈,情绪激动,唾沫溅到了仁宗的脸上。满朝文武大臣,大惊失色,仁宗处境尴尬,摆驾回宫。
这次廷辩震动了全体朝臣。聪明多智的张贵妃从中疏通,张尧佐自动请求辞退免去了一些职务。但是仁宗皇帝玩了一个缓兵之计,只过了几个月又把宣徽使的重任委给了张尧佐。包公又继续与吴奎联名上章,指出张尧佐贪欲过盛,不能逞其私欲,熏灼天下。
4天不见回音,包公又连续上章,提醒仁宗,大恩不可频频给人,给多了就降低了君王的威信;群臣的舆论不能固执地违背,抵触过分了就会失去人心,造成动乱。
这样一再地劝谏,终于说动了仁宗,张尧佐不再升迁。张贵妃又病死,外戚擅权的危险局面才算暂时缓解。
6次弹劾张尧佐,是包公一生许多重大经历中的一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那刚正不阿、大奸必摧、敢当风险的气魄、决心和毅力。人们称他为“包青天”赋给他许多神奇的幻想色彩,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爱民,是一个轴心“清官不到头。”“文死谏,武死战。”
纵观历史,这两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刚直敢言的谏官,不是罢官受刑,就是被砍脑袋,几乎找不到能够安保终生者。司马迁是那样的博学多才,汉武帝也不是无能的昏君,就是因为提了几条并不算坏的意见,结果受了宫刑。司马迁含着血泪吟出了震撼千古的诗名:“哀莫大于心死,辱莫大于宫刑。”再细看与包公同时代的、并肩战斗过的很出色的谏官吴奎、陈旭、杜枢等人,也都在台谏的政治斗争中纷纷落马,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唯有包拯,一生经历多次重大的政治风雨,总是节节得胜,化险为夷。虽然也有两次小的波折,也并非出自台谏,这是很不平常的。
这是一个谜。这个谜,被神奇的故事、理想的光环、美丽的赞歌这块五彩缤纷的幕布遮盖了近千年,很少有人探其根底。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北宋王朝的统治者,接受唐王朝分封割据的教训,强调集权中央,统一法纪,提倡谦恭谨慎为贤。经过太祖、太宗、真宗三代,政局比较平稳,生活比较安定。在数十年和平建设的大环境里,再加上倡导谦恭谨慎听话,渐渐地出现了一种负效应:循默苟且,颓唐懒惰,宽怠松驰;渐渐地发展到百职不修,纪纲废坏,贪污腐败之风蔓延;随之盗贼四起,异族侵边,农民起义造反的动乱之事也多次出现。到了仁宗时代,已经是危机四伏,美梦破灭,急需要来一场大的改革,清除积弊,振兴吏风。仁宗皇帝比较开明,也想干一番事业。以仁宗皇帝为中心,增加台谏的力量,提介大胆的台谏,甚至可以当着皇帝的面,展开廷辩。于是一个反贪污、反腐败、反官僚主义的风暴便在皇帝周围刮了起来。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时的包公,担任监察御史,积极支持新政。可以说,是仁宗皇帝需要、时代需要有人站出来的大声疾呼,于是,包拯便应运而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环境,包公是出不来的,即使出来也要被压死的。
正如包拯自己所说,他“生于草茅”,是一个不大富裕的小地主家庭。包公的母亲临产前夕还上山砍柴。包公青年时代虽然还有条件读书,但生活仍然比较贫苦。后来虽然考取了进士,又在家中守孝10年,直到29岁才出去做官。包拯长期生活在下层,对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十分了解。他能关心人民生活、反贪除霸、清正廉洁与他的贫苦出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包公的远祖申包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志士。他与伍子胥既是好友,又是宿敌,史书上记载着他们之间一个要灭楚国,一个要救楚国的悲壮故事。
包公童年时代,就熟知这位远祖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故事,受到很好的熏陶。
包公22岁在家守孝时,翰林学士刘筠出任庐州知府。这是一位工诗、善文、才华出众、一身正气的清官。他就是因为与当政的奸相丁谓势不两立,才要求外任的。
刘筠很重视人才,特别赏识包拯。他的言行,为包公做人起了榜样的作用。
包公是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他的理想集中起来就是:忠君、爱国、爱民。爱民,是一个轴心。他的所有奏折,都是为了爱民,同时也是为了忠君爱国。他的言辞是激烈的、尖锐的,但是他对仁宗又是尊重的,虽然有时唾沫迸到脸上,但他仍是一片赤诚的表明,他是忠心保护宋王朝,没有半点轻视,更没有半点儿私心。他的决心是大奸必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皇帝的支持,什么事也是办不成的。因此,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分清形势,说清道理,打动仁宗的心。力绝鲁莽、傲慢之气,而且经常表明,自己认识肤浅,思想愚昧,如果有不妥之处,甘愿伏罪。他的奏折,有时可以使仁宗出一身冷汗,却不会怀疑其忠诚。这些绝妙文章,现代人读来仍然可以学到许多哲理。
任何一位统治者,都有一根最敏感的神经,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仁宗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你可以批评,但是绝不允许蔑视、不尊重。触到了这根神经,就要丢乌纱砍脑袋,甚至灭九族。包公在这一点上,头脑清醒,比较聪明。
包拯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踏实,讲究实际。他必须抓住事实,才发动弹劾,弹不虚发。他的批评很严厉,又经常设身处地为仁宗考虑,他有什么难处?如果第一个方案达到不到,能否采取第二、第三个方案。这样就给仁宗提供了一些缓冲的余地,有了下台的阶梯,打破了僵局。譬如许多人共同弹劾贵戚张尧佐,说他不配当三司使。仁宗正在迷恋张贵妃,不愿太伤感情,下不了决心。包公就婉言提出能否调出外任,缓和一下舆论,逐步分段解决矛盾。这样仁宗就有台阶可下,打破了僵局。
既勇且智庆历四年十一月,进奏院举办了一次祠神会,请一些文人学士赴宴,吟诗作赋,欣赏歌舞。经费的来源是:衙门卖废纸的公款和苏舜钦自己拿出一部分私款。这本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有人向仁宗写了举报信,说苏舜钦不仅盗用公款,而且在会上大骂孔子,写《傲歌》,蔑视、攻击皇上。这一状,触动了那根最敏感的神经,禁职,一脚踏翻在地。范仲淹是苏的推荐人,宰相杜衍是苏的岳父,两位大臣也被拉下马,降了职。同时被株连的还有一批著名文人。保守派首领王拱辰幸灾乐祸地说:“吾一举网尽之矣!”
苏舜钦是一位青年新进,颇有文采,敢于进谏,是站在改革派一边的。被打击的这一批著名文人,其中多数也是包拯的好友。包拯是支持改革派的,他既没有参加这次宴会,也没有跟随他的顶头上司王拱辰参加这场闹剧,他是异常冷静地站在一旁目睹了这场非正义的诬陷活动。所谓的“庆历新政”,昙花一现,从此烟消云散。包公在谏院里也失去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变成孤掌难鸣。面对这场悲剧,该怎么办?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包公提出了请调外任的报告。他很机智地使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
即勇、且智、能攻、能守,这就是屡战屡捷的包拯,他并不神秘,却永远值得人们学习、思考、借鉴。
包公即包拯,又称包青天。他一生清政廉洁、执法如山、爱国恤民,尤其是他权知开封府时,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成就了一个传颂古今的美名——包青天。千百年来,一直受到百姓们的敬仰和爱戴。史书记载,自金、元以来,开封就一直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
1.“包大人,为什么你额头上有个月亮啊?”“因为白天不懂爷的黑……”
2.金銮殿早朝:宋仁宗威严扫视群臣,大怒:“包拯怎么不在?”“回万岁,包拯不就在这儿吗?”八贤王指着不知所措的包拯道。宋仁宗:“哦,看他头像是黑的,还以为他不在。”
3.展昭追上刺客几招将其擒服,乃赶回开封府。公孙策见展昭便说:“展护卫,你中了调虎离山之啊!方才你前去追捕刺客,埋伏在屋顶的另一名刺客马上杀入了包大人的房间!”展昭心下一惊:“包大人没事吧?”公孙策看了看天上乌云遮月,说:“幸好包大人急中生智把衣服全脱了,刺客以为他不在就离开了。”
4.“我对你很失望。”白玉堂冷笑,“昔日南侠,如今竟甘心屈就狗官麾下!”“不,你不懂!”展昭激动道,“包大人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官!”“我还没有黑到那个地步!”一旁观战的包拯咆哮道!
5.“包大人啊!您快笑一下啊!这乌起码黑的悬崖壁我们要怎么找您啊!” ,“展护卫还是别费心了,包大人他刚吃了包奥利奥……”
6.包拯看到有人的签名档是“我们是糖,甜到忧伤。”不禁叹了口气,改签名道:“本府是碳,黑到忧伤。”
7.熊猫说:“我的梦想是有生之年能拍一张彩色照片。”包拯叹了口气:“你真贪心。我只希望能拍一张黑白照片。”公孙策安慰道:“大人切莫妄自菲薄,您随便找个人合影,出来的都会是黑白照片。”
8.包公每次审理案件时总是会一边摸着额头那个月亮一边岁岁念……大家都百思不解他到底在说什么……有一次不巧被旁边的书记听到了原来包公是说……我代表月亮消灭你们……
9.包拯急急忙忙来找公孙策:“公孙先生快帮忙看看,本府新买的手机怎么就黑屏了呢?”公孙策接过,揣摩片刻……“大人,您又用自己的大头照当屏保了吧?”
10.开封府里欢乐多!包拯升堂审案。“下跪之人,所犯何罪?”“冤枉啊青天大老爷,小人曾正经习得算命之术,他们却非说我是神棍。”“哦?你且为本府卜上一卦,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好的大人,我见您印堂发黑……”“来人,狗头铡伺候。”
11.某日,包大人食指缠上了厚厚的纱布。展昭见了急忙追问道:大人,您的手这是怎么了?包大人咬牙切齿地回答到:都是公孙策那个魂淡,昨晚送俺一包巧克力手指饼干!
12.“公孙先生真是学富五车。听闻您近日正教授包大人蛮夷语言?”展昭道。“是的。我们有时会遭遇域外案件,多学一些总是好的。”公孙策道。“包大人兴致可高?”“高。尤其下课时,简直心花怒放。”“为何!”“因为那时我会对他说:白白。”
13.“包大人您知道吗,今天是520告白日……”“告白日!也就是本府可以尽情控告天下所有皮肤白的人吗?”
14.展昭夜探逍遥楼,误中机关,双眼受伤,逃了回来。公孙先生检查完说:没有大碍,用我祖传的药,三天即可痊愈。三天后,拆完纱布,展昭大叫一声:好黑啊,我的眼睛瞎了?公孙先生弱弱的说:包大人,我早说过让我拆来着……
15.金銮殿早朝。包拯叩见宋仁宗。“陛下早安。见您哈欠连天,昨晚是否没有休息好?”“其实朕睡得很饱。但一看到你的脸又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