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校服涂画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05 15:21:57
  • 《202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50):“校服涂画”》
  •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同学: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分析】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应该说,这样的题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按理不应陌生。纵观这半年各地市的作文模拟题,此种类型的命题为数不少,如佛山一模关于“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思考,广州调研关于“学生社会实践与学习”的思考,汕头一模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讨论,这些题目均是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

    应该说,这样的命题是符合当前广东高考(微博)作文命题变化的。在《广东高考年报.2013》中,对于2013年的作文题目,有如下的评述:“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材料的表述是简洁明晰的,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引导考查考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模式化写作。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

    以此为标准,笔者对广一模作文题稍作评析。

    首先题目确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别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校服涂画,这个现象没有谁比学生更熟悉、真切,估计考场上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都会猛地一惊,“不会吧?居然是校服涂画!”。应该说,关注社会和生活,一直是广东高考这几年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而这次广一模可谓是无缝对接,面对“校服涂画”这种现象,每一个考生都不会陌生,都有话可说。

    再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字数165字(不算题目要求),语言简洁精练,阅读也没什么障碍,但是理解材料的的含义就需要考生细细琢磨了。材料围绕“校服涂画”现象提供了三个采访记录,其实也就是三个围绕“校服涂画”这个背景材料提供了三个提示角度。而提示角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提供观点,一是仅提供事件行为。直接提供观点的,只需在背景材料所限定的写作范围内任选一种或综合几种观点立意即可,而仅提供事件行为的就需要一个理解归纳的过程,考生或需要理解事件行为的实质,或需要追问导致此种事件行为的原因,要能够从事件行为里归纳出一个观点来,而这样明显是提高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而本次广一模的命题即属于后者,考生需要认真理解分析三个关于“校服涂画”的采访记录。而这个三个采访记录在理解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广一模作文审题最大的难度即在此。细细分析,第一个场景(学校门口),反映的是学校(教育者)对于“校服涂画”现象的简单处理,缺乏必要的引导,只是一味的禁绝,甚至老师的不当处理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白色涂改液),所以,场景一反映的实质其实是“校服涂画”现象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教育者)缺乏正确的引导,仅是简单且欠缺明智的处理。场景二(商场),反映的是学生对校服的态度,当然态度背后也反映了学生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而从场景材料的句子来看,学生对校服的态度是可以作不同理解的。一是学生喜欢校服,所以才会把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涂画在校服上,由此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校服上涂画并不见得就是讨厌校服,相反有可能是喜欢的一种表现。一是学生不喜欢校服,在学生眼中看来,张靓颖的签名要比校服有价值多了,学生更重视的张靓颖的签名,这反映的是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场景三(文具店),反映的是学生在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是校服便宜,校服在学生眼中不值钱。而其实校服的价值不仅在于金钱,更在于校服本身所承载的一所学校的形象和文化积淀,因为一身校服其实是学校的外在形象认知。学生在校服上试笔,其实是对学校形象的漠视,这种漠视有可能是因为对校服的意义不甚了解而导致的。当然还可以从综合的角度,特别是第一、第二两个场景的角度,就是校服代表的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统一要求,而在校服上涂画代表的是一种学生个性的自由表达。由此角度展开分析论述,也是可以的,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展开,都需要紧紧扣住“校服涂画”这个前提。

    而关于套作问题,应该说,本次广一模作文完全杜绝了套作。学生平时准备的一些例文,包括大部分的素材,在本次作文中几乎毫无用处。对于“校服涂画”这个写作范围如此狭窄的问题,即使开卷考试,估计也找不到几个素材,更不用说是闭卷考试,因为关于“校服涂画”本来就没什么典型素材,那些所谓的司马迁、李白、陶渊明等等古人更无从谈起。因此,从杜绝套作的角度看,确实成功。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此狭窄的写作范围是否恰当?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在角度的多元化和限制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从备考的角度看,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这样的变化。可以说,不管是陈妙云教授,还是考试院的的说法,广东这几年一直打击套作作文,也一直在寻找一种能有效杜绝套作的命题形式,而从2013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对于“慈善”这样限制性极强的范围,基本无法套作。从高考年报的论述来,也肯定了2013年作文题对于打击套作和模式化写作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能有效防止套作和模式化写作的“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必须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原先建立在素材积累基础上的“论点—论据—扣题点题”的片段训练模式以本次一模作文来看,完全行不通,因为最重要的论据这一环就断链了,像“中学生社会实践”、“校服图画”这样的写作范围去哪里找典型素材?对于习惯了“论点—论据—扣题点题”这样的分析套路的考生来说,缺乏了典型素材,写作根本也就无从下笔。这样的命题对于原先的备考模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如果再不转变思想,还是以旧模式应对新变化,自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后阶段的备考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水平训练,尤其是重点训练学生对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的问题的分析思考,而时评写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途径,因为议论文最核心的能力还是对问题的分析说理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广一模作文尽管看似令人费解,但细细分析,不管从命题类型还是主题选取,都自有一番道理,也是和目前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相吻合的。学生难写不等于作文题目不好,从考查的角度看,一道既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又能有效区分考生思维层次的作文题,其实才是一道好题目。而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深刻地理解变化,准确地把握趋势,有效地复习备考。

    【佳作】

    校服涂画当休矣

    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谢植宣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于是采访调查,结果发现,校服涂画的形式、原因千奇百怪。教育的话题从来不缺,但这次由校服而引发,虽有点意外但也不愕然。

    校服,学生的身份标识,而校服往往有学校的区别,于是校服也是一间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但是如果记者在采访中问:“你喜欢学校的校服吗?”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摇头,对于崇尚个性自由的年轻学子而言,那统一的款式、单调的色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潮流沾上一点关系的。所以,若非学校有统一的着装规定,校服,这个连鸡肋的地位都不如的校服,自然就不受待见,在校服上涂画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其实,何止学生喜欢涂画,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涂画的习惯。古时诗人喜好游历,每到一地,诗兴大发,往往喜欢在庙宇的墙壁上、高山的绝壁上、甚至酒楼茶肆的柱子上题诗一首。不少题诗也成为了千古名篇,传唱至今,而题诗之地往往也成为了名胜古迹。苏轼的《题西林壁》不就是题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吗?文人骚客,绝地胜景,两相辉映,倒也显得人杰地灵。但麻烦的是我们没有诗人的才情,却有着诗人一样的情怀,每到一地,在乎的不是景观,而是那“到此一游”的铭记,甚至这样的涂画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等到埃及名胜卢克索神庙的石壁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画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个陋习。

    所以,面对无处不在的涂画现象,中学生在校服上涂画这又是多大的事呢?甚至根本就不是事。中华民族素来是天生的乐观派,若非无处可逃,是绝不会深刻反思的。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乱涂乱画的背后其实是自身价值取向混乱的体现。在这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我们极度排斥共性,无时无刻不想体现自己的标新立异,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从茫茫人海中区分开来,只有如此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校服上涂画,其实只是时代思潮在中学生身上的投影而已。

    因此,一个中学生虽早过了追看《哆啦A梦》的年龄,但依然会把机器猫画在校服上,因为这样会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学生把张靓颖视作偶像,能让偶像的名字涂画在校服上,这样独特的标识绝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而直接在认为很便宜的校服上试笔,这样的行为该是多么的另类而潇洒。其实,我们到处留下“××到此一游”,不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与众不同吗?强调自我

    甚至标新立异,其实并不是问题,毕竟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我们多元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当自我意识的膨胀突破了自身的形象素质、社会公德的时候,则显得不合时宜了。校服既是学生的身份标识,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就如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对国旗国徽的不敬既是对国家形象的抹黑,其实也是对自身身份的否定。同理,一个学生,张扬个性没有错,但是在代表学校和自身形象的校服上乱涂乱画则显得不妥。

    所以,如果你有一身校服,那么就请你珍视它,尽管它并不新潮,但是它是你学生时代纯真生活的见证,生活确实也需要多姿多彩,但是,没有了那纯真的黑白时代,何来日后的色彩斑斓?既然是学生,就请保持生活的原色,校服,不需要“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