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在家里种了一盆水培大蒜。我用一个带盖水杯装满水,然后用剪刀在盖子上剪一个跟大蒜一样大的口,接着把大蒜放进去,让底部接触到水,就种好啦!
十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每天我只要从床上一醒来,就跑去观察大蒜生长的情况。头两天,大蒜上面还没有发芽,但是颜色由白色变成青色了,底部也长出了毛茸茸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大蒜的根吧。我很心急,就问奶奶为什么大蒜还没有发芽?奶奶说:“别着急,大蒜生长是要一个过程,要过几天才会长出芽来”。于是,我继续耐心等待......
十月二十五日 星期一 晴
这天早上起床之后,我立马跑到阳台上去看了一眼。咦,大蒜已经开始发芽了,大约有2到3厘米那么长,上面还有分枝。虽然我很急于求成,但不能拔苗助长,每天我都趁太阳公公起床时,把“大蒜头”放在阳台上,让它享受“日光浴”,好快速生长。
十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 晴
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我用尺子量了量,大约有十三厘米。大蒜的颜色从绿色变成了黄色,底部的根须像老爷爷的胡须。水培的同时,我又土培了一盆大蒜。经过对比,我发现它们“各有所长”。水培长的更快更高一些,土培虽然长的慢却更粗更壮一些。
通过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我知道了我们每天吃的大蒜是怎么种出来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呢!
二月十九日那天,一吃过晚饭,我们全家就都坐在电视机前面了。连不大爱看电视的奶奶今天也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面等候着。 八点正,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邻里情》三个闪光的大字,我们盼望已久的电视节目终于开始了,全家都兴奋起来。 电视上映出了上海人民路久兴里八号那个墙门。《邻里情》描写的是这个墙门里十六户人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动人事迹。 这个墙门里从一楼到三楼我都非常熟悉。我的姨婆虞蕙舫是这座楼房的老住户了。她是个退休教师,家里有许多有趣的书和报刊,遇到节日假期,楼里的小朋友都爱上她家来看书或请她辅导功课。我虽然住在杭州,可是每逢学校放寒暑假,都要去她家度假日。她已年过七十,可精力十分充沛,不但辅导我们学习,给我们讲故事,还经常带领我们这些小朋友在楼道里打扫卫生,帮助楼上的爷爷奶奶担水、倒垃圾。
这幢楼房里的老老少少都亲切地管我叫“小白兔”,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能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他们,有多高兴呀! 看啊,“卫生老人”夏爷爷和丁奶奶象以往一样,大清早就在浇花扫地了。“老管家”张爷爷在挨家挨户抄表收水电费。天阴下来了,快要下雨了,沈奶奶把二楼晒台上的衣服一件件收下来,叠得整整齐齐,一户一户送去。电风扇坏了,盛伯伯主动上门修理。缝纫机响着,义务裁缝唐阿姨利用业余时间在为邻居赶制新衣。水壶漏了,请张爷爷一修就好。张爷爷的儿子小张叔叔要考大学了,没有地方温习功课,怎么办呢?三楼余爷爷马上让出自己的房间给小张叔叔用。小张叔叔考上大学后,假期里回来仍抢着帮邻居提水、搬煤饼……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感人。这十六家人,亲如一家,甚至比一家人更亲。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的心愿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对于这一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前年寒假,我象往常一样在姨婆家过假期。一天夜里,我突然发高烧,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叔叔上夜班没回来,姨婆年纪大了,怎么办呢?我难受得直哼哼。这下可惊动了楼上楼下的邻里,大家都穿衣爬起来了。他们有的给我量体温,有的给我穿衣服。二楼的超超叔叔和三楼的达达叔叔二话没说,一个背着我,一个护着我就往黄浦中心医院送,从家到医院少说也有五六站电车路。他们连走带跑,一路上换着背。腊月的夜里,天寒地冻,他们却背得满头大汗。到了医院又是验血又是挂盐水,折腾了一夜。
天亮时,他们把我送回家中,又赶去_L班。我病了一个星期,十六户人家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个个忙得团团转,有的带我去打针看病,有的送汤送水,问寒问暖。_ 好吃的东西塞满了我的床头。我是多么感谢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啊! 突然,看电视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我收住回忆的思路,一看,原来电视里正演到我叔叔结婚的场面。你看,这楼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亲如一家。你看,那里面还有我奶奶呢!她也在开心地笑着…… 这个电视节目虽然结束了。可是那些动人的情景,使我永远难忘:《邻里情》所描写的动人事迹,仅仅是万家灯火中的一盏。今天,在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土地上,新道德、新风尚,正在恢复、发扬,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灯火通明的时候,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