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 一语,见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一段描写变化多姿的四季风光,有这样的几句:“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髙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春有野花清香,夏有绿树浓荫,秋则风髙霜洁,冬则水落石出。这是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
同是北宋文学家的苏轼,在他的《后赤壁赋》中,描写冬夜江岸的景色时,也用过“水落石出”之语。原文有这样几句:“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髙月小,水落石出。”(长江的波涛洶洶作响,两岸的峭壁巍巍耸立;山势髙竣,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礁石露出水面了。)
从以上两例,可见“水落石出”原是用作描写冬季自然风景的,但是,后来人们常借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
不过,若要查找这个成语的根源,还该追溯到一首汉乐府《古艳歌行》,见南朝陈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兹摘录《古艳歌行》的主要部分如下:
……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zhàn〕?赖得贤主人,揽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miàn〕。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兄弟几人,流浪他乡。旧衣破了有谁补?想做新衣有谁缝?靠一位好心的女主人,旧衣新衣全给我们补好缝好。她丈夫从外面回来,见妻子为别的男人缝衣,引起猜疑,歪身倚在门柱上,斜眼看她。女主人问心无愧,坦然告诉丈夫:“您不必斜眼看我,浑水总有澄淸的时候,那时,水中坚贞的石头您会看得很分明的。”
这首乐府诗中的“水清石自见”,与后来的成语“水落石出”的含义不是完全一样吗?
宗福先的剧本《于无声处》,除了成功地塑造犷欧阳平和梅林的光辉形象外,还为读者描绘了一 个叫何为的人物。作品中,何为的处事哲学是“百事不间,一日三餐,吃饱睡足”,走所谓“白痴”道路。后来,在他读了欧阳平编辑的浸满千万人血泪的天安门诗抄 《扬眉剑出鞘》之后,欧阳平的牺牲精神唤醒了他僵冷的灵魂,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冲突,他毫不犹疑地扔掉了济公扇,走上同何是非斗争的道路。象这类事情,不单在文 学中有,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譬如,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表以后,立即在读者群中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有三千多名读者给作者写信,谈读后感,谈从中所受的审美教育。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封是个没有署名的小偷的来信。这个人有一次盗了人家的一只皮箱,打开来看时,除了发现衣服之外,还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
他于是读起来,书中保尔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决』。改恶从善,不再干鼠窃狗偷的勾当了。后来他终于找到了正当的职业,而且生活得很好。因此,特别写信来感谢作者。我国当代作家刘心武的成名小说《班主任》问世后不久,就收到三四百封读者来信。一位女青年给他写信说:“看到您在作品中,挖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并且一针见血……给予我思想上的帮助和启发,是非常大的。在‘四人帮’横行的那几年,我也同样虔诚地相信报,y上的一切,……在我的身上充满了‘谢味’。”(指谢惠敏)这表明《班主任》在她心头所引起的巨大震动。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发表,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一位厂长读过作品,心潮难平,一夜未眠,第二天便召开大会宣布:“我耍学乔光朴,从今天要快刀斩乱麻地大干一场。”可见,革命的、优秀的文学给读者的认识教育作用是多么巨大。艺术美给读者的一种感染力,反转来作用于社会,又产生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会影响人的性格、情操、乃至人的灵魂。这就是鲁迅所谓“发扬真美,以娱人情”。
文学是审美教育的广阔夭地。‘艺术美千姿百态,绮丽纷呈,给人的感染和熏陶的方式是多尸侧面的。因此,文学美育作用也并不都是上述所谓“银瓶乍破水桨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那样雄壮激越式的,更多的时候,它并不“立杆见影”,而是逐渐渗入,曲曲折折地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倾向,并带有一种愉悦的性质一一寓认识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并不带一般教育物所有的那种直接性和强制。它的这种功能常常恰象春季的朦漾细雨,点点滴滴,渐浙沥沥,落子读者的心田,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培养崇高的审美情操,得到精神的谕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