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博兴县麻大湖岸边.麻大湖也叫马踏湖。我虽然早已随爸爸妈妈来到了滨州,但麻大湖那幽美的景色却仍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记忆中的麻大湖,湖里芦苇绿,荷花红,水清澈;许许多多的渔船穿梭往返,傍晚总能载着满仓的鱼、虾、蟹返航。岸上,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渔村簇簇。在我的眼里,麻大湖是美丽的湖、丰收的湖、让人陶醉的湖。 可是,今年暑假我回老家所看到的麻大湖却是另一番景象了。许多小河汉干涸了,干裂的河床张着大口,像是饥渴的孩子嗽嗽待哺。
一片片的湖面,水质混浊,变成了黑黄颜色,有的地方泛着白沫,水面上常常可以看到漂浮着的死鱼,有的半死不活地正在水中挣扎.湖里的好多芦苇干枯了,有生命的也枯黄着睑,无精打采;而荷花更是很少见到了……看到这幅惨景,我不禁想:麻大湖怎么了? 知情的人说,麻大湖的水来自乌河,乌河流经淄博市,这样,乌河便成了各个工厂的工业用水。
被严重污染的水再从工厂排入乌河,最后流到终点—麻大湖。这些工业用水含有各种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使湖水散发出一股臭味。麻大湖变成这个样子,使沿岸的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麻大湖前几年还是个鱼米之乡,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多么希望尽早恢复她那秀丽的容貌啊!
马踏湖,这颗镶嵌在博兴大地上的明珠,闪着诱人的湖光水色,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前年暑假,我随爸爸游马踏湖。我们走下汽车,看见桥下停泊着几十只小木船。我一下子愣住了:这里不是我想象中的经过人工装点的湖光水色,而是一个毫无修饰的天然湖!然而,美,就在这里! 马踏湖既不像洞庭湖水那样水夭一色,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它湖中有岛,岛上有人家,人家都被串村绕户:纵横交错的沟河分割开来,户户都掩映在绿树丛中。
人家门前有小桥,桥边停泊着小船。我们乘小船沿沟沟汉汉向前驶去,只见两岸垂柳拂水。水道时宽时窄,时直时弯。碧绿的湖水像一条绿色的缎带弯曲着伸向远方‘我们不时看见村民们撑着小船下湖捕鱼。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水道两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像列队出征的士兵,威严雄壮,不禁使我想起“马踏湖”名字的来历。据说,战国时齐桓公曾在这里会过六国盟主,为耀武扬威,重兵列阵。而六国盟主也恐束手被擒,也率精锐之师纷至沓来。于是众马践踏成湖。可见当时齐国实力之雄厚,各国斗争之尖锐。 船行间,忽然传来了悦耳的鸟叫声。我四处寻视,原来是些不知名的水鸟在芦苇丛中鸣叫。无数只蜻蜓在苇丛中和水草边飞舞。水莲和槐叶争相浮出水面。特别是水莲,头戴粉红色的花环,在两旁频频点头示意,仿佛在夹道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芦苇真不愧是马踏湖的“卫士”。
它们遮挡着荷花池,形成了天然屏障。池塘里一张张大圆盘似的绿荷叶密密匝匝,叶上的水滴如同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嫩黄的花苞,粉红色的荷花在绿叶丛中亭亭玉立,简直就像一幅绝妙的国画。微风吹来,香气扑鼻。忽然,几只蜻蜓飞过来,落在莲蓬上,真是妙不可言! 纯朴好客的年轻女船工滔滔不绝地对我们说:“我们这湖盛产鱼、鳖、虾,还有稻、蒲、苇、藕。白莲藕和鱼龙香稻还是历代向宫廷进献的贡品呢!” 离船乘车时,我不禁回头赞叹:马踏湖以它的清秀、朴实、富庶、恬静著称,难怪已成为滨州著名的游览区了。
位于鲁北平原上的马踏湖,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春夭一到,万物复苏,马踏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边的杨柳,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芦苇也像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慢慢地染绿了大地。 河水哗哗,鹅鸭嬉戏,红尾巴鲤鱼跃出了水面。银色的鱼儿游到了河底。天空中、大地上,不知名的各色小鸟也赶趟似的来欣赏这美丽的春景。 夏天的马踏湖景色更美。
伞盖似的荷叶一片一片,高低不一,盖严了水面。颜色各异的荷花婷婷玉立于荷叶中间。露珠像天然宝石,晶莹光亮,在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这时,你若来到池塘边,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真令人陶醉啊! 秋天的马踏湖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看,高粱涨红了脸,大豆笑弯了腰,棉花吐出了白色的花絮,玉米乐哈哈地捧出了自己的棒子 ……这时,不管是路上的马车、拖拉机,还是河道里的小木船,都满载着丰收的庄稼,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再看,村边的码头上,载满洁白鲜藕的小船排着整齐的队儿,向来自大城市的汽车上装运着,为城乡人们的节日宴席增添了湖中特色。这时,是马踏湖的人们最欢喜最忙碌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