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买回来一袋橘子。我最喜欢吃橘子了,迫不及待地拿起来一个就吃。妈妈笑着拿起了一个橘子,“这可不是让你吃的,我们要拿橘子做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我有些迷惑,“这不应该在科学实验室里面做的吗?橘子又和实验有什么关系?”妈妈笑而不语,端来一盆水。她指着橘子:“你说,如果把橘子放入水中,橘子会浮在水面还是会沉下去呢?”“橘子又圆又重,当然会沉下去啦”我不假思索地说。妈妈把橘子放入水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橘子竟然浮起来了!我盯着橘子,觉得有点不可si议。“这是什么原理?”我认为这一定有一种道理。我又把橘子按到水底,刚想让妈妈看看橘子沉下去了,可一放手,橘子又浮了上来。妈妈一步步地引导我,叫我去书中寻找原理。
“找到了!”我指着书中一处,大声地喊叫起来。原来,物体的浮沉和密度有关。比如,氢气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氢气球能在空中升起来,船锚比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锚在海水中能沉下去;水和水的密度一样,所以就可以定在中间。密度是抽象的物理概念,不易理解,但是浮沉是客观的外在表现,便于观察。那橘子的密度是比水大还是比水小呢?我又在书中寻觅。橘子的密度比水小,是因为它的皮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会减小密度,所以,橘子皮就像是橘子穿了一只“救生圈”,这样就可以浮在水面上。“那如果把皮剥掉,橘子还可以浮在水面上吗?”我又提出了新的疑问。“我们剥一个橘子试试吧!”妈妈支持我去探索。我飞快地剥掉了橘子上的皮,只剩下了橘子的果肉。刚把果肉放入水中,哇,只剩下果肉的橘子真的沉了下去了。没了“救生圈”的橘子,浮不起来了,我惊呼道。“你把橘子皮在放入水中,它还会浮起来哦!”“真的吗?”我半信半疑。我把皮丢入水中,果然像妈妈说得那样,橘子皮又慢悠悠地浮了起来。
“真神奇!”我对这个发现十分感兴趣,“妈妈,厨房里面还有其它水果吗?我想看看还有什么水果拥有”救生圈“功能?”“当然有,你快去拿来试试吧。”我把水果一一放入水中,果然,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中。快看呀——花生、苹果、橙子、火龙果、香蕉都有“救生圈”;樱桃、芒果、草莓、荔枝没有“救生圈”!“我兴奋地向妈妈报告。”小小的橘子有大大的学问,你看见了吧?“妈妈鼓励我去探索更多生活中的奥秘。
经过这次的科学小实验,我明白了什么是密度,又知道了密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与科学密切相关。只要肯认真的去探索、寻找、发现,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以后我一定要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小秘密!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背着救生圈,和表姐、表弟,还有爸爸和姨妈,一起到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游泳。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天天气真热,太阳晒到地上,踩上去脚感到烫。我真恨不得擂上翅膀飞起来,然后变成一条鱼窜进海水里去。 海水浴场到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里多长的金色沙滩,浩瀚的海洋,一排又一排浪花冲向岸边,向着我们欢笑。海滨近处有百花盛开的八大关,高高耸立的东海饭店,还有飞檐高翘的水族馆,远处的绿树丛中,嵌着红顶的房子。 我们几个孩子欢笑着奔向大海,我在这么大的“游泳池” 里游泳还是头一遭。
我扑进了大海,清凉的海水拍打着我,我射在救生圈上随着海浪漂浮,真惬意极了:我浸在海水里,不沉翼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突然,调皮的表弟趁我不注意,硬把我媳在水里,我从救生圈上给拉了下来,心里一慌乱,喝了几口海水。这海水又咸叉苦,比盐还难吃,呛得我一边咳嗽,一边吐舌头。我有些累了。这时表姐把救生圈推到我身边,我又躺在上面,随着浪头忽高忽低,漂来漂去。刚才给我会的一点苦味和咸味,我完全忘记了。 我忽然听见有人喊:退潮了,退潮了!’’我向远处一看,嗬,远处露出了第二海滩。眨眼功夫,靠近沙滩的地方已经浅得不能游泳了。 我提议说:“咱们去拾贝壳好吗?’’
表弟抢着说:“当然好锣,走,咱们去拾!” 不一会儿,大家就捡了好些长的、扁的和圆的贝壳。 忽然,表姐叫了起来:“寄居蟹,我捡到寄居蟹了!”我连忙踩着浪花去看寄居蟹。 这时,表弟也拿着一只寄居蟹赶来了。我奔过去没来得及站稳,一个浪头打来,我后退了几步。我觉得脚后跟触着一样东西,我赶忙去抓,一看也是个寄居蟹。 可是我们三个人拾的寄居蟹各不相同。表姐的是个大个儿,它占了一只小海螺。表弟的那个是雪白的壳,好象是一只小螺狮,数我拾的那个最小巧玲珑,米黄的壳上有褐色的条纹,象一顶小小的斗笠。 在我要上岸的时候,突然手被什么东西夹住了。我连忙看个究竟,原来是只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的螃蟹。它正瞪着眼睛看着我,我就毫不客气地把它“逮捕”了。 我感到大海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这是大自然送给人们的礼物,多好的礼物,应该感谢大自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