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读后感
一首《短歌行》将曹操苦苦思念人才和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分享了《短歌行》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短歌行读后感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一首《短歌行》道出了多少中国人的诗酒情怀。中国人,在其一生终是离不开酒。欢庆的时刻我们把酒言欢;忧愁的时候我们借酒消愁。在酒里我们酣畅淋漓,在酒里我们诗意纵横。一杯酒喝欢畅,喝忧愁,喝清淡,喝安宁,喝出这人生里的趣味。
一首《短歌行》将曹操苦苦思念人才和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面对时光的流逝,功业未就曹操并没有选择消沉颓废,而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积极奋进。生逢乱世的曹操,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体现他求贤若渴的态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曹操懂得成就霸业需要人才辅佐。在诗中他借用恋爱中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用来比喻自己对贤士的渴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驰骋想象,神思飞扬。举头望月,光华如练,正如诗人心中思念着那些旷世奇才,他们才华横溢,光芒四射,但却遗世独立,可望而不可及。陡然间平添了无限的忧愁,不禁令人神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回归现实,在空旷的天宇间一轮明月,喳喳叫设问乌鹊向南飞去,绕着树木啼叫,不知哪棵树可以栖息。曹操不断呼唤,呼唤天下贤才的归顺,更进一步的着曹操渴求人才,礼贤下士的心情。
中国的诗与酒总是分不开的。竹林七贤刘伶醉酒写出《酒德颂》;欧阳修自称“醉翁”写下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诗仙李白斗酒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留下多少酒有关的诗歌。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酒对于李白几乎成为了他的信仰,他的满腔情怀借酒兴诗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在波澜壮阔间生命的容颜急速变化。唯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苦短何必望洋兴叹,不如大醉一场来得痛快。李白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全篇大起大落如大河奔流,有气势,有曲折,酣畅淋漓。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的信仰都包含着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曹操生逢乱世,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酒解忧,酒是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的理由,没了酒李白会被忧思困顿,他要解脱要飞扬,酒是他的一条出路。
由一首诗为引子感受着中国博大的.诗酒情怀。欢庆的时刻我们把酒言欢;忧愁的时候我们借酒消愁。从古至今,酒一路伴着诗,对着酒读着诗,在酒与诗之间感受这人生的百味。酒若是用来消愁,伤心伤身,愁会转的更深;酒若是用来狂喜,就会有很多放诞。不带那么多的功利去饮酒,喝一点不带那么多情绪的酒,我们也不妨用清浅的酒意酝酿新鲜的诗情,给自己多一些诗酒流连的好年华。
带着朦胧酒意去看,中国诗词中的一切意象将化作一杯酒,在酣畅淋漓的酒意下用生命酝酿着万古诗情。当生命成为一首诗,我们的生活将充满诗意。
短歌行读后感2
《短歌行》读后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从政治抱负实现之艰难与人生之短暂着手发出的感叹。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得,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政治上推行“唯才是用”的政策。在文学上建树颇多。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一统天下的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对后来新乐府诗集有很大启示。与其二子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余还有《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等,其中,《步门夏门行》中的《观仓海》和《龟虽寿》尤为著名。均收在《曹操集》中。反复咏叹,能体会出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文章形势工整,变律自然。全文共三十二句,分八个韵脚。语言质朴,情感浑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
“对酒当歌”四句,流露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的浑沉感慨。“慨当以慷”四句抒写诗人意识到“人生几何”后产生的渴求贤才的忧思。
以下两次引用《诗经》成句: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写求贤即得,故尽礼娱宾。“明明如月”四句,再写求贤不得忧虑。
“越陌度阡”四句又写既得贤才的欢乐。“月明星媳四句,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这首诗跌宕悠扬,吞吐隐约,曲折却很充分地表达了曹操复杂的思想情绪。诗中两次引用了《诗经》成句,粗看似觉穷兀,却贴切地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莫之情。
《短歌行》突出地反映了曹操浑沉博大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地抒情达意的娴熟技巧。
【短歌行读后感】
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注释】
短歌行: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短歌,谓歌声短。
置酒高堂:语本阮瑀《杂诗》:“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高堂,高大的厅堂,多为宴请宾客的地方。
悲歌:因悲而歌。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悲歌,言愁思也。”临觞(shāng):举杯。觞,酒杯。
人寿几何:语本《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一作“人生几何”。
逝:流失。朝霜:早晨的霜露,形容人生短暂。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时:时光,光阴。华(huā)不再扬:指花不能再次开放。华,同“花”。扬,开放。吕延济注:“言一岁之内,时之一过无有重来者,花一落无有再发者。以喻一生之中,年一衰者,无复少年矣。”一作“阳”。
蘋(pín):植物名,生浅水中,叶有长柄,柄端四片小叶成田字形,夏秋开小白花。《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蓱始生。”郑玄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春晖:春日的阳光。
兰:一种香草。芳:芬芳。以上二句,吕向注:“蘋生于春,兰茂于秋。荣华有时,反复相代。”来日:未来的时间。
去日:消逝的时间。苦:忧苦。以上二句,李周翰注:“将来之日苦少,已去之日苦多。谓渐志也。”
蟋蟀在房:蟋蟀由路外田间,进入室内,喻岁暮严冬。《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以上二句即用此意,喻不及时行乐则当年老。
会:聚集,与朋友聚齐。兴:起,生发。
别:忧别,离别。章:同“彰”,彰明,显示。以上二句,吕向注:“欢会则起其乐,别离则明其悲。”
感:感念,即人生短促的感叹。
忧:忧思,即人生短促之忧。为:一作“与”。子:相知之人,欢会之人。这句是说因欢快聚饮而乐以忘忧。
旨:美好。这里指酒的味美。《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臧(zāng):美好,善。
有咏:一作“可咏”。
无荒:无荒废,不停止。以上二句是说,咏歌饮酒,长夜不停,尽情享乐。
【译文】
摆上美酒在厅堂,愁思缕缕举酒浆。
人生在世能几时,忽然逝去如晨霜。
时光流逝不再来,花落不再重开放。
蘋于三春放光彩,兰于金秋吐芬芳。
余下时光苦其短,逝去时光苦其长。
如今我不及时乐,秋至蟋蟀进入房。
欢乐都因相聚兴,悲歌皆为别离唱。
怎说不为短促叹,与君欢聚忧思忘。
我的好酒真醇美,我的佳肴味道香。
相与痛饮咏短歌,长夜享乐永不停。
【赏析】
感叹岁月易逝,人生难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主题。陆机的这首诗虽是“借古题咏古意”,但从诗中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怨情愁绪。
全诗可分为三层。“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生几何,逝如朝霜”为第一层。诗人从酒宴入笔,他在高堂中摆下酒席,原是为了宴请朋友的,可是面对着盛满美酒的酒杯,却感叹起人生的悲苦来,觉得人生岁月之短如同早晨易化的寒霜,转瞬即逝。诗的开头就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霜”作比,不仅把悲凉之感写得很形象,而且为全篇定下了悲愁哀怨的基调,也使得下面第二层进一步感叹有所依托。
“时无重至”以下八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对时光易逝的叹息,功名未立的感慨。先用枯萎之花不会再次盛开来形象地说明逝去的时间不会重新回来,再用高洁清雅的“蘋”“兰”作比,感叹自己“盛年不再来”。蘋草只有在春天才会变得青翠鲜亮,兰花只有到了秋天才芳香无比,过了春秋,它们便都衰败了。这里诗人反复用花草易衰作比,流露出时不我待,想要创一番事业,感情也由前面的消沉转向高潮。至此,诗人笔锋一转,“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可恨余下的日子太少,而过去的年月又太多,诗人为虚度光阴而哀叹,郁郁不欢,听到蟋蟀已在房中叫唤,更感到人生已到暮年,却一无所成的悲哀。“蟋蟀在房”,古人认为蟋蟀在房中鸣叫即是岁时将暮。用蟋蟀叫声喻人生将暮,凄凉伤感,颇能打动人心。诗人在这里对岁月空过,功业无成的慨叹是打上他自己生活的烙印的。陆机虽出身东吴世家,文名冠世,可他的一生并不顺利,世事的坎坷难免在他心里留下创痕,所以说那种慨叹,确实是真情所致,有感而发。
诗写到这里,似乎可以作结,主题亦已明确,可诗人却又再写八句,作为第三层,写尽哀怨之情。本来宴请朋友为的是从欢聚中寻求解脱,可是朋友相会固然能使诗人感到快乐,但宴席终有一散,朋友终有一别。人生的悲欢离合令诗人感慨万千,只是因为朋友的到来,使他暂时忘却了忧愁。哀怨之情溢于言表,动人心肠。哀怨已极,却又终不得脱,最后诗人只得说:“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诗人可以拿出美酒佳肴来宴请朋友,寻找暂时的快乐,还可以借“短歌行”来抒发自己的忧伤和愁苦,可是故作旷达,在追欢买醉中力遣愁怀终究是暂时的,那苦闷和忧伤就像漫漫长夜永无尽头,无法摆脱。结尾和开头呼应,可知高堂临觞所作之歌,仍旧是一曲悲歌。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虽只是士大夫普遍有的慨叹,但却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切实感受。当然也应指出,此诗模仿曹操的《短歌行》却只取原诗中光阴流逝,人生短暂之感加以发挥成一首诗,又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远不及原诗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因而有人说此诗“就前人原意敷衍成篇”,也不是没有道理。
【创作背景】
据姜亮夫《陆平原年谱》,此诗当作于陆机初到洛阳之时。《乐府解题》曰:“《短歌行》,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晋陆机‘置酒高堂,悲歌临觞’,皆言当及时为乐也。”悲叹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这是汉魏六朝间乱世诗人共同的心理状态。但从陆机初入洛的经历来看,他的“及时为乐”中包含着巨大的辛酸。诗人本来是“文武奕叶,将相连华”的名门贵公子,却以被西晋所灭的孙吴“旧臣”的身份受“时命”至洛阳,这种反差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此诗“及时为乐”的表象之下,正是诗人痛苦心情的流露。
作者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短歌行
【魏晋】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释
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诗里尚有《长歌行》,短歌、长歌的分别在声调的长短,不是指诗的篇幅长短或词句的多少。
仰瞻(zhān):抬起头来谦恭的观看。意同“瞻仰”。
俯察:低下头来仔细的看。几:矮小的桌子,古代人用以倚凭身体。筵(yán):竹席。
如故:同原来一样。
倏忽:疾速。
遐(xiá)迁:远离。此指去世。
靡(mǐ)瞻靡恃:没有企望了,没有依靠了。靡,没有。恃,依靠。
泣涕连连:泣涕:眼泪。连连:泪流不止的样子。
呦呦:鹿的叫声。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
草草:心不能安定。一作“衔草”。麑(ní):指小鹿。
挟子巢枝:鸟携带着幼雏栖息在巢里。枝,筑巢之物,一作“栖”。
孤茕:孤独。茕:指孑身一人。
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难”,忧苦。
忧心孔疚: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孔,甚,很。疚,病痛。
莫我能知: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忧令人老:成语,《古诗》有“思君令人老”句,此化用。令,使。
嗟:叹息。
一何:多么。
圣考:指曹操。父死称“考”。圣,对先父的敬词。
仁者寿:语出《论语·雍也》篇,意为仁者安静,故多长寿。
胡不是保:意即为何(我父亲)不能(像仁者那样)长寿呢!胡,何,为何。
译文
抬头望这帷幕,低头看着几筵。
东西还是原来样,亲人却已不在人间。
他的魂魄是这样匆忙,把我丢下,弃我于人间。
我无依无靠不见亲人面,止不住两眼泪涟涟。
走著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
翩翩的飞鸟啊,带著小鸟飞回巢边。
只有我孤苦零丁,满怀悲苦痛难言。
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古人有过这样的话:“忧愁会使人衰老”。
可怜我的白发,生得多么早!
长歌复长叹,把父亲深深怀念。
古语说:”仁德的人可以长寿”。为什么我的父亲不长寿百年?
赏析
此诗写思亲之情。每四句为一解,共六解。第一解写睹物思人,而人不在;第二解写失去依恃,泪流不已;第三解以写鹿麂飞鸟之乐,反衬己悲;第四解写孤独无依之哀;第五解写怀忧早衰;末解痛亲早亡。全诗写得质朴、本色,且其中有作者诗文“工于言情”的特点,十分细致、生动。
诗人从人亡物在写起,“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俯仰之际,看到死者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勾起物在人亡之痛。起笔十分自然。
接着以“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点明丧亲思痛的主题。诗人在极度悲伤中,似乎觉得父亲是在十分短疾的时间里忽然远离自己而去的。“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曹丕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失去曹操不仅失去他生活上的引导者,也失去他政治上的扶持者,因此,使他“靡瞻靡恃,泣涕涟涟”。这里,诗人运用《诗经》的成语“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来抒写失去父亲的哀伤,显得很贴切。失去了自己所瞻仰依恃的人,自然使他止不住要“泣涕涟涟”了。于是,这一解紧承开头,进一步展现诗人失去父亲的悲痛心情。
然而,诗人的笔触没有继续顺着第二解直倾自己的哀痛心情,却是突然插人鸣鹿衔草呼唤小鹿,飞鸟挟子归巢的具体形象:“呦呦游鹿,衔草鸣鹰。翩翩飞鸟,挟子巢枝。”写出有所“瞻恃”的欢乐,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亲爱来对比,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笔势跌宕,拓深了诗歌的意境。
接着,“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四句又转入实写,叙述自己孤寂无依,内心的痛苦是人莫能知的。此写出忧苦之多,《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句,是表现征人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的、诗人借用来表达自己丧亲后的孤茕悲苦是很恰当的。
第五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紧接上一解中的“优”字展开,由忧字写到自己白发早生,从忧伤到早衰,还是从自己亡亲之痛着笔的。
最后,“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日仁者寿,胡不是保?”转笔写怀亲,悲痛父亲早逝。既然,古语说仁者可以长寿,自己的父亲却活得不够长。满腔悲痛,进发而出。诗歌也就在这浓重的悼亲、思亲的情绪中作结。
创作背景
公元22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曹操《遗令》:于铜雀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帐”,“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乐府诗集》卷三十载《古今乐录》:“王僧虔《技录》云:《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遗令,使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贵官,即魏文也。’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宴乐。”所以,曹丕写这首乐府诗,并且自己“抚筝和歌”是由于父亲的急速死去使他悲痛不已,同时也是为了践行父亲的遗令。
作者简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夏天,如果你在晨露中走路,党得一股股清馨的空气浸人肺腑,听到一障阵不十分响亮却非常深沉的松涛声,从天边而来,一下子震动了全身,又从脚下向天边滚去。这,已袒走进广漠的处女林了。 太阳从万山丛中升起,霜气开始退散了,那柔抄般的株樱缠挟在苍松古槐的枝叶简。在万倾霞光中,就像从平静的海洋里突然涌现出速#}的峰岭一般,倾刻Pad森林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仿佛游在海上,哪儿是边?哪儿是岸?i}眼是椽色的巨浪! 在处女林里,你只能条条块块地望晃碧蓝的天空,众多合抱粗的征松枝叶,构成了另一个天,这是用翡翠蒜成的。 在处女林中,如果你是一个高大的人,你也会党得锉小。可是,当你听到那随着太阳逐渐上升而越来越响的松涛声的时候,会党得一忽儿像万焉千罩遥遥呐喊奔触;一忽儿如狂怒的海潮拍击岩岸;一忽儿似万钧沉雷在天上滚滚,于是你会咸到浑身充满了力量,逐渐逐渐像你周围的征松一样高大起来。
处女林啊,像崇山峻岩一样肃穆,像少女一样温柔,像·童A一样的美丽,像海洋一样抬人以信心和力量。路 森林中的路,是在勇敢的森稠队具的足迹下I生的;是 在顽强的伐木者的汗水下成长的,是在威力强大的拖拉机的 歌声中壮大的上 森林里的路,像林业工人一样勇敢、顽强,不畏一切艰险,不图半点安朋,一直向上,一道向前。 它平穿山谷,似一只飞箭划过的道痕;它飞越急湍的河流,似凌空出世韵丽的彩虹;它紧膊住欲倾的嵘岩峻岭,似神b中的天梯;它射进莽莽森林,似一条无尽头的长廊,在它上面,是高高的一条蓝锻带般的天空。 森林中的路,多么像一条生命力充沛的粗壮的血管!是它,把森林工人新村和祖国的心脏—北京联拮在一起,把我f}9和祖国各个战换上的人俐联桔在一起·,·…。 你听兄过森林中像一千架飞机低空掠过一样的树倒的声音么:你听晃过伐木者那开心而宏亮的二十里外就能听到的 “下—山—倒”的喊山声么:你还听到过伐木者那%p含幸 r的和电锯声一起飘越山谷的歌声么?这,就是它精张的声音,这,就是脉搏……
学 在枝叶繁茂的灌木丛中,小径弯曲自如。人一过,树枝瓜葛,蔫漾开去,林梢波动,犹如舟破湖面。拐过三五个弯,登上一个陡坡,眼前突然开P}},一块山岭罕见的平场上,古木划云,林疏草芳。微风吹进来,松涛便鲤视凉过。多么幽静的地方啊:当你临高遥望,烟波云海,-s}翠迭嶂,兴安岭的群峰,像海涛汹涌,不由得使人胸襟开阴。 在平爆中P}}的一棵古松上,刚劲地刻着“打倒日帝,保我山河”八个大字。你怀着崇敬的心情,泞立沉思,你就会看见深夜里这儿烧起髯火,一张张刚毅的古铜般的抗联战士的面孔!你就会看晃,为了保卫这壮丽的山河,党领导抗日联军在速天烽火中向敌寇做殊死斗争。这山,这林,这一草一木都多么珍竟,多么圣洁…… 如今,那大松树下,盖起了一座木板新房,玻璃窗迎着太阳发光,杏黄色的木板,散发着松脂香。在翡翠围挟的小径上,常有三五条征颁巾飘动。
一串串跟铃般的笑声,时而在古树枝叶简回响。在那刻字的树下,响起了“……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团拮起来继承我俐的父兄”僚亮的歌声……。 小径的枝叶一阵波动。一个伐木者背着油据走了出来。他像杠松一样高大,可是,步子却迈得那么鲤,就好像唯恐惊醒熟睡的婴儿。他走近了木板房,把耳朵贴在窗子上,听得多么人神!多么熟悉的孩子}}9的声音:他们正充满威情地 }nl}i}文。声音多么柔I}}}像清晨森林中的空气;声音多么清脆,像小溪在丛石中流淌;声音多么甜蜜,像蜜蜂爬进伐木者的心。他古铜色脸上粗大的歇枚舒展了,透过那高大刻字的耗松的稍枝,凝望着远天,坚强明朗的眼睛,涌出了泪水。 伐木者鲤地,鲤轻地走了…… 远处,传来了一阵障雄壮的油}}a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