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并规定要自扎自放,比一比,看谁的风筝扎得好,飞得高。 我非常喜欢手工制作,参加了班上的制作小组。这次扎风筝可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我从杂物堆中找到了竹蔑、铅丝、绳头……还买了胶水和柔韧的白麻纸. 开始动手扎风筝。我哼着歌,削着竹蔑,长长的竹蔑在我手里变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我高兴极了。瞧,它们多象数学课本中的几何图形,美丽而又神奇。风筝“骨架” 扎好了,再抹上胶水,糊上纸,然后用水彩涂上五颜六色的圆圈和线条。我也说不出是些什么图案,反正它们都是我心里的彩虹。 风筝扎好了,我牵着长长的线绳来到兰山脚下试飞。不知怎么搞的,风筝不是飞不起来,就是刚飞起来,便一头扎下地。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 晚上,我翻来班去睡不着。
想着,怎样才能使风筝升得快,飞得高呢?这时,我想起制作小组辅导老师说过:“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动脑筋。”突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在乡下姥姥家看老鹰飞翔的情景。苍鹰扇动着强有力的翅膀,在高高的空中飞行,其它的鸟都比不上它,那是因为它有一对大翅膀。那么,给我的风筝加上两个大翅膀,不是也能升得高,,飞得快了吗?我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科技制作》和《十万个为什么》。书上写到:“飞机是靠向上的升力和向前的推力,才能在空中飞行。飞机的机翼是用来产生升力的,飞机在空中,不会象一块石头那样掉下来, ’全靠机翼的升力来平衡它的重量。人们为了得到足够的升力使飞机飞得快,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大机冀的面积。”
读到这里时,我心里一亮,对!风筝能升空也是这个道理。于是,我扎了一个有两只大翅膀的风筝,它的样子真象一只小鹰。 比赛那天,我们来到广场。老师一声令下,天空中升起了很多风筝,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然而,唯有我的“小鹰”飞过了主席台,飞过了十四层大楼,高高地抓在蓝夭上。我高兴极了。·- 这次参加风筝比赛,不仅使我学习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由于我开动脑筋,制作出了飞得最高的“小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简评】通过参加风争比赛的亲身实戏,感受到了开动脑筋带来的极大乐翅.文章以书实的语言叙述事情的经过,并在结尾自然引出感受,点明中心. 本文小作者很善于处理材料的详略。卜全丈以风筝比赛为线索,写了扎风筝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扎风争“试飞”失败,第二次扎风筝的情形,以及风筝比赛获得成功。文中对如何制作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写得较为简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然而,时第一次一“试飞”失败后的心理活动,第二次扎风筝如何开动,脑筋,写得详细具体,用的笔.1.较多。这样的详略处、理,进免了平铺直叙的写法,紧紧扣住题目中的关健词语“动脑筋”做文章,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全文的中心. 写好作文,不仅要会选择材料,还要会组织材料,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区别详略,突出重点。如果对所写的宇情,都平均使用笔墨,读来乏味,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