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故乡怀溪的小清河边度过的。 怀溪是个不大的村子。小清河宛如一条银色的细带子,自东而西将村子分为两半,一座坚实的小石桥横卧在河上。 “小清河”这个名字是再贴切不过了。它小,宽不过六七米;要说清,真是清澈见底,河底一色的细沙,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群一群的游鱼。 春天来到了,小溪里的冰融化了,成了涓涓流水。我约了虎子、小卫和岩岩等几个小伙伴,踏着才冒芽的草来看“鱼情”。河水还是冰凉的,连鱼影儿一也没有。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太阳,真想把它溶到水里,好让河水马上暖起来。 说来惭愧,在那些年头,我们都是“逃学鬼”!逃学的理由允分着哩!虎子说:“上学?那有啥意思,什么也学不着,不如钓鱼。”岩岩说:“桌凳还得自己带,我带去新凳子,又给砍坏了。”
小卫胆怯地说:“整天价写大字报批判老师,我可不会瞎编。”我们志同道合,集合到一起,大家拎着书包,里面没有几本书倒少不r蛆叫盒和鱼线。小清河的鱼可多啦,有又宽又肥的螂鱼,黑红黑红的鲤鱼,还有半白半绿的草根鱼··…我们的收获不算多,可是乐趣无穷。 美丽的小清河便成了我们的“课堂”。许许多多奇异的遐想也触景而生。伙伴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争执不休,记得鱼爱吃什么颜色的食,便是其中一个。我现在才懂得这正是追求知识的萌芽。不久前,虎子还来信说,他们课外生物活动小组还对鱼饵的颜色进行了研究呢,说是乡办养鱼场给他们出的题目。我在学习中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时候我不知道人在水里为什么能浮起来,上了中学,这就成了极普通的常识了。但是当教师讲到浮力的时候,我便忍不住怀念起小清河来。
那都是六年前的事了。六年来,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乡也变了,可是在我看来,变化最大的要算小清河边的小伙伴了。暑假,我回到了小清河边,回到了虎子、小卫和岩岩中间。 一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和虎子一块儿去小清河散步。远远的,我听见河边有人在说话。我对虎子说:“是在钓鱼吧,咱们看看去。”虎子只是乐,没吱声。走近去再仔细听,我不觉暗自发笑,人家在练习外语对话呢。虎子告诉我,人们早上都喜欢到河边用清凉的河水洗脸,在小河边上散步、看书、背诵。 又一天中午,我、小卫和岩岩都来到小清河边。一群学生围着个大人在说说笑笑。小卫说:“那是我们学校航模小组的辅导员老师,今天来试航呢,笑呀!细波把映在水中的一张张笑脸抖得一晃一晃的,那位教师汗渍渍的脸上也现出了惬意的微笑。 我爱小清河,更爱小清河边的小伙伴。
【简评】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作者用轻柔的笔调,像讲故事一样对自己童年时代进行了回忆:家乡的小清河,小清河里各种各样的游鱼,以及和小伙伴们在河边钓鱼、嬉戏的情景,小清河的变化。小清河边是他们的第二“课堂”。这篇文章有情有景,有声有色,语言清新,文字流畅,富有情趣。 文章叙述六年后的情景不及前边有趣,与全文显得有点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