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票房破十三亿的消息在国内迅速传开,这个票房神话令很多中国人都坚信中国终于有了高水准的电影有了高标准的制作团队。真的是这样的吗,可是,连徐峥本人也表示,自己只不过是用心地在讲一个故事而已。对《泰囧》成功秘密的探究已有个大小杂志报纸等媒体写过了,这里暂且不提。要提出的是另一部也广为人知的影片——《画皮2》。这部号称投资了1.2个亿的“大片”,从一开始就主打的是imax的特效所营造的魔幻视觉效果,却对自己的剧情提的少之又少。因此,在影片上映后被吸引去的观众很多,最后的票房也有达到7.6亿,但各大媒体却对其评价不高,最终是叫座不叫好。
究其原因以及这两部影片的区别,其实是制作方在制作影片的时候心中到底装的是什么。并不是商业片就不值得推崇,像好莱坞的许多商业大片就让人心甘情愿地付那五十元电影票费。贯穿电影的并要是电影精髓所在的应当是一种人情味。
好的影片总是能给人慰藉或使人找到共鸣,大多数爱情片和喜剧片就是走此路线,令观众不自地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乐悲。就像一块玻璃让你看到世界闪闪发亮,有时还能倒映出自己。有的影片能够反映出这一个时代的变迁,比如说《卡萨布兰卡》和《魂断蓝桥》,在二战期间拍摄的它们都讲述了因战争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至今仍不朽与感人。而007系列就更不用说了,从第一部007影片上映至今,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十年谍战技术的不断更新,看影片的人都已经老去,而詹姆斯邦德却依旧潇洒。这便是电影的魅力,一个好的角色甚至可以在几代人的心中活着。
而现在,人们总是感慨好电影越来越少了云云。可去电影院一看,各种影片的宣传确是令人目不暇接。影片的宣传是绞尽脑汁,运用各种包装手法。其中最受捧的就是《阿凡达》所带起的3D热潮。大部分在后期处理成3D效果的电影,其实效果并不好。人们对这样的3D的唯一感受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并无其他。当然,3D影片中也有既卖座又卖好的,就比如最近新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配音奖等多个奖项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中精美的画面令人大呼过瘾。而这过瘾的前提,也正是有着强大故事主线的支撑。如果失去了这一支撑,那有着3D技术的电影最多不过是个披上美丽外套的假人模特,任它穿的衣服再美,在看到活灵活现的真人时,便会黯然失色。人们固然喜欢因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电影中的华美视觉享受。可没有内涵支撑的东西几次下来就会使人审美疲劳再加上不甚厌倦了。
唐有诗宋有词,元有元曲明清有小说,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呢,谁敢说不是电影呢!而无论是这里面的哪一种,最打动人的永远是其隽永深刻的主题。而一旦走错方向,陷于辞藻堆积,那便是将世上最漂亮的词语都拿出来,也不能成为大家之作。对于电影来说,从无声电影到大荧幕电影再到3D电影。对,是要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更新与丰富电影的形式,但要紧紧握在手上的不能丢掉的是电影所传达出的人情味。
从电影里看出自己的人生,看到他人的人生或是看到世界。这三者无论哪一个其主体都是人。而电影本身就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
陈校长要给我们讲课的消息一传开,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坐到座位上,卿哪喳喳议论不休。教室里一片沸腾。档、档、档一一上课铃响了,来听课的老师也就位了,同学们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大家端坐着,等待着校长的到来。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可迟迟不见校长的影子。同学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安起来。我心急如火燎,东张张,西望望,只见坐在后排的老师们也一个个神色不安。班主任伍老师更是急得站起来,先是跑到教室门口望望,实在沉不住气了,就让一位同学去请校长。可是这位同学不敢去,磨磨蹭蹭,就是不离开座位。
见此情景,我急得直咬牙,真想大声地说:“我去!”可我也没有那个勇气。教室里静极了,能听得见邻桌同学的呼吸声。我心神不安地替老校长担心:他是有急事,还是忘了?校长还迟到,影响多不好!我向外看了又看。教室门口的那些亭亭玉立的梧桐树似乎也在为我们着急,枝叶摩搓着,发出哗哗的声响。教室里仍然很静。突然一声“我去看看”,我回头望去,原来是性急的李老师坐不住了,走了。教室里又恢复了既焦躁又肃静的气氛。不一会儿李老师回来了,跟在他身后的是我们急切等待的陈校长。他戴着黑边眼镜,虽已年过半百,两鬓飞霜,却精神矍砾,容光焕发,慈祥的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很有风度地走上讲台。他没有解释迟到的原因。
他讲到:前几课我们学了如何描写场景,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以及心理活动等等,现在我们作一次综合练习。他转身在黑板上写出标题:《当老师“迟到”的时候》,副标题是:《记一次写作练习课》。接着,他启发我们回忆刚才教室里的一切情景。他说:要求在三十分钟里,把这一切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限,谁先写成,又写得好的,当场发奖。教室里空气活跃了。大家恍然大悟,有的甚至笑出了声,立刻响起了准备纸笔的声音,随即又静下来。大家摇动笔杆,教室里只有细细的,沙、沙、沙,像春蚕咀嚼桑叶的声音。和平时做作文大不一样,既紧张,又愉快。校长还未宣布停笔,我已一口气写成了《当老师“迟到”的时候》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