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阡陌纵横中踽踽独行,或见宇宙飞船登天遨游,或听原子弹震耳爆炸;或见高速列车疾驰狂奔,或听医疗改进振臂高呼;或经非洲贫困村镇贫瘠一隅,或叹华尔街光辉直入云霄;或经疾病感染隔离区荒凉一角,或叹高楼林立城市的车水马龙。时间如流水,洗尽科学镀金的光华,时间如纱筛,淘去人文的浮夸。行途终止,蓦然回首,当科学精神遇上人文关怀,它们擦出的又会是怎样的火花?
在广阔的知识世界中,科学精神,绝非富于神秘色彩的号角,而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
英国作家约翰•伯纳德曾经说过:“科学家的成要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的确如此,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可以让全人类高举智慧结晶的火炬,照亮整个世界。人们对于尼龙一定并不陌生,从丝袜,大衣到地毯,渔网,再到降落伞,热气球,这些渗透在我们生活中许多角落的产品都是由尼龙做成的,尼龙的广泛使用可谓使我们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在美国经济萧条的时期,当时最大的工业公司杜邦公司仍然每年支付25万美元聘请化学研究人员开发制造尼龙,历经12年的不懈研究,才发明了这种最早的工业化合成纤维。倘若,当年杜邦公司为了救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民众,而选择放弃了对于尼龙这一科研项目的持续研究,不敢想象这种“像蛛丝一样细,像钢丝一样强,像绢丝一样美”的珍奇纤维等到何时才能面世,才能使我们的衣着和日用品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高尚的人格情操里,人文关怀,不只是善良的品性,还是人们正确运用科学的动力。
唐代诗人杜子美发出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诚然,在科技腾飞的今天,人文,是渐渐迷乱的世人的需求,是硝烟弥漫的时代的需要,只有精神的不倒,生活的阵地才不会陷落。基因是生物本身的自然密码,它是维持生物机体正常运行的关键,是保证生物良好发展的金钥匙。为了给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发酵产品,为人类提供治理环境,临床诊断,基因治疗和改良农作物品种等社会服务,从19世纪末开始,科学家就对基因进行孜孜不倦地研究,到1996年,人类已经实现了克隆羊的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又破解了人类第22组基因序列排图,这以重大突破目标是可以根据基因图对症下药。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人文主义情怀,才使得生物工程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看到了克服重大疾病,延年益寿的希望。
科学是人类征途中披荆斩棘的智慧和力量,人文是生活历程中跋山涉水的情怀和方向。在艰苦卓绝的科学创造中把握温暖的人文关怀,在真性沉稳的人文践行中推动伟大的科学创造,才能使生活的和谐号更加平稳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