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登泰山,不识岱宗真面目,东岳归来,方知炎黄子孙未攀岱顶的遗憾。这是笔者自去秋登临泰山之后,愈来愈深切的感受。虽已时过半载,但每当遥望南天追思东岳情景,仍历历在目。
去岁,8月最后的两天,随省总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休养团,来到泰山脚下,投宿南天宾馆,当晚休息待命登山。
既已到达全国闻名的岱岳之地,怎肯稳坐虚度时光?于是,晚饭后相约志同者数人,沿泰山西麓蜿蜒攀登,前去参渴当代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墓。自宾馆出发大约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墓地.暮霭中,那泰山花岗石的墓建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墓喝“冯玉祥先生之墓”和冯玉祥先生于1940年5月的自题诗《我》一首,文字朴实无华,爱国之志溢于言表,顺手抄录如下:“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楼。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心里一边想着:这位中华民族的精英.他既是安徽人,为什么又按其遗愿一定要迁葬在这里呢?一边信步来到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传说这是六朝时的古刹,庙宇古朴,依山而筑,隐蔽于苍松翠柏之中,时已黄昏,古刹笼罩了几分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