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烛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0:26:14
  • 《烛龙吸水》
  • 提起我的课余生活那可是真是丰富多彩,读读书、跑跑步、骑骑我心爱的小单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做科学实验。小实验既有趣又能让我掌握科学的奥秘,我总是沉浸其中。最近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大盒“儿童趣味实验”玩具,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翻看起来。在我翻看目录时,突然一个实验吸引了我的眼球——“烛龙吸水”。我想“烛龙吸水”这个实验一定很有趣吧!那好,就做这个小实验,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吧!

    我将实验材料一字排开:一根蜡烛、一个能罩住蜡烛的量杯、一个圆圆的盘子、一杯清水、一根滴管和一瓶色素,有了这些“神器”,我的小实验就正式开始啦!

    我先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拿出准备好的盘子,往盘子里放满了清水,接着往清水中滴了几滴黄色色素,摇晃两下,满盘的水立刻就变成黄色的了。我又把准备好的蜡烛拿出来,放到盘子中央,并在妈妈的帮助下将蜡烛点燃了。火苗像刚出壳的小龙,等着小龙张牙舞爪了好一会,我小心翼翼地用“玲珑宝塔”——量杯罩住了蜡烛。我蹲在一旁,眨巴着眼睛等待奇迹的出现。可是好一会,没有任何变化。咦!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量杯里水位怎么没有上升呢?我又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还是看不见水位上升,是哪里出了问题吗?我思索再三,既然水位没上升,是不是因为玻璃杯扣得太严实,水过不去的原因呢。于是我用一张小纸片垫起了烧杯一角,让水能自由地“畅游”。突然我看见水位好像有了动静,慢慢的、慢慢的,黄色的水像是刚出土的嫩芽慢慢地向上生长。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差点还摔了一跤。但我没有在意这些,紧接着又投入到了实验的观察中,“烛龙”到底把水吸上来多少呢?于是我静静地等待蜡烛熄灭,打算量一量“烛龙”到底吸了多少水。经过一番测量,我发现本来水面距离烧杯顶部10厘米,现在它们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了,足足上升了2厘米!得到了指导书上了没有的新发现,我就更开心了,原来只要多想一点,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烛龙到底是凭借什么魔力把水吸上来的呢。经过询问网络大宝库得知,原来是因为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消耗氧气,由于烧杯中的氧气被消耗光了,气压减弱,外面空气中的大气压就把量杯外的水压得升高了,就像是蜡烛在吸水一样。原来不是蜡烛在吸水,而是空气在压水。空气虽然无色无味,但是它却有“压力”。诶,为什么我平时一点也感受不到有空气在压我呢?我大口大口地吸气,企图感受到空气在压我。这个小举动惹得妈妈忍俊不禁。“傻瓜,你的身体里也有空气啊,身体内外都有空气,你自然感受不到空气的压力啦。”那怎样才能感受到空气的压力呢?难道也要点燃我的身体吗?这可不行。正当我苦冥想之际,“点燃、火龙、冲击”这几个字眼轮番在我脑中浮现。这不就是大型“烛龙”飞天吗?我曾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升空。尤记得“长征五号”好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冲上了云霄,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声响,“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发射也预示着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小小的烛龙吸的是水,却涌动我探究的兴趣。大大的火龙烧的是燃料,却照亮中华航天的征程。我知道无论是烛龙还是火龙,想要将他们完成都需要很多科学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未来掌握好多好多知识,将来造大火箭,给国家做贡献。

  • 《《北风行》》
  • 【年代】:唐

    【作者】:李白——《北风行》

    【内容】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号怒,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

    与烛龙有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