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章名为“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飞燕,显然就是林黛玉了。可是,为什么是“飞燕”呢?
我想,因为燕子是寄人篱下的吧。它总把自己的巢筑在别人的屋檐之下,别人家的繁华,别人家的热闹,别人家的温馨,虽在同一个屋檐下,却与自己无关。
林黛玉便是如此。父母双亡,孤身一人的她寄住在贾家,虽有宝玉及众多姐妹的关怀,却仍然会在很多时候感受到一个人的孤单,于是,人们说她多愁善感,她好猜疑,她心眼小。
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她愿意的吗?
可是不管愿不愿意,她都只有一个人去承受这一切。
于是,所有她性格上的缺陷,就都可以被原谅了。
落花时节。花谢满地。
一位女子从落花中走过,看着曾经在枝头绽放的花朵如今却只能落寞地飘零,不禁黯然伤神。
她忽然就想到了自己。
自己不也如这落花一般吗?在枝头绽放时,众人都会惊艳于这花朵的美丽,然而花总有凋谢的那一天,到了那时,谁还会怜惜这曾经的绚烂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毕竟是才女,有感而发,便吟出了这一句诗。
是啊,时光流逝,世事无常。花谢之后,还可以再开放。可是自己呢?自己却永远是一个人。一个人漂泊,一个人孤单。现在的自己住在大观园,与众多姐妹们一起嬉戏,游乐。可是待到明年花开之时,谁也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泪水,无声地滴落在花瓣上。
于是长久以来所积累的孤寂之感在这一瞬间全部涌上了心头。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无依无靠的自己,要怎样才能坚强起来?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所以才很想离开现在的这种生活啊。
飞燕,燕子还有一双翅膀,可以翱翔于天际,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阳光下享受生命的美好。可是自己不行,自幼体弱多病,又无人照料,出了大观园,何处可以为“家”?
所有的感情都在诗句中被释放出来,所有的身世之感,孤寂之感,漂泊之感,对时光无情的叹息,对未知的未来的悲哀,全都融入了这首《葬花吟》,融进了最后几句诗: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罢了,罢了。花已落下,就让它埋葬在这泥土之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吧。
花落,还有像自己这样的人收葬,可是自己的处境,却只有冷暖自知。无人理会。
埋葬了花朵的同时,也埋葬了所有自己的感受。悲凉也好,凄苦也好,孤寂也好,都只能埋葬在自己的心底。出现在人前的,还是那个和姐妹一起嬉戏玩乐的,偶尔耍耍小脾气,偶尔猜疑,偶尔小心眼的——林黛玉。
飞燕泣残红。
残红呢?是桃花吗?我忽然想到了《诗经•桃夭》里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是诗句里的桃花,正鲜艳的绽放与枝头,而且,还象征着婚姻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还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流水鳜鱼肥”“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有诗句里的桃花,全都是无比的光鲜而美好,诗人的眼中,映出的全是枝头的绚烂。
唯有《葬花吟》。唯有林黛玉。
也唯有处在这样的境地,才会有这样的情思,这样的感慨,与这样的诗句吧。
所以她的性格才可以被体谅。于是当后人提起“林黛玉”之时,便只有对她悲惨命运的无限唏嘘了。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的一生都在孤独中度过,最后在悲哀中结束了生命。只留下一首《葬花吟》,和一段悲剧的故事,让后人慢慢品味。
飞燕泣残红,而后人泣飞燕。
恍惚中,又听到一位女子,用忧伤轻缓的语调,在落花时节,轻轻吟咏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