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后,他用自己的手再现彼时的悲欢离合。
-------题记。
“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易北先生发明的语音还原器。下面请易北先生上台领奖!”
“喂!还睡!快起来!”
“不是给我颁奖吗?我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啊!”
“哼,国家最高科技奖?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易北朦胧地睁开眼,看到主任一脸怒气地挺着肥大的肚子,双手叉着腰,眼睛中的怒火直喷到他的脸上。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赶忙从办公桌下简易的床中爬出来。
“主……主任……”易北有些慌张地整理着自己褶皱的衣角,“主任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主任不吭声,理了理头上仅剩的几根头发,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地将目光瞥向了一张椅子。易北看见了主任的眼神,明白了意思,用自己的衣袖擦了擦凳子,向失礼似地说:“主任,请坐。”
主任仍旧不吭声,整理了一下自己肥大的外套,半晌,才问到:“易北啊,你的研究成果怎么样了?”
“你是说我的语音还原器么?呃……快了,很快就会研究出来的,我保证!主任请相信我!”
“哼!”主任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每次我来问你都是快了,快了。但是却连语音还原器的影子都没见到。我们公司需要的不是不能做成事的垃圾!这点你要明白。如果三个月之后你还不能研究出来,那么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主任给了易北一个白眼,甩甩袖子走了。给易北惊出了一身冷汗。
“天啊,三个月,只有三个月。而我现在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怎么办?怎么办?”易北一头苦恼,最终抵抗不了压力瘫倒在了办工室里。
四月清明,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把天空染出了一派朦胧的景象。小雨滴跳跃着,奔跑着落到易北办公室的窗户上,然后留下了淡淡的雨痕,飘落,消失了。雨水把空气弄得湿湿的,没有了平日里的干燥,让空气中弥散着一种清新的味道。而此时的易北却没有好心情来欣赏这浪漫却又充满着淡淡的忧愁的雨景了。他明白,两个月已经从他掌心流逝了。而没有丝毫头绪的他却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无能为力。他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一个失败的人吧,曾经有着宏大的愿望,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让那些仿佛把时间凝固住了的照片说话;曾经夸下海口,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今生一定能够花最少的时间把这项研究做出;曾经是一个为了梦想而研究的人,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研究而研究,但是现在呢,面对同事们的冷嘲热讽,面对主任给予的压力,面对“无法做出成果就是失败的人”的现实,他仿佛迷失了。他失去了最初的方向,而被世俗所羁绊,他还是那个纯真的易北吗?他还是那个充满着活力的易北吗?而那个易北哪儿去了?他不知道,不知道。
易北看着窗外烟雨朦胧的景象,他内心最脆弱的一根弦顿时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至今仍住在狭小的屋子里。他想起了自己曾承诺过自己要做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要让父亲住上好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父亲也曾拍着他的肩膀语气中透露着信任的色彩,对他说:“我的儿子一定行!”但是现在呢,父亲仍然住在那间房子里,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而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做出来。
或许是父亲说过的话触动了易北,或许是窗外的满天烟雨勾起了易北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他决定回家,去看看故乡屋外院子里的桃树,去看看年迈的父亲,哪怕只是让自己从压力中释怀一下也好。
公车到站,易北回到了父亲的身边。父亲原本为了生活的压力眉间挤出的皱纹也舒展了不少。易北看到父亲沧桑的脸有些失落。但是很快有装出一副高兴的神情。但是心中却不知杂陈着多少种滋味。
爷俩好不容易相见总要好好谈谈。祭拜过祖先后,父亲在桃树下摆出了一张小方桌,两张木凳,端出了一壶米酒,一小碟花生。父子就这样面对面的坐着。父亲面带笑容,一脸亲和的向他问自己生活可好?他目光呆滞着,连连点头。父亲心中一下子舒展开来。说:“我就知道我的儿子会有出息的。乡亲们问我的儿子找到了什么工作,我就告诉他们我的儿子可是伟大的发明家呢!哈哈~~~!”他沉默不语,又转移话题,向父亲说自己去打工的种种,说自己的生活有多么好,还说自己如果有能力就尽力把老人家接到城里一块儿住……父亲的眼中透露着满意的笑容。而这些谎言却如利箭般向易北刺来,一次又一次地穿过易北的心脏。
他和父亲喝了很多酒,觉得眼前有些晕,脸也开始有些发烫了。他看着桌旁的那棵桃树,这是祖先种下的树,每年开花结果,以此循环。现在桃树经过雨水的滋润树干更加壮实了,枝头间的桃花被雨滴打落了花瓣,光突突的枝干渐渐显露出来。父亲笑着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可喜欢在这棵树上爬了。喜欢在这棵树上去掏鸟窝,后来那些鸟都不敢在这棵树上筑巢了呢。每到夏天,你还喜欢在这棵树上摘桃吃。还有一次为了摘桃差些从树上摔下来……”他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棵树,仿佛儿时的影子又重现在眼前。他恍惚中看到了桃树肩头有一块被雕刻的痕迹。很深,好象是一面旗帜在飘扬,旗帜下有一张笑脸。他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在这棵树上雕刻过,家中对这棵树很珍惜,从不让人伤害它。所以易北曾经在上边雕刻过图案更是不可能了。
易北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图案。而真正的雕刻者又是谁呢?父亲见他对桃树上的雕痕如此疑惑,便进屋取出一个匣子,匣子中有一本已经破旧不堪的小书。易北更加疑惑了,这书和这树有什么关系呢?他拿起书,书上有很多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人翻阅过了。他掸了掸书上积压的灰尘。书的封面渐渐明晰起来。轻轻翻开书的封面,一个中年女子的照片渐渐显露出来。她与易北长得如此相似。眉目间的神情和那从骨子里透出的坚毅。他们又是什么关系?父亲说,这是我的祖母,就是她在桃树上刻下了那些图案,但连我也没见过她。她叫墨稀,但这不是她的真名。易北顿时觉得这个女子自己必定见过,哪怕不是今生,仅仅是拾起前世的一段缘,仿佛这个女子从来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过。她仿佛穿越了时空,穿越到了今生,穿越到了现在,就在易北面前。易北仔细地看着照片下的一行小字------墨稀(1932----1976)。她,这个还没有尽情享受她美丽年华的女子却在年仅44岁的时候就逝世了。
易北开始慢慢地翻阅这本书。这本书是这个叫墨稀的女子写的。书中有很多照片,从一个时代穿越到另一个时代,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彩色又逐渐变得鲜艳,但是,有一天,照片又从新变成了触目惊心的黑白。
易北的心里更加疑惑了。他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让这个女子的生活又变得如此压抑。于是他开始细细地阅读起了文字。她的文字隽永,其中却又透露着男子般的阳刚。他顿时明白了,墨稀就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的集合体。她生于香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时的性别歧视和论为殖民者奴仆的双重打击下,她站起来了。她开始用文字记录她的年华。从一个为殖民者做杂务的小姑娘起,然后经过出逃,开辟自己新的栖身之所。投入到战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她是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哪怕她只是众多人中支持中国的一个,哪怕她没有在史书上留名,仅仅是默默地为建设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刹,当新中国重新战立在世界之颠的那一刹,她由衷地感到骄傲。她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基层人员,但是她用她的双手为中国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她用几乎是欣喜得掉泪的语气写道:
今天!请记住今天!今天中国终于成立了!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由衷地感到自豪。是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为我的国家值得骄傲的中国人!我的身体里流淌者这片中华大地的血液,他的欣喜,他的悲哀我能通过我的脉搏感受得到。我并没有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大事,但是我相信,哪怕是尽我自己绵薄的力量也能给予一份力量让这片土地振兴。我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心跳,就像我胸中那颗炽热的心脏一样,血液在沸腾,在胸中沸腾!而我相信,这个让我能心悦诚服地献出哪怕是自己生命的国家一定能够把我们现居的土地收回,把他的孩子领回来。
墨稀
1949年10月1日。
但是这个女子临死都没有等到故乡回归。她看到了中国的动乱,终日郁郁不乐。最后永远地在这片让她遗憾的土地上。
易北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那是墨稀的最后一张照片。她倚在一张藤椅上,看着祖国的方向。眼中一片迷茫。易北心中顿时触动了。他想起了他研究已久却始终没有做出来的语音还原器。他决定一定要让此时墨稀心中所想的话还原。
于是那个夜晚,易北在桃树下画起了设计图。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平常迟钝的脑子今天却反应得异常迅速。最终他画出来了。
他回到了办公室,完成了语音还原器的组装。然后他回到了家,他想让墨稀口中的话成为第一句被还原出来的话。他让父亲拿出了那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将语音还原器轻轻地放了上去。机器开始运行,一条条交错的蓝色的光从机器里射出来,然后触摸到了照片的每一个角落。片刻后,机器吐出了清晰的字眼:我在等你。
突然从桃树中放出了黄色的光,光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易北走向了那团光,身体却一下子失重,一下子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来时时间已经回朔到了1976年。他躺在一张做得很精致的床上,面前站着一个人。虽然人已经到了中年,但却打扮得很干净,有着与普通女子不同的气质。
“你……你是墨稀?”易北面对着这个女子,吃惊得一时语塞。
女子微微点头,说:“原来你就是我等了一百年等来的人。”
易北一脸茫然:“你说什么?”
“你必定看过我的书了。”女子微微一笑,“你可知让你听到我说的话都是命中注定?注定了你要来,我们要相见,也注定了今天这一刻。”
“可是,你临终都没有等到你想见到的时刻……”易北说道,“你没有再等21年。”
“但是你可以。”女子的眼睛盯着易北,露出企求的目光:“你可知道,我等一百年就是为了等到一个有缘人来圆我的梦。你可以用你的年华替我等待,让我沉睡21年,直到那一天。而我作为回报,可以让你以后的路一帆风顺。”
易北似乎没怎么听懂,但是还是身体僵硬般地点了点头。女子缓缓躺在了床上,睡着了。易北一下子陷入了恐惧中。他环视着安静的屋子,寻找着什么。突然,他看见了一个相机。那时墨稀最喜欢的相机,她喜欢摄影,拍下生命中的欢笑和泪水。于是,易北换了衣服,走出了房间。
21年,易北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行走着。他握着相机,奔走于各地,替墨稀拍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从内乱停止,到新中国改革,再到中国飞速发展。他都把时间凝固下了。21年,就从一个相机的镜头一闪而过。
终于,1997年,易北回到了那间屋子。墨稀也从沉睡中苏醒了过来。易北将他所拍的照片一一贴在了墨稀的那本书的后边。并陪伴墨稀等待那个时刻。
墨稀说她想回到祖国。
易北与她趋车到了大陆。墨稀惊叹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欣赏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啊,21年,一切都变了。
“3,2,1!”“香港回归!”全国人民沸腾了,而墨稀看着这一刻,流泪了,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后来易北回到了那棵桃树下。还是那个地点,那棵桃树,自己还是当年那副容颜,而那21年就像一场真实的梦境一般频频在易北脑中回放。易北带着他的语音还原器回到了公司。他的事业一帆风顺。他成了一个大伟的发明家。很快,他把父亲接到了梦想中的城市,与父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等到易北已经到了老年,他带着那本书回到了老屋,那棵桃树下。他搬来了桌子,静静地读了起来。等到他再次翻阅时发现那本书已经不一样了。照片从黑白到彩色,彩色后还是彩色。他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到了墨稀的笑容。在一片沸腾的人群中笑得尤其灿烂。他笑了。
这时,他分明听到了墨稀说:“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