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掉那蒙上的厚厚的一层尘灰,映在我眼里的是一本泛黄的书,一泓无垠的水,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丝若隐若现的后悔。
我不应为了这个而破坏了它原本的宁静,因为它曾留给我无法颠覆的倒影。
我,在千年前沉默,像屹立在高崖边上,听着风啸的一块顽石。星沉月落,我静静看着沧海桑田,等待着会有谁,无意间把我带走,或者,把我踢落。
我身后来了人。但我还总是沾沾自喜自己的价值,丝毫便没了比较。人们总喜欢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从自己的好奇心里踢出去,永不超生。
这也许就是劫数,也许就是我命里的归宿,也许是它对我的救赎。我的耳畔还有感觉,但那可能是谩骂,可能是怨咒,可能是灵魂在呼救。
然而我下一刻睁眼时,才发现这下面就是江,那江。再一刻,我看见了水中的另一个我。从未有过的惊悸和疑惑在心里陡然而生。虽然我明白,那只是我的一个倒影。
有人跳江是因为外子不忠,有人跳江是因为欠金赊银,有的人跳江是为了逼迫别人,有的人跳江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我仿佛在水里反倒还清醒了,他们不知道人生在临江的一瞬便大白于世,就像我同样有了那么点儿后悔——把我当作真的石头,我不能呼吸。
直到我沉沉地砸入水中,激起再多的波纹,也毁不了事实上不变的水中的我,只是我自己没法子看见自己了。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只有等到老死之前才会明白。所以我只想做的是把每一件事都尽力做好,然后等待。
若每一滴激起的水珠,都是一滴泪,那我宁可做一条鱼,把它们流在水的生命里。水最明白我,什么是“生生不息”。
有多少个水珠就会有多少个自己,一个自己就代表了一段自己的人生。
名利,财富,功名,爱情,幸福,失意……这些,我通通有过,都是我人生中已知的未知数。但它们算是什么?算晶莹?算剔透?还是算粉饰?算哗众取宠?
它们最后又会汇成一个倒影。而这个倒影,才是真正的我,真正临江的人。屈原兴许没有察觉到,其实靠自己的渺小和憧憬,根本无法改变楚国的命运。所谓《离骚》,我亦觉得只是一种无奈的消遣,和辞藻的堆砌。什么身世?什么血统?在命运面前,就连头也抬不起。但这也正是他真正的自己,毫不保留地写进《离骚》中,这不是炒作,而是宣泄,是一种释放。
和自己的倒影隔着千古不竭的水遥遥相望,清者善悟其身,浊者善随其性。清浊之别,不过是世人所见的表象。击水再猛,水纹再乱,你不动,影不动,就突破了水的障碍,会见到那个你最熟悉,又往往最陌生的人。
因余之倒影兮,感生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