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份工作不光琐琐碎碎,而且紧紧张张,这一点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王秀凤最有体会。她这些年教毕业班,每周光正课就有18节,若再加上补课,每天至少有4节课在教室里。课前的备课,课后的批改,还有各种会议和进修活动,简直忙得无法分身,但她再忙也不会忽略与她的学生交流思想,及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她的话像点点春雨,滴滴渗入孩子们的心田。
班上有一个三年级才从国外转来的学生,中文说不利落。上课时,总是出怪相,乱折腾,回家之后,也是怎么痛快怎么玩。王老师为了让他父亲了解作业情况,督促孩子作完习题,一连两个月,天天与他的家长联系,从不间断。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谈他父母对祖国科技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谈他的未来、他的梦想,足足两个月的功夫,这个被称为“患多动症”的小学生,居然能静静地坐在教室专心学习了。
俗话说:“一个人一个样”,班上相多学生,就有相个样,王老师就研究每个人的特点,对症下药做工作。
蹲班生王小月是个“调皮大王”,常有些“超常”的“壮举”,有时他一口气把教室里不少的桌子推倒,而后哈哈大笑;有时为了一句话,就把同学打得鼻青脸肿,不少人都要求处分。她看到小月为人朴实,喜爱劳动,就让他当劳动组长。每次劳动,老师总跟他一起边干边聊。她还动员小月每周记录自己打人的次数,给小月自我检查的机会,给他讲什么是不礼貌、不道德的行为,讲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没多久,这个“打手”,不打人了,也能好好学习了,而且语文、数学毕业考试都能得80多分,老师们说:“王小月像是换了一个人。”
孩子们生活在周围社会环境中,社会上不择手段追求物质利益的不正之风必然也对他们有着影响。细心的王老师察觉到有些学生大吃大喝乱花钱,有的班干部有时甚至坐车不买票,占国家的便宜。她防微杜渐,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学生们反映:“王老师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给我补课,妈妈过意不去,送给她一些补课费,她坚决不收。”“我爸爸常年驻国外工作.为了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他写信问老师,需要彩电、冰箱等哪个‘大件’,可以任选一件,王老师回信说什么都不需要,教育学生是她的责任,应该做的。”
这无声的思想工作往往更深入、更细微,正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