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杨艳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毕业了。她是班里唯一的党员、连续几年的优秀学生干部。按她的条件,进个机关、研究单位不成问题。她却不去;老师劝她留校任教,她也不留,宁愿“傻乎乎”地到离京城数十里的昌平农职学校当一名教师。一到学校,她就成了“拼命三娘”,她曾每周上22节课,教过8个学科,还兼任团委书记。一年后杨艳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县局级优秀党员、市绿化先进工作者。
1990年,学校决定在地处深山区的黑山寨乡建一个分校。消息一传开,正准备结婚的杨艳,第一个站出来报名。10月末,新婚才三天的杨艳带着6个年轻的大学生奔赴黑山寨。
这里的气温较平原地带低7-8度,5月的夜晚还得盖两床棉被才能入睡。电视没影,收音机没声,半年内看不到报刊杂志。他们只能用歌声驱赶着寂寞,或干脆利用夜晚去家访。有天晚上,杨艳前往距学校十几里远的山村去家访,天黑路滑,一脚踩进沟里,胳膊、腿都摔伤了。不到半年,他们家访40多次,步行 600公里的山路。
初入学时,学生多数还达不到初二的水平,摸底测验没有一个及格的。他们就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辅导、启发,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在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杨艳处处一马当先,她担任分校副校长,不仅教数学课,而且兼管教务、政教、总务和团的上作……他们的分校已经承包了60亩栗子树,开始了科学实验,他们正为山里人的未来默默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