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愚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08:39:03
  • 《优课分享《愚公移山》》
  • 教学重点:理解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

    一、质疑导入

    大家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有什么疑惑?

    预设:愚公为什么不搬家?愚公姓什么?为什么不挖隧道?愚公到底愚不愚?他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移山?

    学贵有疑,大家提出来的问题都非常精彩。大家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是:愚公为什么不搬家?

    二、分析“不可能”

    大家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认为客观上他移山不可能、不可行。请你仔细读文章,找到证据,并用“因为 ,所以不可能”的句式提炼你的观点。

    预设:二山高大、年且九十、力量薄弱、路途遥远、工具简陋……

    现在我们把他遇到的困难依次填进去,把结论读一遍。

    这样看来,明明可以搬家,但他却偏偏选择了最难的移山,愚公真是不自量力。

    三、分析“一定能”

    愚公他己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看的?文中哪些段落集中了这些信息?

    明确:第二三段。一起来读读。

    我们认为的每一条不可能,愚公自己都是怎么看的?找原文,读、分析。

    ①“而山不加增”:“不加增”就是“不增大加高”,挖去一点就少一点。——山不加增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曾不若孀妻弱子”——他人帮助(家人、外人)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读得怎么样?你读得很投入,你感受到了什么?哪几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读,集体读:轻重、缓急、语气语调)

    可解析“顶针”的修辞:前一个句子的结尾连着后一个句子的开头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觉得特别有理。 ——子孙无穷

    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意志坚定

    所以:我们认为不可能、不可行的事,愚公认为终将能、一定能。

    小结活动,师生对比读:

    (师)因为 ,所以不可能。

    (生)因为 ,所以一定能!

    四、总结人物形象

    1.解析文本后,你觉得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痛感淤塞之苦,让他在年纪老大时仍想有所作为,于是“遂率”——志向远大、说做就做。

    考虑了前因后果,预想到了美好前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才聚室而谋,放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高瞻远瞩,乐观自信。

    不在乎年老体衰,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奋斗不止。——踏实肯干、意志坚定

    “虽我之死”。快九十岁要移山,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被移走,天堑变通途吗?但他还在不遗余力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做造福大众的事。——造福百姓

    你还觉得他愚吗?

    2.智慧是有境界之分的。

    小智谋事,中智谋人,大智谋势——墨子

    你觉得愚公的智是哪种?为什么?

    总结:我们曾在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才发现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他的见解超出一般人,他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有造福百姓的大爱,有说做就做的果断,有坚持到底的自信,这样的大智慧大胸襟让人敬佩。他是大智若愚。

    怀着这样的敬意,我们再读二三段。

    五、拓展延伸

    1.愚公知难而为,坚定果敢地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像“愚公”一样的人吗?请分享给大家听。

    2.老师分享: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视频。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这是外国人的第一反应,但这张卫星云图见证了这个奇迹。中国人就是有能力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3.刚才我回答了大家的问题,现在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愚公没有名字?

    明确:“愚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无论是将高山夷为平地,还是平地之上盖起高楼,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扎实执着地付出行动、克服困难,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又造福大家的事。他们都是“愚公”,都在用大胸襟大智慧打造着传世的奇迹。

    这才是今天这个寓言的价值所在!

    结语:希望我们能够像愚公一样既做梦想家又做实干家,愿你有大智慧又肯下笨功夫,移走生活中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后记:

    作为听课者,这堂课有两个点让我内心激荡。一是师生合作,逐一念出“因为……所以不可能”“因为……所以一定能”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教了这么多次的《愚公移山》,当它从自读变为教读,当我重新审视愚公的每一点做法,每一条分析时,不得不佩服愚公及其创作者的远见卓识。二是当火神山雷神山的视频呈现于屏幕,10天一所医院,在座的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再一次震撼:我们就在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那一刻,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愚公没有名字,因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智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苦难中成长的民族,从不认输!

  • 《永不停息的求知脚步》
  •     读书可以培养能力,也可以消除愚昧。

        读书并不是一件绝对肯定的活动,相反,它倒是极为冒险的,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对此言深疑不信。若要做到“读以致用”,好书与好读者缺一不可,正如宝刀佩英雄方有侠事。

        余杰提出“黑色阅读”一词,对此我深感震撼。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爱书的人铺天盖地,读书人摩肩接踵,而读懂书的又有几何?有人读书,如沐风赏花,繁华处,喜乐不尽,得华丽之章必熟读暗记之,以备不时展示高雅;有人读书,如时珍觅药,甘苦自知,寻得奇草,则翼翼藏之,以备医治他人。故要论读书人品位之高低,千万莫看其手中之书,而要看其心中之书。读书的动机与态度决定了一个读者灵魂的清与浊、圣与庸、雅与俗。一味在架上摆满大部头而附庸风雅者,其境界未必人流;在倾洒辛勤汗水之后抓住点滴时间吟诵者,其品位也未尝低下。书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君子爱书,读之有道。

        最可怕的垃圾是文字垃圾,生活垃圾污染的是环境,文字垃圾污染的则是人们的心灵。读书之人,择书也有颇严谨的纪律。生命很有限,想读好书的先决条件是不读坏书,然而,一些整脚出版商和毛坯编辑却让书的质量大打折扣。每每逛书店,琳琅满目的书名、像娱乐界新星一样层出不穷的“伟大”作家充斥了整个瞳孔。然而,在这一堆貌美如花的大作里,我却扒不出几本有内涵的书来。不知是我的胃口太v,还是他们过于乏味。书虽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可在这人心浮躁的年代,我觉得饿上两顿远比吞食“观音土”和“鸦片”来得悲壮。

        读书前需求调动与择书筹谋,算是读书这一活动的预热运作,当真正步人了开始读的环节后,怎样去读,也颇具探讨意义。

        读及“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是如饮烈酒,热血澎湃,折服于作者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还是久凝无语,伤怀于这“无谓”的厮杀?读及“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是敬仰作者的忧国忧民,还是大胆地猜想着其真实用意也许是“先吾皇之优而忧,后吾皇之乐而乐”的愚忠?读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是与作者的丧国哀痛共愁,还是质问其哀愁即源自挽不回的荒淫奢侈?读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你是赞叹作者的洒脱豪迈,还是不好意思地奇想到这是其仕途不顺的下阶词?读及“粪土当年万户侯”,你体会到的是作者救国平天下的豪迈,还是认为句中隐隐透出了狂霸之气?……有效的读书不是用面部肌肉和感官来表达书中情节,而是用心灵来咀嚼;不是思想对思想的灌输,而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肤浅的阅读,是对书的不敬;错误的阅读,是对书的践踏!自由地、真挚地用智慧和勇气进行阅读才是对读书的肯定和升华。读书,并非是一项单纯接受知识的活动,更多时候它还是一项怀疑知识的活动。这种精神,是读书者最可贵的闪光点。

        真正的读者不会拍案叫绝,只会掩卷沉思!我读的书并不多,但骨子里却揉进了复杂的情慷:如尼采的孤傲,阮籍的猖狂,鲁迅的激奋,志摩的多情,雨果的浪漫,海子的忧郁,安妮的落寞,余杰的叛逆,李敖的不羁,庆东的幽默……这频频与大家的交流,在我的思想深处汇成了一部贝多芬式的交响曲,激越浑厚又不失优雅韵律,时而钟鼓齐鸣,时而单簧独奏,久久地让我的灵魂颤抖不已。

        不可否认,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真正给我们的灵魂添置无价之宝的却往往是一些穷困潦倒的人。他们的人生在清冷与孤寂中进行着倒计时,他们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汽车和香槟,甚至缺少爱情和友谊。然而,就是这些落魄的孤魂,让千千万万个心灵得到震撼。他们以自己的痛苦为代价,焕发出精神至深处蓬勃的热情。在这些伟大的背影后,你读到了什么:7我想,这也许是他们在大自然的仁慈与人类社会的残酷的激烈冲突下所爆发的一种超常规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是一个非常艰难和残忍的过程,它往往要以一个天才的陨落为赎金。

        我又老生常谈地想到凡·高、尼采这两位艺术界与哲学界的泰斗,死亡和疯癫最终缠绕了他们。如果说他们是人类文化艺术的银河系,我则如地球上的一颗尘埃,但我痴迷着他们在悲痛中创造的伟大。他们流落在没人理解的绝望里,惟一拥有的就是仁慈的大自然,现实里赚得的伤痛再让大自然打磨与整合成就了他们悲剧性的伟大快乐,他们从那里找到了生存的理由与希望。然而,也正是这一无所有赋予了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思想。物质总是牵绊着意识,与它发生的联系愈少,思想受束缚就愈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穷困潦倒是双刃剑,是带刺的玫瑰。当你穷困得只有大自然时,你也许会死去,也许会疯掉。庸人和圣人大都面临这两条路,不同的是前者犹如秋风扫落叶,落地无痕;后者则如山崩地诉,会让每一个未完全麻木的人自惭形秽。凡·高死了,叔本华疯了,尼采疯了……他们的精神却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永不停息!

        书,我们都读了很多;谁,又是真正的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