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1993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21:07
  • 《巴金的儿子》
  •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赶紧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惊异地问起来。

       陈铁迪当然不知道。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在这个家里,凡需要“出头露面”的事,小棠一概推到了姐姐小林的身上,他总是躲在幕后。

       巴金年迈后,出访时需要家人陪伴左右,方便照料,这时也都是姐姐出面,他不参与。总之,在以巴金为主的公众活动中,难以看到小棠的身影。

       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唯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小棠的很多同学分配的工作都比小棠好。而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句怨言。

       小棠外表沉稳,不善言谈,不喜张扬,但不乏幽默。有一年,巴金在杭州休息,小棠去看父亲,钱包不慎在火车上被人扒了。到了巴金住所,小棠说了钱包被偷的事,对巴金说:“老巴金,赔我钱。”巴金可不“糊涂”,说道:“你的钱被人偷了,为啥子要我赔。”“我是来看你,才被人偷的。我没有钱,要你赔。”小棠“强词夺理”。巴金“回敬”道:“你多写几部电视剧,钱就有了。”看着他们父子的“唇枪舌剑”,一旁的工作人员都乐了。

  • 《《毛泽东》观后感》
  •     199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这几天,中央电视台正播放12集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每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这部电视剧非常感人,又很有教育意义。 电视剧中有一处反映毛主席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的情节,当演到毛主席用过的一条毛巾被时,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爸爸流泪了,妈妈用手绢不停地擦着泪水,我也止不住地哭了。这条毛巾被的右下角印有“上海太平洋毛巾被厂” 几个字,说明在解放前毛主席就开始用了,一直用到了一九七几年。毛巾被的上面有七十多个补丁,已面目全非了,即使露出来一点儿毛巾被原样,毛也被磨光了。我们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勤俭节约呀! 电视剧还演到,毛主席经常教育他的孩子生活要节俭。

        他的孩子吃饭时掉了饭粒,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的孩子听了,就把饭粒捡起来吃了。有时,毛主席也不声不响地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了。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感想很深。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许多人却不知节俭,忘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统美德。 就说今天吧,值周老师在校门口的角落处拾到一个淡黄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个白的模。为了教育我们,左老师把这个塑料袋拿进教室,只见雪白的模里还夹着一个油煎的黄亮亮的荷包蛋。这么好的东西居然一口没吃就扔掉了,看了真让人难过。

        再说,有许多同学不知爱护和珍惜学习用品,有的把好好的一块橡皮用手抠烂、用小刀割碎才算罢休;有的同学将铅笔、圆珠笔或钢笔等,漫不经心地就弄坏了,扔掉了,一学期未完已不知换过多少笔了;还有的同学把没写过字的好好的本子一张一张地撕了,乱写乱画,或折飞机、飞包玩儿……这有多么不应该呀! 看了电视剧《毛泽东》,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决心今后不浪费任何东西,也希望同学们改正错误。我更希望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多为我们摄制和放映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片子,这比任何港台片都好!

        〔简评〕四年级小学生还没学过“读后感”和“观后感”这类体栽的写作课,刘照殉同学能写出这样的观后惑作品是难得的。作品语言朴实,惑情真挚,既能适当地介绍电视剧内容,又能妥贴地联来实际,并能恰当、真实地表达所感、所想,符合“观后感”的写作原则和要求,而且条理也很清楚,写得是很成功的。

  • 《关于写我自已的作文》
  •   1993年4月15日,在商城县的一个个体商户家庭里,我诞生了。我不像哥一样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足有4斤半重,爸爸和妈妈看见我都很高兴。可以预见这个小白白宝宝成长得健康快乐,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看起来长相平凡的小伙子度过了世界末日,并且竟通过了高考。
      我出生前八年哥哥便出生了。在他四岁时,妈妈生下姐姐,把哥哥姐姐留在爷爷身边抚养。3岁时,家里在镇上开了衣服店,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到哥哥姐姐身边。哥哥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幼时的成长环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我被送到中心完小读书。少年时的我并不是神童,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童话故事,并受到影响。自己经常做一些奇怪的梦。如,拥有一张魔毯,神奇的阿拉丁,会召唤的打火机等。
      记得上中学时把作云雾观的文章读完后,自己寻了一处长满艾蒿的田地,采了艾回来。我将蚊子放进蚊帐里,然后放上一支点燃的艾。每当蚊子想停下来,就不断的挥艾,可以做云雾观了;有一次放风筝时,风筝太大飞不起来。在塑料袋上系上毛线,街上的小孩纷纷仿效;还买了一个小闹钟。每天早晨,小闹钟会自动打铃,催人起床;还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情歌。宿舍里、课堂上到处飘扬着翻唱的歌曲,用以释放骚动的青春。
      14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观庙高中。中学的班主任原希望我踏进一所重点高中,但本尊却无意于此。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越发爱好读书,喜欢写作,笔下模仿痕迹很重。
      我在高中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网络小说有兴趣,例如修真、人类之前远古的传说,尤其是女娲造人,中国的五千年等。还分门别类地记摘抄,作文时又喜欢在立意、结构、情节上别出心裁。
      后来迫于升学压力,爸爸让我停学在家,洗衣做饭。但我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复读时,二姨叫我同小妹一道上她家。周三改善伙食时,我便要求小妹一个人等会儿,自己则坐在教室里看书,甚至连周末也不回家。有一次,二姨父起了疑心,就和小妹上学校去,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坐在床上,正在聚精会神地复习整理一套复习题资料。我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家人,并鼓励我上大学读书。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书本上的营养。

  • 《我眼里的北京》
  •     我第一次来到北京这个城市是在1993年7月,那是参加为期1个月的短期汉语进修班。我们所坐的飞机从东京起飞,四个小时以后就到北京,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太阳落了,我们的汽车从机场开往市内的某个大学,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现在还记得,离开机场以后,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灯光,我觉得来到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不知今后一个月的时间我是不是能坚持下去?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是我感觉到好像特别漫长。

        可是,今年2月再来北京的时候,非常宽阔而宏伟的机场高速公路已经完成了!不仅如此,城市里到处都有两年以前所没有的立交出现,到处都有新开的商店和餐厅,街上的汽车显然比两年前多得多,女士们的服装也时髦多了。

        我眼里的北京好像是正在要羽化的虫蛹似的。在坚韧的外皮里逐步地备齐各种必要的机能、部件,望眼欲穿地等待变成漂亮的蝴蝶而振翅飞向天空。它的血液在流动,它的心脏在跳动,因为我们现在在北京就能直接感觉到。对我们来说这是不是非常的幸运,非常的有意义?

        北京街上人们的面貌也经常使我感动。有祖祖辈辈的老北京人,有从农村来打工做活的。大家都拼命地想要前进或升迁,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的。当然这有好坏两种情况,有人只考虑白己的利益,不把公共道德放在心上。不过,另一个方面他们其中有种不断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日本已早就被忘掉。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中有一个潮流,把认真努力看做不值得。而在北京,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大家都在为走近自己的成功,忘我地追求。

        我即使整天坐在北京的某一条大街上观察他们,也不会生厌,而且会给在眼前走过去的每一个人加油。

        虽然这个城市里存在着许多困难,可是人们的力量肯定能够解决那些问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可爱的虫蛹会羽化成美丽的蝴蝶,飞向世界。

  • 《我所了解的北京人》
  •     1993年早春,第一次来北京时,我住在姐姐家。姐姐住的地方是专门给外国人盖的公寓,所以生活上没什么困难.公寓里的服务员对外国人服务热情,非常亲切,服务小姐也很漂亮,所以我当时对北京人的印象很好,但我认为当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搬到了学校的学生宿舍后,对北京人有了更深人的了解。
        像自行车流一样陌生的“黄色面的”,我第一次看见时,就想:“面的”比较大,而且可以坐很多人,可能很贵。可是正相反,有人告诉我,“面的”是普通北京人的交通工具。了解了这些,我觉得这种车子真不错,可是“面的”的司机是正相反。有一天我在亚运村坐“面的”回北京语一学院时,出了一件事情。当时我刚来北京不久,汉语说得不太流利,可是我为了练习口语.先跟他打过招呼,还跟他说我对北京的地面儿不太熟。司机也很亲切地对待我.他跟我说:“韩国真不错,亚洲的四小龙吧!听说你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你的汉语很好,听不出你是韩国人。”他这样给我戴高帽子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往外看,我们正在经过W贸中心。以前我来过这地方。所以我知道现在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我一下想起了以前有人说过的一些北京司机的伎俩。大概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语言学院。计程表上显示50块钱,可是我按照正常的算法递给他10块钱,接着.他无理地跟我咧了咧嘴:“你真不知道北京的交通情况,现在是堵车的时间,所以我不得不绕着走。”我后来跟他吵了起来。可是吵也没有用,站在他的面前,运了运气而已。过了好一会儿,又扔给他40块钱,我蔫头鸯脑地回来时,自己问自己:“孔子的国家,文明的历史古国,为什么落到这样的地步呢?”
        去年夏天,我访问了我的导师家。他家里有陈旧的家具,在书架上装满了古籍。他一生致力于辛辛苦苦的学术研究,而生活确实是清贫的。我问导师生活过得怎么样,工资大概多少等等……他和蔼地跟我说:“我已经退休了,坦白地说,工资一个月只有300多块钱,现在物价越来越高,我觉得生活上有一些困难。可是我有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就是看书,所以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听了他的话后,我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惭愧。回到宿舍以后想,还有这样默默地走自己人生旅途的北京人,以前我只看到了北京人的一些外表,甚至存在某种偏见。
        过了几个星期后,我替女朋友提琵琶跟她一起去教室,看到教琵琶的老师正在空空的教室里演奏琵琶。我们跟她打招呼,可是她已经心醉于自己的琵琶旋律,不知道我们来了。她可能除了琵琶的旋律以外,什么都听不进去。虽然我对中国古典音乐是外行,但听了她的演奏,也不知不觉地被感动了。经过20分钟的演奏后,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才知道我们来了。后来女朋友告诉我,她不顾一切,琵琶演奏占了她生活的大部分,她那只旧琵琶伴随着她40多年了。听了朋友的话,我对她如此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动不已。
        第一次来北京时,可以说我不了解北京人,恐怕现在也不能说完全了解。可是我越来越感到我和北京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如果我不理解这些情况,依我的标准来判断他们,那真是愚蠢的行为。在北京生活两年多了,以后我打算多接触北京人,更深地了解他们,回国时,我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通。

  • 《人,自然,科学》
  •     公元1993年的春天,大风刮倒了北京火车站前一个巨幅广告牌。那牌子支离破碎地出现在电视新闻里,后来又被大小报刊四处转载,不久它消失了,但风沙并未随之消失。它年年来,而且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于是2000年北京城的春天,再也没有毛主席笔下“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旖旎了。

        人们急了,恼了,忧心如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气象:风从何处兴起?沙自何处飞来?

        答案让人们心惊肉跳:这所向披靡的沙尘暴就来自于救敕川西部的阿拉善。人们终一于在体味了切肤之痒后又一次饱尝了切肤之痛——什么?敕敕川?不,不会!人们的否认有理有据,那犹疑来自于一首民歌。

        “救敕川,阴山下,天似弯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百年来,一代代孩子抑扬顿挫的诵读延续了这首优美的北朝民歌,林茂草丰,土地肥沃的救敕川是大西北繁华和富庶的发祥地之一。旦夕间,要人们承认:仙女变成了恶魔,是何道理?是何道理啊!

        面对触目惊心的调查结果,人们可以闭目塞听,可以转身离去,可是恐惧就像是一条寄生在内心的蛀虫,吞噬着往昔美好的回忆,啮咬着仅存的那点绿色。

        经过几个世纪的沉狱,自然终于开始了它的报复,那样突然而又那样猛烈。接天连宇,浩荡千里的阴山抵挡不住凛凛朔风,绵绵黄沙。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终有一天,一望无际坦荡如砒的救勒川会变成一览无余浩浩无尽的沙漠。成群的牛马绝望地喘息,留恋那最后一块绿洲……人们不愿再想了,不敢再想了。勇敢的科学工作者们,挥起科学的武器,开始反击了。

        漫漫黄沙刮来的是沙子,而刮走的却是金子。每一次自然的惩戒过后,痛定思痛的人们总要把钞票大把大把地投向环保。水土保持,植树种草……忙得不亦乐乎。人们似乎一直没有丧失信心,而这坚持的力量来自于科学。

        人,自然,科学,这三者之中,科学最可爱,自然最可恶,而人则最可悲。人,愚蠢而不麻木。在挥霍了自然的恩赐后还知道用科学来保卫浅薄的自尊。人、科学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辩证可以说是自古已然.于今为烈。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之光,正是人们用大举砍伐森林,消耗草木资源来点燃的。雨水早已开始冲刷黄土高原了,水土流失和中国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亡羊补牢的人们啊,珍惜今天还未被自然所收回的一切吧,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天空撤下一抹湛蓝,为河流挽留一捧清澈,为家园守候一片碧绿!

  • 《终于盼到北京奥运会》
  • 1993年9月13日,蒙特卡洛。

        一个伤心的时间,伤心的地点。北京第一次申奥功亏一篑,留下滑铁卢的遗憾。我们沮丧、懊恼、失望,却仍旧心存信念,重拾起那一些些丢失的希望。《中华工商时报》的几个年轻编辑在第二天用了大块版面刊登了一幅中外年轻人拥抱的照片,下面有一行文字:“虽然在蒙特卡洛,我们没有戴上奥运的世纪花环,但我们不会忘记,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努力不曾停止,我们仍旧奋勇力争。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

        我们清清楚楚地从萨马兰奇口中听见了“北京”两个字。于是,全国上下万众欢腾;于是,北京长安街东西两路庆祝人群长达十几公里;于是,******广场瞬间聚集了40多万人;于是,东郊楼盘挂出140米高的条幅“北京2008”。

        那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打赢了这一场战。

        站在2001年夏天的时候,2008是一个遥远而略显漫长的年份。可是因着那份荣耀那份无法比拟的光辉,我们都乐意用七年的时间去筹备去等待。

        时间走过春秋,走过寒冬,七年也只是一晃而过的瞬间。

        生活在2008,奥运成为了生活里的关键词。可是2008年似乎又是一个多事之年,很多事情的发生都给了我们措手不及。

        感谢奥运,感谢圣火,感谢全世界给我们加油和鼓励的人们。

    从1993到2008,北京奥运走过了它踉踉跄跄的15年,而如今,中国的发展已今非昔比,崛起的中国带给了西方不同程度的困惑与恐惧,于是有了CNN们的歪曲,于是有了卡弗蒂们的丑化。

        可是我们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身上有着祖先们赋予我们的愈挫愈勇的顽强与永不言败的倔强。我们相信,所有的敌意与偏见都阻挡不了我们铿锵前行的脚步。步履坚定的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硬气,将在世界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

        网络视频上那个手举“祖国好”大幅标语的白发苍苍的老者触动了很多人潜藏于心的爱国热情,我们被那位老者感动,被“祖国好”三个字感动。我们祝福奥运,祝福祖国,祝福所有为奥运为祖国祝福过的人们!

        2008,北京奥运,我们相信那将会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首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