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里,我品尝到了成长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的交融,泪水与汗水的洗涤,宛如打翻了五味瓶,在心间弥漫,在脑中酝酿,每一种都令人回味无穷……
酸
六一到了,老师进行演员大海选,可惜我这个学习尖子生却似乎缺少文艺细胞,四肢僵硬,动作跳得一点也不协调。只能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逃回到了教室。我没精打采地趴在桌上,眼前却浮现出这样一幕:六一儿童节联欢盛会如期举行,别的同学个个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就我孤零零地坐在位子上,连旁边的妈妈也是一脸的失落。唉,为什么我不多下些功夫去练习呢?想到这,我的心里就好像吃了一百个青柠檬那么酸楚,这种酸涩从心底向四肢延伸,最后凝聚起来盈满眼眶,化作颗颗清泪滚落脸颊……
辣
快乐的六一过后,便是紧张的期末复习。也许是觉得复习课程过于枯燥,也许是觉得自己对知识已经掌握到位,我便失去了学习的激情与干劲,课堂上居然和同桌在下面玩,结果被老师当场“人赃俱获”。老师怒目圆瞪,喋喋不休地对我进行了一场爱的教育,还毫不客气地惩罚学习任务了。这可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当众丢脸,耳边传来同学的冷嘲热讽,句句化作利剑直刺心底。此时我的脸红通通的,就好像被火烧了一般,火辣辣地痛,这一教训如同巴掌抽在我脸上一般,差愧得我只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唉,我好羞愧啊!
苦
经过老师当众“棒喝”,我猛然清醒,决定用实际行动洗刷“耻辱”。从此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开始在书山学海中艰难跋涉,那情景,怎一个“苦”字了得!一门门功课,一张张试卷,一项项作业如小山般压下来,我不敢有丝毫松懈,竭尽全力,指挥大脑细胞与难题搏斗,在一次次检测中挑战自我,查漏补缺,有时甚至要奋战到半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正用行动努力实践着这句至理名言。
甜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我在复习冲刺时期发奋图强,所以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期末考场。好消息接踵而至,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微笑,同学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爸爸妈妈更是奖励我出门远游一番。我心中像吃了蜜一般甜,深深懂得了努力的意义!
以上的几个小镜头只是成长征途中的冰山一角,其实在校园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们告诉我,成长路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挫折,经历过磨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毕竟“阳光总是在风雨后!”
凡是所学,皆成性格。
——题记
人皆言学习可以长知识、拓眼界,却未注意学习亦能冶性情、升格调;且学习并非限于璧沼,亦在乎山水之间也。哲人培根有言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其此之谓乎?
我生于书香之家,从小便被要求研习书法。初时,懵懂的孩童仅是墨戏涂字,在童年的趣味中添上一笔墨迹。渐渐地,总也练不好的蛇行般的字,也开始令我感到烦躁不堪。但每一次急躁掷笔之时,眼中忽然又映入那横平竖直的字迹,于是我便再一次沉浸到那笔走龙蛇的魅力之中。等到金钗之年、狼毫制的毛笔已有三载年岁时,方才明白墨中韵味,于一次次的坚持中,不知不觉养成了不慌不忙、沉心静气做事的性格。也正是这看似平淡无用的性格,陪伴我走过舞勺之年,成为我学业上的良师益友,甚至使我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大奖。现在,我可以说,“习字使人静心”。
从我还是个黄口小儿时起,我便对诗词古文有着无理由的钟爱。从小时的熟背三字经,到小学时的出师表、桃花源记,再到现在的莎士比亚与泰戈尔,无一不深深撼动着我的心灵。有一同窗之言说得好:“有的人背诗,背的是枯燥;而有的人背诗,背的是感动。”我见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独,“草木有本心”的清高,与“海内存知己”的豁达;诗文中那精妙的言语,与寄寓着情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养成了我善于发现美、善于寻找感动的性格。人说,痛苦是别人施加的,而幸福是自己寻找的,那么古诗文所带给我的感性,便是寻找美好的金色钥匙。现在,我也可以说,“读诗使人灵秀”。
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必然,我收到了编程班递来的橄榄枝。当时欣然跨进教室的我,怎会想到后来的路如此坎坷?初学语法时,一次课后作业便要花去我大半天时间苦思冥想,终于勉强通过结业考;接下来的算法与数据结构更是让我目眩,动态规划、二叉树、图论仿佛一座座横亘在面前的大山,而我就是没有神明帮助的愚公,只能一点点凿石挖土,一步步艰难地踽踽前行。一个括号的位置,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都足以让我推翻整个程序重来。查资料,问前辈,即使我没有别人那般聪颖,但我可以比别人更加努力!汗水与坚持换来的是不畏难题、永不放弃的性格,得到的是原本以为遥不可及的奖状,令我受益匪浅。现在,我还可以说,“编码使人坚韧”。
学习与性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学堂上,我们得到坚持;在书籍中,我们得到感性;在生活中,我们得到沉静。有位名人说过,学习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四时景物皆成趣。有人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因为它让万物生机勃勃;有人喜欢烈日炎炎的夏天,因为它让人们感受到水的清凉、阳光的炙热;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因为在这金色的秋天里,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我则与众不同,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尤其喜欢冬日中校园里的景色。
昨天我们正一如既往的上课时,外面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使得班里纪律大乱。五秒、四秒、三秒、两秒、一秒,“叮铃铃”终于,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似地冲出了教室,来到外面的操场上,沐浴在“雪雨”中。站在操场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用“银装素裹”这个词语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此时,片片鹅毛般的雪花像精灵一样,在天空中有的直射而下,有的慢悠悠地飘落而下……姿态万千,落到了教学楼楼顶上、落到了宽敞的操场上、落到了枯萎的花草上、落到了挺拔高大的松树上……树上的雪花就像是一朵朵洁白的梨花一样,点缀着这些大树,让人不由得想起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冬天最好玩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打雪仗和堆雪人了,我们这些五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你瞧,那儿就有一群淘气的男生在打雪仗,打得你来我往、雪球乱飞,那是叫一个热火朝天啊!你再瞧那边,几个心灵手巧的女生围在一起,同心协力地堆好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大雪人,远远望去,就像是活物一般,令人心生赞叹。
终于,这场大雪停了,太阳公公又从天边露出了它的笑脸,放出万丈光芒,照在操场上的积雪上,把整个操场映得熠熠生辉。
我爱着大雪纷飞的冬天,更爱这冬日里的校园。
宋代著名画家郭忠恕有一次趁醉在素绢的一角画了远山数峰,别处都是空白。而人们正是在这空白处欣赏到缭绕翻滚的云海,领略到辽远壮阔的气势。
“空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不仅能和“实体”一样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以及其中所蕴藉的精神,而且能传达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东西:它含蓄着作者艺术创作的激情,它为鉴赏者提供了一个驰骋艺术想象的广阔天地。“空白”的这种美学作用为我国古代艺术家所高度重视,“空白美”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体裁的艺术创作。绘画讲究“无画胜有画”;书法有“计白当黑”之说;戏曲舞台上,背景是一片“空白”,具体环境靠演员的动作和观众的想象构成;诗歌不止讲究以虚写实,也注重以虚写虚。无怪乎古人常说“无画处皆成妙境”了。
前不久读李国文的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不禁为作品的“空白”式结尾叫好。主人公刘钊,一位勇敢的改革者,在历经几番激烈的搏斗之后,既未被委以重任.也未“饮恨”而退,而是进党校学习。面对作者留下的这片“空白”,你会觉得:你得到了比知晓一个人物的结局更为深刻、更为旷远的美的享受。
当然,文艺作品中的“空白”要以“实”为基础,说到底,“空白美”是具体现象所暗示、所象征的一种超然实体之外的美感。郭忠恕的那副绢画,如果没有一角的“远山数峰”,就仅仅是一块素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