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谈骨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3:20:16
  • 《谈《谈骨气》》
  •     吴晗讲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用了孟子的话给“骨气”的含义作了简明阐释。他列举的三个论据很有代表性,有人甚至说是无可置换的,真的是如此吗?

        孟子的原话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吴晗便紧紧地围绕以上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但要说文中那三个论据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怕也未必。

        讲“富贵不能淫”时,文中举了文天祥的例子。老实说文天样离我们较远,我们确实感到很陌生,对文中列举的事例,我们不能领会得太深太深。如课文举个现代的,我们也许会了解得多一点儿。

        再看“贫贱不能移”的那个穷人。怎么说呢,这也不是讲得很完美。也许从那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穷人来看,这是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的。但若从那个施舍者来看,看法是否两样呢?很可能那个施舍者是出自内心的真诚,想热心帮助那个穷人的。而那个穷人却死要面子,枉费了人家的一片诚心,更枉送了自己那条宝贵的生命,这样值得吗?

        且看那个“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闻一多,吴晗将他写得如此勇猛,如此有骨气,难道证明“威武不能屈”的就只有闻一多这个例子吗?我认为有一个人比他还有说服力,更能表现“威武不能屈”,也更能让我们了解骨气的含义,那就是只有十五岁而踏着烈士鲜血,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对于刘胡兰,别说我们初中生,就是小学生,也早就知道,早就了解,如果再把它作为课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效果也不会不好。

        虽然说课文中举的例子有代表性,材料紧紧地扣住了观点,观点也很好地统帅了材料,但是,文中列举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是些大人,没有一个是小孩子。这样有人势必会想,“也许这些大人有骨气,那小孩呢?何况当官的,贫穷的,古代的,现代的,都是从小孩长成大人的呀!”于是,小孩被忽略了,在人们的脑子里,只有大人是有骨气的。假如我是个外国人,我会问:“怎么中国人的骨气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吗?”

        课文《谈骨气》的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确切充分。运用孟子的话更使文章生动,美不胜收。但如果让作者采取我的看法,文章也许会更好,如补上一个“孩子有骨气”的例子,那么课文中的举例就更全面了,也真可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议论文写作教学》
  •    阅读提示

        《谈骨气》不失为一篇典型的可资仿效的议论文

        开篇即亮出观点:中国人有骨气。然后十分机巧地借孟子的话软着陆,使较为抽象的所谓“有骨气”一下子变得毛茸茸富有质感,为接下来的论证蓄势张本作辅垫,十分有利于紧接着的正面论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依次列举文天样、饿者、闻一多三个事例,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证中国人有骨气,脉络清晰,不慌不忙,而效率又十分地高。最后水到渠成,小结全文,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具体表现。

        阅读时不妨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课文开门见山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后,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对“骨气”的含义作阐释,使较为抽象的所谓“有骨气”立马变得具体可感,为紧接着的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国人有骨气作铺垫。

        2。有人说,文中那三个论据不但很有代表性,很难用其他事例置换,且次序也不能随意调换,对此,你完全同意吗?为什么?

        文中所用的三个事例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那三个人物从时代来看,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从身份来看,有古代的士大夫、平民百姓,也有现代的知识分子。三个事例的先后顺序也是精心安排的,依次与孟子的话相照应,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写作设计

        人们普遍认为,课文《谈骨气》写作上最主要的特点,是精心选择论据,合理安排论据,有人甚至说,那三个事例不但很有代表性,很难用其他事例置换,而且次序也不能随意调换。真是这样吗?请根据课文论据的选择和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写议论文,要求观点必须正确而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观点和材料必须保持一致。阅读课文时,首先要想一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读完文章后再想一想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如果同意,说出原因,即要联系作者选用的材料,分析它们是否确切而充分,是否与观点保持一致。

        对那三个事例,可以作如下思考:删掉一个。仅保留两个事例如何?有必要举第四、第五个事例吗?三个事例中涉及的三个主要人物,从时代来看有什么不一样吗?从身份来看又有什么不同?若都是古代的或都是当官的,好吗?为什么?三个事例与前面孟子的话究竟是什么关系?

        本文虽然是评论,但写法尽可以灵活,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