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是一篇典型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议论文。
课文首先从俗语和名言中引出观点: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然后从“勤出成果”和“勤出智慧”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其中每一方面均以多个事例为论据进行印证。最后指出只有勤奋才能获得真才实学,只有勤奋才能赢得事业上的成就。
写作设计
仿照课文《说“勤”》以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以“有毅力者事竟成”为观点,以课文列举的事例为证明观点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将议论文《说“勤”》改写成以“勤的故事”为题的记叙文。
写作提示
课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方法论证了业精于勤的观点。主体部分运用典型事例从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先是选用四个事例论述“勤出成果”,然后选用两个材料论述“勤出智慧”。这两个分论点既是中心论点的支撑点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
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相同的材料完全可以用来证明不相同的观点。就拿马克思阅读数量惊人的书籍、历经40年终于写成不朽巨著(资本论》这件事来说,一方面,固然说明马克思之“勤”令人叹为观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说明了马克思的毅力超乎寻常,有毅力者事竟成。
课文中的事例完全可以用来证明“有毅力者事竟成”这一观点,只不过,写作时着眼点要放在“毅力”上,有关的话要相应地往毅力上靠。这也算是一种写作技巧。
课文运用诸多典型事例,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方法阐述了业精于勤的道理。
现要把它改写成记叙文,则所举的事例必须具体生动。比如课文中关于司马迁写《史记》的事例,只有寥寥几十个字,十分简略,至于司马迁具体如何漫游,如何搜集素材,其间发生了哪些故事,课文没有交代,也没有必要交代。若要把它改写成记叙文,则对上述内容就要详加叙述,娓娓道来。自然,写作本文,离不开大胆丰富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
说“勤”
这是一个范围题,“说”即解释、说明之意。“勤”可以包括勤练勤记、勤观察、勤动手、勤思考、勤总结,“勤”即勤奋。
此题易失误处,是没把“勤”的概念搞清楚。学习、工作、思考等都有一个勤与否的问题,但学习、工作、思考等本身不一定适合作例证,在叙述学习、工作、思考等例子时,必须突出“勤”的意义、作用。
《说“小”》、《说“难”》等题类此。
“困难”小议
这是范围题。“困难”是个大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多,“小议”便只能“大题小作”。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宽泛。
其实,从“怎样对待困难”的角度谈比较容易。
空想·幻想·理想
这是关系题,应辩证地讨论。“幻想”具有现实基础就可以成为理想,相反,没有现实根据,“幻想”便是空想。“空想”如果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后,空想便是可以成为现实的理想。此题容易发生的失误,是只看到矛盾、对立,看不到矛盾转化、对立统一,绝对化、片面性,失之于偏颇。
关系题,首先要确定是何种“关系”,然后辩证地分析、阐述。
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这是引申题,“思考”比较重要,回顾不能散漫。应回顾典型事例,以点反映线反映面,思考由事例而来,画龙点睛。容易产生的失误:材料不典型,没有主旨和线索。
要勇于探索
这是论点题。回答“为什么要勇于探索”、“怎样勇于探索”等问题即可。容易失误的是:论据缺乏典型性,重复罗列。
评《项链》
这是感想题。常常失误在:以叙代议,评论不“评”。
评论当然可以有很多角度,但一篇短文往往只能有一二个角度。从恰当的角度切人,就有话可说,就有内容可“评”。而角度不当,文字就可能停留在复述上,有叙而无评。
“水滴石穿”的感想
这也是感想题。容易错的是:感不是从“水滴石穿”而来,或叙多“感”少甚至有叙无感。
由“睡徽觉”说开去
这是引申题。易失误处在于:就事论事,未能说开,未能引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