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中伞下的一对,初看起来,觉得女子语言尖刻,缺少涵养;男的宽宏大量,不怀小怨。但是,再一琢磨便知,那男子确实还不如女子。雨夜路上,谁弄碎了玻璃罐流了污物,不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应当将它清除掉,否则,贻患害人,受害者就不免要骂。骂也是一种舆论,它能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许多坏人往往能在骂声中敛手。因此,那位女子“漂亮的”高跟鞋被污,骂一句也无可厚非。
同样,她敢于对不良现象发牢骚,表明她内心尚有着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她的牢骚是对社会缺陷的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语),她为纠正时弊在作语言努力。 比较起来,那男子就显得缺乏是非观和正义感。自己亲密的女友漂亮的高跟鞋被弄脏了(兴许那还是他给买的),他竟然无动于衷,还“笑着说”:“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口吻,仿佛已看透一切,什么都不在乎。这种明哲保身,不问世事的做法,绝不是一个男子汉所为。如果是条汉子,不应牢骚,当动手清除。可他除了会用软语宽慰女友外,只是俯下身子为女友擦鞋。这样的人,纵然不长“白头发”,他身上也嗅不出青年人的方刚血气。他已是老态龙钟。 “哀莫大于心死”,牢骚者,心未死。
〔简评〕 一般说来,评论几个人物的思想行为,比集中评论一个人物的思想行为,难度要大一些。但是,此文作者选取“伞下的一对”,即两个人物来写,却能化难为易。其诀窍便是拿两个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对比。有比较,就有鉴别。通过鉴别,就明辫了是非:“那男子确实还不如女子”,因为他“缺乏是非观和正义惑”。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满足于谁是谁柞,而是让自己的认识继续升华,得出一个振聋发绩的结论: “哀莫大于心死”,这就入木三分了。此文得了满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的一条,便是开掘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