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对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里,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培养民族创新力的基础在教育。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反映了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进入新世纪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对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刻的反思,大胆的改革.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成长对教育的要求。
作为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载体。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与使用,更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和表现。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充分尊重学生平等的教学氛围,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思想,所以,教师可以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材为上线”的原则下,充分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质疑,在“疑”的过程中.诱发出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疑点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也体现了对能力的培养。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每部分都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要应用自如,需下功夫认真备课,而“法无定法”,又不能拘泥不变,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却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