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编所选的各类植物中,菜蔬似乎是最缺乏诗情画意的了。道理倒也很明白,因为菜蔬谈不上观赏性,难以成为审美对象。 可是,有几位勇敢的中学生偏偏要写这极不起眼的菜蔬,而且居然写得那么成功,比之树、花、竹、草、果至少是毫不逊色。 殷华同学的文章题为《野菜韵味》。这野菜,确实被他写出了韵味。挖野菜,“把童年的纯真、友情和欢乐,辐射到空中,散发到春天的角角落落”;食野菜,清新爽口,余香不绝,“即使名菜亦无可伦比”, “乃农家生活之一大乐趣也,’!
作者笔下的野菜,鲜明如画,清妙如诗; 作者口中的童谣,散发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泥土芳香。 李狄纳同学《榆钱和小民菜》别具一格。妈妈讲的传奇故事,爸爸讲的亲身经历,使作者对榆钱和小民菜的态度由习惯地吃到产生埋怨再到带着感情吃,一波三折,含蓄委婉,义见言外,耐人寻味。 李广森同学的《故乡的菜和瓜》内涵要更丰富一些。作者以精细而活泼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农家菜园地的风情画。西红柿丛中,婆婆妈妈们,张家长,李家短,儿女婚嫁,子孙前程;瓜棚架下,男女老少、吃饭、饮茶、纳凉、下棋;孩子们呢,吃着蒜瓣唱歌谣,脱了鞋子在菜园里赶趟儿,摆弄洋葫芦戏弄蝴蝶。
大蒜、豆角、西红柿、黄瓜、洋葫芦仿佛都透着灵性,与人们的耳、目、心、神相感应,真是乡俗纯朴,乡情浓郁。 作者写故乡的菜和瓜,目的是为了表现故乡的人与情。由物到人,由人及情,由情入理,最终落在故乡人的“种菜哲学”上。文章腾挪变化,含吐生姿,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菜蔬被认为缺乏情趣,一个重要原因是同“人间烟火”距离太近,世人对其淡淡妆、天然样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也正因为距离近,关系密切,人们一旦回过味来,便会有那么多的话要倾诉,便会将那种柑依相伴的感情不假涂饰地表达出来,便会觉得那淡淡妆的天然模样,其实是倾国倾城,无与伦比。
本编的这一题材,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写作难度,要写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9篇获奖作文,不仅角度巧妙,分析深刻,还反映出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宝贵的社会责任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分析深刻中肯
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切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是这批作文的一大特色。例如《东拉西扯说“包装”》一文,作者由产品的包装谈到机关、厂矿、企业。不讲究质量、不重视实际而一味追求外在形式的种种不良现象,由口常生活中的小事谈到了伟人的教诲,文章看似闲谈漫议,字里行间却有着一种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记者,请不要轻易举起你手中的摄像机》,则诚恳地呼吁了传媒应具有的健康与良好导向,发人深思,警人深省。
二、构思新颖合理
《传媒的变迁》一文分节而述,依照传媒发展史的顺序,依次地介绍了多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传媒介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从而形象而清晰地述说出一部现代传媒的变迁史。
另外,《我要为胖子辩护》中思辩味的贯串;《蜀山怨》伤感基调的渲染……都体现了小作者构思文章的匠心所在,值得借鉴。
三、语言优美犀利
选出的这些获奖作品,语言各有特色,或说明生动,或议论深刻,显示出了参赛者不凡的写作基础。
例如,《传媒的变迁》多处巧妙地使用俗语、歌词、成语,给本无生趣的内容平添了几分魅力。
《我要为胖子辩护》中,论证的语言严密有力,无可辩驳,比如“王刚,张越,没有人会因为胖而认为他们也是脑子笨的吧?”等。《女孩与韩寒》中将人物心情与四季融合在一起,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等,语言优美而精到,极富感染力。
当然,这些习作也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如《“网”事如风》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影响的原因还谈得不全面;《我要为胖子辩护》中作者对“健美”与“肥胖”概念有些模糊等,都应引起作者及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