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在舞台上挥臂拉着心爱的二胡曲时,是那么舒展,那么倾心,那么投入,那么忘情!而每当观众对我的演奏报以热烈的掌声时,我是那么的激动,那么的兴奋。这掌声,是对我的鞭策,这掌声,更是对我的激励!从小我就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二胡那悠扬婉转的音色和感染力。7岁时,当父母问我愿意学哪种器乐时,我立刻回答:“学二胡”。当一把质地优良的红木二胡真的操在我手中后,我才深知,学琴是多么艰难。首先,那些活泼可爱的“小蟒蚌”我一个也不认识,琴师耐心的一个一个教会我。枯燥的音阶练习实在让我受不了,父母耐着性子给我磨出了第一首曲子《北风吹》。
当时我是多么高兴,第一次尝到付出辛苦才有收获的滋味。二胡不像电子琴那样容易出成绩。一首曲子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室一辈子,才能拉精,拉透,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在七年练琴生涯中,我曾有过挫折,也曾有过动摇。记得是在1990年的一次比赛里,由于演奏中出了几个虚音,我未能获奖。当时,懊恼极了,一连几天都无精打采的。教琴的老师一针见血地批评了我,说我平时就不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一分汗水一分成绩,不付出当然就没有收获了。我平心静气反思了一下,老师批评得对。既然我喜欢民乐,尤其是民乐处在低潮时,我更要努力学好它。因为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那么代表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就会永远存在。
既然我立志要为振兴民乐出力,那么小小的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从此我注意了基本功的练习,学习再忙,每天也挤出时间拉琴。有时为了摸准一个音,手指被钢弦磨出深深的痕迹,拉弓的手指也顶起了水泡。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反复几十次,直到音准了为止。记得练习刘天华的名曲《空山鸟语》时,为了使鸟叫声逼真,我让妈妈带我去海滨的树林里听鸟叫。桦树林给予我的不仅是鸟叫,而更多的是让我感受了恬静的大自然之美。当再拉这首曲子时,自己也觉得提高了不少……就这样,七年的磨炼,不仅使我二胡技巧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