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0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与朝鲜军民一同抗击敌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最可爱的人”。60多年后,又有一群人荣获这个称号。从2020年至今的疫情是无数人与家人分别,造成了一幕幕令人难以忘记的悲剧。人们不断“躲避”疫情高风险地区,但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逆流前进,哪里疫情最严重,哪里就一定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战斗在抗议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60年过去了,往事一点点流逝,只在我们心中留下淡淡的痕迹。可不能磨灭的,是我们心中的那份质朴、爱心与无畏。中国人民志愿军们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将侵略者一次次击退;医护人员们现身在生死线的边缘,把病危的人们一次次救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人们的安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维护人们的美好年华;他们用自己的分别换来人们的团聚。
疫情期间的许多纪录类节目,让我们看见了在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他们大多还只是20几岁的哥哥姐姐,却担负了如此巨大的责任--他人的生死。武汉疫情刚刚爆发,刚与家人见面,甚至连全家福都来不及拍一张的医护人员们,便急匆匆的赶回了武汉。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动力,他们把应该属于给家人的关爱留给了患者们,与患者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当患者不幸死亡时,他们会为之哭泣;当患者痊愈出院时,他们也会为之高兴。网上流传着很多这样的视频:医护工作者们欢送患者出院时跳起了舞、唱起了歌,表达着对患者未来的祝福;他们在对方的防护服上签下了他们的大名,画画上了她们的“肖象”……
“最可爱的人”是我们赋予他们的称号,他们为我们先出了太多太多,也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青年人,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愿以他们作为榜样,成为建设美好中国的顶梁支柱,为祖国贡献属于自己一份力量!
我十分珍惜怀念1950一1953年在附中三部度过的高中生活,这里仅就几个片段回忆寄给母校,以兹纪念。
(一)1950年9月开学典礼,十分隆重,正是校歌中所说“革命首都新师大,建设人民的新附中”。那次开学典礼是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师大校长林砺播都参加了。整个会场挤得满满的,全校四个部同学二千多人欢聚一堂同庆开学。仪式后有高年级同学演出的话剧。记得会场上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个同学拾到一枝钢笔交到主席台,主持人在话简前向大家招领,还说“学生的一枝笔就像战士的一杆枪,也是武器,丢了武器,怎么能打仗呢?”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学业的重视,同时,在解放初期,一支钢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
(二)1951年,一苏联赠给我国一套完整的中学理化实验仪器,教育部和“中苏友协”决定把这套仪器给附中。五月份,在和平门外一部操场举行隆重盛大的赠送与受礼仪式,有很多领导参加,拍了电影,新华社还发了照片。学生心中很激动。
(三)1952年新年,三部举行新年晚会。会前学生会拟好一封给毛主席的贺年信,会上,向全体同学朗读后,即派惠博生同学去中南海送信。自然,大家希望能得到回音。果然,在晚会快结束时,惠博生同学带回了中央办公厅的复信,信中勉励同学“三好”。同学们十分高兴,感到幸福无比,此事登在报纸上了。
(四)1951年二部、三部一块儿上课。后来二部迁到圆明园,三部又和工农速中一块儿上课。在此期间学生来源有很大变动,但大家在一起相处亲密无间,团结友爱,同学中有各地人,有华侨,还有一个日本女同学叫苏真,大家生活得十分融洽。
(五)除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外,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也令人不能忘怀。周末常发电影票、音乐会票。夏季有游泳、游园。我们曾见过第一批女飞行员、抗美援朝英雄。还请过刘宾雁、马可、李何等作报告。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小组(地理、无线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