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沟位于四川省灌县城西北约七公里。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对峙,翠谷纵横,溪水长流,何等奇艳的美景!
我们作为全国青年地学夏令营四川营的营员,来到这里采集化石标本。登上山峰,望着尽收眼底的美景,在脑海里打上一个个大问号:几亿年前的龙溪一带又是怎样的呢?是如眼底一般的美景,还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呢?
化石把这些“大问号”变成了“惊叹号”。我们在山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石炭、二迭纪时代的腕足类、蜓科动物化石,而更多的则是珊瑚化石。大家也许会问,腕足类、珊瑚和蜓科动物,都是只能生活于一定的海洋环境中的古代生物,怎么能跑到这座海拔将近一千米的内地山峰上来“栖身”呢?
还是让我们沿溯而上,回顾一下它们的历史吧。
两亿多年前,这里是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海。在这片海洋里;生活着许多腕足类动物、珊瑚及蜓科等海洋“居民”。一方面,由于新陈代谢而死亡的生物遗体,掩埋在海底沉积物里,另一方面,则因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死亡后的遗体也埋在沉积物里,致使海底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越来越多,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底沉积物逐渐变成了坚硬的石灰岩,而存留其中的生物遗体则变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化石。然而,这些海洋动物化石又怎么会出现在这一带的山坡上呢?这是因为地壳是不平静的,它的不断运动,致使海底上升,再经过河流、风雨等的冲刷、侵蚀作用,就变成了今天的山地。我们自然就不难在这里发现此类化石了。
因此,根据这类化石的发现,我们可以断定:两亿多年前的石炭纪、二迭纪时代,龙溪一带是一片汪洋。
此外,大量珊瑚化石存在又表明,那个时期这里是一片温暖、沽净、透明而含盐量正常的浅海。只不过因为后来的地质时期内的种种变化.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
“沧海桑田”,这是昔人所造的成语,它形象地表明了在不平静的地壳上,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互相转化。而化石,则是这种转化很好的“见证人”。我们今天能从化石窥见二迭纪时代龙溪的概貌,气体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吗!
既然陆地与海洋麻断转今天一那么可以推想,几亿几十亿年,或者几百亿年之后,这里又将变成什么样子大概又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