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高中后,对书籍愈来愈挑剔,多年的阅读习惯又迫使我像吸烟者烟瘾发作般浑身难耐。忘记了当时遇到这本书的细节,只知这那本由绿皮包裹,四个黑色大字为题的书是我少年时期乃至一生都难得的的精神良药。
《文化苦旅》以宏大的背景构思、丰富的意蕴内涵和专业的视角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个辟谷幽境、层峦险峰、大漠孤烟和山水风光等应题之旅。作者带领我们在西湖上徜徉,在莫高窟里感叹,在天一阁里畅想,在中华文化里求索……一路上踏遍中国大江南北,习惯了追忆今非昔比的风化,唏嘘盛载多少辉煌的废墟,感叹变化无常的历史,这文化之旅又被染上一“苦”字。
在书中,最吸引我的不是作者笔下的江山如画,而是他专业的考察,对文化的渴求与向往,书中每一篇文章都非简单的游记,是凝聚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光辉的吶喊。
《莫高窟》,驼铃似还在耳边回响,莫高窟却早已历经几度兴衰。沙漠中无数瑰宝的栖息之地,各朝代的画廊,荒芜的沙漠和文明在此相会,光影和风沙因为它的存在变得安静了,彷佛天地间就只留下那一大面石壁,透着点夕阳的红晕。但就算是这样巍峨的这样浑然天成的建筑,还是惨遭一劫,因为当时社会的腐败和王道士的推波助澜,它所存的珍贵经文和壁画遭到了极大程度的破坏。漫天呜咽的黄沙也掩盖不了作者亲临的恨,他恨:为什么自己不早生一个世纪?为什么诺大的中国容不下几卷经书?为什么没有人阻止那些西方探险者踏向莫高窟的步伐?他的万千思绪里有自责,有拷问,也有无奈。前人所想,无可考证,前人所为,已成定局。但莫高窟仍默默地伫立在沙漠深处,它是沙漠中最美的一朵花,根茎连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靠我们来灌溉,它的花瓣曾被人摘下,它的叶片曾干涸得失去光泽,至少我们再次发现了它。20世纪70年代,敦煌莫高窟的保护部门正式成立,在过去30年中,进行过大大小小300多起保护行动。飞扬的黄沙总有疲惫落下的时候,莫高窟啊,你能否继续屹立不倒?
《阳关雪》,当阳关还通过我们耳熟能详的几首古诗大气磅礴的活在我们心中时,杯酒敬故人,远闻羌笛声却岁历史消散在远方。只留下一段孤寂的城墙被风沙掩藏,又被大雪埋葬。终究耐不住寂寞渐渐坍塌,风化,如今只剩一个面目全非的石墩,更显孤独,凄凉。那大雪是盖在作者心上的悲,时代更替,人文风情和制度的不同让阳关在难像从前那样诗意,酒,羌笛声和潇洒的道别。随着时间逝去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气概,一种生活。书中作者说到唐人会把目光放得很远,人生铺得很长,把微笑送入历史。这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人生苦短,步履要放达,豪放的神猫就是支撑你走得更远,走得更自信的重要配件。一生中,告别式经常的,若儿女情长,一位依依不舍,反而是进步的阻碍,这大约就是“离别是为了在更好的未来相见”的最好诠释吧?但阳关并没有把这自信延续久远,那一座石墩,兴许还在霜雪中追忆梦里的场景,一位故人踏着大雪向前,敬上一杯酒,远处飘渺的羌笛依旧悠扬。
《宁古塔》,流放之地,下至平民百姓,上到官府职员心底黑暗的疮疤。宁古塔并非塔,在满语中的“六个”,据说来自6个皇室远亲曾在此居住。一片荒芜之地,不管是人口还是文化,在这最常见的呼啸的狂风和满目的荒草,确是压在作者心头的惊。满清的刑罚之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多数都是冤案。旧时的所有文明,生活,信条到这里都被厚重的现实环境和生存条件禁锢了,或许这才是蛮荒与文明在这的特殊对比的原因吧。想必作者眼看着身边的一切,心中也满是默哀和痛苦吧?但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即使这片陌生的土地百般摧残他们,企图抹去他们完全融入野蛮的最后障碍,他们确实中用他们温热的手掌抚摸着这片土地,播种下文明。蛮荒中也会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书中提到,很多的生死之交都在这里产生,即便来自不同民族,门第和政治立场,甚至是敌对的民族。人在深受苦难的环境下,每次相见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吧。尤其是在思乡时,来自同乡人的交流也许是唯一的盼头。久而久之便会触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因此成为知己之交。宁古塔的罪恶,由这一个个高贵的灵魂承受,一代又一代,宁古塔依旧狰狞荒凉,文明的火种已经开始暖化内心的冰雪。
这仅仅是作者旅途的冰山一角,但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爱,这种爱是复杂的:有唏嘘感叹,也有惊喜愉悦,更有悲伤痛苦。正因如此,作者才会卸下任何身分和偏见,走近山水建筑,人文历史,走进文化。每当他发觉一段历史,一处山水,一处古迹,它们总会自动构建处一个个沉淀了前年的故事,执念,或传承。看到曾经金碧辉煌的盛景只剩今日垂老残景,总会不住的痛惜,同时目睹了文化的持续衰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苦”。
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却让人们慢慢漠视中华文化,有决心,有毅力开展一次拥抱文化,贴近自然的之旅的寥寥无几,无心忍受“苦”的浸泡,又何来之后的甘甜。只可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参天古树,却被各色各样的欲望和追求的藤蔓紧紧箝制,渐渐弯下了腰。作者先行一步剥开依傍在上的枝蔓,抚摸历史烫下的年轮,阅读每片叶子中的故事,心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就是对他最好的回馈。但即使是这样,古树还是被层层包裹,管中窥豹,难现光华。它苦撑着,希望有一天把他栽下的人给予它新生,但它,能等到吗?
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工人读物编辑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改革家》一书,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由于历史的偏见,往往给人们造成了这样的心理阴影—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该书繁简适当地作了回答。它沿着先人改革的足迹.追本溯源地向读者展示了大量史实,说明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从根本上讲,成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改革是适应新的政治、经疥形势的需f,对社会诸方面关系起了调节作用,代表着社会进步的要求,由于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必然成功,而失败只是暂时的、偶然的。
不是吗?请看功成名就的幸运改革家,不仅在帝王中大有人在,而且在宰相、卿大夫中也不乏其人。赢政、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努尔哈赤、玄烨等是帝王中有作为的改革家;而管仲、子产、姚崇等则是宰相、卿大夫中建功立业后“寿终正寝”的改革家。不过,由于过去宣传甚少,鲜为人知而已,该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书中不仅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改革家的个人活动,并进一步统观全局,总结出我国古代社会一次接一次的社会变革中所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这对于今夭的改革大有裨益。从中看出先人改革的成功有个共同规律:首要一点是最高领导层的支持,改革家本人有职有权,才能保证改革方案的实施。从历史上看,凡是帝王亲自主持或全力支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成功的。如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玄烨等开明君主所主持的改革,无一不是成功的。可见“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出现,也决非偶然。其次,改革家本身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既是新旧势力的斗争,遇到强大的阻力是必然的.如果改革者稍有犹豫,就会在反对势力面前败下阵来,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如此,而与之同时代的,向以古代科学家著称的沈括,却是一位虽遇挫折却不颓唐的改革家。他不仅改革天文历法,改革盐政,还在外交和军事指挥方面显示了不凡的才能。再次.整顿吏治是改革必不可少的内容。三朝宰相姚崇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李唐王朝,历任武则天、李旦、李隆基的宰相兼兵部尚书,每次辅政,都从整肃吏治革除旧弊人手,因而出现了诗人杜甫所怀念的河清海宴的“开元全盛日”,姚崇便被时人誉为“救时宰相”。
该书也不讳言,改革既是一场尖锐激烈的新旧斗争,在旧势力的猖狂反扑下,改革家献出生命,使改革暂告失败的史实。为人们熟知的商v,虽遭车裂,但他的精神不死,业绩永存。他所实行的耕战政策、承认土地私有等措施,为秦朝统一全国后所沿用,直到宋朝,改革家王安石还赞赏地说:“今人未可非商鞍,商鞍能令政必行。”可见其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