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甜里面它裹着酸。”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美食——冰糖葫芦。
它的样子很可爱,一根长长的竹签串着红红的山楂。妈妈说糖葫芦象征着幸福和团圆。凑近去一闻,一股香甜的味道直钻鼻孔。我用力咬了一口,晶莹剔透的糖衣就掉进了我的嘴里。“咔嚓咔嚓”那糖衣嚼起来又甜又脆。这时候,山楂已经漏出来了,我只需要轻轻地咬一口,山楂也掉进了我的嘴里。甜里有酸,酸里有甜,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冰糖葫芦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相传在南宋年间,宋光宗为了给贵妃治病,请江湖郎中进宫诊脉后,用山楂和冰糖煎熬成“糖球子”每天饭前吃3—5粒,不到半月就康复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妈妈知道我爱吃冰糖葫芦,就学着给我做,我吃着妈妈做的冰糖葫芦,不仅嘴里甜,心里更甜。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透着那酸……”一听到这首歌,谁不是嘴里立刻生出一种酸酸的、甜甜的感觉呢?
“宝贝,今天我们来做冰糖葫芦。”妈妈大声喊。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激动地对妈妈说:“妈,我们开始准备吧!”我们先把山楂洗净、晾干、备用。开水烫一下竹签,用竹签把这些又圆又红的小山楂穿成串放在锅边备用。然后用锅把冰糖化成糖浆(如果没有冰糖,可以用白砂糖代替哦)。妈妈说:“煮糖浆是关键的一步,一定要把握好火候,煮到糖浆可拉丝就好了。”妈妈把一串串山楂放入锅里上糖浆,一遍又一遍地浇着,一边转动糖葫芦,我两眼放着贼光,心想:“妈妈把糖葫芦做好了,我一定马上就吃,吃十串都不够。”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急着问妈妈:“好了没有?”妈妈微笑着说:“别急,要使它表面的糖均匀,不会结成像‘石钟乳’一样的东西,最后冷却,冷却的过程中还需转动,因为此时的糖浆还是液态,会流动,转个三十几秒,这样糖葫芦的外观会更好看。”妈妈一边转着糖葫芦,一边浇着糖浆……没想到做糖葫芦还这么讲究。“妈妈,可以吃了吗?”妈妈回答到:“还没好呢,剩这几串浇上糖浆就好了,你来试试吧。”“那还要等多久啊?”我一边转着糖葫芦,一边说。“再等一会儿!”妈妈接过我手中的糖葫芦,插在糖葫芦架子上。“再等一会儿?”我快速转动糖葫芦,认为这样可以加快凝结。我嘴里数着“一秒,二秒,三秒……一分钟,两分钟。”这两分钟我觉得像过了几个世纪一样,直到手酸转不动了,才把它插在架子上冷却,防止粘到。那鲜红的山楂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淡黄色的、透明的糖,显得晶莹剔透。看着都淌了一地的口水!我频繁地出入厨房,生怕晚一秒吃不到糖葫芦。糖终于凝结了,可以吃了,我一口一颗朝嘴里塞。糖葫芦吃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带酸,甜而不腻,我吃完一颗又一颗,吃完一串又一串,一下子吃了五六串,吃得连晚饭也吃不下去了。
我吃完了糖葫芦,唱起了《冰糖葫芦》这首歌,“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冰糖葫芦不仅好吃,而且象征幸福和团圆!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止不住的咂一咂嘴,回味着冰糖葫芦那又酸又甜的味道。
说到冰糖葫芦,大家最熟悉不过了。话说南宋的宋光宗喜欢的黄贵妃得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物,皆不见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无奈张榜求医。
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很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了古式冰糖葫芦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仍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记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就给它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