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暖和的天气融化了大雪,万物复苏。
远外的大山上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树们换上了一身浅绿色的新衣服,挥着手来迎接春天。柳枝争着抽出嫩芽,骄傲地摆动着它那婀娜的身姿来迎接春天。与此同时,小草们也赶忙破土而出,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欣赏着美好的春光;野花们不甘示弱地争着张开了朵朵笑脸;竹笋们也来凑热闹,它们为了不被着凉,穿上了一件又一件衣服,才安心地出来,迎接春姑娘。
燕子从南方听到消息,也迫不及待地回了家,她们唱着愉快的歌,跳着欢乐的舞,来迎接春天。孩子们知道春姑娘来了,一放学,就去到草地上,放风筝。难怪高鼎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姑娘看大家这么热情,她很开心,就下了一场小雨,表示祝福。这一场小雨把大家都洗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啊!春天真让人欢喜!
远外,一个女子撑着小舟在湖上采着莲蓬。口中咿呀唱着歌谣,身旁有龙井的芳香,有翻炒着花骨朵的清香,有清丽婉转的越剧声,有纺织机咔嚓咔嚓的声音,这就是我记忆中杭州的模样。
我出生在这高脚屋里,叮当的风铃和着荷的清香。父亲黝黑的皮肤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光,他总是抱起我指着南边:那才是家的方向。
五岁那年,我回到温州,耳边是海浪的翻滚声,而不是钱塘江的涨潮声。
我听不懂他们口中咿哩啊啦晦涩难懂的方言,只晓得那滑糯的鱼饼和鲜香的鸭舌是我最爱吃的。我总是躺在十几平方的小屋里望着星星的方向,玩累了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她唱着遥远的歌谣。
十岁那年,我呆在温州,心里想的是新学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却听不见茶女口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喜爱雁荡山的秀丽,江心屿的文雅,瑶溪的静谧……每当我登到雁荡山顶的时候,总是会遥望着北方,是的,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温州独特的美所吸引,渐渐地迷了神。
十四岁那年,我遇到了几个来自杭州的人,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杭州的变化之快,告诉我G20峰会前杭州的热闹。我听着笑了笑,心里却多了怅惘。后来我不再遥望北方了,而是低头看着脚下,看着我生活了近十年的温州。这儿,也在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他们约我去杭州看看旅游一次,只需要一张高铁票,三四个小时就到了。
这一张蓝色的票,真的能带我回到记忆中的杭州吗?我松开手,那张票掉在了地上。父母说温州离杭州很近的,我可以随时去看看。他们咯咯地笑着,手中却不断翻看着手机里的转帐记录。
让孩子们都出生在高大宽敞的大厦里,让祖国的花朵都感受时代的日新月异吧!我的心一直有着一间阁楼,里面有着茶叶的清香和童年的往事,而外面则有着西湖、钱塘江的好景象。
杭州是我的故乡,它曾安谧恬静、如诗如画。温州却是我生长的地方,它发展迅速、日新月异。
我爱杭州也爱温州,我怀念过去,却也期盼未来。
【编辑点评】
杭州与温州,在作者笔下,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作者紧抓童年记忆里的两座城市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抒写真情。感情处理到位,非常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