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奖,成了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人。莫言的原名叫管谟业,莫这个字表示不要、没有的意思,而言的意思就是话的意思,莫言给自己取的名字,希望自己不要多说废话,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莫言的家乡在山东高密市大栏乡,读的是村里的小学,比我们的学校差远了,那莫言一定读的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了吧!不不不,可惜地告诉你莫言连中学都没读,更何况高中、大学?
那莫言是怎样荣获诺贝尔奖的呢?不因为莫言的运气好,而是因为莫言勤劳、努力。
莫言到现在共写了16本书,最少也325页,16本合起来有6千多页,差不多600多万字。
项老师写了一本非常救灾,长了痔疮,为了痔疮不破,项老师连续4天不吃东西,就一点番薯干填饱肚子。如果项老师拿着自己的书,大喊大叫地说:“我要参加诺贝尔奖评比!”“叫什么名字啊?”“我是中国的项有标!”“写了几本书?”“1本”“不错,书留下!”莫言抱着16本书过来,小声说:“我也参加评选!”“叫什么名字啊?”评委也问,“我是中国的莫言。”“写了几本书?大约多少字?”“16本,字数只有600多万字”这1本,16本,30万,600万,一定是莫言呀!
如果项老师写一本书看1000本书,那莫言16本,岂不是读书破万卷了?
莫言小时候很穷,没钱买书,莫言见邻居有钱人家有一本《三国演义》,十分喜欢,便向邻居去借书:“请问能把《三国演义》借我看看么?”“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家现在磨粉,你帮我们磨粉,我才借给你看!”邻居要求,“好吧!”莫言答应了,莫言为了得到那本书,便更卖力地磨起来,磨了整整一天,终于看到了那本辛苦得到的《三国演义》,仔细地看了好几遍。
莫言很勤劳,为了完成这16本作品,又为了不长痔疮,所以写一会儿,站起来跳几下,这样辛苦,普通人可做不到。
莫言就算没有那么高的学历,可光凭他那勤劳的精神,就能获得150万欧元的奖金,和那珍贵的诺贝尔奖。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句金玉良言:“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初学的人自然以读“选本”入手为较好。诗歌方面,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虽不是理想的选本,但既然流行已久,所谓“熟在人口”,就不能不读。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翔实可靠,更应细读。宋诗则至今投有好选本,元,明、清更是如此,近年翻印的宋、元、明、清几种《别裁》,勉强充数而已。初学者暂且放一放,问题不大。唐以上的,近年有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选》,作为初学入门是较好的。至于鸦片战争以来,则有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选注的《近代诗选》,但不够理想,注解亦常不满人意。词的选本,以近年胡云翼的《宋词选》注解较详,作为入门,还是可以的。新印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颇有独到见解,能启人神智。古文方面,流传已久的《古文观止》还不失为一部选择较精的选本,其中不少文章也是“熟在人口”,可以有选择地取些较著名的文章细读。此外,近人编选历代文选颇有几种,各有所长,难分轩软,选购一两种研读,以补《观止》之不足,大有必要。
以上是入门的。当然不应仅限于此。与精读同时,还须博览,以避免眼界浅狭、局促一限之弊。此外,还可选取一些自己喜的古文诗词进行诵习,以避免俯仰随人之弊。
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进一步,就可以在古人的诗文专集或总集中,自己选读一部分作品。先秦的《诗经》、《左传》、《楚辞》,固然已有选本,也不妨按自己的需要重新挑选一些。《乐府诗集》是南朝宋人郭茂倩辑集的,其中的南北朝民歌,气息新鲜,格韵优美,更可自选若干,借此略窥中世纪我国民间诗歌的风貌。
还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辞赋的选本,即《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所选先秦至南朝梁的文学作品七百余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佳作。我们自选其中若千篇来诵习,大有好处。
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集,还有其他名家的诗文集,前人及近人虽已有所选录,但所选名篇未必齐备,或不甚适合今天的需要,我们在浏览之时,有意自选一些,汇抄成V,,以资讽诵,一来锻炼自己的鉴赏力,二来不受前人选本的限制,是个提高水平的好办法。宋、元以后名家的诗文词集,也可以照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