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战国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21:59
  • 《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战国策》教案》
  • 成语故事两则《狐假虎威》《战国策》教案

    教学目标:

    1、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正确地表达文章蕴含的感情

    2、掌握一些文言字词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传情达意地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两则》,请同学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成语?

    小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学成语故事的主人是两只动物。(贴画)一只是狐狸,另一只是老虎。

    2、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没有关于这两种动物的成语呢?比如说“如虎添翼”,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同学说成语)

    3、根据我们刚才找到的成语,请结合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老虎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猛)

    狐狸呢?(狡猾)

    4、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狐假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借

    “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这个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原文,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做到传情达意地朗读古文

    二、朗读

    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请大家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地字及不清楚的解释。

    有没有?谢老师来考考大家!

    长百兽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以为然畏

    2、散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

    3、齐读

    三、分析

    大家都已经能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但要传情达意的朗读还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起因

    文中那个句子写出了故事的起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抓住关键字词就能把意思说出来)

    2、你猜想一下,此时的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如何?

    老虎:凶狠、得意

    狐狸:害怕、紧张

    3、怎样才能读出老虎的凶狠得意?关键词语应读重音

    哪些词语?求、得、食

    如果加上些停顿,就显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范读、小组读、齐读

    (二)结果

    1、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请同学用现代文说出它的意思

    2、我们常说思想是指导行动的,老虎之所以这样做,它心里在想什么?

    认为狐狸是对的

    老虎不知其中的奥秘,还蒙在鼓里,朗读时要读出;老虎的糊里糊涂,语速如何?

    范读。齐读

    “兽见之皆走”走是“跑”的意思。为什么要跑?

    害怕

    “跑“是慢慢的吗?不是,逃命自然越快越好,所以语速应怎样?

    快、急切

    现在老师来做这只傻老虎,同学们扮百兽(范读)

    男同学扮演老虎。女同学扮演百兽,朗读

    (三)议论

    老虎被蒙在鼓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中有没有旁观者一语道破天机的语句?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翻译句子

    2、从“不知”、“以为”可看出老虎上当了。百兽事实上是畏惧老虎,假相是畏惧狐狸,所以这是问题的关键。“畏己”“畏狐”应该读重音,加以突出。而且,它是文章的结束语,应该读得慢,降抑调

    3、范读,小组读,齐读

    (四)经过

    以凶猛著称的老虎怎么会被一只小小的狐狸牵着鼻子走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过程中狐狸的一番花言巧语。以句号和问号为界,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三句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子无敢食我也。”

    A、请一位同学翻译

    B、我们前面说过狐狸被老虎抓住时很害怕,它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是他的胆子很大吗?不是,它是假装镇定。虽心里十分慌张,但语言坚决肯定,所以朗读时应重点突出“无敢”

    C、范读,分读

    2、光凭这一句话,老虎会相信它吗?显然不够,所以狐狸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它的理由。

    A、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用现代文把这个理由说出来

    B、狐狸找到了谁做靠山?天帝

    那么狐狸肯定要在老虎面前突出自己的靠山,强调自己的位置,还要突出后果的严重性。“天帝”“长百兽”应读重音,语气要傲慢些。

    范读

    C、此时此刻的老虎已经被狐狸的傲慢和天帝的威望弄得晕头转向了,但它毕竟是百兽之王。从狐狸后半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虎此时已由完全不信到了半信半疑。狡猾的狐狸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它,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口说无凭,实践证明。狐狸的方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三句

    3、

    A、请学生翻译

    B、狐狸的方案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狐狸的狡猾?

    “先行”“随后”

    所以这两个词语要读重音

    C、狐狸不但提出了方案,还预言了结果。是哪个句子?翻译

    D、这是一个反问句,请同学把它改成陈述句,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肯定

    E、狐狸的反问充分表现出这时它已经由开始的恐慌变得十分自信了,它的花言巧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4、根据幻灯片传情达意地散读、互读

    5、看图一起朗读

    四、总结

    1、这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狐狸不但捡回一条小命,还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显耀了一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什么呢?

    2、了这个故事后,你对开始下的定义有没有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呢?

    在这个故事中,老虎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狐狸虽狡猾,但也有可取之处,它急中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体现了它的聪明。

    3、最后请大家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收获或体会

    A、朗读古文要主义重音、语调、停顿,做到传情达意

    B、我们不能像愚蠢的老虎那样上当受骗,要学会识别别人的阴谋。

    C、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机智,但不能利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

    五、作业: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参考:

    (1)老虎俯首称臣了

    (2)百兽揭露狐狸的诡计

    (3)老虎明白受骗了

    六、板书

    成语故事两则

    狐(贴画)假虎(贴画)威

    借威风

    狡猾凶猛

    聪明愚蠢

    【成语故事两则《狐假虎威》《战国策》教案】

  • 《亡羊补牢下一句》
  • 亡羊补牢下一句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出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 成语,语出《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战国时,齐国宰相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门客,其中一个名叫冯谖(xuān)。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邑后就和债民们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债了。”说完,冯谖当众把账单全部烧掉了,薛邑百姓为此非常感激孟尝君。冯谖回去,孟尝君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给我买什么东西了吗?”冯谖说:“我觉得你家什么都有,所以就自作主张给你把‘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一年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之职,孟尝君只好回到封地薛邑。薛邑的男女老幼都去迎接他,孟尝君这时才体会到冯谖为他买“义”的意义。可是冯谖却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原文是‘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如今你才有一个洞,还不能放宽心啊。让我再替你开两个洞吧。”接着,冯谖到了魏国,对魏王说:“孟尝君这个人非常能干,凡是接待他的诸侯,都能富国强兵。”魏王相了,便把丞相的职务留给孟尝君。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用更隆重的礼节去请孟尝君再回去做宰相。冯谖这个时候才说:“现在三个洞都修好了,你可以放心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了。”

    后来,人们用“狡兔三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避免灾祸。现在多用于贬义。

  • 《亡羊补牢的故事》
  •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