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精选3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
窗外细雨丝丝,风拂翠绿;屋内灯影朦胧,沉寂平静。我喜欢,喜欢在这样的深夜,枕着《红楼梦》入睡,伴着林黛玉去红楼中追寻已逝的梦。
黛玉,你目下无尘,孤高自许,背叛这个腐朽污浊的世界,却最终逃不开,挣不脱这个世界。红楼梦断,梦断红楼。你可知,这不仅是你的悲哀,贾府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必定走向没落的悲哀。
当你告别病中的父亲,踏上离乡的路,两岸的绮丽风光却无法抚平你紧攒的眉峰。青山在你眼里,成为了颓废的容颜,船底的流水声在你心中,是悲凄的呜咽。微风吹散了你长发,你衣袂临风的身影是如此的纤细,又是如此的孤寂。当一声声轻叹飞进风里时,当一行行清泪随着滔滔江水融为一体时,你翩然走进了那座极尽奢华的大园。行动如弱柳扶风,娴静似娇花照水,泪眼盈盈中,仅仅是一瞥,却系下了一生不解的情和缘。
尽管是锦衣玉食,尽管有数不尽的珍器古玩,可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你难展笑颜。你不爱荣华,也不图富贵,你不爱名利,也不喜欢喧嚣,你有自己追求悠远宁静的在水一方。在这个充满了世俗气息的深府里,你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这个豪华宏大的园子里,却只有一颗心能与你紧紧相依,你们一起吟诗,一起作画,一起嬉戏,一起在花树下品读西厢。
你深爱着潇湘馆前的那一片绿竹,你深爱着那一把寄托你喜怒哀乐的瑶琴。我知道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你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坟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你孤傲美丽,俯首弄琴。一笔,是满心的冰凉;一画,是彻日的迷茫。
不必问是谁牵的缘,不必说是谁作的主,多少希望,多少期盼,到头来终必成空。你的一生,与诗书成了泪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你只希望你诗稿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是在你短暂的年华中,历经岁月沧桑,最终只能饮恨焚稿。"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好一个"葬花魂"!
梦醒了,却又断了。几点冰凉的残雨,开始渲染宁静。你狠心点燃所有的记忆。转身,离去,去赶赴另一场人生。红楼梦断,是一片空白;梦断红楼,带一路风尘……
灯影下,我手捧《红楼梦》,仿佛手心里放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沉甸甸的美丽而又极易破碎的梦。薄薄的纸页扇动着淡淡的墨香,我分明看到一个柔弱女子,在纸页间翩翩起舞。素裙,拈花,轻颦,徘徊于花间小径,葬下芙蓉秋水。
林黛玉呵,那可是你。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
曹公十年心血凝聚出的一颗中国文学史上瑰丽的明珠,享誉古今中外。其内容思想所含之深广,我并不能如大家一般妙语连珠,鞭辟入里地陈述所感,只能在这提出些许拙见,以表我对此作的喜爱与仰慕。
拜读完全书,黛玉给我的感触最深。常说林黛玉就是《红楼梦》的灵魂,读懂的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曹公笔下:“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遗世独立的绝代美人跃然纸上。在烟火缭绕俗世,她的存在就是一种浪漫,让人心生倾慕。
有人为附庸风雅,读红楼或更甚之仅是人云亦云地拾人牙慧,道黛玉格局小,心眼小。殊不知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误解。太不尊重曹公心仪的女主角,也太侮辱我心中风光霁月的黛玉了。我所仰慕的黛玉,有着绝代姿容且蕙质兰心,清高孤傲。有貌有才有思想,绝无那般肉薄心窄。
初入荣国府,面对不熟悉的人的环境,黛玉的表现出极强适应能力和礼数周全,滴水不漏的对答。一如王夫人九曲十八弯的敲打——别沾惹惹宝玉。黛玉的回答游刃有余,先是说自己会包容这个“混世魔王”般的兄长;其次又将母亲对宝玉的赞美道出;最后再让王夫人放心。要知道黛玉说出这番话也还未曾及笄,如此知世故而不世故,既不让王夫人生怨,又摆脱“沾惹”之嫌,还不让人看轻,这何不为聪慧?如这般,没有心胸开阔,情商高,难能做到!这气度哪里来,书中黛玉是出身钟鼎之家的曼妙闺秀,再联系后来随口咏《葬花吟》等,不难想出这跟黛玉好读书有关。书读多了,视野宽了,眼界便宽了,才有此般超拔群芳的胸襟和才情。
再是,有许多人因黛玉当面怼周家娘子“别人挑剩下的,才来给我”而认为黛玉小心眼失“礼数”。可是原就出身于世家的黛玉,如果容忍周瑞家的看人下菜的行径,那就不叫气量大了,那是没脾气了。且今后她可能就要以这种委屈的姿态在贾府里小心度日了。通过一句话,给了这些惯好欺软怕硬下人们一个当头棒喝。这就是林黛玉,不虚与委蛇也不委曲求全,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底线,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历来的称颂的气节吗?
曹公笔下的每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各有可爱可恨之处,只不过我独爱黛玉。黛玉的心如冰玉那般晶莹,如赤子那般率真。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了解全貌就去对她的人生她的品行多加置喙。一如当下,无论现实还是网络,总会有人对只知微末的事情擅定其性质好坏,甚至去抨击、辱骂,到最后发现事情并非如他们所见的不堪,再说句“抱歉,误会了”。可这轻飘飘的言语能弥补受害者内心的创伤吗?倘若,他们能学的黛玉的三分才情,能把自身素质提高些,怎会有这些难看的事情发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依我所感,《红楼梦》是一个旖旎的悲剧,一个有美好的黛玉存在的世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人公。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么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有着绝世的美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除了美貌她还有着别人没有的性格。她性格中最显著也是最特别的就是她的敏感。有人评价她是“一手一个药坛子,一手一个醋坛子”,比如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从行走路线上看,本是顺道一路走来,最后才到黛玉那儿,走到哪儿送到哪儿。凤姐、迎春姊妹、黛玉,没有先后顺序可言;再从宫花来看,十二枝宫花,样式可能有别,但材质应完全一样,工艺也应相同,都是上品,没有孰优孰劣。送给迎、探、惜时,都是她们的丫头收的,送给凤姐四枝,也是平儿打开匣子拿的,凤姐看后又还回两枝,命:“送到那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此前未有人挑挑拣拣。送给黛玉时,虽只剩下两枝,但并不是她们挑剩下的。可黛玉得知凤姐及三位姑娘都有了时,便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她又是一个极其细心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干嘛,都会十分认真细致比如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评价: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因为林黛玉那特殊的性格,再加上心病重,所以死的很凄凉,令人惋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4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且看那大观园之繁荣瑰丽,且听五玄琴天籁仙乐,且品绝世风华之诗吟!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原文中林黛玉的真实写照,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也为她令人潸然泪下的结局而埋下了伏笔。林黛玉本是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为偿甘露之惠,自甘坠下凡尘,但那原本冰清玉洁的仙子,却未曾沾染上尘世间的世俗,依旧是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林黛玉赚了我们太多的眼泪,她天性孤傲,天真纯洁,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社会世俗功利的影响,她我行我素,但是在贾府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中,自然不会有好人缘。
我是欣赏林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固然率真却决不莽撞,恰恰相反,她行事十分谨慎。这一特点在原文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中即可看出“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他人耻笑了他去。”这段话将林黛玉的行事谨慎,描写的淋漓尽致,也将黛玉心思的缜密刻画的入木三分。
自古才女都是悲春伤秋,多愁善感的,像林黛玉这般脱俗的人儿,也不例外。黛玉的多愁善感,最经典的一段的体现在“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中。她不忍心落花被玷污,希望她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曾在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中问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因此又曰:“未若锦囊收艳骨,一一杯净土掩风流。”至此,“黛玉葬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
林黛玉虽然多愁善感,但她的才华在大观园众人中自是首屈一指的。《葬花吟》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是深刻的表现了黛玉在封建社会所遭受的精神上的苦难,却也体现了黛玉的惊世才华。还有在赏菊是黛玉所吟咏的《咏菊》、《问菊》,也才压群雄。这无一不展示了林黛玉不容忽视的卓越才华。
林黛玉不仅纯洁孤傲、行事谨慎,心思缜密、多愁善感、拥有着卓越才华,还是一位不遵守封建礼仪的叛逆者,思想前卫。即使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孤独返太虚,是悲剧的代表人物,也瑕不掩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先生对自己的小说《红楼梦》的评价,而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曹雪芹先生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作者知音难寻的无奈和苦闷。但我却十分喜欢《红楼梦》,却只因黛玉的诗与痴情。
今年暑假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可这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评论两人的爱恋呢?其实,自从读完《红楼梦》,黛玉的影子就印在了我的心里。后来再次翻看此书,隐约中似乎能听到黛玉柔弱的喘息,模糊中仿佛能看见黛玉略带伤感的容颜。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娇气做作”,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他与别的女人在一起。而宝玉给黛玉的时间确实太少,黛玉的心里的柔软细腻,宝玉从未体会的到。所以,她有时才会发脾气,会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的情感。
诗,是黛玉美丽的灵魂,精神的寄托。每当我读到她的诗,总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还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我的心便像被万箭穿心般,不停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黛玉的泪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所以一生都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可是,黛玉的话还没说完,就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但却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红楼梦》,本想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就像尘埃一样在我的心中中飞扬、旋转、舞动……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6
读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的回忆,得到不少信息。收获不敢说,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泼脏水连孩子都泼出去了是有的,买箱子把老鼠也锁进来了,两种情形是都有的。
当年《红楼梦》电视剧拍成,一时万人空巷,先睹为快,赞不绝口,说是有那么几绝,原著绝了,音乐绝了,演员绝了。王老师的若干插曲更是被人佩服到了五体投地。今天看他的有关回忆,十分感动于他的精诚,惊叹于他的水平。为了一首《枉凝眉》,他曾经苦苦思考酝酿一年多时间,写出来以后,在那深夜里,他独自伏在钢琴上泪流满面情不能已。从自己感动起,进而感动了亿万人。
作曲的过程,就是一再重读原著的过程。如何准确把握作者作品的“意”的“味”,他不止一次对自己进行拷打,肯定了又否定,否定了又肯定,在似乎拿准认定后又毅然放弃,受够了熬煎,终于成就了这不朽艺术。其中对林黛玉此人的认识,就最好地诠释了他这种痛苦心理历程。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双璧还是对立物?作者钟情的到底是谁?为什么有这种选择,痛苦的选择?他在思考,发现林黛玉这姑娘的确是个毛病很不少的人。她体弱多病,孤僻自闭,低调又高傲,“脸多性带”,不合群,不入流,小性子,动不动就给人脸色,弄得大家都敬而远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偏偏最受作者的宠爱,一如蒲松龄之喜爱婴宁姑娘。把作者全部审美理想寄托在这浑身毛病的人物身上。无怪乎前些年的大学生们说,最佳选择是与林黛玉谈恋爱,与薛宝钗结婚,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也就是如此。林黛玉的幸就是不幸,她不应该把人世人生看得那么透,而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作者也就让她把这生命代价付出去了。
突然想到,那个多愁善感冰雪聪明的林黛玉莫非就是作者的另一半,而那薛宝钗则是作者的另一半,作者的另一个分身是贾宝玉,就在这二者间痛苦而艰难地选择着。又想到,中国人喜欢有毛病的英雄,因为觉得这样的人自己也能做到,随便学其一点也就成功了,而全是优点的人会叫人觉得遥不可及,自己做不到。
明知木腐虫犹蠹,火到堂前燕不飞。王立平就是这样,钻到木头中,一钻就是几年,终于钻出一个洞来。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7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题记
晴光潋滟的午后,掀开泛黄的书页,循着淡雅的书卷墨香,穿越时光去寻觅一抹馨香。
林黛玉,如今的我仍不知应该怎样描绘你。
懵懂之时,第一次翻开《红楼梦》,虽没有苦得“一把辛酸泪”,却也为你的命运而感慨。总觉得,你太过于柔弱,总是一副泪水涟涟的样子,以至于最后落个如此凄凉的下场。充满内心的,只是同情而已。
而现在,当我又一次翻开《红楼梦》,走进那金雕玉砌、满目琉璃的大观园,却发现,原来你并非柔弱得那么不堪一击。你可以背着年幼丧母的伤痛寄人篱下,日对着那凄冷的墙壁,却未曾逃避;你在那一片污浊中高傲地昂起头,而不是像薛宝钗一样活得太“聪慧”;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辛酸苦辣,而不是戴上华丽的面具去迎合别人。
你是如此鲜明地活在那座外观精美的牢笼中,犹如一束空谷幽兰,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直到最后宝钗如愿地戴上“宝二奶奶”的头衔,你只能拂袖离去。你是否想过,这鲜明的性格是一种羁绊?
答案是否定的。
当最后繁华落尽,富贵如云烟散去之后,那些为名利、地位倾尽自己一生的人,才是真正可悲而可笑的。一切转瞬成空,青春似水逝去,“金满箱,银满箱”顷刻空荡荡,不要说是地位和权力。那些将此作为一生最高奋斗目标的人,唯有哑然罢。
林黛玉,而你却可以含笑九泉,因为至少你的一生都是无愧于自己的。你没有成为这封建社会的俘虏,你并不是一具躯壳。即使你曾经绝望过,你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但你没有为这封建的黑暗而改变自己原本的面容,没有顺应他人阿谀奉承的步伐。或许于你而言,离开才是最好的归宿,死亡于你,不是终结,亦不是痛苦,而是踏上开往天堂的列车,去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你本就不属于这红尘俗世,只为偿他一段恩情,却倾尽这一世泪水。
林黛玉,你是苍茫黑暗中的一抹嫣红,是大观园中唯一令人怜惜的“潇湘妃子”。
第二次品读林黛玉,我终于释然。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8
回味红楼,眼前仿佛浮现起她的一颦一笑。黛玉的敏感、忧郁、孤芳自怜,何不曾每分每秒牵动着读者的思绪呢?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便是黛玉初到贾府,她给予宝玉的第一印象。身世飘零造成了黛玉忧郁、多愁善感,黛玉的孩提时遭受过离丧之痛,她写的诗常表达出她伤悼双亲的哀叹之感。在七十回中黛玉也曾作“漂泊亦如人命运”,由此比喻自己的一生无依无靠。
可黛玉为何多泪呢?孤苦伶仃的身世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她时常孤凄悲凉。而使她流泪最多者,莫过于与宝玉的爱情。终日以泪洗脸,泪中含泪含悲含恨含爱含苦,当她再也没有一滴泪水时,唯有泪尽夭亡,断魂逝去……
历来谈及黛玉性格的特点时,都少不了提及她的敏感多疑。这便由细枝末节中便能看出端倪。如“周瑞家分送宫花”,当时收到宫花的人无不谢过,唯有黛玉却开口问:“是单独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答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林姑娘的了。”黛玉便摆出轻蔑的样子,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周瑞家听了,一声不吭。一般人看到这里,便会觉得黛玉小气敏感了,这么斤斤计较。
追溯到当年初入贾府,黛玉便步步留心,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看到这里,大家都或许不喜欢黛玉。可偏偏正因如此,我却对黛玉颇为喜爱,对她尤为怜惜。作为一个女子,其实保留最真的一面是重要的,她或许没有宝钗的聪慧,因为有缺点,宝玉与她相处时没距离感。
黛玉极具诗才。她写诗读诗,为诗咏叹、慨然。黛玉的诗里字里行间流露出孤傲高洁的性情。
红楼最终结果,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却是令人感到惋惜。伊人已逝,君随之看破红尘。黛玉小气,说话刻薄,经常发脾气。做了那么多却是为了宝玉一人。泪水,也只是最后捍卫爱情的工具了。
冷冬暖阳下,手执一本红楼,听闻黛玉凄美的悲欢离歌的人生,为之滴下一颗晶莹泪。心里浮现出一词便是自古的“红颜薄命”。
虽书已看尽,而黛玉的故事却在心中扎根。黛玉逝世,宝玉出家。每次看到这里,却颇想把书往前翻弄,再次回想黛玉初入贾府之片段。
正因为此书,让我为黛玉的情感在心中纠理缠绕了千回,至今忆起,便也是牵肠挂肚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9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话大概就是黛玉为自己这一生写的结局。当黛玉“去”了,你脸上挂上晶莹的泪珠,你那美丽而又苍白的脸,心中悲呼:“啊!世界如此不公平,为什么?为什么!”你曾痴恋你的宝玉正在成亲。但此时贾府却挂上了红灯笼十分喜庆。曾经不懂你的忧愁,笑你太过悲观,可当我再拿起《红楼梦》时,我哭了。是啊,为你的痴,为你的叛逆,为你的抗争,你的倔强,心中不止一次为你默哀,为你伤心。
“心较比千多一窍”是写你聪慧多才。你的聪颖,在大观园的姐妹中十分闻名。无论是吟菊花,还是吟柳絮,你总表现得才华横溢,卓然不群。“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领”等,无不展现你过人的诗词天赋,可你才华横溢却有何用?你是一代的才女,是一代的天骄之子可又何用?最终你却痴恋娶宝玉而死!为什么?为什么!仅仅因为你是衰落的“清贵之家——林家”之女?无依无靠,无父无母的孤女?还是你先天病弱,整天与药锅相伴?不!都不是,你如同无助地猫咪,猛烈撞击笼子却毫无反击,无人理睬!
是啊!一个人绝不是被家境所评定,决不能因钱财而屏蔽了双眼。世界如此不公平可你应学会坚强,学会鼓励自我。
桃花香里,你提篮挎锄,独自一人洒下一片片落花。心中愁绪满怀,岂是那葬花可以慰藉的?眼中的泪水幽幽流出,心碎满地!宝哥哥疼你,尊重你,可那份凄凉又有谁懂!
你,是落入凡尘的绛珠仙子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和无穷的智慧。你,行动如风拂柳,娴静如花照水,娇娇柔柔,惹人怜爱。可天却偏偏给了她如此不凡,如此不平的命运,为什么?为什么!
你多心,因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你只为自己打算;你固执,因为你讨厌现在的社会,黑暗腐朽,没一点情味。她的聪慧才气,批判封建社会的勇气让我所折服。你是平凡女子,是天上的绛珠仙子,更是生活中的女强人。你值得我们所钦佩。
听!短琴的声音!她又在吟唱了。
风中似乎飘荡着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0
形容——犹如海棠般娇可;情怀——犹如菊花般傲视孤高;叹息——犹如柳絮般飘落;泪痕——犹如桃花般红绡香断……——题记
桃园深处,默默葬花,花香袭人,面容娇艳,数以的泪水从眼角坠落,不断……漫天飞舞的花瓣飞旋着,幽幽飘零,似乎讲述着如诗歌般隽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忘却不了宝玉在繁花中飘逸洒脱,青春洋溢的身影;忘却不了宝玉春花,钻石般闪烁的笑靥;忘却不了夕阳西下,一起在余晖中漫步,脚踏绵绵花叶而行。然而,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灰飞烟灭。昙花一现,咫尺天涯,每一次的相逢却常常是美丽而令人哀叹的错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整日整夜思念,每分每秒牵挂,怎么可能不比黄花瘦?但即使是缕缕哀愁,也磨灭不了两人相印的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难道不是对两人爱情最生动的诠释?思念像在天空回荡的歌声,永远未曾一断,未曾后悔……
人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还没有真正地开始就已经到了尾端,黛玉是来还泪的,这已成无可否认的事实。前世的姻缘恩德未尽,后世又将他们牵扯到了一起,就似牛郎织女被永隔银河两岸。好冷酷,注定要分离,为何还要相守?泪水不是永远哭不尽的,黛玉就是把泪水哭尽还了前世的灌溉之恩。如此悲痛的离别,如此凄楚的凉意就连潇湘馆外的斑竹们似乎也在哭诉,令人悲怜……
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没有巫师的水晶球,没有潘朵拉的魔盒,没有人能够决定沉沦,没有人能够决定命运。也许,只有彼此间不再相见才是最后的归宿。谈笑间,真的,一切都停格了,悲与喜似乎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让人“哭笑”……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悲痛不能解决一切离与分。即使结束了什么,也不要悲观将自己锁压。沉默,悲伤,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终止。结束了,不必再留恋什么,找什么能够让自己宣泄的方式,而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幻想破灭,追求也许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伤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后的留恋,而明天象征的却是憧憬的希望。珍爱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让自己重新变得璀璨,变得辉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1
桃园深处,默默葬花,花香袭人,面容娇艳,数以的泪水从眼角坠落,不断......漫天飞舞的花瓣飞旋着,幽幽飘零,似乎讲述着如诗歌般契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林黛玉姣美,飘逸,机敏,忧郁,她那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她是一株圣洁的阆苑仙苑,她是一块晶莹璀璨的美玉。林黛玉手拿一柄花锄,一方佃帕,创造了这个流传千古的人物佳话。
天生体弱多病的她,虽然没有宝钗所特有的丰满、成熟和娴雅,但我认为黛玉之美是一种个性之美,一种缺憾之美:两弯似蹙非蹙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美由此可见。
我既喜欢林黛玉,又讨厌她,我喜欢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一味地迎合贾母等人的喜好,一昧追求功名利禄,也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千方百计地取悦贾母,而且把满腔的幽怨放在心底,以真实的自我,用独特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埋香飞燕泣残江,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幽淑女悲题玉美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凹晶馆联诗寂寞将林黛玉的才情写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文也一直是悲悲切切的,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江消香断有谁怜”诉出了她的心境,“依今葬花人哭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更写出了她的哀伤。
但我又讨厌她,因为林黛玉一则是她身体太弱,二则太小家子气,说话刻薄,三则她的精神世界太悲观了。她身子弱是天生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尖酸话语让我无法忍受,她总认为贾府里的人看不起寄人篱下的她,处处为难她,也因此成天唉声叹气。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只愿缩在冬天的角落里,而不愿转过身去迎接春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小心翼翼,而不愿试着去改变,或许命运的轮盘会被惊动,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冒死追逐,而不愿停下仰望,但我清楚的是,她在用灵魂唱歌,在用生命作画,她想用透明的灵魂照亮黑暗的长路,她想用纤细的手指剥开自由的窗扉。
林黛玉的爱情是一种悲剧,正因为这让我对林黛玉留下沉重的印象,在我眼中,林黛玉是一种姣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且有诗人的气质和独得的悲观性格的人。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2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3
一“曲”红楼,说尽世间悲欢离合,叹息多少泪与辛酸,有多少故事在我眼前行走着,奔跑着……渐渐地,一个人的轮廓清晰的显现出来——
时常掩面而泣,清秀的面庞在花下是那样娇艳,一头黑发雅致的盘在头顶,淡淡的柳叶眉挂在额下,眼睛开开合合,多了几分娴雅,一袭粉衣,加上白色闪着银光的绸缎,像是仙女。细长的手指轻轻攥起一块丝帕,眉间便多了几缕愁思……
她,便是林黛玉。
她悲,为身世而悲,为母亲之死而悲,为任何生命之物而悲。悲情,似乎酿就了她的一生命运。她,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她,是纯净的,一尘不染,但性格里却有孤僻,她,喜欢寂静,在寂静之中独自感伤。有时,她又有些一意孤行,谁也摸不准她的心思。他的言语,她的口气,流露出对世俗的不屑一顾。我认为,她是善良坚贞的,要不,怎会在桃花树下,低吟浅唱那《葬花吟》?虽然她悲,但她不俗,她的一蹙眉,一抹泪,让多少人为之心碎?
她柔,是体表的柔,体格苗条,脸庞削瘦,淡淡的粉底,透出女子的柔情,让人感觉她是无助的,似乎随时都会化作一缕轻烟,随风而散。柔,是内心的柔,事物都能触动她的心弦,正是她的柔,她才和众姐妹不同,有一股凌厉,像荷花,独自欣赏,在湖心看着自己的倒影。她的柔,让她真情真意去感受世间的情,体会人间的诗意。她是人间难得的一朵花,只可惜人生短暂,让她不得不带着一缕忧伤,带着对感情的流连,脆弱的离开了。
她弱,但她不是弱小,她是身子上的弱——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就吃药,可也总不见好。我觉得,这是心病,是离别母亲的痛,是雨打妃竹的伤,这一件件事,这一次次落泪,都在她心中烙下了印。她虽是身子弱,但是她的语言不弱,她的才华就如荷塘一波波涟漪,从曹雪芹先生的文字中慢慢让我们为之惊叹,她的语言,她的诗,是多愁善感的,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悲情诉说的,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哭诉离别的,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就是林黛玉,这就是她的一生,在悲伤中用泪浇灌心灵,在柔情中透出凌厉,在柔弱中用诗谱写篇章,终在怨恨之中离去,她只是一个形象,但这个形象在我心中永远不可磨灭。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4
试问:清朝作家曹雪芹写的一部著作中的人物,也就是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被时空老人给邀请到我们现在的21世纪,会是什么样的呢?
那一天,我正在桌子上津津有味地看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我被里面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忽然,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她身着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缎双环四合如意绦,不仅很雅致,还十分贵气;她的脸部很清秀,也十分美丽,像似天仙女,真是“两弯似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呀!这完全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长得一模一样。我想:她是谁?怎么像和林黛玉从同一个模子里来的一样?我看着她,她也在看着我,只不过一直在不停的笑,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来。
我好奇地问:“请问,您是林姑娘吗?”“是呀。”林黛玉回答道。我笑了起来:“好啊,你是来陪我玩的吗?”“对的!”我们马上开始玩起了游戏来。当我玩累时,不停地喘着气,而黛玉却一点也不累,我很奇怪,问她:“黛玉,你不是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吗?现在怎么一点也不累,而且整天笑嘻嘻的呢,一点也不羞涩了?”黛玉笑道:“就是呀!我现在要跟上时代,我整天都会锻炼身体了;而且我也想通了,不能太愁眉苦脸的,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我去担心,我只要做好自己,快乐每一天就行;更不能太小气刻薄,应该要为大家多想想,不能只为了自己,只有团结大方,懂得和别人分享,这样才会有人来接近你,和你做朋友,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快乐,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听了以后,直叫好,喊道:“黛玉,你变了,虽然你的美貌没有变,但你的行为、习惯和德行都变了,变得更好了,你一定会有许多知心的朋友,算我一个!”黛玉笑了笑说:“再见,朋友!我要回去了,希望你变得比我更好!”我大声说:“再会,黛玉!谢谢让我遇到了你!”
看着黛玉消失在时空之洞中,我回过了神来,心想:黛玉,我真心地谢谢你,你的改变让我懂得了怎么做人,欢迎你再到我们的21世纪来!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5
落鱼落雁倾吐人间,情动,泪如雾。
喜欢皱眉,但不皱眉,喜欢哭,睁着眼睛。如果你没有梦见红楼一,那也没办法。红色的香气消失了,芬芳的灵魂随风而逝。
她没有宝钗的沉稳平和,没有“丰辣椒”的八面玲珑,没有袭人的细致入微;然而,她有着水莲般的飘逸,露百合般的孤傲自尊,雪梅般的清凉不羁,明桃花般的绝美.
她是一个清澈如水的女人。她在父亲的劝说下,不情愿地来到了这个千百人向往的大观园。可是,她怎么会不知道——里面隐藏着多少勾心斗角,如履薄冰,看似竞争的繁华,人间仙境?无奈,她学不到宝钗的大度,学不到的随波逐流,学不到的舞力,学不到轰轰烈烈,学不到干练,学不到问别的,学不到让自己像打人一样。她就像水一样,保持着自己那份清澈,以沉默的姿态对抗着封建礼教的枷锁。但是,混乱的大观园能容纳这寂寞的清流吗?因此,即使她和宝玉有姻亲关系,也不能违背封建父母所希望的“金玉良缘”。最后宝玉和宝钗结婚了。绝望中,她失去了灵魂的支柱,像一条干净的小溪一样在这里停了下来。因此,她从来没有意外地失去了灵魂,在风中飘荡,像她埋藏的花朵一样,叹息道:“花儿开得满天都是,对红色的芳香没有怜悯。”游丝柔软,漂浮在春亭中,絮状物轻触绣花窗帘。没有悲伤的歌给我,我不知道它是否丢失了!“多么悲伤的心态,竟然感叹出如此悲伤的语言!
像水一样,以她的生命为代价,“质量是干净的,干净的”,最后静静地流向泰国国王,在那里她的心被迷住了;宝玉也跟着去了,结束了红尘,“走向荒野”。
最后,一切都像是红楼里的梦。然而,一场梦过后,宝黛的恋情却千古传诵。有人叹道:“自古美人如此短命,黛玉如花,花死了。”有人爱惜:“黛玉如风,宝玉如沙,风与沙缠绵,穿越人间;无奈,沙为红尘,风送天涯,红尘路尽,沙滞风隔。”但我只是感慨:“黛玉如水,清而清,不染细尘;混乱的大观园不是它的避难所。所以她以柔弱的风格突破了红尘,依旧如水,蹲在长长的红尘外,依旧落寞不羁,柔软自隐。”
在数以千计的漂亮汉字中,似乎有一个词为她创造了——“如”。
“你”——她如水被水——林黛玉。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6
她,是落入凡尘的绛珠仙子,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和无穷的智慧。她,行动如风拂柳,娴静如花照水,娇娇柔柔,惹人怜爱。
她的智慧是常人所不可比拟的,她“葬花泣花为红颜,智慧机敏咏叹菊”,恐怕也只有她写得出那“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的绝美诗句来吧!她好文采,心思更是缜密。寄人篱下,所以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恐走错了一步被人抓住把柄。却终不敌,为人所害。
一日,她扛起荷锄走出芳闺,在那满地残红处站定,思绪又飘向过往。大观园内几百人,却找不出一知心人。本以为他是你的知己,他却早已在怡红院内与他人谈笑。本以为他懂你的心,可是,他真的懂吗?是啊,朝他生气,本是没缘由的。一声“这个妹妹我曾是见过的”让你早已芳心暗许,一句“烧罢,我已记熟了”让你觉得心里像留过一阵暖流,直达心底。可是,现在呢?他早已不属于你了。微叹一口气,她举起荷锄,一下,两下,落红随土化了,倒也干净。葬吧!都葬了吧!将他与她的一切都葬了吧!葬了,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落泪,终是不舍。回头,却见他也是捧了落红,呆呆的站在那里,竟也流下痴泪。他,终究还是不懂。摇头,扛起荷锄往回走。一步,两步,还是不舍,想回头,却也有一份决绝。散了吧,就让它随风散了吧!
她,多愁善感。对是女子,思想却毫不孙色于他人。她批判封建,抵制当时黑暗的社会,一句“什么臭男人用过的,我不要”充满了豪气。她可以含笑给赵姨娘让座,却绝不奉承别人。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她傻,是啊,她是傻得够可以了,她妄想以一己之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可能吗?最终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她多心,因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她只是在为自己打算:她固执,因为她讨厌现在的社会,黑暗腐朽,没有一点人情味:她多情,因为他不懂她的心,但他却是她的知己,她的挚爱。她的聪慧、才气、批判封建社会的勇气更让我所折服。她是平凡的女子,是天上的绛珠仙子,更是生活中的女强人。她,值得我们所钦佩。
听!短琴的声音!她又在吟唱了。
风中似乎飘荡着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7
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爱妒和娇痴,她寄宿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她有着对花落泪,见月伤怀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在潇湘馆中,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终于泪尽而亡。
但黛玉的身世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
她和贾宝玉一样,也是一名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总而言之,林妹妹不是只会哭泣的一无是处的。相反,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这封建礼教的束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她的的确确是一块纯洁的,无瑕的“通灵宝玉”。
薛宝钗的性情和林黛玉截然相反。她城府很深,有心计会做人,真是“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掩盖起来,在别人面前装得特别老实。在那么复杂的大家庭里,上下关系搞得如鱼得水,以至于从来爱挑剔的赵姨娘也称赞她。这点我还真是敬佩她,或许在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正是像宝钗这样的人吧。
但宝钗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深信“金玉良缘”。以至于与宝玉结婚没多久,宝玉就离家出走,落得个守活寡的悲惨命运。
这两个美女各有千秋,但结局都是悲剧。
至于黛玉和宝钗到底谁更好,我也说不上来,两者都有我所敬佩的与鄙弃的。要是两个人结合起来就好了,但是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没有完美的人,你有缺点,我也有缺点。我猜想这也是作者曹雪芹塑造这两个角色的理由吧!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8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没错,她就是林妹妹。
书中描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不仅如此,宝玉还送她一妙字——“颦颦”。可想而知,她是如何的美丽动人!
她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幼时就失去了母亲,而且她自小体弱多病。而当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时,她的心就像在冬天被淋了一盆冷水,冰冰凉凉的,将所有人都隔离在心之外。而大观园的出现是黛玉人生的转折点。
世人常说林黛玉孤僻、高傲、刻薄……常用“小肚鸡肠”来描绘林黛玉的敏感和脆弱,在我心里,并不是这样,因为她寄居他人篱下,所以不敢过多说话,害怕他人不乐,十分敏感、脆弱。当她看见了贾府的荣华富贵,想到了自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后将会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有了人们口中所说的刻薄。
黛玉有她过人的聪慧和文采。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时,总是艺压群芳,无不体现出她的诗人气质。黛玉虽然吟诗作文无人能比,可她对宝玉的不求上进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处处暗中帮助,当元春省亲姐妹们吟诗比赛时,黛玉又偷偷地帮助宝玉蒙混过关,这也表现出在黛玉对封建社会的鄙视和厌恶。
黛玉是受宠的,在贾府得到贾母的呵护;黛玉是幸运的,在贾府得到宝玉的爱;黛玉是幸福的,能得到薛姨妈的关爱……
提及林黛玉,必想起《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她将自己暗喻成花,比如:“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正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无能为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写出自己在贾府每天都要应对别人的冷落和抵赖。“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洁身自爱,追求爱情的忠贞不渝。可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抵抗不了封建社会家族势力的逼迫,真真可怜!
她的这一生一世,华丽而至,却终究没能逃出死亡的大门,当我细致的去品她的一生时,突然发现很是压抑,没有无忧无虑,只有长叹短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9
林黛玉,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一代文豪曹雪芹的笔下,她,是那么娇柔瘦弱,惹人怜爱与同情。
记得在《红楼梦》中,宝玉不止一次地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而黛玉,无疑就是这样的典范。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这样一个貌若天仙,如花似玉的妙龄清纯少女。黛玉十分不幸,幼时丧母,很小时就失去了母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阴影下。由于自幼习文,是其他女子所不能,所以,黛玉生来便有一身傲骨,形成了一种孤傲的性格。不过,她也确实有资本骄傲:每一次与众姐妹一起吟诗作对,她的诗词总是脱颖而出,令人拍案叫绝。她,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其实,黛玉长得貌美如花,更兼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有一种才女气质,二者相结合,便形成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这种美,绝非文字所能形容,而这种美,更是让薛蟠这等俗人看了,也不禁酥倒在那里。
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薛宝钗恪守封建妇女道德规范,被其牢牢捆住了,即成为了封建时代的牺牲品,而黛玉没有。当宝玉将北静王水溶送与他的东西转送给黛玉时,黛玉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什么臭男人戴过的,我不要!”黛玉心中从没有男尊女卑,更没有什么三从四德,她也不会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控制。与宝钗相比,黛玉是幸运的,而宝钗则不幸成为一个悲剧了。
黛玉淡薄名利,她从不劝宝玉去争夺功名利禄。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得来何用?黛玉是宝玉心灵上的知音,普天之下也只有她真正理解宝玉,懂宝玉。黛玉性子直爽,没有心计,反而流露出一股天真与单纯。她虽然嘴上不饶人,说话刻薄,可那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觉得,她与史湘云十分相像,都十分率真,没有心计。唯一不同的就是,湘云骨子里是十分活泼,而黛玉骨子里则透出一份冷傲。很多人评价黛玉,说她刻薄,爱生气,孤傲。可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倘若黛玉没了这些,那她不也丢失了个性,丢失了真实的自己吗?那岂不是白白让曹雪芹耗费了那么多心血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吗?
林黛玉,她是那么纯洁,那么孤芳自赏。她采集了天地间的美丽与灵气,是真真正正的水做的骨肉!
……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0
她静娴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她骨子里烙着写不完的悲伤,读不尽的凄凉,彼时如花的年纪,眼底已有了阅尽沧桑的清冷。
他衔玉而生,行为孤僻而乖张,性格傲岸且倔强,是世俗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不愿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期盼与人之间不再是咫尺天涯,当然,也只能是期盼罢了。
他们渴望生活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可以掌握自己的灵魂。
他们渴望婚姻像司马相如般休戚与共,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
可是,在那个发出腐朽气息而又处于新旧交替的华丽时代,他们迎接到的往往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落无助,就连空气里都时常弥漫着泰山压顶般的空虚感。在她眼里,贾府所呈现的那种华丽还有喧哗,好似水中月情迷着镜中花。
他们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抹惨白扎眼地杵在五颜六色中。
他们喜欢看《牡丹亭》,喜欢臣服在幻境中短暂的快意。那些幻觉创造着黑色的伤口,每个伤口都如同黑色的曼陀罗,一边妖娆,一边疼痛,空气里漫无边际的黑色暗香肆无忌惮地涌动着。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真实,一样的渴望。钟情于孤独,沉沦于寂寞。而快乐早已在百转千回中碾成了千疮百孔的不堪回首,无力挽留。
他们凄美的爱情终结在一场纸醉金迷的盛大演出中。
夜已阑珊,他撩开喜帕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宝钗微抿的唇,精致的面容可谓无懈可击。他呆呆的,娶到意中人的欣悦顷刻间瓦解掉了,仿佛千沟万壑的心脏表面被穿针走线般缝合进绝望。她望着明火,一行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地面上开出了忧伤的透明花朵,似是无声的控诉。
她笑靥如花,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中忽的想起了一句话:“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短短一夜,颠覆了三个年轻人的命运。
林黛玉她以勇敢决绝的死亡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贾宝玉对家的绝望延伸到了极点,终于,他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是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叹回望灯如旧,惟添几许新愁。
是谁在流年里深深悲吟。悲向来情深,奈何缘浅。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看山思流水,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1
“真想去大观园看看啊!”我边看着《红楼梦》边感慨:“那里的景致肯定很怡人吧,那里的斗草簪花我都没听说过呢,真想去见识见识。”恍惚间,似乎时空变换了……
等我清醒时,一位身着紫色纱衣,外罩白色披风的少女风度翩翩的向我走来,只见她笑盈盈的说“这里是潇湘馆,欢迎你!”我环顾四周,皆是古色古香的东西,窗下案上都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来吧,喝口茶水”那少女热情的说,我这才留神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少女清雅悠闲,全无俗气,手里捧着刻着竹子的点犀壶正在为我沏茶。我一品尝连连叫好,少女见了微微一笑:“我是黛玉,我带你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居然来到大观园了。
刚出门,迎面碰上一位青年公子,衣着精致,脖子上系着一块美玉。我想,这定是贾宝玉了。果然,那公子道:“林妹妹最近好吗?”黛玉点点头,把我介绍给了宝玉。他笑着说“好呀,这样我们的诗社又多了一人,今天湘云妹妹开了一社,跟我们一起去热闹一下吧。”
到了藕香榭,我见到了许多衣着富贵的人,场面热闹非凡。坐在人群中央鬓发如银的贾母看起来很慈祥,她见了我,微微点头道:“听说你是林丫头的朋友,那就和我们一起吃螃蟹宴吧。”话音刚落,几位丫鬟恭恭敬敬地引我入席,我品尝着螃蟹,觉得真美味。
方才吃完,就看见关于菊花的题目已挂在墙上。黛玉笑着问我:“你要不也取个诗号?叫‘潇湘远客’如何?”我想了下,这名字正合我意,不过我可不会作诗啊。黛玉道:“不写也无妨,我推你当今日的裁判。”
我站在黛玉旁边,看她提笔一挥而就,我边品读边拍手叫绝:“妙,太妙了!”不一会儿众人都写完了,我挨个看了一遍,觉得还是属黛玉的《咏菊》最妙,我便推潇湘妃子为魁。众人也都齐声喝彩。黛玉对我说“诗是能表达我们大部分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要好好学诗哟。”
又是一刹那间,黛玉消失了,周围的一切也消失了,只留我捧着《红楼梦》,眼睛还盯着黛玉的《咏菊》呢。刚才的那一切,真是亦梦亦幻。
古代的佳作读来令人如痴如醉,值得我们去细细的欣赏与品味,而黛玉最后的那句话,我会永远记住的。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2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如此一般“颦儿才貌世应稀”的你,却有着不似同龄的软弱与刚强。
软弱何处?心上多愁。年幼时父母双亡使你离开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不得不寄居于贾府,从此过上“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孤苦伶仃的生活,此为一愁。而寄身于贾府之中,锦衣玉食并不能让你感到快乐,恰恰相反的是在这人际关系冷漠无比的封建大家庭中环境的龌龊与势利。众人视你为刻薄与小心眼之人,怎奈少有人能够理解你为留纯洁心性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或欲一走了之,又怎奈寄人篱下的无奈与凄楚?此为二愁。然则在如此势利环境下,除了同样与封建大家庭显得格格不入的刘姥姥能给你带来难能可贵的一时得意忘形的欢乐外,生活下去的唯一支柱便不免于所挥之毫墨与所慕之知己。可世皆促金玉为之合,以木石为之离,将过往所挥之毫墨付之一炬亦无法改变“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悲惨结局。是啊,阆苑仙葩与美玉无瑕本为天作之合,偏偏一个是镜中月,一个是水中花。论无缘怎奈相逢,论有缘怎奈虚化?唯泪尽耳。此为三愁。
但看似软弱的你,亦有着少为人知的刚强一面。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是你对天涯之大何去何从的天问;“孤高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是你借菊对所谓大环境的孤高自许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内心倾吐;“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你即便自知在命运面前似“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那般的无力下,仍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反抗精神,为保持自己的爱情不惜焚稿泪干,以死向这个贾府所映衬的黑暗封建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何其不屈之刚烈?
生处于这个时代,你是幸运的.,亦是不幸的。亦如古人有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至于其势然或非然,帘外桃花仍开,又亦可知?只待流水行经,交由后人论断罢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3
凝望着这令人心碎的美丽,思绪万千。
你有着韶华容颜,却也有娇袭之病。常沉想于心中的愁绪,黯然感伤。独自娴卧于榻上,清冷的月光斜洒进闺中,又为其平添了几分凄寥,你望着空幽幽的夜色不禁又垂下几滴泪来,回想起日中对宝玉的话儿,后悔自己的造次,伤了宝玉的心,还堵气把穗儿也剪了,再想让他戴有如何是好。泪珠儿伴着无发释怀的心思,濡湿了衣襟。你又怎知“一个在潇湘馆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吟”。纵使知晓却怎奈何“终需化”的悲凉,扑朔朔的晶莹里又隐殁了你多少的叹息,化作一片云淡风清,了无踪影。
犹记得你身着素衣,扛一把花锄,将满地的落红细装于绢袋中,你不忍它们随水而去,也将自己的痴情埋进土下,与粉嫩的花瓣化作他年的春泥。你伫立良久,面对小小的花冢,轻声呜咽:“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可你又仿佛预知那心碎的结局,悲叹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静默。当你又面对池中残荷,淡淡吟咏“冷月葬花魂”,悲哀婉转,促人泪下,彼时连万物都声声悲泣。你望着凄迷的夜色,泪珠儿又不知滚下多少滴。流水落花春去之时,你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看着心里想的人儿与他人成婚,你痴痴的笑了,笑得是那样惨白,鲜血渗湿的帕子,是郁积了多年的心事,将所有的情稿一张张散入熊熊的火盆中,烧尽了所有的情丝。你目光怔怔,看着所有的痴情灰飞烟灭的消逝,静静的。行将即逝,没有人来探望,没有人来寻问病情,只有一个紫鹃为你垂泪,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傲的美丽,无须任何华彩来点染,单单这素色就令人心碎了。可那边金碧辉煌正待取亲,这边却冷冷清清待归西天,终究“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林黛玉,你生的太美,遭天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的你,葬尽了所有的痴病,你虽泪洒归天,却留给人无限的回味。你虽破碎,但仍美丽。哀惋你韶华的消散,不忍你断情西归,你来时美,去时更美。你的素雅,才情灿烂了黑夜,温柔了世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4
秋天原是菊花的季节,但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流水,莹莹潺潺。路儿弯弯,直通天境。石涧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吧莺啼,暖日当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置身园中,如诗,如画……
忽见得一袅婷女子独坐亭阁石阶,手持香帕,掩面而啼,呜呜咽咽。想那黛玉绝代姿容,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花听了凄然飘落,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不忍再听,飞起远避。遥望,密密匝匝一干人等自假山西侧喧闹远去,却原来宝钗与其母挽手经过,娇羞亲昵之态,令黛玉不由得想起了故去的爹娘,故悲从中来。
因宝玉得一件小顽物金麒麟,欲送湘云,被黛玉冷刺;又因晴雯等丫鬟的无意,把前来探望宝玉的黛玉拒之门外,黛玉怀疑宝玉移情别恋,让她一阵热讽。曾经的黛玉在我心中一直是悲悲切切、尖酸刻薄、很难相处的性情女子。今又读她,娇小瀛弱,才情超然的黛玉,却始终不能把自己当做大观园的主人。失去双亲,寄人篱下的悲凉使她不得不竖起尖尖的刺,时时堤防别人的伤害;她的诗情气质和悲剧性格,也使得她很难向他人吐露心曲,即便是面对宝玉这个唯一知己,也往往深情款款,欲言又止,代之的是轻轻洒泪。有谁知她缱绻悱恻的情感世界里究竟深藏了多少爱恨情仇?
看冬去雁来,桃花落红,石榴花谢,登山渡水,过树穿花,渐闻山坡上有呜咽之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悲切之声直叫人心碎肠断,泪眼滂沱。黛玉凄凉的身世,娇弱的身体和太多的哀怨情愫,是不是预示着将与飘落的石榴花一样无言地消逝?落花幸得锦囊收艳骨,质本洁来还洁去,孤单落寞的林黛玉将怎样走完她哀恸顽艳的生命历程,结束凄美一生?
幕布徐徐落下,我被泪水浸润的心仍置身于黛玉悲戚的情感世界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5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心中如此,我的心中亦是如此。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更美丽可人。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宝玉。
对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源,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了。可上天偏偏这样造化弄人。明明让他们相遇,却不让他们相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黛玉与宝玉既然在冥冥之中注定要来相遇,以来报答上辈子的灌溉之恩,为何终要分离呢?既然恩报不完,为何不让他们长相厮守呢?“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青春埋葬青春,任花颜埋葬花颜,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深沉、更刺骨的伤呢?荷着花锄的颦儿,眉间微蹙的女子,每一念及这样的场景,那弱不胜衣的身体仿佛就要委蜕成濛濛的红雨,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弥弥宇宙里和开的花、落的花、飞的花、葬的花一起,如一面一尘不染而又纤薄如纸的镜子,在心爱少年的心尖被哗啦啦地打碎了。美不够美,在你面前任你眼睁睁摔碎的美才是真美。尽管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嗔怪这样无常的宿命,但看得破又如何,谁又能从这无常的宿命里拈得一枝不谢的花么?泪,无声无息地从脸颊滑落;花,似乎在凄凉地讲述着什么;心,被封建之笼牢牢困住;爱,终成为男女之间的空相思。为何已注定要分离,却还要相遇呢?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6
你是桃花,新红凝碧。你是芙蓉,风露清愁;你是一缕不朽的花魂,你是一曲曼妙的琴谣。
你有让西施自惭形秽的容貌,有让比干自愧不如的心机。你虽是凡身,却超然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你是青埂峰下甘露浇灌的仙草,是知恩图报的绛珠仙子。
你是一缕浑然天成的诗魂,多少人艳羡于你?海棠社里,你夺魁菊花诗;凹晶馆边,你吟出“冷月葬花魂”的千古绝唱;沁芳桥畔,你荷锄葬花,用泪作墨,在满地桃瓣上写下诗篇……秋窗下,冷雨连绵,烛已被蜡泪淹没,银红的霞纱早已湿透。罗衾裹不住瘦比桃花的身躯,鹦鹉不再重复悲戚的诗词。
你是为报恩郁郁终世的情痴。青埂峰下,你与神瑛侍者缘定凡尘。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你便是泪砌的身躯。《礼记·檀弓》曰: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你将淳淳甘露化作清泪,以报前世之恩,致于终生郁郁寡欢,在潇湘馆的簌簌竹响中泪尽而死。若你的魂魄能俯瞰人世,可知那怡红公子为你的死似痴似狂,伤心欲绝?
最后一滴泪流尽,诗稿焚化成灰,沁芳桥畔的桃花为你落了一地。潇湘妃子,你是否肋下伸出双翼,随飘零的花瓣去了天尽头?那里,又可曾有一座香冢,是你一抔净土掩下的桃花艳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颦颦,你的刹那芳华永远留在那花冢之中,任风来雨去,花开花谢,苍老再也侵蚀不到你!那一片艳似红霞的桃树,永远不会消亡。“幽僻处,可有人行?
点苍苔,白露泠泠。“湘妃竹林的尽头,可有两株悬着玉带的枯木?薄命司的金陵钗册,早已记下你的历史。
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你渐行渐远。林黛玉泪已尽,百花池畔,是永远微笑的绛珠仙子。桃花行,一去不返。红颜未衰先死,却留下一缕花魂,在沁芳桥畔,缭绕不散。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7
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回忆开始后安静遥望远方。荒草覆没的古井枯塘,匀散,一缕过往……
——题记
淡若烟雾的墨香似有若天地游离在一片蔚蓝之上,她哀伤的语调忧如飞逝的落红,淡淡地讲述着一枝海棠的过往。
她本是三生石前的一株海棠,得以甘露滋润,脱草衣成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泪都给了他,便也尝还得过他了。”这注定将为那个“无故寻愁觅根,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贾宝王流尽一生的泪。
永远忘不了黛玉葬花时的哀伤,落花在下流沙从她指间消瘦逝去。掩住了凋零的落花,让它们随净土化去。她定也期望,如这落红一般“一层净土掩风流”罢,寄人篱下的凄苦,幸福可遇而不可求。一切的一切,在她心中留下了千万条旧伤新疤。以至于他在葬花时吟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天是低沉的悼念,却不知是为了凋花的完结,还是为了她哀落的红颜。最初只是陪着花锄,伴着冷月葬花魂。 而今花祭竟又让她自艾自怨。或许感到自己命运多舛,同这凋零的花是多么惊人的相似,都会面临红颜衰败;亦或是她早预料到自己的结局,看到落花尽头无勇的幻灭。但她却不知道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没有静候凋零的权利。而她也是这般如此……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的明媚鲜艳是放明那一刹那的奇目光辉。但她那明媚鲜艳并不如此,她应该散发自身浓浓的墨香让命运去背道而驰。而她并不如此,他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鲜活的希望。是她自己将自己困在自己设定的枷锁内,让自己如这凋零的花一般逝去。“一朝红尽春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苦呢?何必呢?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洞苑仙葩,能此时却如此香消玉殒。
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冈卷起庭前落花穿过回廊,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染我,素衣白裳……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8
如果以冬喻宝钗,夏喻湘云,春喻李纨,那么,在我眼里,黛玉就是从秋风秋叶中走出来的女子。
秋,总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她就像你,黛玉,像你的泪水“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意味着无法言说的痛楚。
我相信那是在一个秋天,还幼小的你经历了丧母之痛,登舟别父,初进贾府,尽量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像落叶般孤独而令人心疼。与宝玉初次相间,倒像久别重逢,这是否又添了你几分愁呢?
又是在秋天吧,父亲溘然而逝,你真的像无根的小草,注定在大观园中不被理解,注定只能强颜欢笑,注定你清泉一般的高洁被世俗尘封。当人们只看到所谓的“金玉良缘”时,又有谁会想到潇湘馆里独自垂泪的你呢?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有意无意的玩笑话会让你感到一丝温暖吗?家常用的半旧手帕会让你感到一丝安慰吗?
奈何,奈何!
你稀世的才貌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里埋没。你不喜欢八面玲珑,却被人认为是孤傲;你心无所忌,让人误为刁钻;你天性敏感被旁人猜为多疑。就像是空谷里的一株幽兰,芬芳四溢但无人欣赏。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哪能描绘出我眼中的黛玉,那个美丽、聪颖、敏感、自尊,不向世俗低头的奇女子?
我欣赏她的才情,高流粗俗的“行止见识”。我想与她同忧同乐,同笑同泣。感她所感,爱她所爱。陪她一起葬花,同她一道赋诗。我似乎看到,清幽的潇湘馆里,她度过“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散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我似乎听她对菊低吟“孤标傲视偈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似乎理解了她含恨而死前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惨痛的含义......
黛玉,是一朵奇葩,只是凡尘之土无法拥有这份美丽。颦儿,希望你能真正获得幸福,希望你不要再误入凡尘,做一株绛株草,灵秀于天地间。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9
她是一朵荷花,一朵清雅而孤傲的荷花,一朵秀丽而柔弱的荷花。她秀外慧中,率性纯真。她,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林黛玉。
她是一朵荷花。她的美,不是牡丹的倾国倾城,也不是玫瑰的婀娜妖娆,而是水中花的高贵和优雅,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老先生说她“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顿时,我眼前仿佛便出现了一位体态娇弱、举止文雅又多愁善感的女子来。在“群芳争妍”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容貌出众,才华横溢的人是随处可见,却唯有林黛玉这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能使人感到眼前一亮,让人惊奇。
她是一朵荷花,在炎炎夏日中,别的花儿都承受不住毒辣烈日的炙烤,唯有荷花不卑不亢静静伫立水间,尽情绽放,吐露芬芳。
若说起大观园内吟诗作赋,林黛玉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说书中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吧,黛玉、宝钗、宝玉、湘云等人在藕香榭设宴吟诗,宝钗和湘云连夜拟了十二个题目,众人仔细看后,都说新奇,却怕做不出好诗来。而黛玉呢,自斟自饮了半盏酒,片言只语也没有就勾下了《咏菊》《问菊》《菊梦》三个诗题,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大家便都写好了各自的诗。
众人相互传看,彼此称赞,最后,李纨公评说,虽每人各有警句,但要论文采和立意,黛玉的三首诗是无人能比。“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单单从这两句评价中,便不难看出林黛玉的才华横溢。
她是一朵荷花,虽生活在腐朽的封建社会,却不世俗,不屈服。她清高孤傲、淡泊名利,不屑于荣华富贵。她就是《爱莲说》中描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花中君子。
我至今也未曾遇见过一人能有林黛玉那样的品性,她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也可能正是如此,才使我对林黛玉如此欣赏,把她视作我心中的偶像,把她视作一朵荷花。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0
“花开花谢飞满天,香消玉损有谁怜……”这段黛玉葬花时忧伤之至的歌词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啊!想亘古烁今有多少文人黑客浑墨述黛玉,可我却要昭告天下:“林黛玉”不在我们班呢!
她,一双妙如水波的星目略显浮肿,我想:这就是哭泣时的备用“水库”吧?那道柳叶眉长得恰到好处,眉宇间储藏着着他那淡淡的忧伤。真是认人怜惜!黛玉姓林,可她姓杨,可这两个姓都是木字旁,你能说她和绛株仙子没有渊源吗?
话说一个星期前的英语午修课上,老师在为大家听写单词,教室里鸦雀无声,好不安静。突然,一阵痛哭声如石落湖底打破了月下的沉寂。这来自中国古代的哭声和西洋的英语和在一起,可真是历史性的“中西合璧”啊!大家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那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瞧,他哭得直是好不伤心,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大概翻遍成语词典也挑不出一个应景的词了吧!他哭得好憔悴啊!眼睛肿得就像两只小肉包似的,简直就是一个泪人儿。让人又不禁想起“黛玉葬花”这一典故。我想:如果林黛玉看到的话,一定会为她伤心时的美而心生嫉妒吧!她那噘起的小嘴哀怨地述说着自己的委曲;那又浮肿的小眼睛反射出悲伤的泪光;她那似蹙非蹙的柳叶眉更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他那委屈的外貌……半晌,这场“狂风暴雨”才渐渐平息,等到“风平浪静”时,老师才“敢”小声地问她原因。谁知,她又“阴雨绵绵”地抽泣了一柱香的功夫,然后把鼻涕吸了吸,一字一顿地说:“我……我的橡皮……不……不见了!”“哇哈哈哈……”随即而来的是一声铺天盖地的笑声!
林黛玉啊林黛玉,你嫉妒过薛宝钗的相貌,薛宝琴的才能,我想:现如今你该嫉妒我们班的“杨黛玉“哭泣时的娇容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1
是谁,在红尘铜臭中如莲花瓣走来;是谁,在花谢花飞之时低眉葬花;又是谁,在流完一生的眼泪之后带着寂寞悄然离开。
当琴瑟不调,伊人不在,却还想在凄清的潇湘馆逢着你的身影,在红绡香断时听到你的叹息。
有人说你是“痴”的,有人说你是“幽”的,但我认为唯有“清”才更适合你的气质与风骨。有时会想为什么你总是在哭呢?难道只是为了当年的“要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的诺言?;还是因为尘世太过于浑浊,只有眼泪才能洗尽尘埃?有时会在脑海中勾勒你的身影,但那时的你并不会哭,离开了尘世就不需要再流眼泪了吧。你于细柳微风中款款走来,颦颦微笑,只留下一路花开。
是啊,既是“痴梦仙姑”就不该沾染尘世的污浊的。在一项调查中很多人都不愿娶你为妻,有人为你痛惜,但我却认为这是你的幸运,因为病如西子的你只该于伴泪诗词中抒发你的情思,而不该为柴米油盐奔走于市井。他们的不愿意是一种保护,保护你的清,你的美。
纵然锦衣玉食,又有谁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个中滋味;纵然才华横溢,又有谁懂“明朝葬花只是谁”的悲凉。寂寞常驻寂寞林,你的心便如紧掩的窗扉寂寞而又孤独。“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当如歌的容颜如花般零落,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只能于记忆中寻找你的幻影,看见你伴着天边泣血的残阳,随着满地的寂寥一同叹息。
“一朝看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的心灵深处是该有一道花冢埋藏着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本应是“世外仙姝”却落入了红尘,本应是纤纤弱女子,却爱得那样决绝。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你用泪水浇灌的人生即使在香消玉殒之后也会传来阵阵清香。
黛玉,你的人生是一首短暂而又凄美的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2
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便是从你开始的。你有水一般的温柔,亦有水一样的坚韧。“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虽然体弱,你却有一颗比男子更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都说你是“泪人儿”,是弱不禁风的忧愁女子。却不知,你的泪纵横天下,是最扣人心弦的摄魂曲。为了前世的浇滴之恩,落尽今生“痴情泪”。当你把最后一滴泪还给宝玉时便消失人间,随着轻盈的风返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泼辣能干的凤姐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物”时,一个“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的你惊艳地出现在这“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里。于是,便这样深深地恋上你,你笑,我也开心;你哭,我纠结其中,辗转难眠。禁不住感你所感,爱你所爱。
读你,不仅是你的美貌姿容令人神魂颠倒,更多的是被你超凡脱俗的纯洁如玉的心灵所折服。你的高雅诗韵,满腹才情使你蒙上了一层更神秘的色彩。你脱口而出“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悲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辛酸,“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亦叫人黯然泪下。
你是水的完美化身,你对爱情的坚贞也令人赞叹不已,“前世之恩以泪还”的执着更令人感动。饱受寄人篱下的苦闷无聊,因不入乡随俗而被疏远、冷落。你并没有屈服,也没有因他人的“恶语”而产生怨恨,而是本着一颗宽容、天真的心去包容周围的一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你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却不知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多愁善感的你叹出“满纸自怜题怨素,片言谁解许秋心”,难寻知音的无奈,无人能解你内心的脆弱的敏感,你只好压缩你满腹的文采化成泪珠千万滴。你的多愁善感是一种美,难言的美。
芳魂难寻,却令人铭刻于心。黛玉,你的典雅,你的品格,你的思想……耐人寻味。我愿意与你共语,千年不倦。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精选32篇)】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精选3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
窗外细雨丝丝,风拂翠绿;屋内灯影朦胧,沉寂平静。我喜欢,喜欢在这样的深夜,枕着《红楼梦》入睡,伴着林黛玉去红楼中追寻已逝的梦。
黛玉,你目下无尘,孤高自许,背叛这个腐朽污浊的世界,却最终逃不开,挣不脱这个世界。红楼梦断,梦断红楼。你可知,这不仅是你的悲哀,贾府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必定走向没落的悲哀。
当你告别病中的父亲,踏上离乡的路,两岸的绮丽风光却无法抚平你紧攒的眉峰。青山在你眼里,成为了颓废的容颜,船底的流水声在你心中,是悲凄的呜咽。微风吹散了你长发,你衣袂临风的身影是如此的纤细,又是如此的孤寂。当一声声轻叹飞进风里时,当一行行清泪随着滔滔江水融为一体时,你翩然走进了那座极尽奢华的大园。行动如弱柳扶风,娴静似娇花照水,泪眼盈盈中,仅仅是一瞥,却系下了一生不解的情和缘。
尽管是锦衣玉食,尽管有数不尽的珍器古玩,可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你难展笑颜。你不爱荣华,也不图富贵,你不爱名利,也不喜欢喧嚣,你有自己追求悠远宁静的在水一方。在这个充满了世俗气息的深府里,你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这个豪华宏大的园子里,却只有一颗心能与你紧紧相依,你们一起吟诗,一起作画,一起嬉戏,一起在花树下品读西厢。
你深爱着潇湘馆前的那一片绿竹,你深爱着那一把寄托你喜怒哀乐的瑶琴。我知道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你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坟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你孤傲美丽,俯首弄琴。一笔,是满心的冰凉;一画,是彻日的迷茫。
不必问是谁牵的缘,不必说是谁作的主,多少希望,多少期盼,到头来终必成空。你的一生,与诗书成了泪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你只希望你诗稿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是在你短暂的年华中,历经岁月沧桑,最终只能饮恨焚稿。"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好一个"葬花魂"!
梦醒了,却又断了。几点冰凉的残雨,开始渲染宁静。你狠心点燃所有的记忆。转身,离去,去赶赴另一场人生。红楼梦断,是一片空白;梦断红楼,带一路风尘……
灯影下,我手捧《红楼梦》,仿佛手心里放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沉甸甸的美丽而又极易破碎的梦。薄薄的纸页扇动着淡淡的墨香,我分明看到一个柔弱女子,在纸页间翩翩起舞。素裙,拈花,轻颦,徘徊于花间小径,葬下芙蓉秋水。
林黛玉呵,那可是你。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
曹公十年心血凝聚出的一颗中国文学史上瑰丽的明珠,享誉古今中外。其内容思想所含之深广,我并不能如大家一般妙语连珠,鞭辟入里地陈述所感,只能在这提出些许拙见,以表我对此作的喜爱与仰慕。
拜读完全书,黛玉给我的感触最深。常说林黛玉就是《红楼梦》的灵魂,读懂的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曹公笔下:“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遗世独立的绝代美人跃然纸上。在烟火缭绕俗世,她的存在就是一种浪漫,让人心生倾慕。
有人为附庸风雅,读红楼或更甚之仅是人云亦云地拾人牙慧,道黛玉格局小,心眼小。殊不知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误解。太不尊重曹公心仪的女主角,也太侮辱我心中风光霁月的黛玉了。我所仰慕的黛玉,有着绝代姿容且蕙质兰心,清高孤傲。有貌有才有思想,绝无那般肉薄心窄。
初入荣国府,面对不熟悉的人的环境,黛玉的表现出极强适应能力和礼数周全,滴水不漏的对答。一如王夫人九曲十八弯的敲打——别沾惹惹宝玉。黛玉的回答游刃有余,先是说自己会包容这个“混世魔王”般的兄长;其次又将母亲对宝玉的赞美道出;最后再让王夫人放心。要知道黛玉说出这番话也还未曾及笄,如此知世故而不世故,既不让王夫人生怨,又摆脱“沾惹”之嫌,还不让人看轻,这何不为聪慧?如这般,没有心胸开阔,情商高,难能做到!这气度哪里来,书中黛玉是出身钟鼎之家的曼妙闺秀,再联系后来随口咏《葬花吟》等,不难想出这跟黛玉好读书有关。书读多了,视野宽了,眼界便宽了,才有此般超拔群芳的胸襟和才情。
再是,有许多人因黛玉当面怼周家娘子“别人挑剩下的,才来给我”而认为黛玉小心眼失“礼数”。可是原就出身于世家的黛玉,如果容忍周瑞家的看人下菜的行径,那就不叫气量大了,那是没脾气了。且今后她可能就要以这种委屈的姿态在贾府里小心度日了。通过一句话,给了这些惯好欺软怕硬下人们一个当头棒喝。这就是林黛玉,不虚与委蛇也不委曲求全,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底线,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历来的称颂的气节吗?
曹公笔下的每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各有可爱可恨之处,只不过我独爱黛玉。黛玉的心如冰玉那般晶莹,如赤子那般率真。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了解全貌就去对她的人生她的品行多加置喙。一如当下,无论现实还是网络,总会有人对只知微末的事情擅定其性质好坏,甚至去抨击、辱骂,到最后发现事情并非如他们所见的不堪,再说句“抱歉,误会了”。可这轻飘飘的言语能弥补受害者内心的创伤吗?倘若,他们能学的黛玉的三分才情,能把自身素质提高些,怎会有这些难看的事情发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依我所感,《红楼梦》是一个旖旎的悲剧,一个有美好的黛玉存在的世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人公。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么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有着绝世的美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除了美貌她还有着别人没有的性格。她性格中最显著也是最特别的就是她的敏感。有人评价她是“一手一个药坛子,一手一个醋坛子”,比如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从行走路线上看,本是顺道一路走来,最后才到黛玉那儿,走到哪儿送到哪儿。凤姐、迎春姊妹、黛玉,没有先后顺序可言;再从宫花来看,十二枝宫花,样式可能有别,但材质应完全一样,工艺也应相同,都是上品,没有孰优孰劣。送给迎、探、惜时,都是她们的丫头收的,送给凤姐四枝,也是平儿打开匣子拿的,凤姐看后又还回两枝,命:“送到那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此前未有人挑挑拣拣。送给黛玉时,虽只剩下两枝,但并不是她们挑剩下的。可黛玉得知凤姐及三位姑娘都有了时,便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她又是一个极其细心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干嘛,都会十分认真细致比如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评价: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因为林黛玉那特殊的性格,再加上心病重,所以死的很凄凉,令人惋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4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且看那大观园之繁荣瑰丽,且听五玄琴天籁仙乐,且品绝世风华之诗吟!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原文中林黛玉的真实写照,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也为她令人潸然泪下的结局而埋下了伏笔。林黛玉本是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为偿甘露之惠,自甘坠下凡尘,但那原本冰清玉洁的仙子,却未曾沾染上尘世间的世俗,依旧是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林黛玉赚了我们太多的眼泪,她天性孤傲,天真纯洁,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社会世俗功利的影响,她我行我素,但是在贾府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中,自然不会有好人缘。
我是欣赏林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固然率真却决不莽撞,恰恰相反,她行事十分谨慎。这一特点在原文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中即可看出“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他人耻笑了他去。”这段话将林黛玉的行事谨慎,描写的淋漓尽致,也将黛玉心思的缜密刻画的入木三分。
自古才女都是悲春伤秋,多愁善感的,像林黛玉这般脱俗的人儿,也不例外。黛玉的多愁善感,最经典的一段的体现在“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中。她不忍心落花被玷污,希望她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曾在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中问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因此又曰:“未若锦囊收艳骨,一一杯净土掩风流。”至此,“黛玉葬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
林黛玉虽然多愁善感,但她的才华在大观园众人中自是首屈一指的。《葬花吟》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是深刻的表现了黛玉在封建社会所遭受的精神上的苦难,却也体现了黛玉的惊世才华。还有在赏菊是黛玉所吟咏的《咏菊》、《问菊》,也才压群雄。这无一不展示了林黛玉不容忽视的卓越才华。
林黛玉不仅纯洁孤傲、行事谨慎,心思缜密、多愁善感、拥有着卓越才华,还是一位不遵守封建礼仪的叛逆者,思想前卫。即使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孤独返太虚,是悲剧的代表人物,也瑕不掩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先生对自己的小说《红楼梦》的评价,而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曹雪芹先生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作者知音难寻的无奈和苦闷。但我却十分喜欢《红楼梦》,却只因黛玉的诗与痴情。
今年暑假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可这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评论两人的爱恋呢?其实,自从读完《红楼梦》,黛玉的影子就印在了我的心里。后来再次翻看此书,隐约中似乎能听到黛玉柔弱的喘息,模糊中仿佛能看见黛玉略带伤感的容颜。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娇气做作”,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他与别的女人在一起。而宝玉给黛玉的时间确实太少,黛玉的心里的柔软细腻,宝玉从未体会的到。所以,她有时才会发脾气,会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的情感。
诗,是黛玉美丽的灵魂,精神的寄托。每当我读到她的诗,总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还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我的心便像被万箭穿心般,不停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黛玉的泪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所以一生都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可是,黛玉的话还没说完,就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但却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红楼梦》,本想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就像尘埃一样在我的心中中飞扬、旋转、舞动……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6
读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的回忆,得到不少信息。收获不敢说,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泼脏水连孩子都泼出去了是有的,买箱子把老鼠也锁进来了,两种情形是都有的。
当年《红楼梦》电视剧拍成,一时万人空巷,先睹为快,赞不绝口,说是有那么几绝,原著绝了,音乐绝了,演员绝了。王老师的若干插曲更是被人佩服到了五体投地。今天看他的有关回忆,十分感动于他的精诚,惊叹于他的水平。为了一首《枉凝眉》,他曾经苦苦思考酝酿一年多时间,写出来以后,在那深夜里,他独自伏在钢琴上泪流满面情不能已。从自己感动起,进而感动了亿万人。
作曲的过程,就是一再重读原著的过程。如何准确把握作者作品的“意”的“味”,他不止一次对自己进行拷打,肯定了又否定,否定了又肯定,在似乎拿准认定后又毅然放弃,受够了熬煎,终于成就了这不朽艺术。其中对林黛玉此人的认识,就最好地诠释了他这种痛苦心理历程。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双璧还是对立物?作者钟情的到底是谁?为什么有这种选择,痛苦的选择?他在思考,发现林黛玉这姑娘的确是个毛病很不少的人。她体弱多病,孤僻自闭,低调又高傲,“脸多性带”,不合群,不入流,小性子,动不动就给人脸色,弄得大家都敬而远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偏偏最受作者的宠爱,一如蒲松龄之喜爱婴宁姑娘。把作者全部审美理想寄托在这浑身毛病的人物身上。无怪乎前些年的大学生们说,最佳选择是与林黛玉谈恋爱,与薛宝钗结婚,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也就是如此。林黛玉的幸就是不幸,她不应该把人世人生看得那么透,而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作者也就让她把这生命代价付出去了。
突然想到,那个多愁善感冰雪聪明的林黛玉莫非就是作者的另一半,而那薛宝钗则是作者的另一半,作者的另一个分身是贾宝玉,就在这二者间痛苦而艰难地选择着。又想到,中国人喜欢有毛病的英雄,因为觉得这样的人自己也能做到,随便学其一点也就成功了,而全是优点的人会叫人觉得遥不可及,自己做不到。
明知木腐虫犹蠹,火到堂前燕不飞。王立平就是这样,钻到木头中,一钻就是几年,终于钻出一个洞来。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7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题记
晴光潋滟的午后,掀开泛黄的书页,循着淡雅的书卷墨香,穿越时光去寻觅一抹馨香。
林黛玉,如今的我仍不知应该怎样描绘你。
懵懂之时,第一次翻开《红楼梦》,虽没有苦得“一把辛酸泪”,却也为你的命运而感慨。总觉得,你太过于柔弱,总是一副泪水涟涟的样子,以至于最后落个如此凄凉的下场。充满内心的,只是同情而已。
而现在,当我又一次翻开《红楼梦》,走进那金雕玉砌、满目琉璃的大观园,却发现,原来你并非柔弱得那么不堪一击。你可以背着年幼丧母的伤痛寄人篱下,日对着那凄冷的墙壁,却未曾逃避;你在那一片污浊中高傲地昂起头,而不是像薛宝钗一样活得太“聪慧”;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辛酸苦辣,而不是戴上华丽的面具去迎合别人。
你是如此鲜明地活在那座外观精美的牢笼中,犹如一束空谷幽兰,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直到最后宝钗如愿地戴上“宝二奶奶”的头衔,你只能拂袖离去。你是否想过,这鲜明的性格是一种羁绊?
答案是否定的。
当最后繁华落尽,富贵如云烟散去之后,那些为名利、地位倾尽自己一生的人,才是真正可悲而可笑的。一切转瞬成空,青春似水逝去,“金满箱,银满箱”顷刻空荡荡,不要说是地位和权力。那些将此作为一生最高奋斗目标的人,唯有哑然罢。
林黛玉,而你却可以含笑九泉,因为至少你的一生都是无愧于自己的。你没有成为这封建社会的俘虏,你并不是一具躯壳。即使你曾经绝望过,你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但你没有为这封建的黑暗而改变自己原本的面容,没有顺应他人阿谀奉承的步伐。或许于你而言,离开才是最好的归宿,死亡于你,不是终结,亦不是痛苦,而是踏上开往天堂的列车,去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你本就不属于这红尘俗世,只为偿他一段恩情,却倾尽这一世泪水。
林黛玉,你是苍茫黑暗中的一抹嫣红,是大观园中唯一令人怜惜的“潇湘妃子”。
第二次品读林黛玉,我终于释然。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8
回味红楼,眼前仿佛浮现起她的一颦一笑。黛玉的敏感、忧郁、孤芳自怜,何不曾每分每秒牵动着读者的思绪呢?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便是黛玉初到贾府,她给予宝玉的第一印象。身世飘零造成了黛玉忧郁、多愁善感,黛玉的孩提时遭受过离丧之痛,她写的诗常表达出她伤悼双亲的哀叹之感。在七十回中黛玉也曾作“漂泊亦如人命运”,由此比喻自己的一生无依无靠。
可黛玉为何多泪呢?孤苦伶仃的身世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她时常孤凄悲凉。而使她流泪最多者,莫过于与宝玉的爱情。终日以泪洗脸,泪中含泪含悲含恨含爱含苦,当她再也没有一滴泪水时,唯有泪尽夭亡,断魂逝去……
历来谈及黛玉性格的特点时,都少不了提及她的敏感多疑。这便由细枝末节中便能看出端倪。如“周瑞家分送宫花”,当时收到宫花的人无不谢过,唯有黛玉却开口问:“是单独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答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林姑娘的了。”黛玉便摆出轻蔑的样子,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周瑞家听了,一声不吭。一般人看到这里,便会觉得黛玉小气敏感了,这么斤斤计较。
追溯到当年初入贾府,黛玉便步步留心,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看到这里,大家都或许不喜欢黛玉。可偏偏正因如此,我却对黛玉颇为喜爱,对她尤为怜惜。作为一个女子,其实保留最真的一面是重要的,她或许没有宝钗的聪慧,因为有缺点,宝玉与她相处时没距离感。
黛玉极具诗才。她写诗读诗,为诗咏叹、慨然。黛玉的诗里字里行间流露出孤傲高洁的性情。
红楼最终结果,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却是令人感到惋惜。伊人已逝,君随之看破红尘。黛玉小气,说话刻薄,经常发脾气。做了那么多却是为了宝玉一人。泪水,也只是最后捍卫爱情的工具了。
冷冬暖阳下,手执一本红楼,听闻黛玉凄美的悲欢离歌的人生,为之滴下一颗晶莹泪。心里浮现出一词便是自古的“红颜薄命”。
虽书已看尽,而黛玉的故事却在心中扎根。黛玉逝世,宝玉出家。每次看到这里,却颇想把书往前翻弄,再次回想黛玉初入贾府之片段。
正因为此书,让我为黛玉的情感在心中纠理缠绕了千回,至今忆起,便也是牵肠挂肚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9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话大概就是黛玉为自己这一生写的结局。当黛玉“去”了,你脸上挂上晶莹的泪珠,你那美丽而又苍白的脸,心中悲呼:“啊!世界如此不公平,为什么?为什么!”你曾痴恋你的宝玉正在成亲。但此时贾府却挂上了红灯笼十分喜庆。曾经不懂你的忧愁,笑你太过悲观,可当我再拿起《红楼梦》时,我哭了。是啊,为你的痴,为你的叛逆,为你的抗争,你的倔强,心中不止一次为你默哀,为你伤心。
“心较比千多一窍”是写你聪慧多才。你的聪颖,在大观园的姐妹中十分闻名。无论是吟菊花,还是吟柳絮,你总表现得才华横溢,卓然不群。“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领”等,无不展现你过人的诗词天赋,可你才华横溢却有何用?你是一代的才女,是一代的天骄之子可又何用?最终你却痴恋娶宝玉而死!为什么?为什么!仅仅因为你是衰落的“清贵之家——林家”之女?无依无靠,无父无母的孤女?还是你先天病弱,整天与药锅相伴?不!都不是,你如同无助地猫咪,猛烈撞击笼子却毫无反击,无人理睬!
是啊!一个人绝不是被家境所评定,决不能因钱财而屏蔽了双眼。世界如此不公平可你应学会坚强,学会鼓励自我。
桃花香里,你提篮挎锄,独自一人洒下一片片落花。心中愁绪满怀,岂是那葬花可以慰藉的?眼中的泪水幽幽流出,心碎满地!宝哥哥疼你,尊重你,可那份凄凉又有谁懂!
你,是落入凡尘的绛珠仙子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和无穷的智慧。你,行动如风拂柳,娴静如花照水,娇娇柔柔,惹人怜爱。可天却偏偏给了她如此不凡,如此不平的命运,为什么?为什么!
你多心,因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你只为自己打算;你固执,因为你讨厌现在的社会,黑暗腐朽,没一点情味。她的聪慧才气,批判封建社会的勇气让我所折服。你是平凡女子,是天上的绛珠仙子,更是生活中的女强人。你值得我们所钦佩。
听!短琴的声音!她又在吟唱了。
风中似乎飘荡着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0
形容——犹如海棠般娇可;情怀——犹如菊花般傲视孤高;叹息——犹如柳絮般飘落;泪痕——犹如桃花般红绡香断……——题记
桃园深处,默默葬花,花香袭人,面容娇艳,数以的泪水从眼角坠落,不断……漫天飞舞的花瓣飞旋着,幽幽飘零,似乎讲述着如诗歌般隽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忘却不了宝玉在繁花中飘逸洒脱,青春洋溢的身影;忘却不了宝玉春花,钻石般闪烁的笑靥;忘却不了夕阳西下,一起在余晖中漫步,脚踏绵绵花叶而行。然而,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灰飞烟灭。昙花一现,咫尺天涯,每一次的相逢却常常是美丽而令人哀叹的错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整日整夜思念,每分每秒牵挂,怎么可能不比黄花瘦?但即使是缕缕哀愁,也磨灭不了两人相印的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难道不是对两人爱情最生动的诠释?思念像在天空回荡的歌声,永远未曾一断,未曾后悔……
人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还没有真正地开始就已经到了尾端,黛玉是来还泪的,这已成无可否认的事实。前世的姻缘恩德未尽,后世又将他们牵扯到了一起,就似牛郎织女被永隔银河两岸。好冷酷,注定要分离,为何还要相守?泪水不是永远哭不尽的,黛玉就是把泪水哭尽还了前世的灌溉之恩。如此悲痛的离别,如此凄楚的凉意就连潇湘馆外的斑竹们似乎也在哭诉,令人悲怜……
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没有巫师的水晶球,没有潘朵拉的魔盒,没有人能够决定沉沦,没有人能够决定命运。也许,只有彼此间不再相见才是最后的归宿。谈笑间,真的,一切都停格了,悲与喜似乎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让人“哭笑”……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悲痛不能解决一切离与分。即使结束了什么,也不要悲观将自己锁压。沉默,悲伤,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终止。结束了,不必再留恋什么,找什么能够让自己宣泄的方式,而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幻想破灭,追求也许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伤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后的留恋,而明天象征的却是憧憬的希望。珍爱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让自己重新变得璀璨,变得辉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1
桃园深处,默默葬花,花香袭人,面容娇艳,数以的泪水从眼角坠落,不断......漫天飞舞的花瓣飞旋着,幽幽飘零,似乎讲述着如诗歌般契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林黛玉姣美,飘逸,机敏,忧郁,她那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她是一株圣洁的阆苑仙苑,她是一块晶莹璀璨的美玉。林黛玉手拿一柄花锄,一方佃帕,创造了这个流传千古的人物佳话。
天生体弱多病的她,虽然没有宝钗所特有的丰满、成熟和娴雅,但我认为黛玉之美是一种个性之美,一种缺憾之美:两弯似蹙非蹙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美由此可见。
我既喜欢林黛玉,又讨厌她,我喜欢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一味地迎合贾母等人的喜好,一昧追求功名利禄,也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千方百计地取悦贾母,而且把满腔的幽怨放在心底,以真实的自我,用独特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埋香飞燕泣残江,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幽淑女悲题玉美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凹晶馆联诗寂寞将林黛玉的才情写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文也一直是悲悲切切的,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江消香断有谁怜”诉出了她的心境,“依今葬花人哭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更写出了她的哀伤。
但我又讨厌她,因为林黛玉一则是她身体太弱,二则太小家子气,说话刻薄,三则她的精神世界太悲观了。她身子弱是天生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尖酸话语让我无法忍受,她总认为贾府里的人看不起寄人篱下的她,处处为难她,也因此成天唉声叹气。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只愿缩在冬天的角落里,而不愿转过身去迎接春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小心翼翼,而不愿试着去改变,或许命运的轮盘会被惊动,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冒死追逐,而不愿停下仰望,但我清楚的是,她在用灵魂唱歌,在用生命作画,她想用透明的灵魂照亮黑暗的长路,她想用纤细的手指剥开自由的窗扉。
林黛玉的爱情是一种悲剧,正因为这让我对林黛玉留下沉重的印象,在我眼中,林黛玉是一种姣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且有诗人的气质和独得的悲观性格的人。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2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3
一“曲”红楼,说尽世间悲欢离合,叹息多少泪与辛酸,有多少故事在我眼前行走着,奔跑着……渐渐地,一个人的轮廓清晰的显现出来——
时常掩面而泣,清秀的面庞在花下是那样娇艳,一头黑发雅致的盘在头顶,淡淡的柳叶眉挂在额下,眼睛开开合合,多了几分娴雅,一袭粉衣,加上白色闪着银光的绸缎,像是仙女。细长的手指轻轻攥起一块丝帕,眉间便多了几缕愁思……
她,便是林黛玉。
她悲,为身世而悲,为母亲之死而悲,为任何生命之物而悲。悲情,似乎酿就了她的一生命运。她,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她,是纯净的,一尘不染,但性格里却有孤僻,她,喜欢寂静,在寂静之中独自感伤。有时,她又有些一意孤行,谁也摸不准她的心思。他的言语,她的口气,流露出对世俗的不屑一顾。我认为,她是善良坚贞的,要不,怎会在桃花树下,低吟浅唱那《葬花吟》?虽然她悲,但她不俗,她的一蹙眉,一抹泪,让多少人为之心碎?
她柔,是体表的柔,体格苗条,脸庞削瘦,淡淡的粉底,透出女子的柔情,让人感觉她是无助的,似乎随时都会化作一缕轻烟,随风而散。柔,是内心的柔,事物都能触动她的心弦,正是她的柔,她才和众姐妹不同,有一股凌厉,像荷花,独自欣赏,在湖心看着自己的倒影。她的柔,让她真情真意去感受世间的情,体会人间的诗意。她是人间难得的一朵花,只可惜人生短暂,让她不得不带着一缕忧伤,带着对感情的流连,脆弱的离开了。
她弱,但她不是弱小,她是身子上的弱——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就吃药,可也总不见好。我觉得,这是心病,是离别母亲的痛,是雨打妃竹的伤,这一件件事,这一次次落泪,都在她心中烙下了印。她虽是身子弱,但是她的语言不弱,她的才华就如荷塘一波波涟漪,从曹雪芹先生的文字中慢慢让我们为之惊叹,她的语言,她的诗,是多愁善感的,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悲情诉说的,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哭诉离别的,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就是林黛玉,这就是她的一生,在悲伤中用泪浇灌心灵,在柔情中透出凌厉,在柔弱中用诗谱写篇章,终在怨恨之中离去,她只是一个形象,但这个形象在我心中永远不可磨灭。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4
试问:清朝作家曹雪芹写的一部著作中的人物,也就是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被时空老人给邀请到我们现在的21世纪,会是什么样的呢?
那一天,我正在桌子上津津有味地看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我被里面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忽然,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她身着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缎双环四合如意绦,不仅很雅致,还十分贵气;她的脸部很清秀,也十分美丽,像似天仙女,真是“两弯似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呀!这完全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长得一模一样。我想:她是谁?怎么像和林黛玉从同一个模子里来的一样?我看着她,她也在看着我,只不过一直在不停的笑,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来。
我好奇地问:“请问,您是林姑娘吗?”“是呀。”林黛玉回答道。我笑了起来:“好啊,你是来陪我玩的吗?”“对的!”我们马上开始玩起了游戏来。当我玩累时,不停地喘着气,而黛玉却一点也不累,我很奇怪,问她:“黛玉,你不是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吗?现在怎么一点也不累,而且整天笑嘻嘻的呢,一点也不羞涩了?”黛玉笑道:“就是呀!我现在要跟上时代,我整天都会锻炼身体了;而且我也想通了,不能太愁眉苦脸的,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我去担心,我只要做好自己,快乐每一天就行;更不能太小气刻薄,应该要为大家多想想,不能只为了自己,只有团结大方,懂得和别人分享,这样才会有人来接近你,和你做朋友,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快乐,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听了以后,直叫好,喊道:“黛玉,你变了,虽然你的美貌没有变,但你的行为、习惯和德行都变了,变得更好了,你一定会有许多知心的朋友,算我一个!”黛玉笑了笑说:“再见,朋友!我要回去了,希望你变得比我更好!”我大声说:“再会,黛玉!谢谢让我遇到了你!”
看着黛玉消失在时空之洞中,我回过了神来,心想:黛玉,我真心地谢谢你,你的改变让我懂得了怎么做人,欢迎你再到我们的21世纪来!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5
落鱼落雁倾吐人间,情动,泪如雾。
喜欢皱眉,但不皱眉,喜欢哭,睁着眼睛。如果你没有梦见红楼一,那也没办法。红色的香气消失了,芬芳的灵魂随风而逝。
她没有宝钗的沉稳平和,没有“丰辣椒”的八面玲珑,没有袭人的细致入微;然而,她有着水莲般的飘逸,露百合般的孤傲自尊,雪梅般的清凉不羁,明桃花般的绝美.
她是一个清澈如水的女人。她在父亲的劝说下,不情愿地来到了这个千百人向往的大观园。可是,她怎么会不知道——里面隐藏着多少勾心斗角,如履薄冰,看似竞争的繁华,人间仙境?无奈,她学不到宝钗的大度,学不到的随波逐流,学不到的舞力,学不到轰轰烈烈,学不到干练,学不到问别的,学不到让自己像打人一样。她就像水一样,保持着自己那份清澈,以沉默的姿态对抗着封建礼教的枷锁。但是,混乱的大观园能容纳这寂寞的清流吗?因此,即使她和宝玉有姻亲关系,也不能违背封建父母所希望的“金玉良缘”。最后宝玉和宝钗结婚了。绝望中,她失去了灵魂的支柱,像一条干净的小溪一样在这里停了下来。因此,她从来没有意外地失去了灵魂,在风中飘荡,像她埋藏的花朵一样,叹息道:“花儿开得满天都是,对红色的芳香没有怜悯。”游丝柔软,漂浮在春亭中,絮状物轻触绣花窗帘。没有悲伤的歌给我,我不知道它是否丢失了!“多么悲伤的心态,竟然感叹出如此悲伤的语言!
像水一样,以她的生命为代价,“质量是干净的,干净的”,最后静静地流向泰国国王,在那里她的心被迷住了;宝玉也跟着去了,结束了红尘,“走向荒野”。
最后,一切都像是红楼里的梦。然而,一场梦过后,宝黛的恋情却千古传诵。有人叹道:“自古美人如此短命,黛玉如花,花死了。”有人爱惜:“黛玉如风,宝玉如沙,风与沙缠绵,穿越人间;无奈,沙为红尘,风送天涯,红尘路尽,沙滞风隔。”但我只是感慨:“黛玉如水,清而清,不染细尘;混乱的大观园不是它的避难所。所以她以柔弱的风格突破了红尘,依旧如水,蹲在长长的红尘外,依旧落寞不羁,柔软自隐。”
在数以千计的漂亮汉字中,似乎有一个词为她创造了——“如”。
“你”——她如水被水——林黛玉。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6
她,是落入凡尘的绛珠仙子,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和无穷的智慧。她,行动如风拂柳,娴静如花照水,娇娇柔柔,惹人怜爱。
她的智慧是常人所不可比拟的,她“葬花泣花为红颜,智慧机敏咏叹菊”,恐怕也只有她写得出那“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的绝美诗句来吧!她好文采,心思更是缜密。寄人篱下,所以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恐走错了一步被人抓住把柄。却终不敌,为人所害。
一日,她扛起荷锄走出芳闺,在那满地残红处站定,思绪又飘向过往。大观园内几百人,却找不出一知心人。本以为他是你的知己,他却早已在怡红院内与他人谈笑。本以为他懂你的心,可是,他真的懂吗?是啊,朝他生气,本是没缘由的。一声“这个妹妹我曾是见过的”让你早已芳心暗许,一句“烧罢,我已记熟了”让你觉得心里像留过一阵暖流,直达心底。可是,现在呢?他早已不属于你了。微叹一口气,她举起荷锄,一下,两下,落红随土化了,倒也干净。葬吧!都葬了吧!将他与她的一切都葬了吧!葬了,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落泪,终是不舍。回头,却见他也是捧了落红,呆呆的站在那里,竟也流下痴泪。他,终究还是不懂。摇头,扛起荷锄往回走。一步,两步,还是不舍,想回头,却也有一份决绝。散了吧,就让它随风散了吧!
她,多愁善感。对是女子,思想却毫不孙色于他人。她批判封建,抵制当时黑暗的社会,一句“什么臭男人用过的,我不要”充满了豪气。她可以含笑给赵姨娘让座,却绝不奉承别人。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她傻,是啊,她是傻得够可以了,她妄想以一己之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可能吗?最终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她多心,因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她只是在为自己打算:她固执,因为她讨厌现在的社会,黑暗腐朽,没有一点人情味:她多情,因为他不懂她的心,但他却是她的知己,她的挚爱。她的聪慧、才气、批判封建社会的勇气更让我所折服。她是平凡的女子,是天上的绛珠仙子,更是生活中的女强人。她,值得我们所钦佩。
听!短琴的声音!她又在吟唱了。
风中似乎飘荡着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7
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爱妒和娇痴,她寄宿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她有着对花落泪,见月伤怀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在潇湘馆中,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终于泪尽而亡。
但黛玉的身世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
她和贾宝玉一样,也是一名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总而言之,林妹妹不是只会哭泣的一无是处的。相反,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这封建礼教的束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她的的确确是一块纯洁的,无瑕的“通灵宝玉”。
薛宝钗的性情和林黛玉截然相反。她城府很深,有心计会做人,真是“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掩盖起来,在别人面前装得特别老实。在那么复杂的大家庭里,上下关系搞得如鱼得水,以至于从来爱挑剔的赵姨娘也称赞她。这点我还真是敬佩她,或许在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正是像宝钗这样的人吧。
但宝钗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深信“金玉良缘”。以至于与宝玉结婚没多久,宝玉就离家出走,落得个守活寡的悲惨命运。
这两个美女各有千秋,但结局都是悲剧。
至于黛玉和宝钗到底谁更好,我也说不上来,两者都有我所敬佩的与鄙弃的。要是两个人结合起来就好了,但是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没有完美的人,你有缺点,我也有缺点。我猜想这也是作者曹雪芹塑造这两个角色的理由吧!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8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没错,她就是林妹妹。
书中描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不仅如此,宝玉还送她一妙字——“颦颦”。可想而知,她是如何的美丽动人!
她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幼时就失去了母亲,而且她自小体弱多病。而当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时,她的心就像在冬天被淋了一盆冷水,冰冰凉凉的,将所有人都隔离在心之外。而大观园的出现是黛玉人生的转折点。
世人常说林黛玉孤僻、高傲、刻薄……常用“小肚鸡肠”来描绘林黛玉的敏感和脆弱,在我心里,并不是这样,因为她寄居他人篱下,所以不敢过多说话,害怕他人不乐,十分敏感、脆弱。当她看见了贾府的荣华富贵,想到了自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后将会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有了人们口中所说的刻薄。
黛玉有她过人的聪慧和文采。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时,总是艺压群芳,无不体现出她的诗人气质。黛玉虽然吟诗作文无人能比,可她对宝玉的不求上进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处处暗中帮助,当元春省亲姐妹们吟诗比赛时,黛玉又偷偷地帮助宝玉蒙混过关,这也表现出在黛玉对封建社会的鄙视和厌恶。
黛玉是受宠的,在贾府得到贾母的呵护;黛玉是幸运的,在贾府得到宝玉的爱;黛玉是幸福的,能得到薛姨妈的关爱……
提及林黛玉,必想起《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她将自己暗喻成花,比如:“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正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无能为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写出自己在贾府每天都要应对别人的冷落和抵赖。“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洁身自爱,追求爱情的忠贞不渝。可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抵抗不了封建社会家族势力的逼迫,真真可怜!
她的这一生一世,华丽而至,却终究没能逃出死亡的大门,当我细致的去品她的一生时,突然发现很是压抑,没有无忧无虑,只有长叹短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19
林黛玉,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一代文豪曹雪芹的笔下,她,是那么娇柔瘦弱,惹人怜爱与同情。
记得在《红楼梦》中,宝玉不止一次地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而黛玉,无疑就是这样的典范。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这样一个貌若天仙,如花似玉的妙龄清纯少女。黛玉十分不幸,幼时丧母,很小时就失去了母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阴影下。由于自幼习文,是其他女子所不能,所以,黛玉生来便有一身傲骨,形成了一种孤傲的性格。不过,她也确实有资本骄傲:每一次与众姐妹一起吟诗作对,她的诗词总是脱颖而出,令人拍案叫绝。她,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其实,黛玉长得貌美如花,更兼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有一种才女气质,二者相结合,便形成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这种美,绝非文字所能形容,而这种美,更是让薛蟠这等俗人看了,也不禁酥倒在那里。
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薛宝钗恪守封建妇女道德规范,被其牢牢捆住了,即成为了封建时代的牺牲品,而黛玉没有。当宝玉将北静王水溶送与他的东西转送给黛玉时,黛玉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什么臭男人戴过的,我不要!”黛玉心中从没有男尊女卑,更没有什么三从四德,她也不会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控制。与宝钗相比,黛玉是幸运的,而宝钗则不幸成为一个悲剧了。
黛玉淡薄名利,她从不劝宝玉去争夺功名利禄。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得来何用?黛玉是宝玉心灵上的知音,普天之下也只有她真正理解宝玉,懂宝玉。黛玉性子直爽,没有心计,反而流露出一股天真与单纯。她虽然嘴上不饶人,说话刻薄,可那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觉得,她与史湘云十分相像,都十分率真,没有心计。唯一不同的就是,湘云骨子里是十分活泼,而黛玉骨子里则透出一份冷傲。很多人评价黛玉,说她刻薄,爱生气,孤傲。可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倘若黛玉没了这些,那她不也丢失了个性,丢失了真实的自己吗?那岂不是白白让曹雪芹耗费了那么多心血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吗?
林黛玉,她是那么纯洁,那么孤芳自赏。她采集了天地间的美丽与灵气,是真真正正的水做的骨肉!
……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0
她静娴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她骨子里烙着写不完的悲伤,读不尽的凄凉,彼时如花的年纪,眼底已有了阅尽沧桑的清冷。
他衔玉而生,行为孤僻而乖张,性格傲岸且倔强,是世俗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不愿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期盼与人之间不再是咫尺天涯,当然,也只能是期盼罢了。
他们渴望生活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可以掌握自己的灵魂。
他们渴望婚姻像司马相如般休戚与共,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
可是,在那个发出腐朽气息而又处于新旧交替的华丽时代,他们迎接到的往往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落无助,就连空气里都时常弥漫着泰山压顶般的空虚感。在她眼里,贾府所呈现的那种华丽还有喧哗,好似水中月情迷着镜中花。
他们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抹惨白扎眼地杵在五颜六色中。
他们喜欢看《牡丹亭》,喜欢臣服在幻境中短暂的快意。那些幻觉创造着黑色的伤口,每个伤口都如同黑色的曼陀罗,一边妖娆,一边疼痛,空气里漫无边际的黑色暗香肆无忌惮地涌动着。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真实,一样的渴望。钟情于孤独,沉沦于寂寞。而快乐早已在百转千回中碾成了千疮百孔的不堪回首,无力挽留。
他们凄美的爱情终结在一场纸醉金迷的盛大演出中。
夜已阑珊,他撩开喜帕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宝钗微抿的唇,精致的面容可谓无懈可击。他呆呆的,娶到意中人的欣悦顷刻间瓦解掉了,仿佛千沟万壑的心脏表面被穿针走线般缝合进绝望。她望着明火,一行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地面上开出了忧伤的透明花朵,似是无声的控诉。
她笑靥如花,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中忽的想起了一句话:“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短短一夜,颠覆了三个年轻人的命运。
林黛玉她以勇敢决绝的死亡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贾宝玉对家的绝望延伸到了极点,终于,他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是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叹回望灯如旧,惟添几许新愁。
是谁在流年里深深悲吟。悲向来情深,奈何缘浅。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看山思流水,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1
“真想去大观园看看啊!”我边看着《红楼梦》边感慨:“那里的景致肯定很怡人吧,那里的斗草簪花我都没听说过呢,真想去见识见识。”恍惚间,似乎时空变换了……
等我清醒时,一位身着紫色纱衣,外罩白色披风的少女风度翩翩的向我走来,只见她笑盈盈的说“这里是潇湘馆,欢迎你!”我环顾四周,皆是古色古香的东西,窗下案上都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来吧,喝口茶水”那少女热情的说,我这才留神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少女清雅悠闲,全无俗气,手里捧着刻着竹子的点犀壶正在为我沏茶。我一品尝连连叫好,少女见了微微一笑:“我是黛玉,我带你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居然来到大观园了。
刚出门,迎面碰上一位青年公子,衣着精致,脖子上系着一块美玉。我想,这定是贾宝玉了。果然,那公子道:“林妹妹最近好吗?”黛玉点点头,把我介绍给了宝玉。他笑着说“好呀,这样我们的诗社又多了一人,今天湘云妹妹开了一社,跟我们一起去热闹一下吧。”
到了藕香榭,我见到了许多衣着富贵的人,场面热闹非凡。坐在人群中央鬓发如银的贾母看起来很慈祥,她见了我,微微点头道:“听说你是林丫头的朋友,那就和我们一起吃螃蟹宴吧。”话音刚落,几位丫鬟恭恭敬敬地引我入席,我品尝着螃蟹,觉得真美味。
方才吃完,就看见关于菊花的题目已挂在墙上。黛玉笑着问我:“你要不也取个诗号?叫‘潇湘远客’如何?”我想了下,这名字正合我意,不过我可不会作诗啊。黛玉道:“不写也无妨,我推你当今日的裁判。”
我站在黛玉旁边,看她提笔一挥而就,我边品读边拍手叫绝:“妙,太妙了!”不一会儿众人都写完了,我挨个看了一遍,觉得还是属黛玉的《咏菊》最妙,我便推潇湘妃子为魁。众人也都齐声喝彩。黛玉对我说“诗是能表达我们大部分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要好好学诗哟。”
又是一刹那间,黛玉消失了,周围的一切也消失了,只留我捧着《红楼梦》,眼睛还盯着黛玉的《咏菊》呢。刚才的那一切,真是亦梦亦幻。
古代的佳作读来令人如痴如醉,值得我们去细细的欣赏与品味,而黛玉最后的那句话,我会永远记住的。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2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如此一般“颦儿才貌世应稀”的你,却有着不似同龄的软弱与刚强。
软弱何处?心上多愁。年幼时父母双亡使你离开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不得不寄居于贾府,从此过上“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孤苦伶仃的生活,此为一愁。而寄身于贾府之中,锦衣玉食并不能让你感到快乐,恰恰相反的是在这人际关系冷漠无比的封建大家庭中环境的龌龊与势利。众人视你为刻薄与小心眼之人,怎奈少有人能够理解你为留纯洁心性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或欲一走了之,又怎奈寄人篱下的无奈与凄楚?此为二愁。然则在如此势利环境下,除了同样与封建大家庭显得格格不入的刘姥姥能给你带来难能可贵的一时得意忘形的欢乐外,生活下去的唯一支柱便不免于所挥之毫墨与所慕之知己。可世皆促金玉为之合,以木石为之离,将过往所挥之毫墨付之一炬亦无法改变“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悲惨结局。是啊,阆苑仙葩与美玉无瑕本为天作之合,偏偏一个是镜中月,一个是水中花。论无缘怎奈相逢,论有缘怎奈虚化?唯泪尽耳。此为三愁。
但看似软弱的你,亦有着少为人知的刚强一面。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是你对天涯之大何去何从的天问;“孤高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是你借菊对所谓大环境的孤高自许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内心倾吐;“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你即便自知在命运面前似“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那般的无力下,仍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反抗精神,为保持自己的爱情不惜焚稿泪干,以死向这个贾府所映衬的黑暗封建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何其不屈之刚烈?
生处于这个时代,你是幸运的.,亦是不幸的。亦如古人有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至于其势然或非然,帘外桃花仍开,又亦可知?只待流水行经,交由后人论断罢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3
凝望着这令人心碎的美丽,思绪万千。
你有着韶华容颜,却也有娇袭之病。常沉想于心中的愁绪,黯然感伤。独自娴卧于榻上,清冷的月光斜洒进闺中,又为其平添了几分凄寥,你望着空幽幽的夜色不禁又垂下几滴泪来,回想起日中对宝玉的话儿,后悔自己的造次,伤了宝玉的心,还堵气把穗儿也剪了,再想让他戴有如何是好。泪珠儿伴着无发释怀的心思,濡湿了衣襟。你又怎知“一个在潇湘馆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吟”。纵使知晓却怎奈何“终需化”的悲凉,扑朔朔的晶莹里又隐殁了你多少的叹息,化作一片云淡风清,了无踪影。
犹记得你身着素衣,扛一把花锄,将满地的落红细装于绢袋中,你不忍它们随水而去,也将自己的痴情埋进土下,与粉嫩的花瓣化作他年的春泥。你伫立良久,面对小小的花冢,轻声呜咽:“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可你又仿佛预知那心碎的结局,悲叹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静默。当你又面对池中残荷,淡淡吟咏“冷月葬花魂”,悲哀婉转,促人泪下,彼时连万物都声声悲泣。你望着凄迷的夜色,泪珠儿又不知滚下多少滴。流水落花春去之时,你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看着心里想的人儿与他人成婚,你痴痴的笑了,笑得是那样惨白,鲜血渗湿的帕子,是郁积了多年的心事,将所有的情稿一张张散入熊熊的火盆中,烧尽了所有的情丝。你目光怔怔,看着所有的痴情灰飞烟灭的消逝,静静的。行将即逝,没有人来探望,没有人来寻问病情,只有一个紫鹃为你垂泪,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傲的美丽,无须任何华彩来点染,单单这素色就令人心碎了。可那边金碧辉煌正待取亲,这边却冷冷清清待归西天,终究“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林黛玉,你生的太美,遭天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的你,葬尽了所有的痴病,你虽泪洒归天,却留给人无限的回味。你虽破碎,但仍美丽。哀惋你韶华的消散,不忍你断情西归,你来时美,去时更美。你的素雅,才情灿烂了黑夜,温柔了世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4
秋天原是菊花的季节,但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流水,莹莹潺潺。路儿弯弯,直通天境。石涧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吧莺啼,暖日当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置身园中,如诗,如画……
忽见得一袅婷女子独坐亭阁石阶,手持香帕,掩面而啼,呜呜咽咽。想那黛玉绝代姿容,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花听了凄然飘落,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不忍再听,飞起远避。遥望,密密匝匝一干人等自假山西侧喧闹远去,却原来宝钗与其母挽手经过,娇羞亲昵之态,令黛玉不由得想起了故去的爹娘,故悲从中来。
因宝玉得一件小顽物金麒麟,欲送湘云,被黛玉冷刺;又因晴雯等丫鬟的无意,把前来探望宝玉的黛玉拒之门外,黛玉怀疑宝玉移情别恋,让她一阵热讽。曾经的黛玉在我心中一直是悲悲切切、尖酸刻薄、很难相处的性情女子。今又读她,娇小瀛弱,才情超然的黛玉,却始终不能把自己当做大观园的主人。失去双亲,寄人篱下的悲凉使她不得不竖起尖尖的刺,时时堤防别人的伤害;她的诗情气质和悲剧性格,也使得她很难向他人吐露心曲,即便是面对宝玉这个唯一知己,也往往深情款款,欲言又止,代之的是轻轻洒泪。有谁知她缱绻悱恻的情感世界里究竟深藏了多少爱恨情仇?
看冬去雁来,桃花落红,石榴花谢,登山渡水,过树穿花,渐闻山坡上有呜咽之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悲切之声直叫人心碎肠断,泪眼滂沱。黛玉凄凉的身世,娇弱的身体和太多的哀怨情愫,是不是预示着将与飘落的石榴花一样无言地消逝?落花幸得锦囊收艳骨,质本洁来还洁去,孤单落寞的林黛玉将怎样走完她哀恸顽艳的生命历程,结束凄美一生?
幕布徐徐落下,我被泪水浸润的心仍置身于黛玉悲戚的情感世界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5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心中如此,我的心中亦是如此。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更美丽可人。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宝玉。
对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源,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了。可上天偏偏这样造化弄人。明明让他们相遇,却不让他们相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黛玉与宝玉既然在冥冥之中注定要来相遇,以来报答上辈子的灌溉之恩,为何终要分离呢?既然恩报不完,为何不让他们长相厮守呢?“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青春埋葬青春,任花颜埋葬花颜,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深沉、更刺骨的伤呢?荷着花锄的颦儿,眉间微蹙的女子,每一念及这样的场景,那弱不胜衣的身体仿佛就要委蜕成濛濛的红雨,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弥弥宇宙里和开的花、落的花、飞的花、葬的花一起,如一面一尘不染而又纤薄如纸的镜子,在心爱少年的心尖被哗啦啦地打碎了。美不够美,在你面前任你眼睁睁摔碎的美才是真美。尽管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嗔怪这样无常的宿命,但看得破又如何,谁又能从这无常的宿命里拈得一枝不谢的花么?泪,无声无息地从脸颊滑落;花,似乎在凄凉地讲述着什么;心,被封建之笼牢牢困住;爱,终成为男女之间的空相思。为何已注定要分离,却还要相遇呢?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6
你是桃花,新红凝碧。你是芙蓉,风露清愁;你是一缕不朽的花魂,你是一曲曼妙的琴谣。
你有让西施自惭形秽的容貌,有让比干自愧不如的心机。你虽是凡身,却超然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你是青埂峰下甘露浇灌的仙草,是知恩图报的绛珠仙子。
你是一缕浑然天成的诗魂,多少人艳羡于你?海棠社里,你夺魁菊花诗;凹晶馆边,你吟出“冷月葬花魂”的千古绝唱;沁芳桥畔,你荷锄葬花,用泪作墨,在满地桃瓣上写下诗篇……秋窗下,冷雨连绵,烛已被蜡泪淹没,银红的霞纱早已湿透。罗衾裹不住瘦比桃花的身躯,鹦鹉不再重复悲戚的诗词。
你是为报恩郁郁终世的情痴。青埂峰下,你与神瑛侍者缘定凡尘。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你便是泪砌的身躯。《礼记·檀弓》曰: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你将淳淳甘露化作清泪,以报前世之恩,致于终生郁郁寡欢,在潇湘馆的簌簌竹响中泪尽而死。若你的魂魄能俯瞰人世,可知那怡红公子为你的死似痴似狂,伤心欲绝?
最后一滴泪流尽,诗稿焚化成灰,沁芳桥畔的桃花为你落了一地。潇湘妃子,你是否肋下伸出双翼,随飘零的花瓣去了天尽头?那里,又可曾有一座香冢,是你一抔净土掩下的桃花艳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颦颦,你的刹那芳华永远留在那花冢之中,任风来雨去,花开花谢,苍老再也侵蚀不到你!那一片艳似红霞的桃树,永远不会消亡。“幽僻处,可有人行?
点苍苔,白露泠泠。“湘妃竹林的尽头,可有两株悬着玉带的枯木?薄命司的金陵钗册,早已记下你的历史。
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你渐行渐远。林黛玉泪已尽,百花池畔,是永远微笑的绛珠仙子。桃花行,一去不返。红颜未衰先死,却留下一缕花魂,在沁芳桥畔,缭绕不散。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7
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回忆开始后安静遥望远方。荒草覆没的古井枯塘,匀散,一缕过往……
——题记
淡若烟雾的墨香似有若天地游离在一片蔚蓝之上,她哀伤的语调忧如飞逝的落红,淡淡地讲述着一枝海棠的过往。
她本是三生石前的一株海棠,得以甘露滋润,脱草衣成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泪都给了他,便也尝还得过他了。”这注定将为那个“无故寻愁觅根,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贾宝王流尽一生的泪。
永远忘不了黛玉葬花时的哀伤,落花在下流沙从她指间消瘦逝去。掩住了凋零的落花,让它们随净土化去。她定也期望,如这落红一般“一层净土掩风流”罢,寄人篱下的凄苦,幸福可遇而不可求。一切的一切,在她心中留下了千万条旧伤新疤。以至于他在葬花时吟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天是低沉的悼念,却不知是为了凋花的完结,还是为了她哀落的红颜。最初只是陪着花锄,伴着冷月葬花魂。 而今花祭竟又让她自艾自怨。或许感到自己命运多舛,同这凋零的花是多么惊人的相似,都会面临红颜衰败;亦或是她早预料到自己的结局,看到落花尽头无勇的幻灭。但她却不知道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没有静候凋零的权利。而她也是这般如此……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的明媚鲜艳是放明那一刹那的奇目光辉。但她那明媚鲜艳并不如此,她应该散发自身浓浓的墨香让命运去背道而驰。而她并不如此,他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鲜活的希望。是她自己将自己困在自己设定的枷锁内,让自己如这凋零的花一般逝去。“一朝红尽春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苦呢?何必呢?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洞苑仙葩,能此时却如此香消玉殒。
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冈卷起庭前落花穿过回廊,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染我,素衣白裳……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8
如果以冬喻宝钗,夏喻湘云,春喻李纨,那么,在我眼里,黛玉就是从秋风秋叶中走出来的女子。
秋,总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她就像你,黛玉,像你的泪水“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意味着无法言说的痛楚。
我相信那是在一个秋天,还幼小的你经历了丧母之痛,登舟别父,初进贾府,尽量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像落叶般孤独而令人心疼。与宝玉初次相间,倒像久别重逢,这是否又添了你几分愁呢?
又是在秋天吧,父亲溘然而逝,你真的像无根的小草,注定在大观园中不被理解,注定只能强颜欢笑,注定你清泉一般的高洁被世俗尘封。当人们只看到所谓的“金玉良缘”时,又有谁会想到潇湘馆里独自垂泪的你呢?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有意无意的玩笑话会让你感到一丝温暖吗?家常用的半旧手帕会让你感到一丝安慰吗?
奈何,奈何!
你稀世的才貌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里埋没。你不喜欢八面玲珑,却被人认为是孤傲;你心无所忌,让人误为刁钻;你天性敏感被旁人猜为多疑。就像是空谷里的一株幽兰,芬芳四溢但无人欣赏。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哪能描绘出我眼中的黛玉,那个美丽、聪颖、敏感、自尊,不向世俗低头的奇女子?
我欣赏她的才情,高流粗俗的“行止见识”。我想与她同忧同乐,同笑同泣。感她所感,爱她所爱。陪她一起葬花,同她一道赋诗。我似乎看到,清幽的潇湘馆里,她度过“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散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我似乎听她对菊低吟“孤标傲视偈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似乎理解了她含恨而死前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惨痛的含义......
黛玉,是一朵奇葩,只是凡尘之土无法拥有这份美丽。颦儿,希望你能真正获得幸福,希望你不要再误入凡尘,做一株绛株草,灵秀于天地间。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29
她是一朵荷花,一朵清雅而孤傲的荷花,一朵秀丽而柔弱的荷花。她秀外慧中,率性纯真。她,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林黛玉。
她是一朵荷花。她的美,不是牡丹的倾国倾城,也不是玫瑰的婀娜妖娆,而是水中花的高贵和优雅,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老先生说她“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顿时,我眼前仿佛便出现了一位体态娇弱、举止文雅又多愁善感的女子来。在“群芳争妍”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容貌出众,才华横溢的人是随处可见,却唯有林黛玉这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能使人感到眼前一亮,让人惊奇。
她是一朵荷花,在炎炎夏日中,别的花儿都承受不住毒辣烈日的炙烤,唯有荷花不卑不亢静静伫立水间,尽情绽放,吐露芬芳。
若说起大观园内吟诗作赋,林黛玉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说书中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吧,黛玉、宝钗、宝玉、湘云等人在藕香榭设宴吟诗,宝钗和湘云连夜拟了十二个题目,众人仔细看后,都说新奇,却怕做不出好诗来。而黛玉呢,自斟自饮了半盏酒,片言只语也没有就勾下了《咏菊》《问菊》《菊梦》三个诗题,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大家便都写好了各自的诗。
众人相互传看,彼此称赞,最后,李纨公评说,虽每人各有警句,但要论文采和立意,黛玉的三首诗是无人能比。“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单单从这两句评价中,便不难看出林黛玉的才华横溢。
她是一朵荷花,虽生活在腐朽的封建社会,却不世俗,不屈服。她清高孤傲、淡泊名利,不屑于荣华富贵。她就是《爱莲说》中描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花中君子。
我至今也未曾遇见过一人能有林黛玉那样的品性,她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也可能正是如此,才使我对林黛玉如此欣赏,把她视作我心中的偶像,把她视作一朵荷花。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0
“花开花谢飞满天,香消玉损有谁怜……”这段黛玉葬花时忧伤之至的歌词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啊!想亘古烁今有多少文人黑客浑墨述黛玉,可我却要昭告天下:“林黛玉”不在我们班呢!
她,一双妙如水波的星目略显浮肿,我想:这就是哭泣时的备用“水库”吧?那道柳叶眉长得恰到好处,眉宇间储藏着着他那淡淡的忧伤。真是认人怜惜!黛玉姓林,可她姓杨,可这两个姓都是木字旁,你能说她和绛株仙子没有渊源吗?
话说一个星期前的英语午修课上,老师在为大家听写单词,教室里鸦雀无声,好不安静。突然,一阵痛哭声如石落湖底打破了月下的沉寂。这来自中国古代的哭声和西洋的英语和在一起,可真是历史性的“中西合璧”啊!大家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那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瞧,他哭得直是好不伤心,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大概翻遍成语词典也挑不出一个应景的词了吧!他哭得好憔悴啊!眼睛肿得就像两只小肉包似的,简直就是一个泪人儿。让人又不禁想起“黛玉葬花”这一典故。我想:如果林黛玉看到的话,一定会为她伤心时的美而心生嫉妒吧!她那噘起的小嘴哀怨地述说着自己的委曲;那又浮肿的小眼睛反射出悲伤的泪光;她那似蹙非蹙的柳叶眉更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他那委屈的外貌……半晌,这场“狂风暴雨”才渐渐平息,等到“风平浪静”时,老师才“敢”小声地问她原因。谁知,她又“阴雨绵绵”地抽泣了一柱香的功夫,然后把鼻涕吸了吸,一字一顿地说:“我……我的橡皮……不……不见了!”“哇哈哈哈……”随即而来的是一声铺天盖地的笑声!
林黛玉啊林黛玉,你嫉妒过薛宝钗的相貌,薛宝琴的才能,我想:现如今你该嫉妒我们班的“杨黛玉“哭泣时的娇容了!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1
是谁,在红尘铜臭中如莲花瓣走来;是谁,在花谢花飞之时低眉葬花;又是谁,在流完一生的眼泪之后带着寂寞悄然离开。
当琴瑟不调,伊人不在,却还想在凄清的潇湘馆逢着你的身影,在红绡香断时听到你的叹息。
有人说你是“痴”的,有人说你是“幽”的,但我认为唯有“清”才更适合你的气质与风骨。有时会想为什么你总是在哭呢?难道只是为了当年的“要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的诺言?;还是因为尘世太过于浑浊,只有眼泪才能洗尽尘埃?有时会在脑海中勾勒你的身影,但那时的你并不会哭,离开了尘世就不需要再流眼泪了吧。你于细柳微风中款款走来,颦颦微笑,只留下一路花开。
是啊,既是“痴梦仙姑”就不该沾染尘世的污浊的。在一项调查中很多人都不愿娶你为妻,有人为你痛惜,但我却认为这是你的幸运,因为病如西子的你只该于伴泪诗词中抒发你的情思,而不该为柴米油盐奔走于市井。他们的不愿意是一种保护,保护你的清,你的美。
纵然锦衣玉食,又有谁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个中滋味;纵然才华横溢,又有谁懂“明朝葬花只是谁”的悲凉。寂寞常驻寂寞林,你的心便如紧掩的窗扉寂寞而又孤独。“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当如歌的容颜如花般零落,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只能于记忆中寻找你的幻影,看见你伴着天边泣血的残阳,随着满地的寂寥一同叹息。
“一朝看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的心灵深处是该有一道花冢埋藏着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本应是“世外仙姝”却落入了红尘,本应是纤纤弱女子,却爱得那样决绝。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你用泪水浇灌的人生即使在香消玉殒之后也会传来阵阵清香。
黛玉,你的人生是一首短暂而又凄美的歌。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 篇32
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便是从你开始的。你有水一般的温柔,亦有水一样的坚韧。“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虽然体弱,你却有一颗比男子更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都说你是“泪人儿”,是弱不禁风的忧愁女子。却不知,你的泪纵横天下,是最扣人心弦的摄魂曲。为了前世的浇滴之恩,落尽今生“痴情泪”。当你把最后一滴泪还给宝玉时便消失人间,随着轻盈的风返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泼辣能干的凤姐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物”时,一个“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的你惊艳地出现在这“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里。于是,便这样深深地恋上你,你笑,我也开心;你哭,我纠结其中,辗转难眠。禁不住感你所感,爱你所爱。
读你,不仅是你的美貌姿容令人神魂颠倒,更多的是被你超凡脱俗的纯洁如玉的心灵所折服。你的高雅诗韵,满腹才情使你蒙上了一层更神秘的色彩。你脱口而出“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悲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辛酸,“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亦叫人黯然泪下。
你是水的完美化身,你对爱情的坚贞也令人赞叹不已,“前世之恩以泪还”的执着更令人感动。饱受寄人篱下的苦闷无聊,因不入乡随俗而被疏远、冷落。你并没有屈服,也没有因他人的“恶语”而产生怨恨,而是本着一颗宽容、天真的心去包容周围的一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你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却不知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多愁善感的你叹出“满纸自怜题怨素,片言谁解许秋心”,难寻知音的无奈,无人能解你内心的脆弱的敏感,你只好压缩你满腹的文采化成泪珠千万滴。你的多愁善感是一种美,难言的美。
芳魂难寻,却令人铭刻于心。黛玉,你的典雅,你的品格,你的思想……耐人寻味。我愿意与你共语,千年不倦。
【高二作文林黛玉品析(精选32篇)】
提起曹操这个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奸诈的小人”。其实历史之中的曹操
并非如此,如果你熟读三国,了解曹操,那么你就知道他既是一位旷世英雄,有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才能同时又是一位乱世奸雄,奸险诡诈,玩弄权术。他是奸贼与奸雄的统一体。
旷世英雄曹操
依法治军,治军有道。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队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对待百姓却呵护有加,这与他治军法则有很大的关系。有一次曹操带兵在路上行走,四边是百姓的农田,曹操下令,如果有人践踏了庄家就得斩,可见他的军令之严格。后来,曹操的马被一只鸟儿一惊,冲到了农田之中,毁坏了农田。曹操是一军之帅,是军队的首领,是表率,他要求砍自己的脑袋。在众人苦苦劝阻下,曹操才没把自己的头砍下来,割了一段头发,在古人割头发是极大的耻辱。这一事例可以体现出在军令面前人人平等,也给军队敲了警钟。他严以律己,以
身作则,给军队做出表率,看出了他依法治军,治军有道的军事才能。
求贤若渴,重视人才。很多人才为曹操效力,如文臣,荀攸、荀彧、郭嘉、贾诩、程昱;武将有典韦、李典、许褚、徐晃、乐进、张了等。这些文臣武将,有的本来是在别的军营里后来投奔到曹操的魔下,有的是直接到曹操的身边辅佐他。在官渡之战时,曹军面临危机,一个晚上,袁绍的谋士荀攸来投奔他,曹操大喜,为了接见荀攸,连鞋子都没有穿,可见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多么重视人才。无论是谁来投靠曹操,他总是收纳,这为他打下江山奠定了基础。
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曹操在三国时的文学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共同开拓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他的诗歌语言简洁,风格慷慨激昂。如《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本诗是曹操出征凯旋,途经金石山时所作,诗中那洪波汹涌的大海,也正象征了他苍海一样博大的襟怀和宏伟的抱负。在《短歌行》中写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体现了曹操的大气与礼贤下士的情怀。所以说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家,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乱世奸雄曹操
奸险诡诈,玩弄权术。人们一提起曹操总于“奸”这个字联系在一起,“奸贼”、“奸雄”。不仅仅是曹操用兵“奸”,其实在他的生活中也能体现出他的“奸”。曹操小时候,他的叔父对他十分严厉,因而曹操讨厌叔父。一次他见叔父来了,故意把嘴一歪,叔父以为他中风了,告诉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叫曹操过来,曹操又变回正常的样子。曹嵩感到十分奇怪,问他:“叔父不是说你中
风了吗?”曹操说因为叔父不喜欢他,故意污蔑他中风了。从那以后,曹嵩不在相信曹操叔父的话了。在曹操身上奸诈的事,数不胜数。
生性多疑,滥杀无辜。曹操是一个十分多疑的人,无论是在它的作战方面还是在他的生活方面都体现出来。比如说,在董卓追杀曹操之时,曹操在他的老朋友吕布奢家中停留,吕布奢上街买酒要招待曹操,他的家人杀猪准备要款待曹操。然而曹操听见磨刀声以为是他们要谋杀他,冲了出去,把吕布奢一家七口人全杀了。在他就要逃之夭夭的途中,遇到了吕布奢,他怕吕布奢回去发现,于是又把吕布奢也给杀了。这正体现了他生性多疑,滥杀无辜的一面。曹操的座右铭就是:“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中可以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他既有英雄的气概,又有小人的嘴脸,可谓:“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