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谢灵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04:33:29
  •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原文和翻译》
  • 登江中孤屿

    【南北朝】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注释】

    江中:指永嘉江,在浙江东南境,又称瓯江、温江、蜃江、永宁江。孤屿,即孤屿山,在今温州市附近永嘉江中。

    历览:遍览,游遍了。

    旷周旋:久不游览。旷,荒废,耽搁。周旋,应酬,打交道,这里指前去游赏。

    迥:迂回。

    景:日光,指时间。延:长。

    乱流:从江中截流横渡。趋:疾行。

    媚:优美悦人。中川:江水中间。

    空水:天空和江水。

    表灵:指孤屿山极其神奇的景象。表,明显。灵,灵秀、神奇。物:指世人。

    蕴真:蕴藏的仙人。真,真人、神仙。

    昆山姿:指神仙的姿容。昆山,昆仑山的简称,是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住处。

    缅(miǎn)邈(miǎo):悠远。区中缘:人世间的相互关系。

    安期术:安期生的长生之术。安期,即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传说他是琅琊阜乡人,因得长生不老之术而活过了一千岁。

    【译文】

    倦于遍览江南美景,江北风光久未观看。

    寻求新景道路遥远,探访奇观时光不延。

    穿越激流横渡前行,孤岛秀美大河中间。

    白云红日相互辉映,水天一色澄碧鲜妍。

    呈现灵气无人欣赏,藏有真趣谁为传言?

    遥想昆山仙人英姿,顿觉世间尘缘邈远。

    始信安期养生之术,得以享尽养生天年。

    【赏析】

    开头四句写倦游江南,转游江北。诗人先用“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说明渡江北游的原因。后来用“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描述北游途中产生的心理感觉。道本不迥而党其远,景本不可延而怪其不延,空间、时间均在主观意念作用下出现不合理而合情的反差和变异,借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突出为探寻新景异景而路欲其短、日欲其长的急切心情。在这心情支配下,乘船过江,不是顺流斜渡,而是“乱流趋正绝”,以缩短路程,争取时间,这就和上两句紧相绾合。此句又缘于下句”孤屿媚中川”而写。因为见到孤屿中流独峙奇绝之景,故而迫不及待地横流直渡。诗中正面写孤屿风景共三句,“孤屿媚中川”是登屿之前遥而望之的总体美。“媚”字极写孤屿山在清澈的江流中间秀峰耸翠,妍美悦人。

    后面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则是登屿之后所见景色。上句写云日同辉,下旬写江天一色。江中孤屿在白云、丽日、蓝天、澄江的烘托之下,有如一螺青黛,分外秀丽妩媚。正当诗人对孤屿赏爱不绝,忽然感情波动,为这新异之景的无人欣赏、无人传写而叹惜,于是写出“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这两句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为孤屿的灵秀无人赏爱、仙人的故事无人传写而叹惋。二是借“物莫赏”、“谁为传”,从反面说出自己为之传写赞美的意愿。三是与上文“怀新”、“寻异”相呼应,突出孤屿的美。可谓一石三鸟,意蕴深厚。这两句又点出孤屿的“表灵”、“蕴真”,已见灵气仙心,进而即景生发,驰骋神思,自然想及仙山仙术,因而顺理成章写出最后四句:“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在诗人想望中,江中孤屿表灵蕴真为神仙之奥区,它的灵异之姿、远绝尘缘之境,都与昆仑山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而冥想杏渺以虚作实,自谓道心契悟.始信安期之术得以养生尽年。这一方面是外放永嘉、心情苦闷的真实流露,渴望以遁世求仙得到解脱;另一方面则以神异灵秀的姿质去描写江中孤屿的美。

    这首诗结构上也是按照叙事—写景—说理的框架写成。正面写景虽然只有三句,但全篇都以写景为中心。为景而游,因景而思,承转自然。全篇语言清隽,风韵秀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游永嘉江所作。谢灵运是东晋大族谢氏之后,门第高贵。刘宋建立之后,打击门阀士族,谢灵运未得重用,自己主动要求出守永嘉郡。在永嘉时他肆意游览山水,寄情于山水翰墨之间,以抒发郁愤。正是在这种处境与心情下,谢灵运写了此诗。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七里濑》谢灵运原文和翻译》
  • 七里濑

    谢灵运 〔南北朝〕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译文】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七里濑: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两岸高山耸立,水急驶如箭。旧时有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指舟行急湍中进度极难掌握,惟视风之大小来决定迟速。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羁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

    积:聚集。

    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逝湍: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急流。

    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

    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潺湲:水流的样子。

    日落:日光下射。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

    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悼:感伤。

    迁斥:被贬滴、斥逐。

    存期:期望,想要。存,想。

    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秉:掌握,把持。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

    岂屑:哪顾,不管。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

    诮:责备,讥诮。

    想属:联想。

    任公:任国公子。

    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赏析】

    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一句,“羁心”指一个被迫远游为宦的人满肚皮不情愿的心情。这句意思说在秋天的早晨自己郁积着一种不愉快的羁旅者的心情。接下来第二句说,既然一清早心情就不愉快,那么爽性尽情地眺览沿途的景物吧。第三、四两句似互文见义,实略有差别。“逝湍”指湍急而流逝的江水,则“孤客”当为舟行之客;而“徒旅”虽与“孤客”为对文,乃指徒步行走的人,则当为陆行之客,故下接“苦奔峭”三字。夫舟行于逝湍之中,自然提心吊胆;但其中也暗用“逝川”的典故。《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知此句的“伤”字义含双关,既伤江上行舟之艰险,又伤岁月流逝之匆遽,与下文“遭物悼迁斥”句正相呼应。第四句,江岸为水势冲激,时有崩颓之处,徒步旅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感到很苦。不过从上下文观之,这句毕竟是陪衬,重点还在“伤逝湍”的“孤客”,也就是作者本人。所以“孤客”、“徒旅”是以个别与一般相对举,似泛指而并非全是泛指。

    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这中间也有跳跃。开头明写秋晨,下文却来写“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来代表。这种浓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而谢灵运的诗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缓是急,仍须研究。汉武帝《瓠子歌》(见《史记·河渠书》引):“河汤汤兮激潺谖。”可见当训水流急貌。何况“石浅”则水势自急,必非缓流可知。此四句“石浅”句写水,写动态,“日落”句写山,写静态;水为近景,色泽清而浅;山为远景,色泽明而丽。“荒林”句写目之所见,“哀禽”句写耳之所闻。全诗景语,仅此四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照理讲它们并非主要内容。只是若把这四句删掉,此诗即无诗味可言。可见情由景生,原是写诗要诀。

    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迁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指自己被出为郡守,无异于受迁谪和贬斥,二是客观上感到节序迁改推移,时不待人。这二者都是值得伤悼的。但只要存有希望,就可以领悟精微玄妙的道理,不致因外来的干扰影响自己的情绪了。然而这种悟道的境界,只有太古时代的圣君贤哲才能心领神会,处于衰乱末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作者说,“我既已持有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哪里还在乎当今世人的讥诮呢!”从这里,看得出作者同刘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互相对立的,这是豪门世族与军阀新贵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最后矛盾激化,谢灵运终于以谋反罪被杀害。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

    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从而可以推断,上文作者所伤悼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了。

    【作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才高八斗的意思》
  •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才高八斗的意思

    小贴士:谢灵运在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很是狂妄,而后来,这个成语却用来谦虚地称赞他人,所谓语境,在不同的环境里,语句意思会变,就是这个意思。

    七星北斗,比喻:宰相,八斗自然是 比当朝宰相强,不言而预,才有后来的 七步诗。

  • 《才占八斗的故事》
  •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

  • 《平平淡淡才是真》
  •     幼时读到谢灵运的一句诗“池塘生春草”,先贤们都说这是千古佳句。可我当时反复揣摩,也没体会到此句的好处。所写不过是池塘中的一丛春草而已,“生”字也极直极俗,没看见“神工”在何处。这句诗平平无奇,浪得虚名。这个观念在我的脑海中盘踞了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亲眼见到了池塘里、淤泥中那一丛春草,绿得生机勃发,令人眩目。“池塘生春草!”这句诗立刻跳了出来,我一下就领略到这句诗的精妙所在。在那平淡如水的诗句底下,隐含了那一点绿的生机和那萎f芳草在春风中飘摇的全部姿态。“生”字虽然平直,但却没有第二个字能够替代。

        我也时常感慨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的平淡乏味。每天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向西山落下。每天的生活总是两点一线,缺少变化。每天的学习任务总是难以完成,让我头皮发麻。每天电话那头总是老妈说不完的话,时间卡得分秒不差。

        这种生活简直就是一潭死水,毫无新奇可人的东西,这种生活必须改变,而且应当诅咒,以前我也总是这样想。

       但我却很少—或者从来不问问自己:你是否想起今天收到了好友的贺卡呢?你是否听到今天钟楼上格外悠扬的钟声呢?你是否瞧见今天上课的老面孔上添了一丝微笑呢?你是否注意到今天天边又多了一重美丽的云翳呢?……

        平淡之中往往蕴藏了美好非常的东西,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新奇。这正如一句看似语不惊人的诗,也能传之千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