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甲骨文的出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竭力揭开汉字起源之谜。今天我们班级也开展的“遨游汉字王国”的交流活动。
为了这次交流活动,语文老师给我们分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和组员们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的方法搜集体现汉字的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故事资料准备交流。
汇报活动按顺序依次往下进行,大家都认真地倾听着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对字谜非常感兴趣,再加上老师说答猜出一个字谜给一张漂亮的贴纸,同学们的兴趣就变得更高了。大家都竖起了小耳朵,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摆出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刚开始听到同学们说的字谜时,我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蒙头转向地不知所措,看到有的同学接二连三地猜出谜底,我急得额头流下了汗珠,我的手用力的攥着裤子,我感觉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心急如焚。看到有的同学写写画画,还有的同学大声地嚷嚷着不正确的答案,更让我毫无思路。就在这时一个同学说了一个字谜“古代的月亮”打一个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答了几次没有答对,霎时,我的脑袋也在快速旋转,我想古代的月亮不就是古加月嘛!放在一块儿就是胡子的胡,我立刻高高地举起右手,大声说道:“是胡子的胡”,出谜面的同学说答对了,老师笑着说走过来给我发一个大大的贴纸,看到这大大的粘贴后,我松了一口气......
时间过得可真快,在同学们你一言他一语之间,就轮到我们组,我带着我查找歇后语走上了讲台分享给同学们。今天这次遨游汉字交流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锻炼了我们每个人的查阅能力,更是体现了我们每一组的团队精神,最主要的是我们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拓展了知识,又增添了快乐,这节课真意思!
期待下一节语文实践课早日到来……
我们的汉字可真奇妙!
你知道我们的汉字在古代叫什么吗?没错,叫甲骨文!在古代还没有发明出纸的时候,人们就是把字刻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称之为甲骨文。古时候所有的汉字都不是现在这样的写法。比如日,在古代写成日、月写成月,因为古代的每一个汉字都跟每一个具体物体很像。“日”是太阳的意思,所以古人就画个太阳表示“日”字,“月”字也是同样道理。我们今天所写的汉字发展过程是这样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再由繁体字简化成现在的字。
我来讲讲隶书吧。隶书中有个独一无二的笔画,叫作“蚕头燕尾”,顾名思义,就是起笔像蚕宝宝的头,收笔要像燕子的尾巴。在很多隶书字里都有蚕头燕尾的笔画,如隶书上、下两个字中的横的写法。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繁体字吧。猜猜这个“動”是什么字?我估计很多小朋友会读成‘勤劳’的勤字。但是,不好意思了,这是“动”字,你们是不是会感觉很奇怪,“动”字左边是个“云”,而“動”字左边是个“重”,怎么可能会是“动”字呢?其实是“力加重,才能动”的意思。在古代人们都是使用繁体字,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用现在的简体字,大家使用起来就简便多了。再比如“腊的”繁体字写成“臘”,是不是笔画多了不少吧!
汉字从甲骨文一直演变至今天我们通用的简化字,古人们呕心沥血地去研究创造,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写好每一个汉字,写好我们人生的一撇一捺。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汉字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