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粽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22:01:09
  • 《千里飘香,粽情端午-小学生优秀400字》
  • 六月十八日 星期一 小雨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为了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跳入迷罗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肉体,就划着船来到了江中央往下面扔糯米。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啦。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今天中午我也大显身手,跟着妈妈一块包棕子。在准备包粽子之前,妈妈先把江米泡了三四个小时,再用13香腌了肉,然后把买来的粽叶放进水里煮一煮。就能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型,再往里面铺一层江米,放一层肉,再铺一层江米。然后,把竹叶卷成一个三角形,我和妈妈还特意给它打了个蝴蝶结,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下午来到博物馆,我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包粽子,往小孩子脸上涂雄黄酒,佩戴香包,系五彩线,另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俗:在咸鸭蛋上作画。我亲手体验了一番。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要涂雄黄酒,带香包,系五彩线,在鸭蛋上画画,我很好奇,问了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的时候要带香包,系五彩线……”妈妈笑着回答哦:“这都是为了驱邪辟邪。”

    今年的端午节是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 《粽情端午》
  • 每逢端午节,奶奶总会第一个起床,包上数十个粽子,然后均匀地分成一袋一袋,让我去挨家挨户地送。

    奶奶包的粽子真美味:粽子是用绿油油的苕荨叶包的,“绿外套”里裹着雪白的糯米,中间还有一颗鲜红的枣子。一口下去,满腔的糯米混杂枣子的清香,真是又甜又黏。除此之外,馅儿的花样也多,有香菇馅、猪肉馅等等。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枣子馅的味道。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快速地吃了饭,就去给邻居街坊们送粽子去了。我两只手上挂满了袋子,袋子里装满了香喷喷的粽子,每一次敲门,每一次送出粽子时,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渐渐地,袋子愈来愈少,一只手眼见着空了,另一只手上的袋子也稀稀拉拉地剩下了几个。正当我赶着去最后一家时,天色不知何时低沉了下来,紧接着就下起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儿落了下来,像音符一样敲打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和脖子上——嘿,我活像一只“落汤鸡”哩!

    为了让粽子不被雨淋到,我赶忙把太阳帽摘下来,把粽子连同袋子放进去,护在怀里,然后撒开腿使劲儿往前跑,细细密密的雨点扑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湿漉漉的,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雀跃来,“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送粽球……”

    呼,一路哼着歌,我总算是来到了张大爷家门前,“张爷爷,我来啦!”嗬,这张大爷兴致不错啊,下着雨,竟坐在屋檐下悠哉悠哉地喝茶呢!

    我甩了甩头顶的水花,露出怀中的“宝贝”细细查看,还好还好,没淋湿!张大爷一见我这狼狈模样,赶忙拿来一条毛巾,帮我把头发擦干,忍不住叱道:“你这皮猴子,这么大的雨你还出来玩?不怕感冒呀?瞧瞧,头发都湿了!”“嘻嘻,我是来给您送粽子的。给您!”张大爷接过我手上的粽子,乐呵呵地说道,“是你奶奶让你来的?替我谢谢她呀,每年端午都不忘给我们大伙儿送粽子。”“爷爷,这个是红枣馅的,可香啦……”

    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屋子里粽叶的清香越来越近。

    (小作者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奶奶的爱和邻里间浓浓的情谊。

    家长感言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乡情,作为家长,我认为还是应该带孩子参与到划龙舟,吃粽子,登高等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氛,让孩子亲身体会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教师赏析

    “粽球”是潮汕地区的特色说法,一只粽球,或甜或咸,包蕴着众生百味,凝结着浓厚的邻里乡情,粽叶飘散的清香,跨越潺潺流淌的岁月,传承千年。(林初阳)

  • 《粽情艾香话端午》
  • 又是一年端午时!

    每逢端午节前后,空气中总散发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粽叶清香和艾的芳香,一些关于儿时端午的幻影便立现出来。

    记忆中,端午时节总是农忙的时节,对于农家的儿女来说,我们都会穿着千层底布鞋踏在雨后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不是收麦,就是插秧。可即便再忙,能干的母亲总是能在端午前一天的晚上,变戏法似地变出各种各样的粽子。它们形状各异,极其香甜,每个粽子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孩子们的笑声从艾的香气里飘散出来,美丽了当晚的星空。

    在儿时的我看来,看母亲和乡邻包粽子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一般提前一两天,我就跟着母亲及村里的阿姨们到离家不远的芦苇丛中打粽叶,打粽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人们专心致志地打粽叶,我们则喜欢隐身于高高的芦苇之中,玩起捉迷藏的游戏。玩乐中,每当我们看到艳阳下片片的粽叶迎风招展,便能想象出它们变成一个个可口的粽子,笑意便显现在每个人的脸上。直到天色暗淡下来,如果不是母亲们来寻我们,我们常常忘记了回家……

    打完粽叶回家,母亲就开始起大灶煮粽叶,等粽叶煮好了,母亲便把粽叶放进盛满冷水的大盆里,然后一片片洗净,之后便带领我们开始包裹粽子了。包裹之前,母亲把粽叶、糯米、红豆、枣子还有系粽子的一截截塑料红绳准备好,我们就在一旁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有时还有隔壁的阿姨来帮忙。她们有说有笑,各自述说着家长里短,笑声夹杂着粽叶的清香飘荡得很远很远……

    到了端午节的清晨,辛劳的母亲们都会起早起灶,把一锅带有满满诚意的粽子煮好,一五或一十地扎成一捆,吊在灶屋里。如果自家比别人家做得早,母亲便会打发我们挨家挨户地送过去。别人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送过来。

    当然,最美好的还是吃粽子的感觉。刚出锅的粽子总是清香扑鼻,非常烫手,我们总会小心翼翼地褪去红绳子和粽叶,那中间点缀着红豆和红枣,挤在一起成形的糯米饭上,再蘸上一些白糖吃,真是吃得我们满口生香,果然是难得的美味。

    端午时节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栽艾。我们本地的习俗是在农历五月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把房前屋后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带上挖撬去池边草丛中扯几株菖蒲,再从地头上挖来艾蒿,把它们植于一盆中。有些人家还在叶子上粘上折成粽子状的红纸,具体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到现在也不得而知。

    民间有俗:“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时节,家家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两种植物那奇特的气味。

    等到了端午节的中午,家家都要郑重地放鞭炮,把盆子里的艾蒿和菖蒲割倒,割过以后的桩子仍放在盆子里。据说,在原桩子上冒出的新芽寓示着家业兴旺。我们小孩子在这种暗示下,都会自觉地保护这些新芽免遭牲口的践害。大人们则会把割倒的植株折断,捆成团,放在阴凉处风干,以便能够长久使用。

    我怀念儿时的端午节,怀念那种至美至亲的乡村风俗。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节的心情早已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过节的味道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是我记忆长河里永远鲜活亮丽的一道风景。

    (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教师)

    薇言微语

    我自幼就居于城市,小时候,端午节爸妈单位还会发粽子、咸蛋、黄鱼,发的都吃不完,谁还自己动手做呢。又因为城市楼房的门口并不适合挂艾草,连这项习俗亦免去了。粽子平时也可以买来吃,咸蛋、黄鱼我本就不爱,对我来说,端午也就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期待之处了。所以我读俞老师的《粽情艾香话端午》是很羡慕的,似乎只有这样隆重地过,才是对一个节日应有的敬重。

    每一片不一样的乡土长大的人笔下都有着不太一样的端午节,如汪曾祺笔下的“十二红”,沈从文笔下热闹的赛龙舟和捉鸭子,苏童笔下的“小脚粽”。而俞老师笔下,每到端午时节,重复着的相同的习俗与方式方法,乡土间劳作的人们在忙碌中把端午过得妙趣横生。节日只是一种形式,却能反应出生活的乐趣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