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新会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07 12:24:24
  • 《冬至的糖心咸“珍珠”》
  • 我的家乡在新会睦洲,从小到大,每到冬至,妈妈总会捣鼓出一碗碗新会咸汤圆。白白的汤圆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勾起了我甜蜜的回忆。

    每年冬至前夕,妈妈早早准备好了做汤圆的材料:糯米粉、赛人参的甜水萝卜,双水腊肠,饱含陈皮香的鱼饼,虾米、香菇、白菜……当然,还有均匀切成小块的黄糖——这可是新会汤圆的精华。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拉我起床了。“冬至大过年”,在这重要的节日里,我们要一起包汤圆。包汤圆的工序很简单,妈妈灵巧地把糯米粉搅拌,揉搓成粉团,接着揉成条状,再分成一个个小块。我最擅长的当然是完成最精华的部分:把小块的黄糖塞进小粉团中间,用粉把糖包得严严实实,搓成一个个“白珍珠”。我们一起捏着粉团,搓着汤圆,一边听爸爸说过去的故事,分享我学习中的乐事,客厅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可开心了!不知不觉间,一大盘圆滚滚的“白珍珠”做好了。

    该爸爸出场了。我最喜欢站在灶台边看爸爸大显身手了。瞧,“滋滋”的油锅唱起了欢快的歌,腊肠、鱼饼在锅里随着爸爸的锅铲舞动着,萝卜丝、冬菇、香菜、白菜一起到锅里凑热闹了。随着“吱——”的一声,清水沿着锅边淌到香喷喷的材料中,不一会儿,整个汤便如牛乳般,香气四溢。妈妈赶紧端来那一大盘“白珍珠”,一个接一个地滚到汤水中。爸爸说:“小馋猫,外面等一会儿,等汤圆浮出来,冲着你笑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好啦!”听到爸爸的吆喝,我急不可待地把煮熟的“白珍珠”装进碗里。嗅着诱人的香味,立刻用筷子夹起一个送进嘴里,一咬开都是甜甜的黄片糖的甘香,汤底是鲮鱼饼的鲜香和萝卜丝加广式腊肠的甜美,咸咸的香融合着黄片糖的清甜,这种一入口就很满足的味道一直在我记忆深处。

    我深深爱着这特别的味道,每次我都要吃上十个,因为妈妈说,十个寓意着十全十美,吃够十个,未来的日子都能十全十美。每次,我都说:“妈妈,我们家有最全最美,我就是那个最厉害的特色小汤圆!十全十美都在我的肚子里啦!”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七年级学生)

    后 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我在家里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汤圆、吃汤圆、聊家常,感到非常幸福!

    家长感言

    欣妍把制作汤圆的细节写得很细腻,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非常温馨。

    教师赏析

    新会咸汤圆是每一位新会人心中的情怀,欣妍用心感受传统习俗带来的喜悦。细致的描写中融合了她对咸汤圆的喜爱,更融合了一家人的和睦。(张丽明)

  • 《新会鱼灯》
  • “鲤鱼屈屈尾,主人生好利;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

    新会人与鲤鱼渊源极深,从“年年有余”的富足到“吃呵海鳃,吾使盖被”的补益,新会人对鲤鱼的喜爱无处不在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而新会的鱼灯,犹如代表这份情感的精灵,在夜景中熠熠生辉。

    百年前,两广总督的干儿子鱼肉乡里,百姓苦不堪言。后来,罪贯满盈的他被一个外号叫“大鲤鱼”的好汉斗翻,真是大快人心!百姓欢呼雀跃,把鱼灯挂在大街小巷,而挂鱼灯的传统也流传至今。

    金色的灿烂,红色的热情洋溢,构成了鲤鱼状的你。虽以纸和支架编织而成,却抵不住你的生气蓬勃,灵动可爱,宛如天堂降落凡间的精灵。姿态各异的你给予人们惊艳的视觉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

    编鱼灯的老手艺人,自然十分珍惜这段来与鱼灯的情谊。从鱼“骨骼”的编造,再到“皮肤”的黏合,交织着手艺人的情感和灵魂,渗润着制作者的心血。鱼儿像有了生命一般,特别是那双夺人心魄、令人惊赞不已的眼睛,仿佛融入了制作者的思绪,悄悄地在黑暗中绽放。

    新会鱼灯不仅寓意着“年年有余”,更寄托着新会人与鲤鱼难以割舍的情缘。人间灯火的温暖,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精美亮丽的外表,是新会鱼灯由内至外的美。

    被列入文化遗产的新会鱼灯,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令人暇思,令人向往。在层层纸张的背后,是一支忘我燃烧的蜡烛,将鱼灯的绚丽化作光芒。人间璀璨,是那丰富的色彩,红里透金,犹如星芒万丈。在春节的街头,月色照映下,鱼灯亮起,四周被照得金红金红的,那份年味儿,真的美极了。

    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说过:“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翠意盎然的小路里,挂着身披斑斓外衣的锦鱼儿,人们便犹如鱼儿一般快活啊!

    鲤鱼屈屈尾,主人生好利;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鱼儿吹起泡泡,新会人的心里便泛起阵阵涟漪,愿这新会鱼灯永远流传下去!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九年级学生)

    后 记

    鱼灯的美在人们的眼中、心中活了四百多个岁月。愿这种美在时间的长河中流转,万古生香。

    家长感言

    从欣赏到认真探究,孩子对鱼灯这一传统工艺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了传统工艺人的心意。期望承载400年历史,寓意美好的鱼灯能一直传承下去。

    教师赏析

    作者笔下的新会鱼灯极富灵气,它融入了手工艺人的情感和灵魂,在热闹的街道畅游,在孩童的面前嬉戏,成为了新会金红温暖的一景,成为新会人美好的期待,而这种新会人与鱼灯之间的特殊情缘,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沉浸其中。(梁宝英)

  • 《新会柑·陈皮情》
  • 我们家门前有一片柑园,一棵棵柑树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扇子。

    柑树开花的时候可好看了!白色的花儿,黄色的花芯,在深绿色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美丽。微风吹来,一阵阵清香扑鼻。

    秋天,柑果成熟了。那沉甸甸的柑果,把树都压弯了。远远看去,仿佛来到了一个挂满小灯笼的世界。

    在美丽的秋天,父亲母亲总会带我去摘柑果。他们负责摘,我就负责用大箩筐接着。摘完后,我们就一起把一箩箩“重如泰山”的柑果搬到院子里,父亲母亲总喜欢搭把椅子,蹲坐在大门口,对柑果抽丝剥壳,这一剥就是一整天。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问父亲母亲,为什么要干这些劳累的苦活,父亲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激动而又自豪地说:“不要小看这些柑皮,晒干后,它的用处多得很,估计以后会畅销国内外。”我不知道它的用处如何,只知道,有几次晚风袭来,爱感冒的我又开始咳嗽了。这时,母亲就会拿上几块晒干的柑皮去厨房忙碌一阵子,然后笑眯眯地捧着一碗熬制的陈皮茶出来,“良药来了!”那陈皮茶黄澄澄的,淡淡的香气,表面还漂浮着几缕陈皮丝,油润光泽,柑香淡雅,喝完后心爽眉舒神清气爽,回味无穷。这一喝就是五年。现在,我们离开了家乡, 我再没喝过那么甘甜的陈皮茶了,即使有外面的优质柑普茶,也远远比不上那家乡的味道。

    几个星期前,父亲母亲带我去了陈皮村,那是新会新建的景点。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一座标志塔,颇有特色。标志塔连着一条风情长廊,两边有各式各样的陈皮文化介绍。这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父亲以前的那份自豪!我望着柑皮的制作过程,眼前又浮现了我们一起摘柑果,剥柑皮,晒陈皮,喝陈皮茶的情景……

    走进陈皮的世界,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怀念过往的点点滴滴,家乡的味道总是涩中带甜。陈皮,家乡的特产,在我记忆中,它的味道,那种甘甜清香,从不曾淡去。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九年级学生)

    后 记

    现在,新会的陈皮可以说是闻名各地了,作为新会人的我们无比自豪!

    家长感言

    没想到孩子会一直记着小时候我们晒柑皮的这段经历,或者这就是最好言传身教,教会孩子热爱家乡。

    教师赏析

    新会柑、陈皮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新会人的成长,这是属于新会人的自豪。小作者以朴实的笔墨描绘了心中的思乡之情,令人回味。(杨妙玲)

  • 《新会人与陈皮的故事》
  • 说起九月,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桂花。但桂花飘香的九月,还有另一种风味在太阳与风的配合下慢慢飘散——陈皮,那是独属于新会人的回忆,是新会人和新会柑的约定。

    记忆中,每到九月,奶奶都会买来新鲜的新会柑,习惯在柑皮上划上三刀,将果肉取出,将柑分成三瓣,放在太阳下晒干。那酸中带着微甜的气息便在院子里弥散。在阳光的照射与微风的轻抚下,柑褪下橙红的外衣,换上了棕调的风衣,酸甜的气息也逐渐转化成浓厚的陈皮香。这时,我总会屁颠屁颠地跟在奶奶身后,在日落前将柑皮收起来,不停地追问:“奶奶,这次的陈皮我可以吃了吗?”奶奶看着刚刚晒好的新皮,笑着说:“没呢没呢,还要密封起来储存三年,才算是陈皮。”每次看着刚刚晒好的新皮,奶奶就像看着她最得意的作品,笑得脸上的皱纹如花一样绽放。

    后来,我才知道奶奶和陈皮之间的故事:在她小的时候,也就是刚刚解放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植柑橘树,每到九月,家家户户就会开始晒柑皮,所以当时陈皮的产量较大。因此当时就会有专门收陈皮的人来,可以用陈皮换取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或小零食,在当时叫做“柑皮换糖”。我的奶奶总会趁大人不注意,拿出柑皮,跑去换糖吃。所以啊,陈皮对于奶奶这样老一辈的新会人来说,是童年的记忆,是心底的秘密。

    对于我这一辈的新会人来说,陈皮所意味的,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小时候晒制的新皮,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气越发浓厚,其中的精华慢慢沉积下来。我也从曾经总是屁颠屁颠跟在奶奶身后收陈皮的小孩,长成充满心事的青春期少女。每年到翻晒陈皮的时候,将陈皮尽数倒出,光影之间,有粉尘飞扬,但好像每次我都能看见粉尘中有个小女孩,跟在大人身后翻晒陈皮。又不同的是,每次粉尘中诉说的故事又不一样。每一次的翻晒中,陈皮中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趣……

    树叶被风吹得轻晃,阳光破碎,蝉声隐匿,像远方的潮水。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日落西山,这会儿露着紫红色的天际线,天空蓝墨水似的。收起回忆,将陈皮重新收回盒子。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翻晒,陈皮也就一年又一年陪在身边,我也就一年又一年地长大。

    每当去了外地,水土不服,家里的大人总会说:拿陈皮,泡水喝;如果体内湿气太重,大人还是会说:拿陈皮,泡水喝。在这,好像没有什么事是陈皮泡水解决不了的。

    不管是童年还是陪伴,新会人与陈皮的故事还在继续。三瓣橙红色的陈皮,包含着新会人不可磨灭的回忆。

    (小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一片陈皮沉积着数十年的余香,数十年间,又有无数关于陈皮的故事在上演,新会人与陈皮的故事还在继续。

    家长感言

    孩子可以说是在陈皮陪伴下长大了,她对新会陈皮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教师赏析

    陈皮飘香,沁人心脾,飘进小作者心里的不仅仅是一缕缕的陈皮香气,更是对家乡的记忆。关于陈皮的故事还在继续,新会人的记忆也将在这陈皮的香气中保存下来。(李颖君)

  • 《新会民俗掇拾》
  • 煮一壶陈皮茶,待香溢了满屋,指间萦绕着浓浓的陈皮香。眺望远方被青苔爬满了身子的开平碉楼,还未叹道岁月匆匆,只叫屋后聒噪声勾了神,原是到了天后诞的日子,便是到了抢花炮的日子。首炮意为“发财炮”,二则为“添丁炮”,末的唤“如意炮”。有些镇还留有天后庙,过去每逢天后神诞,都要演大戏和烧花炮,今仅剩后者了。只见各村参加者双掌分别染成绿、红诸色,好不热闹。

    若逢庆典,总有戏班子舞狮。家家户户便叫自家小孩上前去牵狮尾,追狮头。老人说,古代有奇兽,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须得通过舞狮吓跑它。那时恰逢除夕,是个良辰,后来便个个好日子都舞一次,象征着吉祥哩!小孩若是摸到了狮头,长大后便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茶盏再续,已是大年初二。小贩叫唤着“好生鲤,大生鲤,金银鲤……”待好一番焚香烧烛,还得携着活生生的鱼儿往驿前桥、募前桥的河边埠头,将其放生。其间趣味不大,孩子们也只跟着拱手,遂大人的愿儿祈神,求个平平安安,乖乖巧巧即可,心里眼里盼的都是放了鱼儿后的炒米、糖跟粉印饼。

    与这如出一辙的是二月二那天,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若是道放生鲤,孩子们还有个零嘴儿当盼头,这天便是要死要活咯,因着老人道,这天得剪头发,将去年的不顺利通通赶跑,大人剪了心想事成,小孩剪了乖巧懂事。女娃娃则不乐意,这天便哭着闹着,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茶凉之时,却已到了端午。老人家坐在河边,洗涤着手中的粽叶,嘴碎念念尽是些神神鬼鬼,“地母娘娘,龙母娘娘,保佑……”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粽子常是咸口的,轻咬一口已满是咸猪肉的香。再是端午糕,虽是为了祭祖用,却终入了小孩的口,松松甜甜,唇齿留香。

    侨乡新会,一个经得住品味的地方。还是那座庙,那条河,时代变了,人变了,可那些民俗仍在传承呐!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每每步入侨乡带着烟火气的那些地方,就好似回到过去。寻一个天晴的日子,带一泡陈皮茶,着一袭汉服去看放生鲤。只一回眸,便望尽了数百年的沧海变迁。

    家长感言

    这些民风民俗都是由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正所谓入乡随俗。因此我们也会一代传一代,将这些风俗传承下去……

    教师赏析

    小作者用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一杯柑普茶,一口糯米香,这就是小作者心中的家乡,笔下记录的点点美好,都是家乡的自豪。(吴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