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酥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03:23:38
  • 《酥糖的做法450字》
  • 有许多人吃过酥糖,但却不知道它的做法。

    制作酥糖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大麦芽的制作备经筛选过的大麦,在30°C水中浸渍30分钟,捞出放在底部留孔的缸中,每天淋水3——4分次,等麦根出齐后,倒出平铺在竹筐里,继续培养到麦芽长度超过自身长度1 ——15倍就可以用于制作麦芽糖装。

    第二,麦芽浆的制备把生好的大麦芽加等量的水用磨装机磨碎,即成麦芽浆。一般麦芽浆的用量占原料重量的5%——10%,鲜麦芽可适当增加用量。

    第三,液体玉米面50公斤加2.5倍的清水放入大锅,把250单位的淀粉酶100克用30°C温水化开加入锅内,用大火烧煮,并适当搅动,煮开后持续10分钟即可停火。

    第四,糖化把煮好的粥放入缸中,加入清水,当温度降到75°C左右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麦芽浆加入缸中,加入麦芽浆后粥温继续下降,到60°C时开始保温糖。当6——8小时后,缸上部分出现澄清液,即糖化结束。

    第五,过滤脱色把糖化完毕的粥月布袋过滤。用玉米作成的糖稀颜色较深,制作芝麻糖时需脱色。把滤过的装倒入大锅,升温到80°C左右,加入原料重量2%——2.5%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并继续升温至10°C保持30分钟,30分钟冷却后,用刀切成一块块的,酥糖就做好了。

  • 《家乡的麻酥糖》
  • 我的家乡是千岛湖,那有许多特产,我最喜欢的就是外公做的麻酥糖,甜而不腻,进嘴酥脆,满口留香。

    别看麻酥糖小小的,制作过程却很繁琐。第一天傍晚,外公称足80斤大米和适量麦芽,分别浸泡16个小时。外公说这样让米粒充分吸水可以缩短蒸煮的时间,减少营养损失。第二天上午,外公用竹捞捞起来大米,放进木桶,沥干水分,再把装有大米的木桶放入农村独有的土灶大铁锅中蒸成米饭。干柴的熊熊大火伴着袅袅升起的水蒸气,厨房里显得格外温暖。大约过了一小时,外公把米饭捞起来,放入另一个有冷水的木桶中冲洗,洗干净之后再重新蒸煮一遍。这次是要在把米浆洗掉的同时,给半熟的米饭补充水分,再次充分蒸熟煮烂。

    趁着这空闲的时间,外公拿来浸泡好的麦芽,切成碎放着备用。米饭煮好了,外公把麦芽倒入米饭,搅拌均匀,再用塑料套盖上密封。忙完这些已经到了傍晚,接下来又要等上9个小时啦。

    第三天,凌晨两点多,我就已经听到楼下外公忙碌的声音了。通过一整夜的发酵,麦芽米饭已经成为稀饭状。外公拿着一块纱布,用竹捞把发酵的米饭放上去,用尽全身力气把汁水挤到锅中。冬天农村的夜晚格外寒冷,可等挤满两大锅汁水后,穿着单薄衬衣的外公早已满头大汗了。

    这些汁水需要在天亮前熬成麦芽糖,才能不耽搁白天的工作。满满两大锅的糖汁需要在锅中熬4个小时,期间还需要不时搅动。随着水分慢慢蒸发,汁水逐渐变粘稠,最后变成金黄的麦芽糖。与此同时,外公端出来提前用石磨磨好的芝麻粉,把它们炒熟,备用。

    天逐渐亮了,而锅里的麦芽糖终于成型了,金黄色的麦芽糖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味。外公不顾高温,喘着粗气,赤手拿起麦芽糖,迅速地挂在木桩上,手里重复着像拉面一样的动作,数千次地用力拉拔。约半小时后,麦芽糖逐渐冷却,变成白色。

    吃完早饭后,外公小心翼翼地把麦芽糖再次用小火融化,变成糖坯。然后在操作台上撒一层薄薄的芝麻粉,将糖胚放在上面,快速撒上芝麻粉,涂抹均匀,再对折。用手压薄后,再次撒粉、对折、压平。如此反复进行七次,就成为了每层都有芝麻粉的麻酥糖。

    最后,要开始切糖了!外公三刀切缝,第四刀切断,速度极快。做好的麻酥糖端到桌上,香气扑鼻。我们一起给糖称重、包装、封装,我和弟弟还忍不住时不时地偷吃一块,真是太香太好吃了!

    外公的麻酥糖不仅因其香甜细腻的口感俘获了我的胃,更是因其代表着外公的劳动与汗水而打动着我的心。

    (小作者是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看似简单的麻酥糖,背后的制作工艺却很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很多。了解了整个过程,感叹外公的艰辛,也惊讶于食物的神奇。

    家长感言

    孩子利用假期,跟着外公起早贪黑,体会长辈劳动的辛苦,细心地观察长辈制作传统手工艺食品,并能详细记录制作过程,我们深感欣慰。

    教师赏析

    平铺直叙的文字中读到了今天的老一辈自己动手制作传统的麻酥糖的艰辛,也读到了小作者那细致的观察。一件事唯有用心了才能做好,一篇文章亦如此!(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