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阅读教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5:21:07
  • 《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
  • 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

    导语: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1

    一、启动阅读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儿童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是阅读教学的良好开端。

    引导学生凭借表象进行联想、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述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调动起阅读兴趣。如教学《鸟的天堂》,我先放了一遍全文的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翱翔。既提高了审美情趣,又启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后,根据课文特点,挖掘创造性因素,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编织故事的各种结局给课文续篇,激发学生的兴趣。《少年闰土》的结尾是两个志趣相投的孩子离别时的悲恸大哭和离别后的互赠礼物:“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我提问:从这段叙述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体会到:两个孩子难舍难分,感情深厚。我趁机激发学生想象:文中说“从此没有再见面”,但20年后二人见面了,二人见面后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一致认为,两个人会欣喜若狂,激动不已。我打开《故乡》一文,读上一段20年后二人再次见而的那种麻木不仁、冷若冰霜的情景,学生听后纷纷表达感受,既怀疑又困惑,很想亲自读一读,找到变化的原因。

    二、加深感知理解

    “空白”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语言精练、内容含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

    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获得信息,再恰当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达到理解目标、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穷人》有这样一节:“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用了五个省略号,符合桑娜沉思的间隔跳跃。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想象思维,使感知到的心理活动与头脑中贮存的信息沟通,逐步体会到“空白”的内容。第一处省略,表示思路的.中断,第二处省略,表示桑娜仔细观察之后,断定是自己的错觉,第三处省略,表示她想到家境的困难、丈夫的辛劳、将来的生活等等,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和不安,第四次省略,表示她感到对不起丈夫,担心丈夫揍自己,第五处省略,说明她下定决心,准备承担一切后果。学生通过一次次想象,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深刻认识到桑娜的善良和正直的品格。

    从“球形阅读”教学理论看,作为文章组成部分的字词句段,均有所指,有某种联系,但审视教学,结构往往并没有形成一个“圆”,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那么紧密,存在着“欠缺”与凹陷,弥补的办法是凭借想象进行“少补”、拓展,道出文中的未尽之意。《游园不值》用一枝出墙的红杏写出春色美。春色到底有多么美呢?我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吟诵展开联想、想象,凭借一枝出墙的红杏,进行“形象再造”,脑海中展示出一幅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图:或花团锦簇,彩蝶飞舞;或绿草茵茵,芳草萋萋;或莺歌燕舞,蜂群嗡嗡……学生渐入意境,受到感染,与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融为一体。这样“少补”使得原来“凹陷”的“球体”圆了起来。

    三、领悟文章中心

    有些课文的中心并不明显,而是比较含蓄、深远的。可运用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唤起“内心视像”,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悟出文章的真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一节有这样的话:“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正确理解这段话,是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的思想境界,领悟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我声情并茂地介绍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联系车夫,联系社会环境,紧扣鲁迅的言语、动用、神情进行想像:拉车的光着脚走了,鲁迅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鲁迅可能会说:这社会多黑暗!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说,他可能说:我们应该推翻这个黑暗的旧社会,让穷苦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他可能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担当重任,推翻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通过再造想象,学生透过鲁迅的外表体会到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心灵深处树立起一个忧国忧民的“孺子牛”形象,领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

    这样,运用想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使零散的变集中,使含蓄的变浅显,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文章中心,受到思想教育。

    四、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语感能力。从内容上看,语感包括语意正误的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

    语感的产生以感性为主体,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小学生的情感伴随清晰的表象和理解的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正确理解课文的语言形象。怎样渐入佳境呢?“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语)

    《观潮》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色。教学中,我运用幻灯、录音和亲切的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逐渐变文字为头脑中的“内心视象”:“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海塘大堤,眼前便是宽阔的钱塘江。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如山崩地裂。那条白线逐渐前进、拉长、变粗,白浪不断翻滚,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学生眼看画面,耳听录音,仿佛进入了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及的境地,感受到大潮的姿态、气势,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其雄伟、壮丽,从而达到“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的目的。

    学生开始不会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当读到这类有景有情有意的语言时,画面便会一一浮现,逐渐成为“永远的情景”,语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敏锐。

    实践证明,运用想象思维进行阅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训练,既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又能发展学生智力,促进语文素质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2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内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代教学实践也表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自己在写作时,也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一、分任务朗读去理解课文。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这篇课文以人物名字为题,记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高度赞扬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聪明才智。教学这篇课文,第一次读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如:“要挟”“轻蔑”“阻挠”等。第二次读的任务:要求学生读要迅速、正确、流利。特别是文中的长句,难句。同桌、前后、小组应以交流讨论的方式去琢磨。把通过交流之后能读得流利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对全班存在的问题,师可以透过范读来指导。第三次读的任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如:“詹天佑在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想简单地在旁边写一写。”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无形中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第四次读的任务是,通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画出“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第五次读的任务:“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这一句与哪一自然段相呼应。”最后再叫全班同学用自豪的语气和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熟读精讲、突破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读服务的,离开指导学生读书这个目标,讲得再动听,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在讲与读的关系上,应该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当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必要的讲解,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词句所在段、篇的含义,真正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篇章的严谨,不读或不反复多次地读,是不可能领会到的。(1)抓关键性词语,读出重音。在教《詹天佑》一文:我授完这篇课文后,问学生一个问题:“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学生:“杰出”“爱国”的工程师。教师:“杰出”“爱国”这两个词我们要读得重些、坚定些。这样才能突出“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精神。再如《鞋匠的儿子》中第一自然段中的“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这几个关键词在学生理解后应强调重读。(2)指点句子,理解内容。在教《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林肯说这么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通过我的指点,使学生明白林肯总统具有的坦诚、大度、谦逊的性格。继而我再指导学生用坚定、赞美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以讲导读,使学生感知其感情,进而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发出内心的赞叹:“宽广是一种精神力量!”。

    三、熟读成诵,增强语感。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学习语文时,尽量发挥这些优势。

    四、边读边标记,提高阅读效率。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读中做上标记。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大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就会产生和谐的共鸣,就会达到“以读促悟”的效果。

    五、阅读要做到点面结合。

    读的方式考虑不同的课文类型。在学生全面感知课文后,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抓重点来领悟课文。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安塞腰鼓》这篇激情昂扬的散文,对于六年级(农村)学生来说,理解上较难。课前,我应认识到这点,为了进行“以读促悟”。我首先关注学生的预习,课上,注意阅读的选择性。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则采取步步深入的方法,设计相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读中感悟,学生感悟的过程就是内化为能力的过程。

    六、多种形式,因材施教;选择最佳读法,读出最佳效果。

    读书过程,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读的形式多样,读的效果各异,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能巧妙地把学生带到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使学生在读中悟意、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我心”。

    【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

  • 《学无止境,行则致远》
  • 疏懒的时候,我安慰自己: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不就是讲作者、译文本、背名篇吗?如果还有余力,就讲点趣闻轶事、写作手法和作者情志什么的罢了。为了应考,限于课时,还能怎么弄?

    心静的时候,我又琢磨:中华文化渊深海阔怎样古为今用?如何文以载道……我亦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于是——

    我参加了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文言文阅读教学线上研讨活动,这场活动如一面镜子照见我的浅薄,我得学习,借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这个平台精进自己。记着专家的讲授,听着同行的分享,叹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行则致远。如何行?据自身的情况,计划如下:

    1.修“语文”心。

    心未及之处脚必不达。教师有敏锐的心灵,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与时代,与生命,同频共振,才能影响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塑造灵魂,雅致生活。如果教师没有触摸到苏轼灵魂深处的豁达与通透,如果语文教师的双眸里没有杨花、星空、锦帽貂裘,怎能引导学生解读苏轼?所以,我的计划是:有意识地用文学指导自己的生活,并勤于写作——写随笔,写下水作文,写论文等,依此修炼敏锐而丰盈的灵魂,让它盛满情趣、光亮,通过它传播文学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未来,我要将自己活成语文,用诗意的灵魂唤醒学子们灵魂的诗意。

    2.练教学艺术。

    从教23年,我也有不少心得体会,比如余映潮老师文言文词义链接成语来解释的方法,我自己琢磨出来后,在近5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但不系统,不全面,如果我能早点学习到这种方法,获益的学生肯定更多。专家、名师们的方法可以缩短我探索的时间,要行远,我须将学习和实践结合,用思考领悟去精进。此次研修活动中专家老师多次提到了王荣生教授的《文言文教什么》,余映潮老师的《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本学期我要仔细读完这两本书,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有意识地将其中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还要观摩名师优课,在模仿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再对比观察、反思改进。未来的方向很明确:将学习、实践、反思三者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我能行云流水灵活驾驭的教学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算教龄我是老教师了,但教学艺术上实在稚嫩,师者终身是学生,我愿循着古圣先贤、专家名师们的脚印不断向前,我相信:学无止境,行则致远!

  • 《活动心得|文言文阅读教学研讨》
  • 遇见四月的美好

    ——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网络教研心得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民族中学 胡春艳

    这是我几年来唯一关注的名师工作室的公众号。我一直在里边寻找着教学的感悟和学生的佳作,以期能够帮助我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我觉得,我很幸运。

    四月的阳光正好亮堂,我毫不犹豫地在这样的春光里走进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网络教研群,想要沐浴一场及时雨来洗却我的迷茫与彷徨。

    这场文言文教学的甘霖,带给我新的思路,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让我深深地反思。本次活动以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为蓝本,向我们拉开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研讨的大幕。

    幕启,是工作室名师分享收获。宋老师、杨老师、王老师和两位蒋老师分享学习收获。宋珍老师从两个方面来谈:素读教材,深究一个“内”字;活用教材,勾连一个“外”字。她告知我怎样深读文本,怎样做一个沉静的阅读者和读写的引导者。杨玲老师的观点新颖有理——不逾矩而从心所欲,她带给我教读文言文的内心震动。蒋博老师说的留白艺术,是我以前用过却用得不足的,恰恰点醒了我。王老师强调朗读指导要“实”,引我反观自己教学文言文时匆匆而过是多么不应该。蒋超群老师的因声求气、练内功、讲方法,着实触动了我“一本正经”教学文言文的老掉牙手法。

    幕中,是关注自我,是学员们请教。五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向专家们进行提问。专家们言文合一的观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文融合”的教学内容以及一字、几字贯穿全文的阅读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幕转,是名师们的经验分享。胡喜平老师《基于言文合一的文言文研究》从词句,到所表之情、所言之志,再到所载之道,指引着我去深入解读文本,从专家的书中去挖掘文化内涵,以“一桶水”去滋润学生。王丹蕾老师“已学为基点的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自己的课例说开去,让我真正领会到了什么叫做符合“这一篇”的特质。让学生以活动促学习,能够真正使教材活起来,课堂灵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起来。宁奇珍老师的《用现代思维打通学习障碍》用“一体四面”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文言文教法。

    幕合,璩艳霞老师干脆利落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也给学员们送来了加油鼓劲的精神食粮,并提出了深切的期待。

    听完网络课程,我坐在电脑前,意犹未尽。老师们如数家珍的教法,深邃广博的学识,紧贴时代的思想,带给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深切感受。

    很荣幸在枝头绽新绿、大地妆彩衣的四月,遇见了这一场美好,我深信,这样的美好,会一直延续!

    学然后知不足

    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 沈敏

    4月6日,我参加了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网络研讨会。本次会议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不足。

    一、知评课议课的不足

    会议开始前,工作室给了我们10来天的时间自主研读余映潮老师的经典课例《记承天寺夜游》。从导入到结语,每一个环节我都慢慢地品读,琢磨,反思,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当我听到了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分享后,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无论是宋珍老师的“内外说”,杨玲老师的“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之说,还是蒋博老师的“留白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照他们的解读,我才知道自己的解读是散漫的,不够凝炼的,缺乏创意的,少了高度的。我这才知道在评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微观分析,还要宏观总结提炼,最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甚至是教育思想。原来评课不仅是在观他人,更是在观自己。

    二、知知识储备的不足

    名师们答疑解惑的环节也让我感受颇深。最让我佩服的不止是名师们观点的独特,还有他们表达的真切。尤其是江文欢老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在回答“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并解读文本”这一问题时,江老师举了一个《湖心亭看雪》中“而已”一词的例子。他说,老师要想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首先自己得爱上文言文,得懂得欣赏文言之美,发掘文言之韵,而这是离不开广泛的拓展阅读的。为了教授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他通读了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两部著作,去了解张岱其人、其经历、其思想。《备课到底备什么》一书中,特级教师在分享他们的备课经验时都谈到了通读作者的作品和去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的重要性。我知道却没有做到,我想这就是我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成长的路固然需要他人的指引,但是更需要自己的摸索和体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学习广大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思想,更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们的教学主张要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来,从独立的文本阅读中来,从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来。

    三、知学习态度的不足

    在经验分享促提高环节,我知道了优秀者之所以优秀的秘诀,那就是谦虚好学。他们有的人赛课拿了部级、省级一等奖,有的人本就是特级教师、名师团队的首席名师,他们都有着骄傲的资本,但是他们没有一点骄矜的痕迹,相反,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却是一种谦逊的平和感。我想这就是“学无止境”的最好示范!作为学员,我们只有本着“空杯”的心态,才能真正有所得。

    本次会议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想,一个人一旦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意味着他已然在进步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中学 黄水娥

    我今年已经47岁,参加工作已经25年了,离退休也只有八年了,原以为这最后的八年也会和前几年一样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本学期开学不久,我无意中看到璩艳霞初中语文网络工作室招募学员的招募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居然通过了。刚进工作室的群,原以为活动会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开展,没想到没几天就有了第一次活动。

    活动的安排、组织,一切似乎有点突然,但一切又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从线上集中活动前的视频学习,到线上“腾讯会议”学习中的学习经验的分享、答疑解惑等,再到线下各项工作的安排,似乎都刚刚好。虽是新学员,却有特别熟悉的感觉。真好!

    不说从观看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视频后,自己对文言教学的反思,也不讲从大家在线上分享、解惑中我获得的感悟,此次活动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我已经沉寂多年的心,有了要觉醒的自觉,竟荡起了一圈圈涟漪。我感觉我的心忽而年轻了不少,似乎又找到了刚毕业时那种充满激情与斗志的状态。

    我不能再坐等下去了,我应该像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教学注入更多的热情,不断学习与思考,将自己融入到语文教学考研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学习的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时候引进活水了!

  • 《观璩艳霞老师《骆驼祥子》导读课有感》
  • 王荣生教授曾说:“阅读教学就是教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名著阅读教学都包括在其中。”[1]因此,名著阅读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读这本书,怎么读这部小说。在听完璩老师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之后,对于阅读教学,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一、从活动中跳读,提取关键信息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关于如何诱导儿童学习这一部分的阐释中有提到:“学习可以变成儿童的一种游戏、一项娱乐;觉得如果学习被儿童当做一件充满荣耀、名誉、快乐及娱乐意味的事情,或者把它当成做了某事的奖励;加入他们从未因为忽略了求学就受到责备或惩罚,他们是会向往求学受教的。”[2]因此,当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学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在《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璩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们通过名片制作的方式让学生提取祥子的主要信息。对比一些老师们常用的导学案、问题探究、阅读摘抄等方法,璩老师提供的从“名片”切入的角度无疑是十分新颖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基于生活的活动设计切合学生的实际。书中的主人公祥子是旧社会的一名人力车夫,这个职业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轨,学生很难切身体会到祥子的感受。而制作祥子的名片,帮助祥子去求职这样的设计,就与学生们的认知理念接轨,体现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果然,学生在作业时,很快能从书中提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姓名、外号、性格、年龄、职业、梦想等。同时,也能迅速领会如何提取信息这一阅读方法。

    二、从片段中猜读,明确人物特征

    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有提到:“充分发挥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3]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及时进行相应教学调整。在《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教学中,璩教师在课堂上展示部分学生做的祥子的名片,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了祥子的名片卡。然后顺势而入,展示文中有关人物片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初步的阅读来猜一猜片段中所出现的人物是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思考发言中,学生对于《骆驼祥子》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祥子、刘四爷、小福子、虎妞等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接下来的名著导读环节的开展有很大的铺垫帮助。在这个导读学习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朗读片段中小福子弟弟对小福子说的“姐姐,我饿”时,璩老师发现学生朗读时情感不到位,于是又分别让几位同学在教师指导下重新朗读,终于在朗读中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小福子弟弟的那种饱受饥饿的状态。可见,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经常关注学生的想法,支持他们勇敢表达,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阅读方法。这样的名著导读课其实是一份很好的“试题”,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测评学生的阅读状态。

    三、从语言中品读,总结阅读方法

    维果茨基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教”的活动着力点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而且以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调整。“支架式教学”是该理论的范式运用。[4]该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重视学生的发现活动,教师的指导成分要逐次减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程度。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璩老师充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进行方法指导,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从片段中对人物进行细致赏析,如祥子的“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体现祥子的动作敏捷与内心的激动。在几分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后,让学生自主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实现“交互式教学模式”。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关注人物描写、关注社会关系、关注人物变化、关注写作背景、关注他人评价等。

    四、从问题中细读,深入体会主旨

    名著阅读的本质在于激发兴趣、晕染性灵,名著阅读导读课后,必须让学生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进行整理提升,从而进一步阅读名著的欲望。也就是说一节课的好坏不仅局限于课堂本身,更多的是在下课后学生们是否能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深入阅读。在璩老师下课之前,对学生提出了第二轮阅读的要求:细读。让学生根据初读的疑惑,对于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造成祥子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又把学生推入另一个需要呈现的阅读反思结果的境界。相信学生们在进行第二轮阅读时也会根据自己的问题细细阅读文章,从而深入理解《骆驼祥子》写作艺术及其深刻的主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进入了“整本书阅读时代”。这不仅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只是教授学生读完某一本书籍,而是教会学生从会读“一本书”到会读“很多本书”。所以名著导读教学的初心应是——阅读教学即阅读方法!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7):84-91.

    [2]李廷军.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120—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余震球.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让阅读更”悦读“——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整”的体现》
  •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这句话将诗意和哲理融为一体,恰好是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善意提醒。受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习惯于篇、章、节的划分,这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来说,无疑给漫长的探索之路增加了偏离方向的风险。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幅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应该与单篇幅阅读教学不同,其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整”字,即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有“整”的意识,这是外在的体系,也是内在的逻辑。因此,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突出“整”,成了整本书阅读存在与区分的意义。“整”的成功实践,不仅关系到整本书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还对当下语文教育改革起到关键作用。2020年11月5日,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名师工作室“名著滋养心灵,经典浸润生命”整本书阅读教学与研讨活动对外开放,我有幸参加学习,不仅观摩了工作室几位优秀教师的现场授课,还聆听了专家学者的精彩讲评,使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几点认识。

    一、明确立足点。

    教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期待又是什么?以蒋雁鸣老师阅读《红楼梦》为例,她将立足点分为五个层级:一是读情节,品人物;二是读审美,赏艺术;三是读青春,悟人生;四是读文化,启智慧;五是读哲理,明境界。不同层级的立足点对应着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一旦明确了立足点,便将其贯穿整个阅读过程,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方向,学生的阅读也有了指引。明确立足点作为一个宗旨,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端,它侧重于让学生围绕立足点在通读的基础上了解整本书,从而形成宝贵的阅读初体验。

    二、精选切入点。

    精选切入点是针对整本书的内容,选取“有嚼头”的地方进行深入细腻地品读教学,以达到深刻理解文本某一方面特点的教学手法。切入点着眼于优化文本内容、精炼文本内容和整合文本内容,可以是书中的深刻处、疑难处、关键处、精美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江文欢老师的古典小说精读精讲课让我受益良多,以《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段为例,江老师以“三”字总结法为切入点,通过“三地”、“三间”、“三忍”、“三激”、“三拳”、“三骂”、“三应”、“三感”来梳理故事情节,条理清晰,要点突出。学生则沉浸其中,探究思考、观点碰撞、言语交锋,整堂课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让人回味无穷。蒋雁鸣老师主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切入点,如《红楼梦》中的谐音艺术,就拿人物命名来说,“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贾化”谐音“假话”……这种命名法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来面目,或暗寓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指出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遭遇,从而有利于揭示主题。又如《朝花夕拾》中双重视角的交织,《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的生命记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交织让10篇作品中描写孩童时期的文字都洋溢着独有的童真童趣,议论现实的文字则是辛辣的、批判的,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一样的“我”,启发多视角理解文本。由此看来,整本书阅读教学所精选的切入点,既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

    三、探究辐射点。

    如果说精选切入点是往文本深处挖掘,那么探究辐射点就是文本外延广度的探究。李零教授关于《论语》的纵横读书法足以为证。纵读法(以人物为线索),读孔子、孔子弟子、《论语》中的其他人;横读法(以概念为线索):读周公之梦、天命和人性、圣人和仁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德、孔子论礼、孔子读过什么书、孔子到过什么地方、孔子的政治烦恼等。横读法基于《论语》的某个概念,辐射出一系列相关的阅读文本,这些文本与《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在研究层面是平行关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论语》。除此之外,一些名家对经典名著的点评、鉴赏、感悟也是辐射探究不容忽视的必要储备。另外,金路老师的《不是“C位”也精彩》之《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课,给探究辐射提供了新的思路,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体悟展示出来,呈现方式多样化,智慧而有趣味,包括短视频拍摄、手绘地图讲解、课本剧表演等,最让人震撼的是两名男生根据书本内容原创歌词,并以说唱的形式演绎出来的环节,当然,金老师的点评也恰到好处,有序地推动了整堂教学。

    四、巧妙回扣点。

    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到这里,我们仍然不能忘记“整”的意识,之前深入挖掘和辐射探究散出去的还要收得回,即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巧妙回扣,与整本书形成一种勾连,实现这一步的关键是找到那个巧妙的回扣点,让人感觉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比如王丹蕾老师《傅雷家书》导读的设计,《傅雷家书》是父亲送给儿子的礼物,王老师则将《傅雷家书》当作一件礼物送给同学们,并让学生从拆礼物开始,逐步的代入、推进,最后以来自赤子的礼物回扣整本书,学生恍然大悟,所谓的经典阅读终究读的是自己,只不过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采用感悟式的批注方法才能完成。不难发现,此处的回扣点就是阅读伊始的立足点的体现,或者是升华,因为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就像狄更斯感慨的那样:“我是围绕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整本书阅读读的是经典名著,其中意蕴深厚,包罗万象,能够真正读懂读透的人已是难得,而要对整本书阅读展开教学则是难上加难。要想克服难点,首先学生必须做到真读,老师必须做到深读,这样二者才能进行有效对话,才能培养出真实、充实、扎实、厚实的具有自我调控意识的成熟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