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爆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04 01:53:23
  • 《刺不破的气球作文400字》
  • 气球碰到尖锐的物体都会爆破,所以我认为气球是很脆弱的东西,但书上却说如果在气球表面贴一层胶带,再用针刺进去就不会破。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按照操作步骤,做了一项小实验。

    实验开始啦!我拿出一个气球,一个打气筒,一把剪刀,一卷胶带,一根针,等一切准备就绪,我既激动又好奇。心便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好像一个充足了气的气球,轻轻一碰,就要破裂似的。

    我先迫不及待地用打气筒把气球的气打满,再拿出胶带,用剪刀剪下一小段。接着,我把胶带轻手轻脚地贴在气球上,生怕它被我压爆了。然后,我把针轻轻地插了进去。我立刻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气球,生怕错过什么。哇!最后,气球居然没有爆破,我蹲在一旁,目瞪口呆,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气球确实完好无损。我禁不住大喊:“天哪,真神奇!”实验成功了。

    我暗自琢磨:气球究竟为什么不会爆破?后来,爸爸告诉我,胶带把针和气球粘在一起,它就不会漏气了。原来,小小的实验中隐藏着深奥的道理啊!我真希望能再做一次这个实验啊!

    【简评】

    实验具有故事性,用词丰富。小作者记述了自己做实验的全过程。标题点明了这个实验的名称“刺不破的气球”,看到这个题目就会让人感到很好奇,气球怎么会刺不破呢?接着小作者在文中通过自己的实验,让读者明白了针是怎么穿气球的,并通过爸爸的语言引出了实验原理。(施民贵)

  • 《定向爆破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社戏》为例浅析小说教学之定向》
  • 摘 要

    在长期以往的语文课程中,小说是重要的文体之一,小说教学也一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则在现实的语文教学里,小说的教学却往往差强人意。新课改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以分析人物、情节、环境为小说三要素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不禁要问,小说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通过笔者的摸索,发现定点爆破法不失为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今小说教学的不足,引进定向爆破法,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探寻小说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小说教学法;定向爆破;《社戏》

    初中小说教学现状

    “目前在中学小说教学的课堂上,对小说文本的解读依旧停留在‘人物、情节、环境’等一些陈旧的分析套路和模式上,几乎没有理论知识上的更新换代……”通过对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现今的小说教学仍处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环境赏析等的小说三要素的逐一讲解下,或者再加上归纳小说主题,一篇小说的讲解几乎永远也脱离不了这样的藩篱,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如很多教师在讲授鲁迅《社戏》时,一板一眼的介绍作者鲁迅和创作《社戏》时的背景知识,其次由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分析讲了迅哥儿听戏这一事件,赏析环境描写后得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上升不了理论知识,进行自我赏析的层面,同时没有进行自我的情感体验,小说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特色荡然无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所剩无几。

    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必要去探寻一条既能激发学生思维,又更能体现教师教学特色的小说教学新路,而定点爆破法不失为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定向爆破法的引入

    何为定向爆破?定向爆破原出自用炸药拆除塔楼桥梁、烟囱等的工程术语,其原理是,将炸药放置于建筑的承重墙、柱上,通过炸毁承重结构来牵一发动全身,达到炸拆毁整个建筑物的目的。利用定向爆破技术可以让大型的、难以拆卸的建筑在数秒内自动坍塌,相比于传统拆卸方法,既可以减少拆除的时间,提高拆除的效率,也可以减少对附近建筑的损害,因此定点爆破法被广泛运用于拆除工程中。

    在小说教学中我们为何不能从定向爆破法中有所启发呢?一篇篇小说就犹如一幢幢建筑,每个字符就好似一块块砖块,有外在的框架结构也有内在的价值取向。讲解一篇小说就如攻克这一栋建筑,如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的教学方法,既耗费时间,机械的方式也枯燥无味,不能真正的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如果能找到文章中的承重结构,通过爆破这一承重点,牵一发动全身,既能事半功倍,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兴趣。

    定向爆破法的运用

    在建筑拆除中,如使用定向爆破法,就需要找出建筑的承重结构,通过炸毁承重结构来达到拆毁整个建筑的目的。那么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定向爆破法,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找到承重点后我们又该怎样去引爆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呢?现在就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鲁迅的小说《社戏》为例,探寻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如何具体的运用定向爆破法。

    《社戏》以看社戏为文章线索,通过回忆童年的趣事来反映故乡的风土人情,表达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大部分教师的讲解多以分析文章的层次入手,把故事情节划分为盼看社戏、去看社戏、看完社戏三层,同时又着重分析了去看社戏这一情节,并把这一过程更细分为戏前波折、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这四步,让学生了解整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会挑出小说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如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双喜的机智聪慧、热情勇敢等;再者,赏析月下行船部分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发现鲁迅在景物描写部分也是独具匠心,通过丰富细致的景物、充分调动的多感官、生动形象的修辞等等,描绘出了一幅缥缈、梦幻的江南水乡月夜行船图,最后再引导学生得出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至此,这篇课文的内容基本分析完整了。诚然,《社戏》这篇课文的内容所要讲授的也就是以上一些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三要素的分析,但是这样刻板、机械、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析会生生割裂整篇课文,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教师牵着走,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在课文中找到能够贯穿全文、引爆全文的“承重结构”来激发学生思维。

    能够贯穿全文、引爆全文的句子一般为文章的中心句或矛盾处,尤其是文章的矛盾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

    师:《社戏》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以看出,这一次看社戏的经历是值得迅哥儿永生难忘的,那么,社戏好看吗?

    生1:不好看,因为从“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这一句可以看出戏的乏味、无聊。

    生2:不好看,因为没有表演迅哥儿爱看的翻筋斗,最怕老旦坐下唱戏却一直在唱。

    ……

    师:既然戏不好看,那为何在最后一段迅哥儿会发出“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呢?这次的看社戏有没有发生别的让迅哥儿觉得难忘的经历?

    生1:有,发生了偷豆、煮豆这样一件好玩的事。

    师:对,发生了一件以前没经历过的新奇的趣事所以让迅哥儿觉得难忘。

    生2:偷豆、煮豆中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一句可以看出阿发与他们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很好。

    师:让人难忘的还有小伙伴之间真挚的友情。

    生3:六一公公知道他们偷豆是给迅哥儿吃的后表示这是应该的,可见他们的热情好客让迅哥儿难忘。

    师:不仅是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也让迅哥儿难忘。

    生:在看戏去的路上和回来的途中所看到的景色也是迅哥儿没看过的,想必这里也让他难忘。

    师:又补充了一点,江南水乡,夏夜月下航船所见的美丽的景色让人难忘。

    师:戏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但新奇的趣事、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美丽的景色都让这一次社戏经历变得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些看戏过程中的四个经历为何会让迅哥儿发出“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

    ……

    定向爆破法的爆破点选择的是小说最后一段“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一矛盾处,明明戏是枯燥乏味的,有这样的感慨一定是看戏这过程中发生让主人公觉得难忘的经历,引导学生得出新奇的趣事、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美丽的景色这四部分,再逐一讲解,新奇的趣事对应我们的故事情节分析,真挚的友情和淳朴的民情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美丽的景色恰好符合环境描写的赏析,甚至从“再看不到”中可以得出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一主题。这一矛盾就像是一条引线,一旦引爆,整篇小说的所有内容都迎刃而解,更像是一条细线,将整篇小说都串联其中,以细线为由头探索,内容讲解也都变得水到渠成。相较于传统的情节、人物、环境的三要素这样生硬、刻板、机械、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析,定向爆破法的使用会更有连贯性、整体性,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特色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割讲解,而要尝试找出能贯穿全文的引爆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信定向爆破法在我们小说教学中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尹振刚.新课标下的小说教学窥探[J].文学教育(上),2007(1).